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經理的成長路徑是什麼?

本文題目裡,我並沒有用“職業規劃”這個詞,而是選擇“成長路徑”。兩層意思,第一層是,我本身還在成長,還處於摸索階段,遠沒有資格說規劃;第二層是,規劃更多地是在戰略層,而成長更多是在戰術層。以我目前的能力,我還需要在戰術層面多磨鍊一下,才能在戰略層上獲得主動。

項目經理的成長路徑是什麼?

當我們決定成為項目經理,自然會想到兩件事:第一件是怎樣才能成為項目經理?第二件是項目經理的最終歸屬在哪裡?

先看第一個:怎樣才能成為項目經理?

在前面的論述中,對於什麼是項目經理,什麼樣的人可以成為項目經理都做了一些說明。現在就模擬一下研發型項目經理是如何煉成的,藉此找到點啟發。

我們的主人公叫小強,學的是工科,專業是機械設計類。

大學畢業了,他要找工作,想要從事本專業的工作,就業率最高的是傳統制造業。在這些企業中,工作崗位通常是按職能分的,大致上分為研發、製造、採購、質量、市場、財務、綜合管理。小強遵循本意,選擇了研發崗,他立志成為一名設計專家。

進入企業,像小強這樣的新員工,通常會進行三個月到一年的崗前培訓。這種培訓不用做太具體的工作,而是簡單瞭解各個職能崗位的工作性質和工作內容,感受下企業文化,對公司有一個直觀的印象。小強很好學,記住各個部門的主要工作。

實習期之後,小強來到研發崗位。這時,通常會有一名工程師以導師的名義來指導他一段時間。小強的工作也比較簡單,先熟練掌握各類研發設計工具,再瞭解一下研發崗的相關流程制度,最後進入設計工作。而設計工作通常先從容錯率較高的圖紙繪製開始,從零部件、到系統、再到整機。然後從單純的繪圖,到簡單結構設計、到複雜結構設計、到整機設計。

假如小強的工作表現非常好,而且很善於溝通,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大概經過3到5年,他就會成為科級領導,開始帶小團隊。成了領導後,他的工作時間就分為設計和管理兩部分。管理就要參加各種會,處理各種問題,協調各種關係,培養下屬員工。同時,也會參與一些項目,擔任某一部分的設計負責人。由於在實習期間,他在各個部門實習,也有了自己的資源,在項目協調及推進方面,比別人更具優勢。

如果小強繼續表現優異,大概經過3到5年,他就成為部級領導,開始帶更多的人,開始負責更多的職能部門責任。隨著設計、管理兩項能力的升級,他就可以作為某些大項目的子項目經理和一些小項目的項目經理,成為公司的中層骨幹。

到這個節點,小強就具備了成為項目經理的能力,只是欠缺單獨帶大項目的經驗。由於公司正在進行項目管理改革,準備由原來的兼職項目經理逐步調整到專職項目經理,由專職來帶大項目。此時,他就會面臨著兩個選擇,是選擇項目經理崗位,還是選擇職能經理崗位。

項目經理的成長路徑是什麼?

這就引出了第二個問題,項目經理的最終歸屬在哪裡?

先說職能經理崗位。小強決定選擇職能經理,隨著能力繼續升級,大概再經過大概經過3到5年,他就有兩種可能,一種成為設計專家(這是他的理想),專注於設計層面,提供專業技術的指導;一種是研發總監,具備設計與管理雙重能力,管理整個研發團隊。這兩種角色,都有可能成為公司的高層領導,也都有可能止步於此。當然,這個過程也會參與一些項目,可能更多輔助類工作,為項目經理提供資源、經驗的支持。

在前文說過,在傳統制造業中成長起來的研發型項目經理,對於戰略、市場、運營的能力是有缺失的。就大部分情況而言,小強的職場上限就是設計專家或研發總監。如果能打通市場與運營的任督二脈,就有可能會成為公司高層,再繼續進化,就有機會成為總經理,當然也有可能自己當老闆。

說回項目經理崗位。當小強決定要成為項目經理時,他接下來的路大概有三條。

第一條路:與項目管理相關的各種崗位。小強成為專職項目經理,有了獨自帶項目的機會。從單一項目,到項目集,再到項目組合,一級級走下去。如果一直帶項目,那麼他就永遠是項目經理,只不過項目的範圍不斷擴大。如果對一個行業厭倦了,也可以憑藉著閱歷和經驗,帶其他行業的項目。如果做項目厭倦了,通常可以向項目管理專家或者PMO辦公室主任等職務轉換。

但是,在項目管理這條路上,小強必須意識到,項目肯定是有成功有失敗,成功會向上走,失敗就有可能讓他原地踏步。所以越往上走,容錯率越低,難度也越大。而大多數項目經理都會在這裡原地踏步。

第二條路:公司高層。小強隨著能力的繼續升級,這個時候他如果不想走第一條路,就必須如前面所說,要打通市場與運營的任督二脈,繼續進化,爭取先成為項目總監。然後,再看是否有機會成為總經理。這條路,需要充分了解自己,需要勇於自我改變。當然,個人努力與歷史進程缺一不可。具備這種能力的項目經理就是項目經理中精英的精英。

第三條路:管理專家或培訓講師。把這兩類歸結為一種,是因為他們主要靠分享自己的經驗,有些人靠寫書、有些人靠演講。最終目的是希望推動各種企業的項目管理走向成熟,或者推動項目管理這個行業走向成熟。如果,小強在獲得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後,而自己又特別擅長溝通,又願意分享知識,這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條路對有項目經歷的人有一定幫助,但是更考驗對課程的理解把握能力、與學員的溝通互動能力等。既要有理論高度,又要有實踐經驗,方能形成核心競爭力。

項目經理的成長路徑是什麼?

對於傳統制造業而言,小強的經歷可以類比到其他職能崗位去理解。前文也說過,在這種企業裡,研發背景的項目經理擁有更多的機會。而對於新興行業,小強的經歷可能沒有代入感,畢竟行業的差異比較大,成長之路也不太一樣。但是,對於項目經理的最終的歸屬,大致不會偏離太多。

在這條成長之路上,我並沒有說到薪資的問題。因為,通過各種招聘網站的薪資調查可以發現,由於行業的差異,項目管理崗位也會有較大的差異。總體而言,項目管理崗位處於中等偏上的位置。如果簡單劃分的話,新興行業高於傳統制造業,合資或外資企業要高於國企或民企。

其實,大家要明白一點,職場人員分佈是金字塔形的,越往上,人越少。在《走出軟件作坊》中有一段話,說的很好:也許世界就是這樣,60%的人要成為基層員工,25%的成為中層骨幹,12%-15%的人成為高層,1%-3%的人成為塔尖。

對決定當項目經理的人而言,路怎麼走,要靠自已去挑!好了,祝這些人,在項目經理的職業生涯裡,一帆風順!

本文發表於 易佳雲課堂-互動專區大咖專欄。未經許可,禁止轉載!瞭解更多PMP、NPDP諮詢請關注青島易佳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