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劇中,你看過最神的是哪一部?為什麼神?

藝術與生活影視


要說最愛看的一部劇,我最喜歡的一部當屬康熙王朝。該劇演員陣容強大,演員演技在線且場面壯觀,比較接近清朝歷史,沒有那些胡編亂造的情節,現在重看都有一種心潮澎湃的感覺。


風中擺渡的人


這兩天又有一部國產“抗日神劇”火了,和之前的手撕鬼子不同,這次這部名為《海上孟府》的國產電視劇不僅讓裝備穿越了,還讓曾在《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中給觀眾留下優秀印象的演員段奕宏在劇中給國民黨將士講課,課堂中還提出了不少嚇壞軍迷的“神論”。

  在劇中,教官向學員們提問“一戰中德國最著名的坦克是什麼?”

  學員語出驚人:“謝爾曼!”

  隨後教官竟然表示了贊同,並補充道“謝爾曼M1,自重56噸,射速每分鐘350發,穿甲、爆破燃燒瞬間完成,是戰車裡的豪傑”。

  許多稍懂軍事的觀眾亦或是喜愛坦克題材的遊戲玩家立即坐不住了,紛紛吐槽道:“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就是這個樣子了,偏偏還不是開玩笑。”“謝爾曼不是美國二戰坦克麼?M1不是美國現在還在裝備的坦克麼?為什麼會出現在一戰的德國?”“一分鐘350發,一秒鐘6發了,這是要累死裝填手麼?”“威廉•特庫賽•謝爾曼:什麼?我成了德國人?還活到了一戰?”

  所以這個“謝爾曼M1”,究竟是什麼呢?

  其實,歷史上根本沒有“謝爾曼M1”這一坦克型號。美國一直有使用歷史知名將領為坦克裝甲車命名的傳統,像“M48巴頓”、“M24霞飛”“M2布拉德利”都是使用了美國名將命名,謝爾曼坦克也是使用了美國南北戰爭中北方將領威廉•特庫賽•謝爾曼來命名,不過不幸的是此公僅活到了1891年,距離美國參加一戰還差26,距離一戰爆發也差23年。

美國南北戰爭中北方將領威廉•特庫賽•謝爾曼

  而謝爾曼坦克的正式編號為M4,在1942年初才正式列裝,趕上了北非戰役的尾巴。但,謝爾曼坦克並不像劇中說的那樣是“戰車裡的豪傑”。由於採用了汽油動力,謝爾曼被擊中後容易著火(其實所有的汽油動力戰車都容易著火),因為一打就著,謝爾曼坦克被美國大兵們親切的稱呼為“朗森打火機”,同時謝爾曼還有著車身過高、裝甲較薄、火力貧弱等缺點,相比較同時期的T-34、四號坦克等處於劣勢。但謝爾曼就沒有優點了麼?當然不,謝爾曼易於維修生產,在二戰中生產了5萬輛左右。

電影《狂怒》劇照,主角的座駕便是M4謝爾曼後期型,二戰中美軍的主力坦克

  至於M1坦克,則是美國從1981年開始裝備的第三代主戰坦克。經過一系列改型,仍是先今世界上最先進的坦克之一。既然這兩種武器都不是德國產物,更不是一戰坦克,有網友腦洞大開的將這兩型坦克“組裝”在了一起,這款“德國一戰最著名的坦克”便誕生了。

  那德國裝備過謝爾曼麼?自重56噸又是什麼鬼?

  既然謝爾曼是二戰中美盟軍主戰武器,那麼德國在歷史上裝備過謝爾曼麼?答案是肯定的,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在戰場上使用繳獲的裝備是十分常見的事情。在二戰初期,德國就大量使用了繳獲的捷克斯洛伐克的35T、38T坦克。至於繳獲的T-34、謝爾曼等盟軍主戰裝備也經常刷上標識繼續使用。不過面對謝爾曼貧弱的裝甲,德國會裝上大量的履帶來提升坦克的防禦能力。至於自重56噸的坦克……抱歉,虎式坦克的體重剛好56噸,難不成編劇其實是想寫成“二戰(或是歐洲戰場)中德國最著名的坦克”是什麼?

  至於德國一戰坦克,是什麼呢?

   在一戰中,坦克被英國率先應用到了戰場中,本著“人有我有”的精神,德國也投入了一些精力來開發坦克,A7V坦克就此誕生。作為德國第一種投入實戰的裝甲車輛,A7V坦克除了正面裝備了一門57毫米火炮,還在車身四周裝備了多達6挺7.92毫米馬克沁重機槍。不過這一龐然大物機動十分羸弱,越野狀態下僅能達到4-8公里/小時,跟步行速度一致。同時要讓他跑起來,需要12個精壯男子伺候,都可以組成一個帶教練的足球隊了。至於A7V的戰績,在首次出戰中四輛A7V便因為故障了癱瘓了兩輛,但依舊給英軍帶來了震撼,坦克分隊的指揮常中斷,坦克走走停停,影響了進攻速度,但坦克發揮的震撼作用、突破作用,還是令德軍指揮官們興奮不己。

  每分鐘350發射速,是什麼呢?

  我們已經知道,《海上孟府》的坦克教學純屬扯淡,那在歷史上是否有一種武器,是否有一種武器的射速剛好是每分鐘350發呢?有人提出,如此之高的射速,恐怕是加特林吧。

  其實並不是這樣,對於自動武器來說,350發/分的射速並不快,加特林1862式手搖機槍的實際射速便到達了1200發/分,AK47的射速為600發/分,衝鋒槍中射速偏慢的Mp40射速也到達了600發/分。對於自動火炮來說,博福斯M34型40mm高射炮理論射速140發/分,M242型大毒蛇機關炮的最高射速也僅為200發/分,看來自動武器的射速與這一標準相去甚遠。

加特林機槍原理,其射速遠超350發/分

  那非自動武器呢?德國88炮射速為15發/分,與法國75小姐一致。栓動步槍中射速之王李恩菲爾德在1914英軍射擊教官手中打出了一分鐘內發射了38發子彈,也是太慢了。

  所以恕小編無能,實在無法找出合適的武器的射速正好是350發/分。

  抗日戰爭中軍隊沒有穿甲彈?

  有學員向教官提問,指出在“‘在民國二十年,一二八戰役’由中於沒有裝備穿甲彈,需要一個班的戰士才能摧毀日軍坦克”。不過,一二八戰役發生在1932年,即民國二十一年。同時,當時的民國軍隊裝備了從德國購置的PAK 35/36 37mm戰防炮,並有專門的戰防炮營建制,下轄4個戰防炮連,其中1連、2連和3連都裝備了6門37mm戰防炮,一二八戰役中在坦克的配合下成功摧毀了17輛日軍坦克及裝甲車。

國民黨軍隊裝備的37mm戰防炮,併購置了相應穿甲彈

  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不容遺忘的歷史,但如今的編劇卻在沒有經過歷史查證的情況下隨意撰寫歷史,手撕鬼子、武器穿越等讓人貽笑大方的事件層出不窮。我們總是說日本拒絕正視歷史,而這樣的我們,是在正視麼?



最後一群駱駝


看了無數的國產劇,自覺喜歡看的電視劇還是很多的,但是根據都梁的小說改編的兩部劇是我的最愛,一部是《血色浪漫》,一部是《亮劍》(李幼斌版)。

《血色浪漫》是由滕文驥執導,都梁編劇,劉燁、孫儷、連奕名、林好等主演的電視劇。

他描述了經歷過文化大革命一代年輕人成長的故事,並已於2004年11月30日在江蘇衛視首播。

劉燁在劇中飾演鍾躍民,經歷了文革中大多數青年所經的一切。這是個痞子英雄的角色,個性鮮明。

孫儷飾演周小白,他和鍾躍民互有好感,可惜最終沒有走到一起,嫁給了和鍾躍民熟識的張海洋。

劇中鄭桐成為教授,和女知青(當年也對鍾躍民頗有好感)結了婚。

寧偉特種兵退役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連奕名飾演的張海洋作為警察,抓捕他抓不到,還找來了同是特種兵退役的鐘躍民幫忙,寧偉最終被擊斃。但他有個愛她的女朋友,出身風月場所。

高玥退伍後,和鍾躍民支起了煎餅攤,兩人在耍貧嘴的過程中感情升溫,最終走到一起。

當年同為知青的秦嶺(王力可飾演)一嘴秦腔唱得聽得人銷魂,鍾躍民很喜歡她,可惜她嫁給了富翁。

這部劇當時受到了我大學老師的好評,印章很深,當時這個老師把還珠格格貶得一無是處,對《血色浪漫》極盡褒揚。

《亮劍》就不提了,知名度太大!




萌牛影視


最為經典的國產劇還真不好說是哪一部,太多太多好的經典的國產劇了,而最為經典的這個“最”迅速的讓我腦海裡對各部經典電視劇產生了一個排序,但是想來想去、排來排去也沒排出個所以然來,那就一一列舉一下我認為的經典電視劇吧;1《大明王朝1566》由張黎導演執導拍攝,陳寶國、黃志忠、倪大紅等實力派演員主演,曾獲“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長篇電視劇三等獎、中國電視金鷹最佳美術獎”。該劇講述的是嘉靖與海瑞的故事,在當時貪墨橫行、民不聊生的時代,清官海瑞不懼強權,敢於向腐朽封建的皇權發起挑戰,最終獲得朝廷重用的故事。不到50集幾乎把整個大明王朝的興隆衰敗講述的清清楚楚,讓人感觸頗多。2《中向共和》該劇由張黎導演執導,王冰、呂中等著名演員主演。作為一部非常經典的電視劇走向共和,是一部極度還原歷史事實的影視作品、該劇以史詩般的藝術筆觸全景式地呈現了中華各民族人民推翻帝制、走向共和這一波瀾壯闊的艱難歷程。3《武林外傳》該劇由著名導演尚敬執導,閆妮 、姚晨、沙溢等著名演員主演的一部古裝喜劇,這一步多次獲獎的古裝喜劇是發生在一個客棧裡的故事,初看此劇時笑的跟個傻子無異,多年後回想起劇中的情節竟有許多道不明的悲傷情緒,或許是與劇中人物的經歷太過相似了吧,好比一句歌詞“回憶總想哭”好好的一部喜劇怎麼搞的有那麼一絲絲的憂傷涅,哈哈哈。4《笑傲江湖》該劇由著名導演黃健中、元彬共同執導,李亞鵬、許晴等著名演員主演,每當音樂播放器裡唱起“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總能讓我想起那個放浪不羈卻又行俠仗義、爽朗豁達不拘小節的令狐沖;該劇主要講述了令狐沖不顧被師傅逐出師門與所謂的正道背道而馳,也依然對自己所認定的事情堅信不移,相信看過此劇的朋友多數都會產生共鳴吧。

大概分了三個大類,歷史類、喜劇類、武打類,個人認為此四部劇在各類型電視劇中都算是最經典,至於四大名著為什麼沒上榜,我認為本就是經典著作也沒必要在拿來做比較,而此四部劇我認為則是經典外的經典,故此推薦,喜歡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用心去感受不一下的劇情


新視界New


如果從抗日神劇的開端開始算起,那這樣的神劇從悄然形成到蔚然成風,已經走過了大概十幾個年頭了。尤其是一二年的時候,抗日神劇已經發展到了一個頂峰的態勢,並且以每年七十部的速度不斷髮展著,壯大著。這一切的背後,究竟是這一屆觀眾不行,還是說將所得罪責都歸咎於那些導演。接下來我們細談。

首先,我們看看這些神劇都上演了什麼?最著名的就是《抗日奇俠》中的手撕鬼子了,左右手開弓後,將鬼子一開兩半,就連殺豬的屠戶用剔骨的尖刀也不能做到的事情,硬生生的被我們勤勞智慧的廣大抗日群眾做到了,鼓掌;元芳即使不跟著狄仁傑探案,也能在抗日戰場上身手不凡。他所塑造的燕雙鷹的形象同樣給我們在神劇的印象中留下了濃墨重彩。

不是金剛狼造型就是凌凌漆扮相,這種集科幻與魔幻甚至還有諜戰身份為一身的人設,讓我們不禁感嘆,導演,你還是看的遠;如果大家看過《萬箭齊發》的話,一定會對於那一場景猶是昨天。其實如果你沒看過的話,也是會有這樣的感嘆的。當女主被十幾個日本兵侮辱以後,就如同《龍珠》中的孫悟空爆發了小宇宙,一瞬間,彈起來褲子自動穿好,然後拉弓引弦,剎那間,所有的鬼子都無一生還。我的天,這樣的戰鬥力可能連崗村寧次都會驚歎。神州大地還是人才濟濟啊。

究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神劇,多年以來一直盤旋在我們身邊?我想大概是這麼幾個原因。首先就審查問題。眾所周知,廣電總局的存在,意味著我們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回去觸碰一些銘感的題材,而抗日神劇正是坐了這樣的一班順風車。因為題材沒問題,因此在改編上就可以為所欲為。

第二點正是由於廣大群眾對於提及那段歷史的時候,總是會不自覺的伴隨著高漲的情緒,而這樣的情緒最終會催化出來收視率,因此,很多的導演總是會在這條道路上樂此不疲。

最後一點則是由於這樣的神劇,可以最大範圍內的迎合大眾的口味,我們太需要英雄人物來增強自己的民族自尊心了。但是奈何和平年代是沒有這樣鮮活的人物出現的。所以,大多數人都是會將這樣的願望寄託在一個我們大多數人都沒辦法觸及的時代,那樣的話,一切就都合情合理了,即使是無限制的吹,我們也是會認為吹的有一定道路。

但是這樣真的好嗎?這真的是我們所需要的嗎?我們對於抗日戰爭應該有著怎樣的一種情緒?無限制消費?顯然不是,所有的神劇中,總是會將我方人員塑造成戰無不勝的智人,而對方不是傻,就是蠢。但是如果你仔細想想的話,就會明白,你在大街上打了一個三歲小孩一巴掌,這樣的結果到底是在侮辱誰?

我們不乏一些非常好的作品《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都是非常不錯的作品,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迎合了大眾的口味,但是卻少有誇大的嫌疑。這些都是很符合我們大眾的觀影標準的作品。奈何在劣幣驅逐良幣的今天,這樣的作品卻不能更好的發聲。

尊重歷史才會讓我們迎來一個更好的未來,而那些戲謔的成份只會讓我們固步自封。那些抗日神劇不僅噁心了歷史,更會讓我們失去對於那些犧牲了的先烈們的該有的敬重。








小兵看劇


《偽裝者》是我近幾年看過的最值得推薦的一部劇。這是一部諜戰片,劇中少不了讓人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的情節發展,但更吸引我的是劇中人物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堅毅,柔軟。家國情,戰友情,親情,演員的出色表演讓我一度久久無法從劇情中走出來。

靳東,胡歌,劉敏濤,王凱,都是我非常喜歡的幾個演員,當然,還有宋軼,這個我第一次因為這部劇認識的新演員。

靳東飾演的明樓,是讓我在劇裡劇外都欣賞的好男人形象,沉穩大氣,有責任有擔當。多重身份的他懷著堅定的信念遊走在當時極度複雜的社會。他把內心的痛苦煎熬演繹的非常讓人心痛。面對親弟弟的質疑,他也無法說出真相,他這種隱忍的堅毅,也是當時無數地下黨的內心寫照,渴望光明正大的活在陽光下,告訴所有的,他是一名抗日者。

王凱飾演的明誠,一個感恩有義的男人,一個孤兒,把明樓一家當做自己的親人,義無反顧的跟隨他們的腳步走在抗日的道路上,他的聰明,正直,忠誠,讓我對其扮演者王凱更多了一份讚許。

明臺,這個讓我心痛又心愛的角色,他的聰明個性,堅毅果敢,義無反顧,都讓我敬佩。他把和明樓,明鏡之間的親情也演繹的很好,讓人感覺他內心的掙扎,也更體會到他對革命的忠誠。

於曼麗,一個美麗的女孩子,讓人萬分心痛的角色,可愛又可敬。為了愛寧願飛蛾撲火,把生的希望留給戰友。她犧牲的那一幕讓人心疼不已。她的出現也讓這部諜戰劇增加了一抹亮色。

每個人都在偽裝自己的身份,但劇外人都能感受其中湧動的各種感情,我想這也就是它能深入人心的原因了。


Tearose2010


個人覺得《亮劍》是不錯的。第一次看《亮劍》是高中的時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裡面李雲龍的形象刻畫的很好,有脾氣,有血性,還有一點匪氣,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打起仗來一點都不含糊。電視劇裡面還有許多感人的人物形象,例如孔捷,魏和尚,丁偉,騎兵連連長孫德勝等。其次裡面的亮劍精神值得學習。他不僅適用於戰爭年代,在和平年代也具有一定的意義。敢於亮劍,才能在生活中所向披靡。





盼盼說影視


國產劇中值得推薦的“神作”,個人首推《大明王朝1566》,本還想推薦《人間正道是滄桑》和《走向共和》,可惜看的都是閹割版,個人無法理解導演、編劇想要表達的哪種意圖,也就無從談起。由於個人看得史籍不多,只是從一個業餘歷史愛好者和平常人的角度去推薦。

《大明王朝1566》

“本劇講述的是嘉靖與海瑞的故事。嘉靖三十九年,貪墨橫行、民不聊生。奸臣嚴嵩黨羽密佈、權傾朝野,清官海瑞不懼強權,敢於向腐朽封建的皇權發起挑戰。皇帝朱厚熜練道修玄二十載,始終把控著大明朝的軍政、經濟大權。”(轉載自百度百科)

竊以為這部劇“倒嚴”部分的前半段,走的純技術分析路線讓人看後直呼過癮,通過幾位“清流”領袖人物的談話、動作逐步從另一面揭開“嚴黨”之所以把持朝政20餘年而不倒的根本原因:“嚴黨”握著大明財政的“鑰匙”,凡大事總與嘉靖扯上關係。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嘉靖指望“嚴黨”為其充實“內帑”。後來“嚴黨”的倒臺,也是嘉靖認為“嚴黨”把控財政大權過甚侵犯其皇權和從嘉靖與“嚴黨”關於鹽稅的分配上看“嚴黨”也有“逾制”問題。(竊以為“逾制”可能是主因,民國之前的歷朝歷代皆奉行“皇權不可侵犯”的準則,而歷史上幾個著名鉅貪的倒臺也或多或少夾雜著“逾制”,畢竟皇上首先是一個人,其次職業是皇帝。此外“嚴黨”面臨的又是嘉靖皇帝。)個人認為“嚴黨”的興起源於對國家經濟較高的控制手段和斂財能力,失敗也是源於其過度的斂財能力。

隨著劇情的推進,在舉出“海瑞”這面大旗後,直接將本劇的“偉光正”的形象表現的淋漓盡致。當個人看到這一“清流中的清流”利用聖賢的道德準則來企圖扳倒“嚴黨”,抨擊嘉靖帝時,忽然想起劇中胡如貞對高翰文所說的“聖人的書是拿來給別人看的,拿來辦事是百無一用。”(尤其是在古代那個儒家道家法家思想混合運用的年代。)

本劇重點推薦“倒嚴”部分。各分支劇情安排巧妙、合理,臺詞值得細細品味,將皇帝、司禮監、“嚴黨” 、“清流”和裕王之間的合作與鬥爭描寫的較詳細,內容也較充實。並提供了多角度去思考如何審慎的看待歷史文集。

個人認為劇中最出彩的幾個角色:陳寶國飾演的嘉靖帝

倪大紅飾演的嚴嵩

王慶祥飾演的胡宗憲

徐光明飾演的呂芳

王勁松飾演的楊金水


小魚講電影啦


國產劇中的神作有很多。客觀意義來說每個類型有每個類型的神作。至於“最神”就代表著個人主觀思想。

對於我來說,我覺得胡歌主演《仙劍奇俠傳》可以當之為“最神”,是這一部劇開創仙俠偶像劇的先例,當時很多人不看好胡歌的演技,覺得他就是長得帥,靠臉吃飯沒有什麼演技,而如令再回過頭去看卻已經不是那一回事,這一部劇已經成了仙俠偶像劇的奠基石!

當然除了《仙劍奇俠傳》之外還有很多可以稱得上神作的電視劇《西遊記》《新白娘子傳奇》《蜀山傳》等等作品,至於哪一部最神還得見仁見智




娛記魚樂


國產神劇最神之抗日神劇當然要數燕雙鷹系列啦 分別是《英雄》《獵鷹1949》《飛虎神鷹》《孤島飛鷹》《大漠槍神》《津門飛鷹》。我在這裡就挑其中一部來細說吧。

《大漠槍神》是燕雙鷹系列劇第一部《英雄》的翻拍,講述了身負血仇的青年燕雙鷹孤身向盤踞在大漠的日偽餘孽、土匪惡霸等惡勢力挑戰,身經百戰,歷盡兇險,終於成為大漠一號傳奇英雄的故事。面對親人朋友和無辜百姓一個個死去,燕雙鷹毅然與解放軍合作,最終走上革命道路,成為了真正的英雄。

劇中男主燕雙鷹的操作可謂是猛如虎啊。被一群敵人用槍指著你以為就完了?不他分分鐘能完成反殺。劇中各種雷人的操作好比印度阿三的開掛操作,看得我是無力吐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