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虧掉褲腰帶到走上財務自由:你敢拿出5年時間創建交易系統嗎?

5年(勤奮+悟性+韌性+虧錢)=交易系統

交易有很多流派,每個流派又有若干分支,存在即合理,優劣之爭無意義,每個人選擇自己適合的修練即可。

這裡說的交易系統,是技術派交易系統,不是基本面派交易系統,二者的創建條件、方式和流程不一樣。

個人認為,作為一個普通的公眾交易者,選擇技術派更靠譜。

基本面不掌握在你手裡,那是一個變幻莫測的魔盒,但你可以儘量將技術掌握在手裡,它是你忠實可靠的僕人。

創建一個能夠持續、穩定、有效運行的技術交易系統,不管是哪個分支,一般最快也要5年左右。

5年時間:3年準備,1年創建,1年完善。

5年時間,你幾乎必須天天學習,天天思考,天天實踐,天天探索,天天反省,天天修正,不停虧錢。

5年時間,一般只會更長,不會更短,除非你有特殊的天分,除非你跟班真正的交易大師貼身學習。5年(勤奮+悟性+韌性+虧錢)=交易系統

前3年準備期,主要包括生活準備、資金準備、學習準備、實踐準備、探索準備、修養準備等。

生活準備:擅長與自己合作,投入5年

很多交易者這輩子最後悔的事,就是一不小心上了“交易的賊船”,進退不能,糾結萬分,做下去吧,實在沒有信心,看不到希望;退出吧,虧了那麼多錢,投入了那麼多時間和精力,放棄了那麼多其他機會,實在不甘心。

這就是在開始交易前,對交易、對自己缺乏應有的認識,沒有做好生活準備,資金準備,一不留神就掉進來了,陷下去了。

不少人把交易當成逃避現實的途徑,在現實中不如意,到交易中尋找出路。

這有一定的可能性,因為,現實中的成功主要是你與別人、與社會合作的成功,而交易中的成功主要是你與自己合作的成功,二者不太一樣。

但是,你必須要知道的是,交易中的你,必須比現實中的你更專業,更強大。

否則,你逃離現實的狼窩,卻跳進了交易的虎穴,只會比現實中更糟。

首先,現實中與別人、與社會合作,看似條件和束縛很多,其實,國家的法律法規,單位的規章制度,社會的道德輿論等,相對對你的束縛,更是在保護你。

所有社會規則的底線,是保護弱者能夠生存,不至於像動物世界一樣赤裸裸地弱肉強食。

動物只有世界,人類才有社會。

而在交易中,自己與自己合作,看似簡單和自由,其實,沒有條件的簡單和沒有束縛的自由,相對你從中獲得的快感和舒適,更多是一種挑戰,甚至傷害。

交易會清晰地告訴你,人最大的對手是自己,離開社會規則的制約,自己與自己合作,一點都不比與別人、與社會合作容易,只會更難。

我知道,很多人開始喜歡交易,主要是喜歡交易的自由,卻沒看到自由猙獰的另一面——自由是交易最大的殺手。

當看到時,已晚了。

其次,現實中,因為時空制約,你周圍比你強的人有限。

但在交易中,在交易的網絡中,所有人都擺脫了時空限制,你面對的是所有比你強的人,當然,你也面對所有比你弱的人。

然而,交易是少數強者通吃,比現實中強弱分化更明顯,強盈者更少,弱虧者更多。

所以,在交易中需要一個比現實中更強大、更專業的自己,才能存活。

如果只是把交易當成逃避現實不如意的途徑,多半會更不如意。

如果發現相對與別人、與社會合作,自己更擅長與自己合作,能靜心進行專業的深度學習、鑽研、實踐,做交易多半會有所收穫。

你是哪一類人呢?

更重要的一點是,即使你適合做交易,首先還有一個至少5年的學習投入期攔在前面。

在至少5年內,你的主要時間和精力都要投入其中,不但不能賺錢,還要不斷虧錢,至少要虧4年。

而且,5年後,也不能保證能賺錢,很可能一直虧,一直到最終。

你的生活、你的工作(如果有)能允許、能經得起你這樣冒險、折騰、揮霍嗎?

這些,你都瞭解嗎?

你、你的生活、你的工作、你的經濟狀況、你的家庭,都為此做好了準備嗎?

資金準備:學費全部虧掉

拿出不影響自己正常生活的部分資金,當作學費,準備全部虧掉。

做好至少5年內不會從交易中賺錢,自己和家庭正常生活所需的經濟安排。

如果做好了以上生活準備、資金準備,你才有資格進入下一步。

如果沒做好準備,請就此轉身,離去。

如果沒做好準備,但已經走在路上——多半是這種情況,要不不會讀到此文,

那麼將此前走過的路、經過的事、虧過的錢一併清零,

就當自己沒開始交易,以自己當下的狀況來評估,自己是否適合交易,能否做好學習交易的生活準備和資金準備。

不適合,不能,任何時候離開都不晚。

方向錯了,停止就是進步。

再好別幻想自己與眾不同,可以創造奇蹟。

交易市場消滅得最多的,就是奇蹟幻想。

從虧掉褲腰帶到走上財務自由:你敢拿出5年時間創建交易系統嗎?

下面10個交易建議,正是你獲得盈利最需要的

1. 不要因為更小時間圖的變化而草率退出交易

如果你交易的日內圖,那就在日內圖上查看和管理交易。如果這時候你去看4小時圖,很可能被嚇得趕緊退出交易。這是很多人犯的錯誤。

2. 止損置於你交易設置失效的區域

不要根據你願意承擔的虧損範圍來設置止損,而是根據市場結構來設置,即當止損觸發時,你知道自己已經錯了。

假設你在支撐位做多,那麼價格突破支撐位時,你就知道自己錯了

3. 跟隨趨勢交易可以提高盈利可能

在一個趨勢市場,價格總是表現為上上下下的波浪運動,我們可以比喻為:

  • 推進運動——順著趨勢方向的變化
  • 修正運動——短暫的價格回調變化

正常來說,推進運動總是強過修正運動,因此順著趨勢交易,你才可以最大化盈利。

4. 找到最適合你自己的交易方法

如果你鍾愛交易市場,並且讓它佔據了很多的時間和生活,那麼長線趨勢跟蹤就不適合你了。如果你有全職工作,並沒有很多時間去觀察和分析市場,那麼日內交易可能不適合你,因為你沒辦法聚焦精力,很容易錯過交易機會。

我想說的是,每個人都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方法。這裡有幾個小建議:

  • 交易方法要適合你對市場的認知和偏好(你更傾向趨勢市場還是區間市場?)
  • 找到契合你時間表的交易時段
  • 不要隨意切換交易系統

5. 不要在幾次失敗後就放棄交易策略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再好的交易策略,在短期內都可能導致隨機的結果。

扔1000次硬幣,得到正反面的比例各自是50%。但是你只扔10次,出現正反面的次數卻不可能同等,因為對比的範圍太窄了。交易也是如此。幾次虧損的交易不能證明一個交易策略是不好的。如果要比較,至少在100次交易後再做決定吧。

6. 有計劃的交易者才能在交易中自律

如果你沒有交易計劃,那麼情緒、交易目標和對市場的看法就會主導交易。你可能因為“朋友內部來的消息”、“覺得價格應該不會再跌了”、“好無聊”這樣的理由去交易了。

但是......如果你的交易行為總是這麼隨意、沒有任何標準,又怎麼能期待得到穩定的交易結果呢?交易計劃的重要性在於它建立了一套行為標準,讓你不會隨心所欲交易。

7. 每筆交易的資金風險控制在1%左右

假設你的交易系統盈利率為50%,你的風險回報比利為1:2,交易8次,前4次虧損,後4次盈利,那麼你依然可以盈利嗎?不,這得看情況——如果你的資金風險為30%,那麼前4場交易下來你就一分不剩了。但是,如果你資金風險僅1%,那麼8次交易下來你依然盈利4%。

有盈利的交易系統,但是沒有好的風險管理,你最終還是一無所獲。此外,別忘了一件事:虧損很簡單,但是要在虧損後恢復資金缺很難:

如果虧損了50%,你要盈利100%才能保持賬戶收支平衡。如果你虧損90%...要拿回資金就很難了。

8. 盈利的交易者不必知道一切

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呢?因為我以前就犯過認知錯誤,以為自己需要知道一切才能盈利。知道我發現“少即是多”的道理。

不得不給大家忠告:你不需要知道市場基本面、不需要知道市場大型機構玩家在做什麼、不需要懂所有的技術指標和形態、也不需要買各種各樣的自營軟件和工具。

你需要的是什麼呢?只有3點:

  • 有優勢的交易策略
  • 合理的風險管理
  • 平衡的心態

9. 認真對待交易,你需要寫交易日誌

你想得起前幾次交易情況嗎?也許當時碰到了潛在盈利高的機會、也許你的策略當時沒有發揮作用、也許你沒有按照計劃交易導致結果一團糟。

沒有交易日誌,你怎麼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哪裡做得好?你壓根兒也不知道自己需要在哪裡改進。明白我的意思了嗎?如果你認真對待交易,那就必須記錄交易日誌。

10. 教你用這一招提升盈利表現

不是增加信號過濾工具,也不是調整指標參數,而是——知道什麼時候遠離市場。

假設一種趨勢跟蹤策略在趨勢市場盈利率為20%,在區間市場虧損率為15%。某段時間市場分別呈現了一次趨勢和區間行情,那麼交易者最終盈利5%。如果你能夠區分出什麼時候是區間行情,然後直接避開在這段時間交易,是不是整體盈利率就有20%了呢?

你知道什麼時候做多、什麼時候做空,此外,還應該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應該遠離市場不交易。

從虧掉褲腰帶到走上財務自由:你敢拿出5年時間創建交易系統嗎?

養成良好的交易習慣 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

一件行為如果能夠不斷地、連續重複21次的話,那麼自然而然會形成習慣,成為自身的行為模式,也就更容易在未來投資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普通的投資者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克服人性弱點、養成良好的交易習慣和行為、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方面上來,這樣可以通過戰勝自己的方式,不斷超越自己,超越市場絕大多數人,從而可以更好、更長期地站在贏家的行列!

大道理很多,大家也都理解,筆者這裡就不再贅述,接下來主要結合筆者多年的交易經驗和心得,總結一些有助於養成良好習慣和樹立正確理念的方法,希望有助於大家儘快打好基礎,少走彎路,踏上良性的進步之路。

第一,要麼自己打好基礎,要麼找到可信賴的平臺或老師邊跟隨、邊學習。

對於喜歡研究這個市場的投資者,可以多花點時間自己打好基礎,但對於大多數投資者,入門最好能夠找到可信賴的平臺或老師進行跟隨式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快速成長起來,減少自己摸索而付出的代價和學費,少走很多彎路。前者通過自我學習往往相對完整和系統,但欠缺經驗性的指導和靈活性,後者可能學習的知識和技巧更具有實戰性,但相對零散欠缺系統性。但殊途同歸,最終二者都要經過"學習到實踐,實踐到總結"的階段,從而打下紮實的基礎。

第二,嚴格設定止損,且多單的止損價必須要放在關鍵重要支撐位下方,而沽空單的止損價必須放在關鍵重要的阻力位上方,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止損的作用。止損的真正奧義在於:

a)嚴格控制風險,避免風險無限制擴大!

b)起到行情研判正確與否的作用。合理設置的止損價能夠起到這個判斷標準的作用,只要沒有觸及止損價則就默認依然會有成功機會,除非觸及止損說明研判錯誤!

c)還有一個潛在的作用:可以令投資者保持好心態,把精力放在下一個機會上,而不是虧損單上!

第三,合理分配倉位,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更容易實現"小虧損、大盈利"的盈利成長模式!"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合理分配倉位要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單邊行情中,順勢機會多分配倉位,逆勢機會少分配倉位;震盪行情中,關鍵支撐阻力位內部(即阻力下方和支撐上方)多分配倉位,一般支撐阻力位附近少分配倉位,儘量減少區間中部操作頻率。

第四,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儘量減少情緒化做單,避免頻繁出錯和錯上加錯的情況出現。

從老周多年的交易體會來看,調整心態和情緒的方法因人而異,但有幾個方面是共通的,且需要時刻警惕注意的:

a)任何時候都要設定好止損和控制好倉位,這是基礎,也是前提。因為如果做不到這點,這就好比沒有給汽油桶做安全防範措施,很容易被隨時點爆!所以這個是最基本的隔火牆,因此上述第二條和第三條需要我們每一位投資者儘量做到。當然,必須是正確地、有方法地執行而非隨意設置止損和隨意分配倉位。

b)在自己出現極端負面情緒的時候,儘量遠離市場,給自己一段休息調整的時間。等心態平和之後,再回到市場,這樣不僅僅能夠避免潛在不必要的損失,而且還能在重新回到市場時或有意外的收穫!

c)如果遇到手癢難耐,非常想做單但又拿不準的情況下,可以一律採取小倉位嘗試,且規定一個最大嘗試次數上限值。比如一律都用1個迷你手,最多不超過3次嘗試機會。這樣即便虧損也不會造成明顯虧損,而小有盈利時反而能夠給自己多一份信心。

第五,進場很重要,出場更重要。在選擇合理的進場時機時

投資者都需要想到幾個不可迴避的問題:"我這筆單子打算什麼時候、什麼價位出場?"、"是做短線還是做中長線?"、"能不能持倉過夜或過週末"、"在哪幾個價位需要分批獲利減持?"等等,總之進場前這些問題最好都能考慮清楚。因為最終單子盈虧情況關鍵取決於出場價位和時機的把握,因此弄清楚這些問題才能逐步做到"截斷虧損、讓利潤奔騰"的目標!

其實,在交易中,我們需要養成的交易習慣和行為有很多,上面都是最為關鍵和重要的幾點。要想能夠真正將這幾條變成我們自身的好習慣,那麼需要大家自己平時多注意,不斷重複去做正確的事情,這樣才能逐步形成自身自然而然的習慣。據科學家證實,一件行為如果能夠不斷地、連續重複21次的話,那麼自然而然會形成習慣,成為自身的行為模式,也就更容易在未來投資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從虧掉褲腰帶到走上財務自由:你敢拿出5年時間創建交易系統嗎?

禪宗的法融禪師寫過一首很有名的詩:『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這個境界,是我們目前所應該有點了解的高度境界。

以前常聽比較資深的朋友講:『股票這個東西啊,不要跟它走的太近。走的愈近,唉,就愈做不好。』──這種感慨是對的。但是,股市是須要學習的,如果不去深入研究,那怎麼會有智慧呢?……所以,乍看之下,這好像很矛盾,但這其實是功力高低的問題:功力比較深厚的人,才能夠貼近市場而不被市場迷惑本心。

『學習』跟『實戰(操作)』,從某一個角度來看,是兩件不同的事情。屬於兩個不同的階段。在學習的時候,我們要認真、思考、深入、研究,而且是反覆思考研究,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精工細琢,以追求完美的高標準為目標,在細節處不要馬虎。總之:要精闢入微,才能夠學有所成。

然而,等到功力練成,正式進入市場實戰的時候,境界愈高,反而愈是大開大闊、不再拘泥於細微末節,而只專注於大勢。換言之:在當學生的時候,難免跟市場貼的很近,因為你要觀察它、解剖它、分析它,就不得不跟它走的很近。但是,等到接觸到贏家境界邊緣的時候,卻反而感覺跟市場有段距離,不再像以前那樣親密了。

法融禪師的那首禪詩,剛好說明了這個『贏家境界』的氣氛。我嘗試解釋一下法融禪師這四句話。

前兩句:『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意思是說:很專心一致在思考或做事的時候,達到渾然忘我、人物合一的境界,此時不會再去想一些亂七八糟的妄念,所以是『無心』,『沒有妄想的心』──當妄想消失的時候,也就不需要再去問你的心在哪裡了。

第三句:『無心恰恰用』──這句延續前兩句的境界,意思是說:當我們達到無心境界的時候,這個境界很棒,要保持住,讓我們的工作與生活都能夠在『無心』的境界裡成長。這種『無妄想、無勞煩、無邪慾』的氣氛,很乾淨、也很清靜,不只適合做股票,做任何事都可以。

第四句:『常用恰恰無』──這句延續前面三句的境界,意思是說:當我們經過一番努力達到無心的境界之後,此時,並不是整天呆呆的沒有思想,而應該常常利用這種『無妄心』的優勢去努力用功、繼續求進步。我們愈是善利用『無心』的優勢,愈是能夠把事情做好;反過來說,事情做的愈好,心境也會更順遂,無心的境界也會愈來愈純熟。

這四句詩,也就是四個境界,從一到四、從第一層境界練到第四層境界,到了第四層境界之後,有時候可能還要回到第一層境界再練一次。如此往復循環,直到境界能夠恆久保持、常住不退。

做交易的四層境界

我們做交易,也一樣是這四層境界:

第一層境界是『用心』,此時因為剛入門,一定會有很多錯誤的觀念跟技術,而這些成見會使我們對正確的方法產生懷疑,甚至不想學,所以此時更須要專心學習!──希望藉著『專注於正法』的訓練,把大腦裡的垃圾知識都清除掉。

第二層境界是『無心』,此時因為垃圾知識丟掉的都差不多了,所以思想負擔變輕了,達到良好的減肥效果,也就是一種很自然的狀態。此時,操作股票很自然地遵循正法,不刻意、不扭捏。

第三層境界是『精進』,此時既然已經達到無心的高度境界,當然就要更用功──此時不用功,更待何時?

第四層境界是『常用』,此時一切正常發展、自然運作,不受感情的羈絆,一切自然,該休息就休息、該勐烈就勐烈,一切隨機緣、任運乘勢,積極成長,花最少的力氣、卻得到最好的效果。

大家都知道:很多事情,感情太投入、用情過深、過專,不是件好事。做交易也是一樣的道理。

所以,當我們學習到一個階段中止了以後,要想辦法讓自己抽離一下,不要讓自己過度沉陷在裡面。雖然學無止境,但是,每一個階段之間,還是需要休息的。趁休息的時間,把自己清理一下,不要的東西,丟一丟,不要累積到下一個階段。

最後提醒大家的是:等待『下一次機會』是需要看開的,不能太執著、太刻意。然而,很多人在小時候的學習過程中已經養成了習慣跟股市貼太緊,長大以後改不掉──這樣就很遺憾了。贏家之所以為贏家(指資深贏家),就是因為能夠對很多事『保持適當的距離,卻又不喪失熱情』──這兩句很重要,希望有心人要了解,然後慢慢去讓自己達到這樣的境界。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風險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作者的微信公眾號:翁伯然(idn566),提升盤感,把握選股買賣點技巧,讓你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操作方法,助你更好的獲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