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圈正象:“嫌貧愛富”,一線城市是明星私募聚集地!

從2003年第一隻陽光私募在中國問世,到如今華夏大地佈滿了私募的足跡,陽光私募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展壯大,成為了目前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與2018年跌跌不休的低迷境況相比,2019年可謂是私募基金的豐收年,行情和業績都齊齊向好之際,私募規模也突破了13.4萬億元。

作為資產管理的重要行業之一,私募領域存在著十分明顯的“嫌貧愛富”現象。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和沿海地區有著更為發達經濟水平,私募機構的地區聚集效應也相對顯著。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風格特色與節奏,不同地區的私募在投資風格上也不盡相同,而其中上海是國內公認優質私募最多的城市。

索提諾比率是一種衡量投資組合相對錶現的方法,這一數值越高說明基金承擔相同單位下行風險能獲得更高的超額回報率。根據私募排排網研究中心的研究數據表明,從城市分佈來看,私募機構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和杭州,其中上海地區私募平均索提諾比率最高,這也與上海優質私募多的特性相吻合。

私募數量規模均位居榜首

在備案存續的證券投資類私募中,截止到目前,上海有2152傢俬募機構,累計管理規模81037802萬,累計管理基金數量18365只。從私募的數量與規模上看,無論是數量還是規模亦或是產品數量,上海都位居全國首位。

私募圈正象:“嫌貧愛富”,一線城市是明星私募聚集地!

截至2019年9月底,從私募排排網有業績記錄的273家上海地區私募機構中,今年來平均收益率錄得25.40%,最高收益187.68%,最低收益-20.22%,首尾收益相差207.9%,其中258傢俬募機構獲得正收益,佔比高達94.51%。

從50億規模以上股票多頭型私募管理人的地區分佈看,位於上海地區的私募機構有48.57%,佔據了將近一半席位。不過從收益情況來看,上海地區50億規模以上私募今年來的平均收益為24.14%,略低於整體平均水平,更是遠低於深圳地區36.45%的平均收益。值得注意的是,在納入統計的50億規模以上私募中,深圳私募僅僅只佔4家,而上海私募則由17家。

在20-50億規模中,納入統計私募機構的一共有63家,其中來自上海地區的私募有28家,佔比44.44%,平均收益高於整體平均水平,而在10-20億中,上海地區私募佔比50%,遠遠高於北京、深圳等私募重鎮。而在10億以下的中小私募上,上海的私募管理人數量僅佔27.4%,但在數量上依舊比北京、深圳以及廣州多。

五星基金私募中的佼佼者

上海私募不僅量多,在“質”上也值得關注,除了在私募數量規模位居全國首位之外,來自上海的私募在業績中表現也毫不遜色。從私募排排網最新發布的百強私募排行榜來看,僅滬深兩地上榜私募在全國的佔比就達到62%,具體來看,上海私募上榜數量最多,111傢俬募佔比高達37%,深圳地區數量次之,74家上榜私募佔比24.67%,北京、廣州和杭州也分別有39家、14家、9傢俬募上榜。

私募圈正象:“嫌貧愛富”,一線城市是明星私募聚集地!

根據私募排排網融智9月評級中發佈的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五星基金名單來看,來自上海的私募旗下產品表現相對優異,在賺取能力上不容小覷。五年期五星級基金,代表著過去五年,產品在同類策略裡面綜合表現比較突出。2019年9月,五年期五星級產品共92只,其中來自上海的五星級產品有49只榜上有名,佔比高達53.26%。

私募圈正象:“嫌貧愛富”,一線城市是明星私募聚集地!

景林資產、世誠投資、朱雀投資均有產品入圍五年期五星級產品的前十,其中老牌私募景林資產旗下產品成立以來的收益更是位列榜首。具體來看,入圍融智五年期的92只產品中,景林資產佔了2只,朱雀資產有13只,世誠投資有3只,重陽投資有3只。

在三年期的532只五星級基金中,來自上海私募的五星級產品有178只,佔比33.46%。按照三年期的收益來看,排名前十的產品中有五隻來自上海私募,靖奇投資、湧津投資、弘茗資產等均榜上有名。入圍三年期五星級基金上海地區的基金產品平均收益為66.15%,略高於整體64.71%的平均收益。

十年老牌私募集聚地

2007年,一輪大牛市催生了第一波明星公募基金的“奔私大潮”,如今距此次浪潮已經過去十年。這十年來,資本市場歷經了多輪牛熊交替,既有2007年和2015上半年不少人賺得盆滿缽滿的牛市高光時刻,也有2008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和2015下半年的暴跌以及2016年的熔斷,在這期間幾經蟄伏。隨著行業監管趨嚴,私募市場的競爭也日趨激烈,牛熊交替之間,無數私募倒下,但也有部分私募保持了業績長青。

歷經風雨而不倒,能夠在這十年間存活下來,經過市場洗禮的私募機構,都必定各有其突出的能力和優勢。成立滿10年或有產品運行滿10年的私募機構,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老牌私募,從地域分佈情況來看,十年私募機構目前主要集中在上海和北京地區,上海地區成立十年的私募機構有183家,位居全國首位。

作為我國重要的金融中心,上海是很多私募機構的發展起點,在這些成立滿10年的私募機構中,有不少都是現在的明星私募,如景林資產、朱雀投資、世誠投資、重陽投資、理成資產、湧峰投資等。其中,還有不少第一批公奔私的大佬們,如業界所熟知的世誠投資陳家琳、理成資產程義全;也有券商精英,如景林資產的蔣錦志、朱雀投資的李華輪等;他們管理的基本上都在20億以上,部分甚至是百億俱樂部成員,更有發展成為管理規模在幾百億的巨型私募。

即使經歷多輪股災的磨礪,這些私募依舊可以保持穩健的業績,某一年取得高收益並不難,但是能在超過十年的時間內持續保持優異業績在市場上卻極為罕見,這得益於上海私募相對謹慎的風格。比起風格整體相對更加激進的深圳私募而言,上海謹慎細心的特點在私募產品的回撤表現中有所體現,風險偏好更低,在回撤控制上相對更為優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