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low不low,借個錢就知道

大家好,我是口袋空空的小萌。

“小萌,你的洗衣液借我用一下。”

“小萌,你的爽膚水借我用一下。”

“小萌,你再借我五百塊錢唄!”

……

在女生宿舍,有一個花錢大手大腳的舍友,就意味著另一個省吃儉用的人要被無限付出。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我的這位舍友問我借東西時,還有後半句話沒有說。

“小萌,借我五百塊錢,讓海綿寶寶還你。”

女生之間除了借姨媽巾時,都心照不宣的很少還之外,我真的想不通借東西的人有什麼理由只借不還。

更氣人的是,只要你稍微表現出一些為難或暗示她還錢的意思,都會被她高冷的氣場凍到說不出話。

“不就幾百塊錢嗎,急什麼,我下個月拿到生活費就還你呀。”“花唄都不催我,你還來催。”“我就住在這宿舍裡,你還怕我跑了不成。”


明明是好心借她,到頭來不僅沒有被人記好,還落得一個小氣吧啦的下場。

可是,再好的舍友也不是無限提款機。

任何試圖用金錢維繫的感情都不是良性關係。

只借不還,只會讓人覺得你很low。

不過,在自認為很好的關係裡或越親近的人面前,人們還錢的意識就會越模糊。

上個月發工資那天,我爸給我發了一張截圖。

是我之前急著買單微信裡又沒錢的時候問他拿錢的聊天記錄。

上面寫著:

“爸,借我500塊錢,發工資還你。”

當時收到我爸的截圖,我的心中其實五味雜陳。

因為一直以來,我的潛意識裡都有一種“父母的錢不用還”的錯覺。

所以收到我爸的提醒時,我還有一股莫名的怒火。

立馬給我媽發了一長串消息,大意就是:

“我爸怎麼這樣,不就500塊錢嗎,有必要這樣嘛!”

可是冷靜下來想想,最先做出承諾的自己,應該履行承諾的也是自己。就算當時借錢的對象是我們的父母,我們也不應該有可以不還錢的想法。

沒有人天生欠我們,再親的人之間也應該有點規矩。

你會拒絕好朋友借錢的請求嗎?

我想大部分人是不好意思拒絕的,畢竟大家都是朋友,不借就好像不夠朋友。

但是在第二季《圓桌派》中,馬伊利曾經坦言,自己從不借錢給閨蜜。

她說她們之間沒有一分錢的來往。

她的回答不禁讓在場的另一位嘉賓質疑到,是不是關係經不起金錢的考驗?

而馬伊利隨後說的話,卻讓眾人一致點頭嘉許。

她說:“救急絕不救窮。”

救急救一時,救窮救一世。

好的關係就應該是,危急之時可以互相解燃眉之急,但彼此也都懂得“鬥米養恩,擔米養仇”的道理。

馬伊利還說,就算親朋好友借了錢,也會規規矩矩寫個借條,連利息都要算上去。

這樣的做法也許聽上去很冷血無情,但是在牽扯金錢的關係裡真的會讓我們省去很多麻煩。

節目中,資深媒體人潘採夫總結到:

“上海人在錢上不會出問題。人情味不太夠的地方,但是它規矩夠。”

就像《我的前半生》裡賀函說過的一樣:

“所謂菩薩心腸,金剛手段,才是對待朋友,和你在意的人,應該有的態度。”

借錢人,借的是一片真心;

欠錢人,也當還以一片真心。

下一次,就算你問男朋友借錢時,他讓你寫借條,你也不要暴跳如雷的質問他“你是不是不愛我了”,畢竟當你說出借錢那句話時,你們之間就多了一份契約關係。

當然,他可以不在乎你還不還錢,或者不需要靠借條來相信你會還錢,但是你一定不要因為他是你男朋友,就自動解讀為“男朋友的錢不用還”。

你要明白,借跟要是兩回事。

人和人在一種情況下只能擁有一種關係,千萬不要用感情的濃度去模糊契約的邊界。

百因必有果,欠了別人的是一定要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