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自控力-“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為什麼不是好習慣

情商自控力-“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為什麼不是好習慣

1.大多真相,都是一把匕首

讀者M在郵件中說了一件難以啟齒的事:

她曾經是位小城姑娘,初戀也發生在那座依山傍水的南方城鎮。對方清俊痴情,對她一往情深。相戀兩年,她一度認為自己很幸運,初戀就找到了幸福。

但是,幸運與不幸卻是一張牌的正反面。

兩人很快談婚論嫁,此刻她才發現,男友是個徹頭徹尾的媽寶男——男方全家提出海量不合理要求,甚至包括婚後必須生出男孩。M和家人堅決拒絕,婚事也告吹。這本來是一樁普通的未遂婚姻,可是,男方卻將之演變成“豔照門”:前男友在網絡上公開了M的不雅照片。

總人口不超過五十萬的小城,頃刻間沸騰了。

然而,壞事也有可能成為好事的起點。

M被迫離開家鄉來到上海,父母也搬到城市的另一個區域。再翻滾的開水終有冷卻的時候,世易時移,M在上海發展順利,做到公司銷售總監的職位,嫁了體貼周到的上海丈夫,有房有車,有笑有愛,準備在合適的時候要個孩子。

一切看上去圓滿極了。

不過,月滿則虧,生活最風平浪靜時,往往是暴風雨的前端。

M和丈夫無意中看到一條帖子:豔照被前男友惡意洩露,女孩談婚論嫁的現男友當即與其分手。夫妻倆異口同聲譴責渣男,M的丈夫甚至拿自己做比方:在女人最脆弱、最需要聲援的時候,哪個男人能做這麼不義氣的事?謝霆鋒都沒在張柏芝“豔照門”風口浪尖時提離婚。M特別感動,覺得是時候把壓在心底的秘密和盤托出了——她對丈夫坦白了自己的豔照門。

在M想象中,丈夫應該像剛才那樣,張開雙臂,緊緊擁抱住受過傷害的自己,用下巴寵溺地抵住她的長髮,口氣柔和而憤怒地說:天啊,這些年你是怎麼過來的!從此,我再也不會讓你遭受這樣的侵犯。

或者,他激動地衝進廚房掂起一把菜刀,一定要把那個渣男找出來單挑。

這些反應,才符合丈夫剛剛聽到別人故事時的義憤填膺,才對得住夫妻間的一往情深。

可是,丈夫並沒有這樣。

他鬆開了摟緊M的手,平靜地問了些當時的細節:照片都是什麼內容?網絡當年怎麼說?M怎麼會答應前男友拍下那種照片?後來前男友有沒有再聯繫和勒索?是否知道M的現狀?

然後,他背向M,呼吸均勻地睡著了。

此前,夫妻倆連睡覺都要手拉手,這場坦白卻成為夫妻關係的轉折點。此後半年,丈夫變得冷淡、心不在焉,有一次甚至說:“你不應該告訴我細節,我心裡過不去。”

郵件的結尾,M問我:“筱懿姐,難道我做錯了嗎?夫妻之間不應該坦誠相告嗎?為什麼體諒別人卻不能體諒自己的妻子?”

情商自控力-“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為什麼不是好習慣

2.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

和美的夫妻,除了情感相投,都十分了解對方的喜好和底線。

都說帝王難得有真愛,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卻是一對例外。長孫皇后十三歲出嫁,二十六歲當上皇后,三十六歲去世,脾氣衝動的李世民沒有對她說過一句重話。《新唐書》和《舊唐書》裡反而記載了鐵血直男的幾度落淚,尤其妻子去世後,李世民常常登上宮中能眺望到皇后墓地昭陵的高樓,寄託哀思,悲慟大哭。

拋卻夫妻情深,唐太宗對長孫皇后的感情,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妻子的善解人意,明白什麼話當講什麼話不當講,知道用怎樣的方式交流才真正有效果。

李世民很容易暴躁。

有一次,他非常喜歡的一匹駿馬無緣無故突然死了,他大發雷霆,當即要處死養馬的宮人,現場沒人敢勸。

長孫皇后聽說之後對他講了一個故事:

從前,齊景公和您一樣因為馬被養死了,要殺養馬人,晏子當著齊景公的面列出養馬人三大罪狀,說:“你把馬養死了,這是第一條不可赦的大罪;你養死了馬,還惹得國君大怒殺人,老百姓知道後,一定痛恨國君殘暴,這是第二條大罪;其他諸侯國聽說後,覺得我們國君兇暴殘忍不被愛戴,看不起齊國,影響齊國的名聲,這是第三條大罪。”

齊景公聽晏子說了這三條所謂的大罪,就饒恕了養馬人,而陛下您也讀過這個故事,難道忘了嗎?

唐太宗聽完皇后的話,怒火很快平息,寬恕了養馬的宮人,還對大臣房玄齡說:“皇后用平常故事勸我,潤物無聲,我很容易接受。”

貞觀六年(632年),唐太宗準備到泰山祭祀天地。古代“封禪”泰山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天下太平,國家興盛;二是天降祥瑞。國家興盛說明帝王功高德顯,天降祥瑞說明上天對帝王的表彰,此時帝王要藉助儀式回告上天,就是封禪大典。

可是,重臣魏徵堅決反對這件事,他認為去泰山祭祀天地勞民傷財。恰巧這一年黃河中下游兩岸發生水災,封禪的事只得作罷,要面子的唐太宗心裡非常不痛快。終於,在魏徵又一次頂撞的時候,唐太宗退朝回宮,臉色鐵青,一見到長孫皇后就憤憤地說:“有朝一日,我一定殺了這個種田佬!”

長孫皇后得知經過後,非常擔心,但是,她很清楚當面替魏徵求情不會有好的效果。思量之後,她默默退回內室,換上一套參加隆重慶典和祭祀時才穿的皇后宮服,出來徑直跪在地上,向丈夫稽首道賀:“古人說,只有君主聖明,大臣才能直言。現在魏徵說話如此坦率,不正是由於陛下聖明嗎?君明臣直,是國家和百姓的喜事,我怎麼能不向陛下道賀呢?”

唐太宗立刻醒悟。

長孫皇后有獨特的處理丈夫情緒的方法,最重要的原則是:絕不在對方憤怒時火上澆油,勸說爭辯,她善於避開風口,等對方平靜後再講道理。

同樣,唐太宗的心理,她瞭如指掌。她從不說假話,也不把所有真相和盤托出。生活瑣碎,太多真相沒有實際意義,反而會成為壓垮駱駝的稻草。

情商自控力-“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為什麼不是好習慣

3.情商高的人,能準確識別他人情緒

正常人的情緒,都有個逐漸過渡的過程,極少瞬間從平靜直接升級成爆發。別人情緒轉變的經過,考驗著我們察言觀色的能力。

情商高的人,既能把握他人情緒轉變的高點和低點,清楚對方承受的底線,也能準確識別出情緒的綠燈、黃燈和紅燈,從而控制自己談話的內容。

看到對方興致勃勃,輕鬆繼續;感到別人情緒波動很大,迅速轉換話題;遇到他人承受極限,果斷停止自己的描述。

生活中,我們都遇到過傷害,打上封閉靜默就好,沒有必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對身邊人造成二次影響。

不要指望每個人都具備同理心,自己要先練就“換位思考”的能力。

對於開篇說到的讀者M,誰沒遇到過個把渣男,何況現在並無瓜葛,她早已走到對方射程之外,這段往事不用選擇撒謊,但可以考慮不說。

人們對待“別人的事”和“自己的事”大多雙重標準,M丈夫的反應,無論是一心護妻,還是內心翻江倒海很難翻篇,都可以理解。

關鍵在於M本人,對丈夫的承受力有沒有準確的判斷,以及發現丈夫情緒波動之後,有沒有及時中斷。

高情商的人,懂得敬畏人性複雜的真實。

親密關係中,殺傷力最大的,往往是纖如毫髮的細節和多餘的坦誠:前者讓人避無可避,深入骨髓;後者猶如匕首,刺穿心扉。

情商自控力-“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為什麼不是好習慣

畫重點

正常人的情緒,都有個逐漸過渡的過程,極少瞬間從平靜直接升級成爆發。別人情緒轉變的經過,考驗著我們察言觀色的能力。

情商高的人,既能把握他人情緒轉變的高點和低點,清楚對方承受的底線,也能準確識別出情緒的綠燈、黃燈和紅燈,從而控制自己談話的內容。

看到對方興致勃勃,輕鬆繼續;感到別人情緒波動很大,迅速轉換話題;遇到他人承受極限,果斷停止自己的描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