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周星馳的電影《新喜劇之王》怎麼看呢?覺得怎麼樣?

毛毛愛電影


周星馳曾經說過:我拍了很多悲劇,可是拍出來你們卻都覺得是喜劇。

是啊,就像我們都認為小丑生來就是搞笑的,誰又會真正的瞭解小丑面具下藏著的是怎樣的表情呢?

《喜劇之王》是星爺眾多經典電影之一,曾經也創下過香港電影票房史。可是,看的人雖多,真正看懂的卻太少。

《喜劇之王》中從來就沒有王子和公主,影片中的男女主都是社會最底層的人物,男主角夢想成為電影明星實際卻在眾多跑龍套角色裡苦苦掙扎,受盡屈辱。女主角為生活所迫,只能淪為風塵女。故事到了這裡,似乎很難成為喜劇。可是星爺的高明之處在於,他總是能通過輕鬆詼諧的方式,向我們展示小人物的悲喜人生。是啊,反正人生都已經如此糟糕了。既然笑著過也是過,哭著過也是過,那又何必整天垂頭喪氣呢?一個男人在自己最無能為力的時候,突然愛上一個女人,並願意傾其所有大聲告訴她,他願意養她!這是何其勇敢的表現。而在我們的現實社會里,又多少男人因為貧窮而壓抑了自己的感情。明明愛,卻不敢說出口,如果連說的勇氣的都沒有,又談何去給別人幸福呢?

《喜劇之王》想要的表達的東西其實遠不止以上兩點,我想,如果有時間我還會再看一遍電影,去發掘更多的寶貝。


天海隔一天


電影的名字叫《新喜劇之王》,而不是《喜劇之王2》,大家想要的是《喜劇之王2》,而不是《新喜劇之王》。新的,意味著我們看不到在熒幕上的星爺,可星爺卻想告訴我們,這是個事實。先說說電影情節,我們能找到很多《喜劇之王》中的相似點:一、剛開始也是大海,記得星爺在海邊喊:努力,奮鬥!二、女主角帶著那本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員的自我修養》出場;三、遇到了車禍,就像尹天仇教別人收保護費一樣,如夢教大爺怎麼演好碰瓷的角色,可偏偏是真的出了車禍,原來演技來自於現實;四、不要錢給盒飯就行,還記得達叔欠星爺三個盒飯呢;五、田啟文腳連續被踩,對痛的無聲表達也同樣出現在《喜劇之王》中;六、如夢和爸媽的飯局,還記得這句熟悉的臺詞“爛泥扶不上牆”嗎?七、我想最讓大家肅然起敬的應該就是如夢和富二代演繹的經典片段“我養你啊”吧,熟悉的音樂,熟悉服裝,熟悉的情節,可偏偏是不一樣的結局。個人猜測也是星爺想告訴大家:這已經不是周星馳的《喜劇之王》了……當然,還有影片的劇情發展等等各種元素,我們都能發現星爺的影子,可電影裡偏偏沒有周星馳,為什麼?即使大家各種呼籲還欠星爺當主角的電影的影票,即使各位導演不斷邀請,即使希望在這部影片中看到星爺只演一個客串也好,他依然不演。可能他是想告訴大家,周星馳老了,遲早大家會永遠看不到的,但他希望以後周星馳的精神能流傳下去,新的周星馳能誕生,那麼,大家就能永遠看到星爺能活躍在熒幕上了,所以他開始不斷培養新人,嗯,他不正也是這麼在做的嗎?當然,也許大家不贊同我的觀點,但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也只是在訴說我的哈姆雷特而已。

最後還想談談影片中的三個片段:一、查理一直鼓勵如夢你會成功的,並闡述了一套“兩隻眼睛”理論,但很遺憾,這只是虛情假意的毒雞湯。在看電影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一句話,遇到白痴該怎麼辦?那就贊同他,把他變成一個更大的白痴。現在我覺得,有些時候當個白痴也並不是什麼壞事吧;二、小米因為一場偶遇成為了一位演員,如夢抱著並安慰她,可真正在哭的卻是如夢;三、影片是以如夢獲獎而結束的,頒獎典禮上放著如夢過去的奮鬥經歷,其他人都在笑,只有父母在哭。父愛真的好難表達,佩服影片中的老戲骨演出了這麼傳神的人物,感謝我們的父母。





嚴正看視頻


很多人黑新喜劇之王,很多人黑周星馳,我不敢苟同。看完這部電影,最明顯的感受是周星馳拍電影,已經到了不在乎收視率的水平,他只想完成他的電影,他只想按照他的想法拍電影,不會在乎別人的看法。

電影拍完了,不管多少人黑他,他還是一如既往,從不爭辯,也不願意找水軍(這一點大家應該贊成)。

隨著人們對周星馳電影期望的增高,人們的慾望也越來越難以滿足,周星馳不是一個神,他是一個人,所以他並不能總是拿出讓所有人都覺得驚豔的作品。他的眼前只有兩條路,第一,在巔峰時,急流勇退,留給江湖一個傳說。(如果他真這樣做了,我覺得倒真誠了在乎名利的俗人了。)第二,就是繼續拍電影,不管是不是還能繼續更上一層樓。因為他愛電影,他喜歡拍電影,就像他說的,他是一個演員。(他走這一條路,我很敬重他)。

最後發散一下,我覺得中國現在,最缺少的就是周星馳這種精神,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到極致,並一致堅持下去,有可能做出驚豔的作品,也有可能做出人們不喜歡的電影,但是他一直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果所有行業的人,都能這樣,那對於國家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


努力的洋蔥


很多人黑新喜劇之王,很多人黑周星馳,我不敢苟同。看完這部電影,最明顯的感受是周星馳拍電影,已經到了不在乎收視率的水平,他只想完成他的電影,他只想按照他的想法拍電影,不會在乎別人的看法。

電影拍完了,不管多少人黑他,他還是一如既往,從不爭辯,也不願意找水軍(這一點大家應該贊成)。

隨著人們對周星馳電影期望的增高,人們的慾望也越來越難以滿足,周星馳不是一個神,他是一個人,所以他並不能總是拿出讓所有人都覺得驚豔的作品。他的眼前只有兩條路,第一,在巔峰時,急流勇退,留給江湖一個傳說。(如果他真這樣做了,我覺得倒真誠了在乎名利的俗人了。)第二,就是繼續拍電影,不管是不是還能繼續更上一層樓。因為他愛電影,他喜歡拍電影,就像他說的,他是一個演員。(他走這一條路,我很敬重他)。

最後發散一下,我覺得中國現在,最缺少的就是周星馳這種精神,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到極致,並一致堅持下去,有可能做出驚豔的作品,也有可能做出人們不喜歡的電影,但是他一直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果所有行業的人,都能這樣,那對於國家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


阿拉播小視頻


想法與做法一致的人!到了今時今日,不缺錢的周星馳只想做自己想做的,無論結局如何,都坦然面對!可惜了,那個女主角,永遠不可能大紅大紫了!同一個笑話,請你不要講兩次,第一次笑了,第二次就不會再笑了!《喜劇之王2》還算是不錯的了,雖然沒有先前的空前絕後,但是還是為星爺挽回一點顏面,好險,好險!


龍在邊


先說一下電影的整體觀感:格局比較小,故事基本發生在片場,從而導致戲劇感強,電影感弱,但這樣做也讓敘事線索更清晰明瞭。《新喜劇之王》是周星馳導演技巧最成熟的作品,出於他對功夫片和奇幻題材的迷戀,或許也將會是他以後少有的現實題材電影。“拍恐怖片”和“雨中分手”(共三次)兩場戲讓人驚喜,後者也是電影的核心所在。


雲在青天水在瓶


復刻原版,想要再創造一些經典的情節,按結果不盡如人意,類似於作者寫書自我感動卻感動不了觀眾了。凡人奮鬥史在這個年代已經被扭曲了,因為價值觀的變動,一步登天的傻子想法越來越多,媒體環境和文化環境低俗化,必然導致這部影片在拍攝的過程當中出現生硬的東西。因為創作者自身的情懷都被汙染了。當年喜劇之王堪稱星爺電影的巔峰之作,那時代的人和事,那時代年輕的我們,相對於這個時代顯的樸實本真,我們對未來的憧憬充滿著各種各樣的動力。我養你啊,是多少人發自內心的誓言。新喜劇之王不走心不是星爺等人的過錯,因為就像足球比賽一樣,有的比賽場次球員狀態不佳,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是星爺和他的創作團隊發揮失常的一次,應該說是星爺第1次失敗。星爺之前的作品是戰無不勝的,因為他脫身於浮華,始終是一個修行者一樣的生活。他想一塵不染,但也脫離了一些生活。星爺的電影元素漸漸是經典式而非時尚式了,在如今這個年代,競爭力在下降。需要新元素,但星爺和我們都太懷舊了。當然,新喜劇之王是星爺自己毀掉自己的經典,始作俑者砸自己牌子,我們也知道星爺在內心深處有太多的話想跟我們說。原諒星爺的這次失誤是必然的,因為我們就是星爺的腦殘粉。新喜劇之王是一部不成功的作品,這是大概的定論了。但我們期待著星爺以後的作品,華人世界裡徐崢沈騰等等正在追趕星爺,但截至目前為止,活在情懷裡的星爺還是華人世界當之無愧的喜劇之王。



說叔


看了不少評論,感覺你們很多人只是為了看電影而看電影,並沒有理解導演要表達的內涵,就像你們當時看的大話西遊一樣,認為周星星的電影一定要讓你們大笑才是你們想要的,可不知周星星是希望大家通過觀的這部電影去理解現實生活中的很多不為人知的小人物的奮鬥歷程,也許你們的人生都太順太成功了,並不知道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為了成功付出了自己都懷疑的勤奮也看不到成功的希望的那些人的心裡狀態,周星星的這部電影事實上就是告訴我們努力奮鬥並堅持下去就會有出頭之日,是一部鼓勵我們要有夢想並堅持奮鬥的勵志的優秀電影。


黑夜騎士林金海


可能是期望太高吧,沒有預期的笑果,比起星爺以前的作品差好多,有好多看著生硬和尷尬的劇情,整體拉低了星爺的作品分數


快嘴看影視


這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不管是在故事情節和內容上都是非常值得考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