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完一波又一波!儘量瞭解一下“韭菜防割指南”

韭菜防割指南:

割完一波又一波!儘量瞭解一下“韭菜防割指南”

1.別被白皮書給騙了

瞭解一個項目,最開始可以看其白皮書。不過,別以為白皮書是什麼高大上的東西。好多騙子都是隨便做個PPT,就成了白皮書,要麼十分酷炫,要麼十分有科技感,或者聲稱用區塊鏈改變世界,然而技術要點甚少,也沒有實際價值,被割後才發現白皮書都是騙人的。

2.看官網

一句話,沒有官網的項目,你可以將它歸類於“騙子”。官網是一個項目或者團隊的展示的最佳平臺,也是必備的。有的網站有時是直接的功能入口。要麼是介紹,要麼是作為產品形態供用戶使用。那些真正的的項目沒有一個是沒有官網的。

3.看合約

有的項目,白皮書和官網都有了,看起來是那麼回事,但實際上,可能只是他們學會了包裝罷了。這種騙子最開始不易察覺,但是仔細觀察還是可以把他們揪出來。要是合約都沒有,又宣稱發行了代幣有高回報,那項目和詐騙八九不離十。

可能有的人沒有注意智能合約。但是智能合約的重要性不亞於信用卡的發明。Smart Contract,譯為智能合約,也叫智能合同。它是預先設置的、具備規則的代碼。智能合約程序不只是一個可以自動執行的計算機程序,它自己就是一個系統參與者。意味著它不是一個死的合同文件,這就是它為什麼被成為智能的原因。

4.看是否依賴社群野蠻生長

社區是從從拉丁語中專指共同持有東西的詞彙“communitas”延伸而來,是指因為共享共同價值觀或文化的人群,居住於同一區域,以及從而衍生的互動影響,而聚集在一起的社會單位。在區塊鏈中,社區往往又具有顯著的社區自治屬性,並由共同依賴的共識機制。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社區自治是無中介的,成員直接收益。可惜的是,在中國諸多所謂的區塊鏈,將社區與終端社群劃等號。在他們看來,建立一個手機終端社群,向成員們發佈消息,讓成員參與討論,就是區塊鏈社區。

割完一波又一波!儘量瞭解一下“韭菜防割指南”


縱觀這些所謂項目,他們的方式其實非常簡單:

1.無中生有的共識,連區塊鏈都沒有,卻宣稱社區共識,或者某某社區宇宙第一。

2.依靠手機終端社群野蠻生長。你可能不經意間看到一些社群,裡面充滿了機器人和廣告,但就是這樣的社群,讓那些項目方以為這就是社區。他們只會關注社群的數量,至於社群是什麼人,是否有社群文化,是否考慮社群成員的利益,一概不論,反正拉人頭就是了。

3.實施分銷(傳銷)體系。這些騙子往往樂於鋪設所謂的渠道,讓渠道去分發代幣,並讓下面的人購買,並設置返傭獎勵。那麼他們真的有渠道嗎?實際是不存在的。它們會依靠傳銷網絡,在各個平臺進行代幣的流通,比如大家常用的那幾個手機軟件中的群就是其中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