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說:投資開始的時間越早越好!中國年輕人應該把50%的個人資金投入到股市中嗎?

瓜太郎


投資無處不在,巴菲特投資的是股票,索羅斯投資的是期貨,馬雲投資的是電商,華為投資的是5G,年輕人投資的是未來。

一、投資投的是未來,而年輕人就是未來。

投資投的是前景,是未來。在這方面猶太人做的最好,在猶太人的世界裡,建設最多的是圖書館,圖書館遍地可見,去圖書館則是年輕人的時尚,他們投資的是大腦。對他們來說,沒有初始資本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知識的大腦。

二、投資是有風險的,而年輕人更有試錯的資本。

一個在期貨公司工作的報價員,一年之內把400美元做到了200萬美元,兩年之後又虧得傾家蕩產,痛定思痛,20年後終成億萬富翁。他磨練的是意志,得到的教訓、是經驗。年輕人朝氣蓬勃,知識積累豐富,更容易走出困境,也更有試錯的成本。

三、投資越早,成功的機會越大。

從概率上講,投資的機會越多,成功的概率肯定越大。不去投資找機會,機會去哪等你?

年輕人不管把資金投入到股市中,還是事業上,或是其他各方面,只要勇於去做,去思考,就會收穫成功。

成功就在你追求前進的路上,時間越早越好。


金榜678


我先舉個身邊的例子。我同學在縣城的證券公司上過班,那是2002年以前的事了,我同學告訴我,他所負責的投資額在100萬元以上的10個客戶中,從1996年到2002年,只有一個客戶是賺錢的,其他的都賠了,只不過賠的有多有少。我老家的鄰居,開過飯店,辦過工廠,賺了很多錢,後來嫌棄幹實業操心上火,就炒起股票來,最後也賠了。美國的股市比較發達,相關法律嚴格,市場也比較成熟,這也是巴菲特投資成功的重要保障。而我國股市形成很晚,相對不成熟,並且有很多內部交易,比如徐翔案等,眾多缺陷散戶們成為炮灰。

年輕人參加工作時間短,收入相對較少,而花錢的事項很多,如果沒有相關專業知識,貿然將個人資金的一半投入股市,無疑等於玩火。個人建議,沒有經驗的年輕人還是遠離股市。

我是小海豚,很高興成為您的 朋友,如果您認同我的看法,請關注、點贊並轉發,謝謝!


小海豚483


投資開始的時間越早越好這句話肯定是對的。

投資開始的時間越早,起碼有兩個好處:一是有機會享受時代的紅利;二是增加投資理財經驗,提前建立個人的投資理念。

第一個好處,時代的紅利。在過去的十年裡,一些敢於按揭買房的年輕人已經積累了人生第一份財富。

比如我身邊的一位年輕人,七八年前大學畢業後進入了興業銀行工作,在工作的第一年,就通過按揭買了房子。當時首期按揭的本金少,而且樓價也比較合理,在他父母的幫助下,年輕人很快就擁有了一套100多平方的大房子,座標是廣州。

當時一起畢業找工作的同學,由於各種原因沒有買房,等到三年前才下定決心買房。可惜房價早已上漲超出一倍,而且首期按揭也提高門檻了。所以就算是工資收入較高的同學,相比早已買房的同學在經濟方面的壓力反而更大。

第二個好處,建立個人的投資理念。投資回報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之一。大部分在年輕的時候會找一份工作,用工資收入養家餬口。可是,除了極少數上層管理者,大部分工作人員的工作收入都不能實現發家致富。所以在工作的同時,尋求投資理財,賺取更多的金錢就成了大多數人的選擇。

投資是一個專業屬性特別強的行業,一個成熟、成功的投資者不但需要優秀的投資專業知識,也需要豐富的閱歷。優秀的專業能力幫助投資者選對投資方向和投資目標,而閱歷可以幫助投資者應對在投資過程中的各種波動和變化,保持良好的心態,作出更理性的決策。

閱歷需要觀察也需要時間。所以,投資開始的時間越早越好。

而中國年輕人應該把50%的個人資金投入到股市中這一句話並不適合所有人。是的,巴菲特在股市上賺到了上千億元,國內也有許多草根股神在股市裡發家致富。但這些畢竟只是少數例子,不具有普遍性示範意義,也很難被年輕人簡單模仿和獲得成功。


每個年輕人的財商和能力優勢也有所不同,當今國內的投資範圍和機會非常多,股市只是其中的一個選擇而已。

年輕人如果要把50%的個人資金投入到股市,最好是先掂量一些自己的真實炒股水平,還要做好接受本金虧損的心理準備。


白馬華菲特


巴菲特說:投資開始的時間越早越好!中國人應該把50%的個人資金投入到股市中嗎?


打個比方:我有10萬元的本金,哪怕一年只能獲得5%的收益回報率,十年下來在不考慮複利的前提下我也能獲得5萬元的總收益,並且安全性也非常有保障;而我這十年都沒進行過任何投資的話,我要想獲得同樣的5萬元收益,我在最後一年要選擇一種收益率超過50%的投資產品才可以,但那其中蘊藏的風險性又有多少人可以承受呢?

不過巴菲特可沒有說過拿出50%的個人資金投入股市這句話,因為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投資者來說,他們的知識儲備、理財水平以及風險承受能力都達不到炒股的最基本要求,讓他們拿出10%的個人資金學習一下可以,也能承受最壞的結果,但50%確實太多了。



當然,對於在股市摸爬滾打多年,平穩度過了一個個熊、牛市場的老手們來說,50%的個人資金放在股市裡面不算多,有本事的大神甚至還靠融資融券借槓桿呢。一句話:有多大的肚量吃多大碗的飯,不撐著就行!大家覺得呢?


奇葩財經說


投資開始的時間越早越好,這不僅僅是巴菲特的話,也是世界資本大佬的口頭禪。香港首富李嘉誠也說過類似的話。

巴菲特的話,說明了什麼?說明了投資的時間價值。存款或借貸時,計算利息的方法中,有一種叫複利,愛因斯坦把它稱之為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我國老百姓把它稱之為驢打滾。

複利之所以有這樣的影響力,不在於它的利息高,而在於時間價值。我們到網上搜一下就能發現持續的時間越長,複利的收益曲線越陡峭。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相似的,所以要想獲取高收益,就必須早點開始投資。

年輕人應該早點投資,並不代表非要投資股市。現在的投資途徑多如牛毛,存款、基金、國債、股票、期貨、貴金屬、古玩、匯率等都可以作為投資對象,但最重要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關鍵。

股票可以作為投資組合的一種,但投入進去多少,根據自己的收入及風險承受能力來確定,不一定非選擇50%這個比例。


紅楓財俠


不僅僅是投資,幹什麼事情都是越早越好,時間早意味著可以有更多的經歷去學習和研究,時間早可以把什麼都見識到,時間早失敗了還有重來的資本,總之時間就是金錢,這個話巴菲特說的一點都沒錯。

對股市來說,從認識到建立成熟的投資理念,最少需要10年的時間,沒有這個時間跨度,你所經歷的都是不完整的股市,因為股市必然會有牛熊之分,一個只會在牛市裡叱吒風雲而在熊市裡賠的底朝天的投資人是不成熟的,只有經歷了牛市賺大錢的喜悅,在熊市裡能夠保持好的心態,牛市的成果不被侵襲,那才是成功的投資人。

另外,股市的變化是有周期的,這個週期之長有時候是10年,有時候甚至是20年,你只有完整的經歷過才知道市場的殘酷性,才會對自己的資金愛惜,不會像到了大爺大媽的年齡段,已經沒有可輸的資本了,這個時候你只能盈,如此心態下是根本做不好股市投資,而如果你很年輕,只有經過持續不斷的投資失敗,然後爬起來那才是條好漢,也只有年輕的時候才具備這種不斷失敗然後崛起的資本。

我記得2007年指數曾經最高到了6000點,之後出現了持續的大跌,如果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暴漲暴跌,你根本不理解股市的殘酷性,為什麼一些人總喜歡補倉,可能經歷了6000點下跌到1600多點的慘了教訓,有些股票最高的時候60多遠,後來跌到了3元左右,我估計你補倉的時候就會有所顧忌,這就是需要經歷,是需要從年輕的時候一點點積累。


春意萌生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巴菲特說得沒錯,當然是投資開始得越早越好,因為越早就越有理財經驗,就越能懂得投資理財的重要性,也越有時間獲得財富增值的機會。即便是投資挫敗了,也容易有機會再翻身。 而如果遲了或者年齡在了,各種投資機遇就會少很多,而且如果失敗了就難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所以從這方面看,巴菲特說得一點也沒有錯。

但是第二句就不一定正確了,將50%的個人資金投入到股市中,這得要看是什麼層次的人了,不同層次或者不同經濟能力的人,這種比例顯然是不一樣的,不能硬性規定或全部苛同。

因為目前年輕人收入不高,而且面臨高房價、高教育支出、高醫療支出、高養老負擔,很多年輕人都是負債生活,根本沒有過多的閒錢投入股市。總不能去貸款投入股市。可見,炒股是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的。

同時,股市是有很大風險的,沒有足夠的資金實力,沒有足夠的風險承受能力,沒有較高的炒掉股技術和專業分析能力,可能將資金投入股市就是泥牛入海,有出無回。最後將老本全部虧掉。

此外,中國股市機制有待健全,而且是跌多漲少,風險較大,這樣的股市環境不適宜年輕人將50%的個人資金投入到股市。






開偉觀察


金老師很是贊同巴菲特所言“投資開始的時間越早越好”。金老師剛滿十八歲,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證券經營部開戶,可以說是我們這年齡中投資最早的人。而為什麼投資開始的時間越早越好呢?原因有很多:

1、投資的時間越早,成本也就越低。

我們可以反向思考一下,到底是十八歲的時候自己本金多,還是到了六十歲的時候本金多呢?很顯然,是六十歲的時候。但是,對股市的經驗,成本金是不是最佳的護城壁壘呢?顯然不是的,並不是說誰的資金越多,越能在股市中賺得到錢,需要的是經驗、方式與方法。

在同樣目的的基礎上,又不是誰的錢多就能實現大的盈利,那麼投資的本金在初期少或者合理的資金,那麼獲得的經驗同等於資金多的時候。那麼,在獲得同等經驗的情況下,投資的時間越早反而成本越低,具備的價值性也就越高。

這樣算來,十八歲時的幾萬元或者是幾千元,對比六十歲時的幾十萬元、幾百萬元,兩者初入股市時獲得的經驗是相同的,遇到的風險也是相同的,並且十八歲年齡時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獲得的經驗疊加,遠比六十歲時進入股市好得多。

2、投資的時間越早,越能知道股市是否適合自己。

股市,並非每一位投資者都是適合的,更多的投資者顯然是不適合股市。第1點中金老師也是說到了,越早入市也就越能豐厚自己的經驗且成本也就越低。當然了,如果不是過於固執的投資者,還能獲得“分界”,也就是知曉自己是否真的適合股市,如果不適合便離開,如果適合便在這個市場。但是,年齡大了以後呢?如果把全部的資金全部投入的股市,可能發生較大虧損,並且還有可能再無翻身機會。

在這裡題主也提到了年輕人應該將50%的個人資金投入到股市中表示疑問。金老師認為,年輕人應該更加註重自己的投資、事業的投資、生活品質的投資,50%的資金顯然是多了。可以將日常閒散資金的20%投資進入股市,是合理的,並且還需要價值投資或者偏價值的基金投資,因為普通投資者沒有選股能力,專業的人打理更為合適。


厚金說


說投資開始的時間越早越好我沒意見,但是說中國的年輕人應該把50%的個人資金投入到股市中去我就不同意了。難道只有股市這一種理財途徑嗎?要知道對於高風險的理財產品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適應的。這句話的前半部分我沒有意見,但是後半部分我完全不贊同,而且也懷疑這是巴菲特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說的。

巴菲特的146句投資名言沒有此句話。

我翻閱了網上巴菲特說過的146句名言,但是未發現該句,我也查了巴菲特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說過這句話顯示的也是未可知。看到這句話我第一反應就是我怎麼不知道巴菲特說過這樣的話,他如果說這樣的話我想他也太不負責任了吧!如果說巴菲特說投資開始的時間越早越好我相信,但是說中國的年輕人應該把50%個人資金放到股市中我認為這不可能是巴菲特說的。即便是一個普通的投資專家也不會說這樣的話,因為股票本身就是高風險投資品種,在A股市場更是如此。年輕人應該好好的工作,努力的賺錢,而不是把大把的資金投資到高風險理財產品上,30%以下的個人收入投資股票才是更合理的。

巴菲特說的適合美股不適合A股。

也許巴菲特說的沒有錯,但是這句話不適合A股,只適合美股。美股的牛市隨隨便便都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而A股的牛市一般只有一年左右,而熊市的時間往往是四五年之久。對於年輕人來說,四五年等候一次牛市這不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精力嗎?與其擔驚受怕的在熊市中持股還不如想想怎麼好好工作,怎麼升職加薪的好。個別人不要把自己的話加上巴菲特口吻去說,巴菲特沒有說過這樣的話,只是你杜撰的罷了。A股是值得投資,但是並不是值得中國的年輕人去投資啊,他們那有錢去投資,一身都是房貸車貸。更不能那那麼多的資金去投資,風險投資不能超過個人收入的30%才是最合理的。


投資觀


個人觀點:認同投資越早越好,但不認為年輕人應把50%的收入投入股市。



巴菲特是投資大師,他的很多話被投資界奉為金科玉律,也包括這句“投資應越早越好”。他老人家11歲就買了第一支股票,用他一生的戰績驗證了這句話。

投資應越早越好,其實包含了幾層含義:

1、複利的力量是驚人的。投資越早,複利的時間越長,收益越豐厚。好比說你20歲投入10萬,假設每年的投資回報率是10%,複利40年,到60歲時可達452萬。而如果是40歲才投入10萬,到60歲只能達到67萬,其中少了20年的複利,造成最終差額385萬。

2、不要有一夜暴富的思想。財富是需要時間積累的,巴菲特年均投資回報率還不到20%,但幾十年堅持下來,最後就熬成了世界超級大富豪。

3、越早投資,糾錯的機會越多。如果年輕時投資犯了錯,沒關係,吸取經驗教訓再來,多的是時間,多的是機會。可是如果已經老了再犯錯,就很難有翻盤的機會。即使有這樣的機會,那種孤注一擲的感覺會讓人的心態變得很差,從而無法做出客觀理性的判斷。



我對“投資應越早越好”這句話非常認同,但是,並不贊同年輕人應把50%的收入投入股市。首先,股市的風險太高。年輕人承受風險的能力有限,現在的年輕人工作、生活的壓力非常大,要買房、要結婚、要生子,這些都是人生的大事,需要不小的開支。而且,年輕人生活節奏很快,“996”的生活方式把人壓得喘不過氣來,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研究股市。如果你對股市中的股票並不瞭解,你就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那麼多的股票,你無從選擇,若只是跟風炒作,或是聽信所謂的內部消息,很容易被套,大概率會輸的很慘。

投資確實是越早越好,但不認同年輕人應該把50%的收入投入股市。投資有很多,並不侷限於股市。我倒是認為年輕人一來可以投資買房,房產投資相對來說更穩健,年輕人又有結婚自住的需求。二來應該投資自己,只有自己賺錢的能力提高,才有更多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