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闖關東》那文——能屈能伸,懂得撒嬌的女人通常好命。

文|夏日蓮兒

重溫《闖關東》那文——能屈能伸,懂得撒嬌的女人通常好命。

《闖關東》裡面的人物都個性鮮明,幾個女人也都性格各異,因為不同的性格也導致了她們不同的命運,幾個女人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大嫂——王府格格那文。

那文含著金鑰匙出生,是個養尊處優的格格,但誰想命運轉換,一朝變得一無所有,但短暫的逃亡生活後,她放下身段,努力過好自己的人生,喜歡那文就是因為她把最不濟的人生,在最大限度上過得幸福圓滿。

看著柔弱的那文,身上卻有著這些難能可貴的閃光處:

1.能屈能伸,懂得審時度勢。

重溫《闖關東》那文——能屈能伸,懂得撒嬌的女人通常好命。

作為曾經的王府格格,那文琴棋書畫,吹拉彈唱都很精通,如果清王朝沒有滅亡,那她的夫婿也應該是世家貴胄。

隨著王府的敗落,那文在鮮兒的帶領下,投奔自己的孃舅,誰知舅舅家也一樣,舅舅告訴她只有兩條路,一條是找一個殷實點的人家嫁過去,一條是出去要飯。所以儘管那文心不甘,但還是聽從舅舅的安排和傳文相親了,那文身上沒有傳統八旗子弟的眼高手低的惡習。

重溫《闖關東》那文——能屈能伸,懂得撒嬌的女人通常好命。

讓我喜歡的就是明白了自己處境的那文,在相親中表現得很積極,到了老朱家落落大方,一句“怎麼這麼巧啊,咱倆名字裡都有個文字”主動就把話題聊了起來,兩人相談甚歡,都中意對方,於是這門婚事就成了。

其實看著很簡單,但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一個格格面對一個悶悶的大老粗,能輕鬆愉快地找到話題點,應該說那文不但情商高,角色轉換也很快,沒有悲天憫命的哀怨,有的是積極面對生活的態度。

很多時候我們都做不到這點,從高處走下來需要勇氣,需要胸懷,更要有正確的心態,認清形勢,接受事實,這才是智者應有的生活態度。

2.喜歡那文是因為她遇事時,知道如何選擇才是對自己有利的,話可以裝傻,但決定自己未來事情一定不傻。

重溫《闖關東》那文——能屈能伸,懂得撒嬌的女人通常好命。

那文和傳文成親的當天,鮮兒出現了,那時傳文對鮮兒感情還很深,傳文跟父母說:“鮮兒回來了,我能不能把那文送回去”,朱開山當然沒有同意,但也說明了傳文和家人對鮮兒都是認同的。

重溫《闖關東》那文——能屈能伸,懂得撒嬌的女人通常好命。

那文明白自己的處境,雖然她也同情鮮兒,但她還是在成親的第二天一大早,去給公婆請安,她對傳文說:“我是你老朱家明媒正娶的媳婦,我應該盡到做媳婦的本分”,表明了立場,這個位置自己不會退,並告訴傳文“你是男人,我相信你會處理好和鮮兒的事。”

那文明白,如果她看不清形勢,高風亮節自己退出了,那等待她的就是:一個被男人休了女人,舅舅家家徒四壁回去都得餓死,被休了名聲也不好了以後還怎麼再嫁人,所以她沒有義氣用事,而是做了最有利於自己的決定。

我一直在想,如果那文和鮮兒的位置交換一下,鮮兒一定會自己退出的,鮮兒更多的是想到別人的利益,為了別人著想,卻把自己一步步逼上了險路。

我覺得如果鮮兒的性格能像那文那樣,她或許不會吃那麼多的苦。為別人想,本來應該是美德,但應該是在自保的情況下。

3.那文懂得夫妻相處之道。

重溫《闖關東》那文——能屈能伸,懂得撒嬌的女人通常好命。

傳文對鮮兒的感情應該是很深的,兩人從小訂的親,要不是一石小米被劫走了,他們已經是夫妻了,後來兩人又一起走旱路闖關東,一路上兩人相依為命,鮮兒更是為了救傳文插草把自己賣給人當了童養媳。

論起來,鮮兒在外貌上不輸給那文,在和傳文感情上更是那文所不能比的,但就這樣,在成親的第二天還說要把那文送走的傳文,不長時間就和那文相處的非常融洽。

重溫《闖關東》那文——能屈能伸,懂得撒嬌的女人通常好命。

因為比起硬邦邦的鮮兒,那文更有女人的溫柔,私下裡她稱傳文“先生”,傳文說:“我既不是老師又不是大夫的怎麼能稱先生呢?”其實能被稱“先生”對肚裡沒有多少墨水的傳文來說內心得到了極大地滿足。

幾句“先生”,那文一邊撒嬌,一邊就把要想說的話的事,表達清楚了,傳文還美滋滋地享受,遇到做不了主的,心裡對那文非常過意不去。

因為這樣的那文,沒過多久傳文的心就向著她了,就在介紹人夏掌櫃還在擔心那文和傳文相處不好的時候,人家夫妻二人正恩恩愛愛呢。

重溫《闖關東》那文——能屈能伸,懂得撒嬌的女人通常好命。

傳文看著那文一邊彈琴一邊唱,眯著眼滿臉陶醉地聽著,誰能想這個就是跟鮮兒生死相依的傳文呢。

所以婚後的那文深得丈夫的寵愛,既會關心丈夫,又會和丈夫撒嬌,活兒沒幹多少,卻讓傳文心疼的不行。

4.性格圓滑,細中有粗,懂得裝傻和自我解嘲。

重溫《闖關東》那文——能屈能伸,懂得撒嬌的女人通常好命。

老朱家的幾個媳婦裡,論起和婆婆的遠近,那文應該是關係最遠的,秀兒因為傳武的原因得到婆婆的心疼,玉書是婆婆從小看著長大的,她們和婆婆的關係是那文比不上的。

就是從孃家的交情和實力來說,秀兒家是土財主,韓家和老朱家在放牛溝都是不分伯仲的大戶,多年的爭鬥也結下了不一般的情義。玉書家的“春和盛”在鎮上那也是個大買賣,而傳傑從小就跟著玉書的父親學做生意,只有那文家跟婆婆一點交情都沒有。

雖然那文琴棋書畫精通,但對於靠種地為生的種地人來說,那是“百無一用是書生”一類的存在的。

重溫《闖關東》那文——能屈能伸,懂得撒嬌的女人通常好命。

就像婆婆說她,莊稼院裡的活是一樣也拿不起來,不會做飯,貼餅子有一多半都呲溜鍋裡,連個風匣都拉不好,那文是婆婆口中的“荒料” 。

兒媳婦處在這樣的境遇下,要是一般的人,天天得鬱悶死了,但那文卻是雖然不會做飯,但我也去做,至於你用不用是另一碼事,不會幹活但禮道全,一口一個孃的叫著,嘴甜,讓你嫌棄不了。

婆婆在她面前說幾句不好聽的話,她打著哈哈就過去了,會裝傻充愣,讓婆婆都不好意思說下去,婆婆說她“二”,她會反問什麼是“二”,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這樣的那文,真的值得學習,她能在劣勢中求生存,縱使不喜歡她也讓你說不出口,再看不上的兒媳婦,婆媳關係也能保持平衡。

5.那文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正確的立場,是個有智慧的女人。

婆婆口中“荒料”的那文,是個聰明有智慧的女人,傳文遇到困難,有想不開的事,她會幫著出主意,給傳文一些好的建議。傳文有事情總是要問問她的主意,他們開山東菜館的時候,傳文要時常讓那文幫著起個菜名什麼的。

重溫《闖關東》那文——能屈能伸,懂得撒嬌的女人通常好命。

在放牛溝,因為韓老海的報復,老朱家僱不到零工,莊稼要被霜打,在大家急得焦頭爛額卻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是那文在麻將桌上給老朱家贏來“半個家當”,讓輸家不得不主動上門幫忙。

重溫《闖關東》那文——能屈能伸,懂得撒嬌的女人通常好命。

後來傳文受騙當了漢奸的時候,那文把他騙出來,揮刀要殺了他,可見那文是個有正義感的女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正確的立場,是個有小聰明大智慧的女人。

重溫《闖關東》那文——能屈能伸,懂得撒嬌的女人通常好命。

因為是這樣的那文,在爹媽都不在沒有任何依靠的時候,仍能把日子過得圓滿,她有寵愛她的丈夫,有可愛的兒子,有公婆的庇護,一個沒落王府的格格,仍然過得風生水起。

印象最深的是在離開放牛溝的時候,全家要一起照全家福,傳文一副死活不想離開農村土地的,照相的時候苦著臉,但那文卻對未來生活充滿了嚮往,她照相時喜滋滋,擺手弄姿,笑著面對未知的生活。

重溫《闖關東》那文——能屈能伸,懂得撒嬌的女人通常好命。

喜歡那文這樣一個能在動亂年代,在失去父母無依無靠的情況下,隨遇而安,無論何種境遇,都讓自己生活得最好的聰明女人。

生活本來不易,一生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不如意,但要想把日子過好,就應該像那文,不但要有生活的智慧,還要懂得經營,但做到這些還是應該多積累,有真本領支撐才更有底氣。

感謝大家的閱讀!歡迎大家留言,點贊和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