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宰相上官婉兒慘遭“墨刑”之苦後,如何應對的?

常盼飛


一代女宰相上官婉兒一生命途多舛,但因其長的美貌動人,學識能力出眾,一度成為武則天執政時期的股肱之臣,武則天自身亦非常倚重她。

上官婉兒雖曾極力維護和穩固了武周統治,又素有“巾幗宰相”的美名,但是其的確曾經被武則天處以黥刑,一度險遭毀容。

黥刑又常被人稱為墨刑,就是在犯罪人的臉上刺字,然後塗上墨炭,因為黥刑深深的傷害了刑犯的皮肉或者筋骨,所以會成為永久性的標記。

上官婉兒,少時受家人波及被充入掖庭為奴

上官婉兒雖出生名門,但可惜生不逢時。她祖父上官儀曾為唐高宗李治時期的宰相,在麟德元年,武則天權利和控制慾膨脹,導致唐高宗與武則天的關係越發緊張,致使李治一度想廢掉皇后武則天,朝堂局勢,風起雲湧。

唐高宗命上官儀起草廢掉武則天的詔書,但是因唐高宗自身意志不堅,在與武則天的爭鬥中拖了後腿,最終唐高宗李治圖謀失敗。上官儀、上官庭芝父子經此一役,事後自然會遭到武則天的報復,上官家自此家道中落,家中男丁悉數被殺。上官婉兒因為剛剛出生,而且自身為女子,逃過死劫,但是仍然沒有逃過處罰,她和其母鄭氏被充入掖庭為奴,生活一度十分艱難。

獲武則天賞識,逐步發跡

上官婉兒雖被充入掖庭為奴,但是她並沒有因此自暴自棄。上官婉兒自幼聰慧,加之自身勤奮好學,同時,母親對其一直悉心照顧和認真培養,經年下來,她不僅能力出眾,而且處事為人聰明機敏。

上官婉兒在其十四歲時,終於引起了武則天的注意,武則天見其不僅長得美貌,而且舉止之間頗為不俗。武則天當時順勢拋給了上官婉兒幾個問題,上官婉兒皆對答如流,不僅語意通暢,有理有據,而且詞藻華麗,十分不俗。

除此之外,武則天發現上官婉兒書法頗有造詣,字裡行間秀美又不乏莊嚴。武則天非常肯定上官婉兒的能力,故順勢把她脫除奴籍,專門留在身邊效力。

惹怒武則天,慘遭“墨刑”之苦

自古以來,無論男女都渴望得到愛情的滋潤,女皇武則天自然也不例外。相傳,武則天為滿足自身的生理需求,曾在後宮儲備大量男寵,其中最受武則天寵愛的當屬張昌宗兩兄弟。

上官婉兒為武則天的近臣,而且其與武則天的關係素來親密,所以武則天平時在男女之事上,對上官婉兒並不加以避諱,上官婉兒也因此有很多機會可以接觸到張宗昌。

當時的上官婉兒情竇初開,自身生的美貌動人,對待男女之事也躁動不已。反觀,武則天早已是年老色衰,好色的張昌宗,留意到武則天身邊美貌的上官婉兒,欲佔為己有,經常製造見面機會,久而久之,兩人不斷見面,上官婉兒開始與張昌宗有了私情。

一日,上官婉兒和張昌宗與武則天一同吃飯,大膽的兩人竟在桌上便眉來眼去,當時被細心的武則天發現,加之,武則天以前便耳聞兩人的傳言,見此情景,頓時震怒,她立即命人將上官婉兒收押起來。

一代女皇武則天,歷經多次權利爭奪,自然不是一個仁慈的人。武則天本要將上官婉兒處以死刑,但是,武則天因太過欣賞上官婉兒的才華,所以內心裡並不捨得殺她。武則天最終決定對上官婉兒施以黥刑,欲以此讓她毀容,以後不敢再揹著她胡來。

上官婉兒,經此一役,自然十分沮喪,但卻並沒有因此認命。她雖然被施以黥刑,但經她用巧手,在黥刺留下痕跡的基礎上,再次描畫,利用一朵紅梅,巧妙的把醜陋的紋刺遮蓋住,自此,上官婉兒的美貌不減反增,相較以前,反而變得更加魅惑,經過上官婉兒的這一巧變,後世梅花妝因她一直十分流行。


娜娜聊古今


是金子總會放光!上官婉兒把這句名言演繹得淋漓盡致。

唐高宗時期有一個丞相叫上官儀,起草詔書要廢除武則天。

武則天將上官家族的男人全部處死;

將上官儀的兒媳婦鄭氏及其剛出生的女兒上官婉兒罰做女奴,分配到掖廷使喚差遣。

鄭氏真是偉大,女兒上官婉兒剛會講話,便教她識字讀書、背誦詩文。

上官婉兒確實聰明,6歲時不僅能夠熟背詩歌200多首,還能寫詩著文;

更令人稱奇的是,10歲的時候,上官婉兒能夠明明白白說出官場上的規定,並且富有文采和修飾,還能理解一些法律和命令。

上官婉兒的聰慧睿智傳到武則天耳中。

13歲那年,武則天特地召見小女奴上官婉兒,並當場出了一道題考考她。

武則天親眼見證,上官婉兒思考片刻,提筆一揮而就,很快寫成一篇美文,好像早就構思好了一樣。

看完文章,武則天十分高興,將小女孩拉進懷中,如獲至寶。

武則天當場下令免除上官婉兒的奴婢身份,並且讓她負責朝廷詔書、命令的擬定。

上官婉兒掌管解釋、起草皇宮詔令很多年,被人們稱為“巾幗宰相”。

受到武則天的重用,上官婉兒盡心盡力回報恩情。

駱賓王起草了《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文章慷慨激昂、氣吞山河。

上官婉兒看過文章後,賞其文采、愛不釋手,還把文章推薦給武則天。

武則天看了開頭就被震懾;

當讀到“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時,武則天問道:“這是誰寫的?”

上官婉兒回答:“駱賓王寫的。”

武則天抬頭望向前方,長長嘆口氣說:“宰相怎麼沒有發現這樣的人才啊!”

武則天覺得一定要愛惜身邊的人才,於是更加重用上官婉兒。

這麼受重用的“女宰相”為什麼慘遭“墨刑”之苦呢?

唐高宗和武則天每次上朝,接受大臣朝拜、稟報,武則天都會安排上官婉兒鑽到自己的桌案肚下,記錄大臣們所奏事宜。

有一天,武則天沒有上朝,唐高宗一個人接受宰相稟報上奏。

上官婉兒像平時一樣,鑽進武則天的那張桌案肚下,記錄唐高宗與宰相的言論。

唐高宗發覺了上官婉兒,非常憤怒。

退朝時,唐高宗將一塊指甲蓋大的刀片扎到上官婉兒的額頭,並且不許拔下。

上官婉兒愛美心切,請求唐高宗准許拔下刀片,便寫下一首詩《乞拔刀子詩》。

詩的全文是:

麗日煦皇庭,清風拂龍臺。

分明眼前事,依稀夢飄來。

忽焉思散起,精移何神駭。

罪奴當萬死,還乞龍顏開。

最後兩句打動了皇上,唐高宗准許她將刀子拔下。

刀子拔下了,額頭留下一條刀疤。後來,武則天又在她的額頭加上一條刀疤。

武則天非常喜歡上官婉兒,將她作為心腹。

武則天也是過份放縱自己了,她與張易之、張昌宗等人在床榻間交歡時,也不避開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20多歲的女孩,看見這樣的場面,免不了會心如鹿撞、芳心蕩漾。

張氏兄弟身姿俊美、容顏亮麗。

長期身居宮中,上官婉兒經不住誘惑,有時候與張易之調情罵俏。

情慾之惑能夠使人越發放肆,甚至無所顧忌。

武則天與張氏兄弟、上官婉兒一起吃早飯。武則天一抬頭,看見張易之與上官婉兒眉來眼去、暗送秋波。

武則天當時一拍桌子,怒目圓睜,呵斥道:大膽放肆,你敢偷我禁臠!罪該處死!

命人將上官婉兒關押起來,但是,武則天心情矛盾。

自從任用上官婉兒,制誥發令總是很滿意,幾乎沒有出現過任何差錯;

但是,與自己情人偷偷摸摸,也是實在可惡,這口惡氣難以下嚥。

武則天猶豫不決之時,張易之兄弟吹起了耳邊風,請求武則天念在上官婉兒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的份上,饒過這一回。

為了讓上官婉兒記住教訓,武則天免除她的死刑,決定對上官婉兒實施墨刑。

上官婉兒嫩如凝脂的臉面上,眉心右上側有一小塊疤痕,那是唐高宗留下的。

武則天下令與舊疤對稱,再刺上一塊疤痕。上官婉兒眉心上方有了兩塊對稱的疤記。

上官婉兒受到懲罰後,更加用心服侍武則天,討好武則天;

漸漸地,武則天不再計較她以前的過失。

畢竟年輕,當然愛美。

上官婉兒最初用頭髮將額上的墨刑遮住;

後來,心生靈感,在傷疤之處精心刺了一朵梅花,並且塗上紅色,用來掩蓋墨刑之羞。

沒想到,經過這樣打扮,上官婉兒越發嫵媚動人。

皇宮中的女人們紛紛效仿,很多人都用胭脂在前額點上淡紅色的梅花,演變成紅梅妝。

一枚掩蓋缺陷的花朵,逐漸發展成一個朝代的時尚。





半旅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上官婉兒是唐朝時期有名的才女。其家族上官世家乃是有名的大家族。西漢名臣上官桀就是上官婉兒的祖先。上官家族傳到唐朝時期也算是望族之一。唐高宗時期,上官婉兒的祖父上官儀上書唐高宗想要廢除武則天。也因此上官儀和兒子,也就是上官婉兒的父親上官廷芝被武則天所殺。而剛剛出生的上官婉兒和母親被髮配掖廷為奴。上官婉兒的母親也頗有才氣。所以上官婉兒自小就受到了母親良好的教育。這也使得上官婉兒熟讀詩書,吟詩作賦無所不精。


唐高宗鳳儀二年,在機緣巧合之下,武則天召見了上官婉兒,上官婉兒的才氣令武則天動容。當時上官婉兒不管是吟詩作賦還是書寫文章都是華麗異常。武則天很喜歡上官婉兒的才氣。所以給上官婉兒取消了奴籍,並且封其為才人。才人在唐朝時期屬於也屬於皇帝的女人,但地位不高,屬於中等偏下。而且唐朝時期才人和其他的嬪妃不同。嬪妃只需要貌美如花就行。但才人卻需要一定的文采才能才有資格被封為才人。而武則天為後宮之主。所以封了上官婉兒才人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武則天稱帝后上官婉兒因為寫的一手好字,寫出來的文章又華美異常。所以武則天上位之後上官婉兒就成了武則天秘書一般的存在。武則天下達的詔令絕大多數都出自上官婉兒之手。但好景不長。不久後上官婉兒因為忤逆了武則天的旨意所以被判處死刑。但武則天可能也看重上官婉兒的能力。所以網開一面並沒有誅殺上官婉兒。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武則天下令以黥刑處置上官婉兒。


所謂的黥刑也叫做墨刑。其行刑手段就是在受刑人身上或者臉上刺字並且塗抹顏色。關於黥刑在記載最早出現在周朝。《周禮.司刑》一節中“墨罪五百”。也就是說周朝時期以墨刑論處的罪名有五百項。而在《禮記·文王世子》記載“墨刑和劓、刖等刑一樣,“皆以刀鋸刺割人體也。”古代歷史上被施以墨刑的人也數不勝數。比如楚漢爭霸時期的九江王英布,之所以被人稱為“黥布”。就是因為他在秦朝時期違反秦法被施以黥刑。所以人們才會稱其為黥布。


再說回上官婉兒,上官婉兒被施以墨刑之後雖然狠武則天要死。但形勢比人強。面對強大無比的武則天,上官婉兒不僅需要藏起恨意。反而更加的曲意逢迎武則天。這也是為什麼上官婉兒在忤逆的武則天之後還會受到武則天重用的原因。而且隨著武則天對上官婉兒信任的不斷加深。武則天統治後期,上官婉兒甚至都可以直接參與朝政了。並且權勢日漸高升。神龍政變之後,上官婉兒不僅沒有受到牽連,反而權勢更上一層樓。但之後的上官婉兒也開始肆意玩弄權術,結黨營私想要把持朝政。但最終李隆基發動政變之後處死了上官婉兒。上官婉兒被殺前苦苦哀求李隆基,但不被應允。最終上官婉兒死於政變之下。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書


武則天非常喜歡上官婉兒,將她作為心腹。

武則天也是過份放縱自己了,她與張易之、張昌宗等人在床榻間交歡時,也不避開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20多歲的女孩,看見這樣的場面,免不了會心如鹿撞、芳心蕩漾。

張氏兄弟身姿俊美、容顏亮麗。

長期身居宮中,上官婉兒經不住誘惑,有時候與張易之調情罵俏。

情慾之惑能夠使人越發放肆,甚至無所顧忌。

武則天與張氏兄弟、上官婉兒一起吃早飯。武則天一抬頭,看見張易之與上官婉兒眉來眼去、暗送秋波。

武則天當時一拍桌子,怒目圓睜,呵斥道:大膽放肆,你敢偷我禁臠!罪該處死!

命人將上官婉兒關押起來,但是,武則天心情矛盾。

自從任用上官婉兒,制誥發令總是很滿意,幾乎沒有出現過任何差錯;

但是,與自己情人偷偷摸摸,也是實在可惡,這口惡氣難以下嚥。

武則天猶豫不決之時,張易之兄弟吹起了耳邊風,請求武則天念在上官婉兒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的份上,饒過這一回。

為了讓上官婉兒記住教訓,武則天免除她的死刑,決定對上官婉兒實施墨刑。

上官婉兒嫩如凝脂的臉面上,眉心右上側有一小塊疤痕,那是唐高宗留下的。

武則天下令與舊疤對稱,再刺上一塊疤痕。上官婉兒眉心上方有了兩塊對稱的疤記。

上官婉兒受到懲罰後,更加用心服侍武則天,討好武則天;

漸漸地,武則天不再計較她以前的過失。

畢竟年輕,當然愛美。

上官婉兒最初用頭髮將額上的墨刑遮住;

後來,心生靈感,在傷疤之處精心刺了一朵梅花,並且塗上紅色,用來掩蓋墨刑之羞。

沒想到,經過這樣打扮,上官婉兒越發嫵媚動人。

皇宮中的女人們紛紛效仿,很多人都用胭脂在前額點上淡紅色的梅花,演變成紅梅妝。

一枚掩蓋缺陷的花朵,逐漸發展成一個朝代的時尚。


野史共享


“墨刑”又稱黥刑、黵刑、刺字,即在臉上或其他部位刺字。墨刑屬於上古五刑之一(上古五刑:墨、劓、剕、宮、大辟),乃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肉刑。上官婉兒受“墨刑”之後,為了遮掩痕跡,逐在額頭傷痕處刺了一朵紅梅,最終形成了風靡一時的紅梅妝。

△上官婉兒的紅梅妝

關於上官婉兒受“墨刑”,唐代學者段公路在《北戶錄》中有著較為詳細的描述,“天后(武則天)每對宰臣,令昭容(上官婉兒)臥於案裙下,記所奏事。一日宰相對事,昭容竊窺,上(唐高宗)覺。退朝,怒甚,取甲刀札於面上,不許拔。昭容遽為乞拔刀子詩。”。這種說法源自於上官婉兒同時代中藥學家陳藏器的《本草拾遺》故而比較可信。

△上官婉兒影視形象

不過,相較於上面這種說法,其他關於上官婉兒受墨刑的說法,雖然更為玄乎,卻因為事關宮闈桃色而廣為流傳。

例如,在古代桃色小說《控鶴監秘記》中,武則天將上官婉兒視為心腹,甚至在自己與張宗昌歡好時也毫不避諱,卻不想上官婉兒因此被引動春心,再加上張宗昌的確姿容秀美,故而不免春心蕩漾。一天,上官婉兒與張宗昌私底下互相調笑,不巧被武則天看到,逐拔出金刀,插入上官婉兒前髻,傷及左額,怒道,“汝敢近我禁臠,罪當處死”。幸而有張宗昌替其求情,這才得以赦免。

又如,武則天宮中有大量男寵,但武則天畢竟年老色衰,於是便有男寵趁機調戲經常陪伴在武則天身邊的上官婉兒,卻引起了上官婉兒的厭惡。久而久之,不堪受此調戲的上官婉兒關閉了入宮通道,結果本就失寵的男寵薛懷義因為無法入宮,一怒之下燒掉了象徵皇權的明堂,從而惹的武則天大怒,差點下旨殺了上官婉兒,直到臨刑之前才改變主意,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下旨在其額頭刻上了忤旨二字。

△武則天影視形象

總之,不論哪種說法更為可信,上官婉兒總歸是受了“墨刑”,且傷處正好在額頭位置,對於愛美的女性來說,這無疑是個極大影響,為了遮掩痕跡,上官婉兒逐在傷痕處刺了一朵紅色的梅花用來遮掩。段公路的《北戶錄》對此有所記載,“(上官婉兒)後為花子,以掩痕也”。

上官婉兒本是為了遮掩傷痕,卻不想如此之後更顯嬌媚,宮女們見到之後,逐爭相以胭脂在前額點紅進行效仿,從而使得這種紅美妝風靡一時。段成式(段公路之父或叔父)的《酉陽雜俎》有載,“今婦人面飾用花子,起自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跡”。


香茗史館


若說武則天是歷史上第一傳奇女性,做了皇帝,那麼上官婉兒便是第二傳奇女性,歷史上第一“女宰相”。

上官婉兒曾也遭受過坎坷,被武則天賜予黥面之刑也就是墨刑,在其額頭上留一道疤痕,這對於一個漂亮女性來說是致命的,但是上官婉兒有妙招,在自己的額頭上將其紋成了一朵花,不但沒有使其變醜,反而多了一份驚豔。從此,一個驚豔一時的傳奇女宰相誕生了。

婉兒出世

上官婉兒的一生充滿了傳奇,一生多次起伏,有過苦難、有過權貴、有過幸福、有過孤獨。

《後唐書》婉兒,西臺侍郎儀之孫也。父庭芝,與儀同被誅,婉兒時在襁褓,隨母配入掖庭。

上官婉兒本也是出身豪門,官宦之後,但是還在其襁褓之時家門遭遇不幸。其祖父上官儀因政治鬥爭失敗,被武則天近乎滅其滿門。只有小婉兒與她的母親僥倖的活了下來。

婉兒的母親很重視教育問題,婉兒雖是女兒身,但是母親卻讓其琴棋書畫、歷史雜談均學習。再加上婉兒天資聰慧,機靈漂亮,很快的便被武則天注意到,並將其收入麾下,好生栽培。

武則天與上官婉兒的共同點

本來婉兒與武則天是有深仇大恨的,但是由於武則天的愛才之心,寬宏大量的度量以及吸引人的人格魅力深深的打動了上官婉兒,至此,婉兒對武則天誓死效忠,逐漸的成為了武則天的心腹。

武則天與上官婉兒有很多共同點:

一、都是女人

大家不要認為這是廢話,人有一個本性,都想要跟自己志同道合、相似的人在一起,而在當時,可以做官的人都是男性,所有人中僅有她們兩位女性,這便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一個相關重要的共同點。


二、都是漂亮又有才

武則天漂亮是公認的,要不然也不能將唐朝皇帝迷成那樣,而武則天能成為一代女帝,則更多的是因為她的才華。因此,武則天對長得漂亮且有才華的女性格外欣賞。

三、都有抱負

長得漂亮又有才的女子雖然不多,卻也不少,但是還有政治抱負的卻是罕有,因此,這又是二人之間的一個共同點。

正是由於二人身上的這些共同點,導致二人越走越近,甚至經常同桌共餐,但是也就此埋下了禍根。

上官婉兒遭受黥面之刑

《後唐書》關於上官婉兒遭受黥面之刑之刑的記載並不多。

《後唐書》則天時,婉兒忤旨當誅,則天惜其才不殺,但黥其面而已。

而事情的發展是這樣的,武則天成為皇帝后,喜歡養男寵,能入皇上法眼的男寵肯定是高大威武、英俊瀟灑的,其中就有一個叫做張易一。


上官婉兒常常陪伴在武則天身旁,久而久之,武則天便什麼都不避開她,包括和男寵們行房事。 婉兒此時正是年輕貌美的大姑娘,長時間看此畫面哪裡受得了,因此春心蕩漾,久而久之竟和張易之產生了感情。

直到一天,武則天與她的男寵們還有上官婉兒在一起吃飯,吃著吃著,張易一與上官婉兒開始眉目傳情,且正好被武則天發現。

武則天大怒,也合情合理,姐妹再好也不想被待綠帽子啊,起初想要殺掉上官婉兒,但是過了一段時間,氣消了,再加上張易之的求情,以及自己的愛才之心,決定放其一馬,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武則天為了讓婉兒長長記性,知道老虎的屁股是摸不得的,最終賜予其黥面之刑,就是在其額頭上留下一道疤痕。

重振精神

起初,這對上官婉兒的打擊是巨大的,失去了武則天的寵信,身為女兒身的婉兒幾乎斷送了政治前途。而在其額頭上刺的疤痕更是讓其抬不起頭。

但是上官婉兒就是上官婉兒,很快便從陰影裡走了出來。 在工作上勤勤懇懇,出色的完成自己的所有工作,並預習明天的工作內容。 在個人方面,找人在自己的額頭上的疤痕處秀成了一朵紅花,使本就漂亮的婉兒多了一份驚豔。

上官婉兒重振精神,憑藉著她的精氣神以及出色的工作很快的便又獲得了武則天的信任,因此,婉兒在政治生涯中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女宰相。

時刻錄品歷史:

上官婉兒的一生是豐富多彩的,其多次身處逆境,卻總能適當的調整自己。正是憑藉著她強大的適應能力,使其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女宰相,在史書中留下了豐富多彩的一筆。

喜歡時刻錄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呦!

歷史時刻錄


上官婉兒是歷史上一位卓越的女性。她是初唐偉大詩人兼宰相上官儀的孫女。然而,由於上官儀反對武則天的專制權力被殺。當時,上官婉兒的父親也被殺,而上官婉兒和她的母親則被奴役。

上官婉兒簡介

上官婉兒從小長在宮裡,自幼聰敏,她的母親並未因官奴的身份而疏忽對上官婉兒的教育,而上官婉兒又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文采極佳,到十四歲識,被武則天發現,得到武后的賞識。此後也幫忙處理政務,居然也是得心應手,武則天登上皇位後,更是倚為左膀右臂,可以說上官婉兒雖無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實,所以也被稱為巾幗宰相!

惹怒武則天

上官婉兒在吃飯時,朝張宗昌多看了幾眼。而這幾眼正好讓武則天給看見了,看著上官婉兒竟然當著自己的面和男寵暗送秋波,這可把武則天給氣壞了,就給上官婉兒上了“墨刑”。

墨刑的由來

墨刑,又稱黥刑、黥面,是一種十分古老的刑罰,即在犯人的面部或額頭上刺字或圖案,然後再染墨,使之成為犯人的標誌。這種刑罰相對於凌遲、梟首、腰斬、車裂而言,無疑要輕得多。不過,這樣的刺青會使得受刑人失去尊嚴,屬於一種“恥辱之刑”。

墨刑發展成為一種時尚

上官婉兒最初用頭髮將額上的墨刑遮住,後來,心生靈感,在傷疤之處精心刺了一朵梅花,並且塗上紅色,用來掩蓋墨刑之羞,沒想到,經過這樣打扮,上官婉兒越發嫵媚動人。皇宮中的女人們紛紛效仿,很多人都用胭脂在前額點上淡紅色的梅花,演變成紅梅妝。一枚掩蓋缺陷的花朵,逐漸發展成一個朝代的時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