孩子不想寫作業,你喊再大聲也沒用,換種安靜的方式吧


導讀:很多孩子寫作業沒有自覺性,家長就喜歡對著孩子大聲吼叫,催促著孩子趕快去寫作業。卻不知道如果孩子真的不想寫作業的話,你再怎麼大聲地吼叫都沒有,反而只會引起你和孩子之間的爭吵。本來家長只是好心催促孩子的學習,結果卻傷害了和孩子之間的感情,這真是得不償失啊!

像我的閨蜜小米和她女兒就是一個例子,小米本身是一個很優秀的女生,從小在我心中的形象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在有了女兒後,她也立志好好培養自己的女兒。誰知女兒並沒有繼承她讀書的天賦,反而表現得非常厭學。從小學2年級開始,每天回家作業都要拖到10點多才能寫完。

而隨著女兒的年級升高,小米越來越擔心女兒的身體,因為現在女兒的睡眠時間嚴重不足,甚至白天到學校去都只顧打瞌睡。小米決定糾正女兒錯誤的學習習慣,讓她每天趕緊寫完作業不要拖拉和發呆。結果每次女兒都不聽,有一次小米氣得直接上手打人了,女兒也哭著從家裡跑出去。小米這才意識到,孩子不想寫作業,你怎麼催促都沒用。

孩子不想寫作業,你喊再大聲也沒用,換種安靜的方式吧

孩子為什麼不想寫作業

1、貪玩

孩子愛玩是他們的天性,比起他們覺得枯燥乏味的作業和書本,他們更願意沉浸在玩的樂趣之中。有時候孩子喜歡邊開電視邊寫作業,家長要關上電視的話,孩子們反而會大聲反抗,說自己在寫作業。實際上家長過去一看就知道,他們確實是在寫作業,只不過半天都沒動一個字而已。

2、學習能力不足

還有孩子不想寫作業並不是不喜歡,而且自己的學習能力不足。因為他們可能對某一科的知識掌握得不夠,沒有建立起學習這門科目的自信心,導致他們學起來比較困難。如果回家後恰巧家長也不懂,只會讓孩子自己琢磨的話,那麼孩子不想寫作業的引思會很明顯。

孩子不想寫作業,你喊再大聲也沒用,換種安靜的方式吧

3、缺乏動機

有些孩子就是單純地缺乏學習動機,他們沒有體會到學習的美妙之處,認為學習對他們來說沒有作用。這就與家長的引導有關了,如果家長從小沒有教導給孩子讀書的重要性,那麼孩子很容易輕視學習。

4、沒有學習的氛圍

比如說孩子回家確實想好好寫作業,可是父母在旁邊大聲地開著音樂、放著電視,妨礙了孩子學習的狀態。如果孩子反抗一句,家長還會說“真正用心的人在哪都能學下去”,而孩子內心想學習的小火苗也就這樣黯淡下去了。

我們從小就知道,父母扮演的角色就如同登山指導員,不要靠腳踢、吼叫把你的小登山運動員逼上山頂,而是給他們指出通向頂峰的道路。

孩子不想寫作業,你喊再大聲也沒用,換種安靜的方式吧

孩子不愛學習,父母怎麼做?

1、父母以身作則

家長首先就要為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比如說在孩子學習的時候不要打擾他,為他創造一個安靜的學習氛圍。其次家長也要自身做好榜樣,不要一邊在叫著孩子寫作業,一邊又自己在玩著遊戲。這樣孩子也會有樣學樣,不喜歡專心學習。

2、加強親子溝通

如果孩子對寫作業有什麼心結的話,可以讓孩子在自己面前傾訴出來。比如說有些孩子對某一門的科目不是很感興趣或是不擅長,但是又不好意思在父母面前展現出來。家長可以主動和孩子進行交流,慢慢地打開孩子在這方面的心結。

孩子不想寫作業,你喊再大聲也沒用,換種安靜的方式吧

3、培養孩子興趣

家長可以在生活中多多注意培養孩子對於學習新事物的興趣,比如說各種好玩的樂器以及一些運動類的愛好。雖然說這些可能與孩子的學習無關,但是家長要慢慢地建立孩子對於未知的新事物的學習興趣。他們以後在面對要學的新知識時,會變得更加主動。

4、鼓勵孩子

孩子在學習時遇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家長要做的不是在一旁冷嘲熱諷,而是細心地去鼓勵自己的孩子。在看到孩子取得了進步之後,就要主動誇獎一下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更有動力地學下去。

搞清楚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

1、孩子的抄寫不做

其實很多孩子不想寫作業的情況,是從低年級階段就慢慢開始惡化的。從一二年級開始,老師們都會專門佈置一些純粹的抄寫練習,這些練習不需要動多大的腦筋,只是為了給孩子鞏固課堂上的知識。但是很多孩子嫌棄抄寫太麻煩了,如果老師不盯著的話他們是不會做的。家長也認為抄寫的作業太低端,對這個作業並沒有太重視起來,長此以往孩子慢慢地就不重視寫作業了。

2、家長不會監督

一般年紀還小的孩子是沒有什麼自制力的,他們肯定需要大人在一旁監督才能做下去。如果家長們監督的方式不對,反而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因為家長往往在看到孩子寫錯了之後,就會噼裡啪啦指出孩子一大堆的錯誤,順便給孩子直接講起題目來了。孩子在學校被老師訓,回家了又被家長給訓斥,長此以往他們肯定對寫作業這件事產生牴觸心理。所以家長首要的責任,就是監督孩子中途不要做小動作,直接堅持下來把作業寫完就可以。

孩子不想寫作業,你喊再大聲也沒用,換種安靜的方式吧

​3、家長負面強化

很多家長其實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他們不能對孩子的學習壓力感同身受。但是家長又喜歡將自家孩子和朋友家的孩子放在一起攀比,比不上了就回家對著孩子一頓大罵,說孩子不努力不用功將來沒出息。其實孩子可能也努力了,但就是沒得到好的效果。家長每天又用負面的語言來刺激孩子,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厭學。家長需要做的是對孩子進行正面的強化,將孩子的那些負面的想法給弱化下去。每天堅持看到孩子的優點,幫助孩子改掉他們的不足,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耐心的學習怎麼做優秀的父母,才能教會孩子成為優秀的人。其實孩子的學習成績並不是第一位,家長需要的是透過孩子的現狀,發現孩子身上的問題,慢慢地引導孩子變得更好。這個過程不僅需要孩子自覺,也需要家長以身作則完成細心引導的任務。沒有一生下來就優秀的孩子,也沒有天生就做得好的家長,家長和孩子都需要共同進步,才能變成各自更喜歡的樣子!


育兒難題找弘媽育兒經,家庭教育從小抓起,一起陪孩子健康成長,我是,幫你解決育兒小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