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灑脫的背後:內心強大,源於清晰的自我認知

一、灑脫,只因自我認知清晰後的內心強大

天后王菲除了作品受到無數人的喜愛,灑脫的生活方式更是圈粉無數。

兩次婚姻,王菲都能在事業高峰甘願相夫教子,也能在愛情離去時抽身而去,毫不拖泥帶水。

即使經歷兩次婚姻失敗,她依舊相信愛情,和謝霆鋒開始了世紀之戀,著名的“十二道鋒味”不知被多少粉絲羨慕!

有人問王菲會再婚嗎,王菲說:這樣很好,不考慮結婚。

還有人問,那有沒有為女兒做進一步的打算。

王菲也是很直白的回答道:我的孩子都有父母的陪伴,她們不缺少任何一方的愛,至於我,不是為她們找爸爸,而是為自己找伴侶。

王菲灑脫的背後:內心強大,源於清晰的自我認知

別人考慮的是擁有與失去,而她只在乎愛不愛。

如此灑脫隨性,內心強大,始終聽從內心的聲音,收放自如。

這種有自己的見解的人生態度,受到許多人讚譽!

王菲始終知道自己要什麼,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能做什麼,也能放下身段義無反顧地去做,對自己有清晰的自我認知。

越是這樣,越是構建起了她強大的內心,成就了這份灑脫。

二、自我認知侷限的人有什麼表現

我們羨慕天后清晰的自我認知,希望像她一樣擁有強大的內心,灑脫的人生。然而現實中多的是迷茫、畏縮的人,這源於他們對自我認知的侷限。

那麼,自我認知侷限的人有什麼表現呢?

1、自我認知侷限的人不自信

英國文學家培爾辛曾經說過: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損失,莫過於失掉自信心了。

大學期間,我有個舍友王靜在參加社團活動時喜歡上了一個男生,卻沒有勇氣表白。

王靜每天偷偷在社交網站看他的狀態更新,看到一條就默默想“這是不是和我有關呢”,然後興奮一整天。如果幾天都看不到更新,就悶悶不樂。

我們建議她向男生表白,她覺得自己成績不夠好,長得也不夠漂亮,擔心被拒絕,沒有勇氣開口。

畢業時,轉眼要各奔東西,王靜一個人在宿舍哭了一場,終於可以放下這場暗戀。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得知那個男生對性格溫和的女生挺有好感的,就像王靜那樣。

可惜一切已回不到當初。

如果對自己認識的更全面,能看到自己的優點,就更有勇氣,不會這麼害怕失去。如果更自信一點,就不會有這麼多遺憾。

總覺得這事情不能做、那事情不該做,機會就這樣悄悄溜走了。

王菲灑脫的背後:內心強大,源於清晰的自我認知

2、自我認知侷限的人格局小,小心思多

作家輝姑娘在《這世界偷偷愛著你》一書中寫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日料店的老闆,特別精打細算。無論收入多高也不給員工加薪,理由是:“萬一明年我賺不到這麼多錢了怎麼辦?”

他覺得每張餐桌放置的免費醬油消耗太大了,千方百計淘到了一種全新設計的醬油瓶。這種瓶子每次倒醬油時都特別費力,用力甩動也只能流出幾滴。

老闆十分高興,覺得終於可以節省大筆開支了。

然而,一個月後,店內盤點,醬油的用量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大幅度上升。

老闆難以置信,便在店裡觀察客人們的用餐情況。

原來,客人們倒不出醬油,索性把蓋子擰開,直接從瓶口把醬油倒進碟子裡,自然更費了。

目光短淺,斤斤計較,讓這位老闆作繭自縛、損失更多。

對自我和事業的認知侷限性,禁錮了他的格局,只剩下貪便宜的小心思。

如果對自己有全面客觀的自我認知,能認識到自身的問題,就不會把眼光放在眼前的蠅頭小利上。放大格局,事業才能做得更好。

3、自我認知偏差的人容易偏激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是一個“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水淹七軍”的英雄人物,但他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就是固執偏激。

當他受劉備重託留守荊州時,諸葛亮再三叮囑他要“北據曹操,南和孫權”。

可是,當吳主孫權派人來見關羽,想為兒子求婚時,關羽大怒,喝道:“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本來可以用更平靜柔和的方式解決的事情,被關羽一句話攪亂,最終導致了吳蜀聯盟的破裂,最後刀兵相見,關羽也落了個敗走麥城、被俘身亡的下場。

假如關羽對自身的實力和當時的局勢有清醒的認知,少一點偏激,不意氣用事,那麼,吳蜀聯盟大約不會遭到破壞,荊州的歸屬可能也會是另外一種局面。

王菲灑脫的背後:內心強大,源於清晰的自我認知

三、如何讓自我認知更清晰

1、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變得優秀

鄰居小方大學畢業找工作的時候,看到一家心儀的公司,本想投簡歷,看到招聘人員的桌子上已經放了厚厚的一摞簡歷,任職要求又是研究生優先,就放棄了。

誰知過了幾天,小方得知那家公司錄取了她們班的其他人,懊悔不已。

這源於小方對自己的認知有偏差,如果她更有自信一些,投了簡歷,並且認真準備面試,很可能就到心儀的公司入職了。

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曾經說: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

幸虧小方及時調整自己,認清了自己的內心,與其在一個不喜歡的公司彆扭地工作,倒不如多掌握一些技能,讓自己變得更優秀,這樣選擇的機會也更大。

小方選擇了讀研究生,期間蒐集相關就業行業的公司資料、崗位要求,提前聯繫實習公司,掌握了很多相關技能,最終在研究生畢業找工作的時候,被一家比原來心儀的公司更好、更滿意的一家公司錄取。

當一個人變得越來越優秀,人也會越來越自信,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會逐漸看到自己的潛力,也會對自己有一個更為全面清晰的認知。

王菲灑脫的背後:內心強大,源於清晰的自我認知

2、堅定內心,不過於在意別人的看法

安吉拉·卡特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英國作家,她的作品曾被搶購一空。

她如此受歡迎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性別歧視非常嚴重的當時,在作品裡面注入了女性主義觀點,構建了其“女性童話改造工程”的主體,讓它們獲得了現代的美感,推動了認識的前行。

其實安吉拉·卡特不是生來就有女性意識,她也曾是一名20歲就嫁人的傳統女性。

婚姻的不幸福讓安吉拉·卡特想逃離,她默默規劃著,終於在一次拿到小說獲獎的獎金後逃離了家庭,旅居東京,後來得以和一見鍾情的戀人同居,併成為一名母親。

這在當時是不多見的情況,安吉拉·卡特也難免受到指指點點,但她有著堅定的內心,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也清楚的瞭解自己的能力和行為能給自己帶來什麼。

對自我需求有清晰的認知,讓她能夠做到不在意別人的看法,追逐自己的內心。

她不僅收穫了人生的幸福,也影響了很多曾經和她一樣的人。

如果我們還做不到直面自己的內心,那就要學會讓自己越來越堅定,認準的事情就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當內心越來越堅定,就越來越能夠把控自己的人生,人也會越來越自信。

王菲灑脫的背後:內心強大,源於清晰的自我認知

3、不給自己設限,人生有無限可能

原來的李妍做著一份悠閒的工作,按時上下班,晚上追追劇。

剛開始,李妍也高興過一陣,覺得這樣的日子太愜意了。但是時間長了,總覺得生活中少了點什麼。

她覺得人生不應該只有這一種活法,不能把自己禁錮起來。

於是李妍不顧家人朋友的反對毅然辭職,分析了自己的特長和能力,經過深思熟慮,去學了自己喜歡的烘焙。

現在李妍擁有了自己的烘焙店,還不時開展線上線下培訓班,每天充實,人也越來越自信了,再也不是每天混日子。

美國詩人惠特曼在《大路之歌》中寫到:我比我自己所想象的還要巨大、美好,我從沒想到我會有這麼多的美好品質。

很多人不是無法成功,只是給自己設了一個範圍,畫了一個圈,把自己禁錮在裡面。

其實,當你打破心裡的禁錮,不再給自己設限,會發現自己能做的還有很多。

對自我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重新規劃,人生也有了無限可能。

王菲灑脫的背後:內心強大,源於清晰的自我認知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我們往往認識不到自身的很多特質,對自己沒有清晰的認知。

一時的自我認知侷限不過是一葉障目,只要我們能跳出舒適圈,接觸新事物,多提升自己,不對自己設限,終會越上一個臺階。

當有一天,我們越來越優秀,越來越自信,會發現對自我認知越來越清晰,內心也越來越強大。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寫到,一個人若能自信地向他夢想的方向行進,努力經營他所向往的生活,他是可以獲得通常還意想不到的成功的。

願你我都能擁有灑脫的人生。

作者簡介:雯心,感性的理工女,渴望成長,渴望通過文字走向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