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曝“女乘客無證開飛機”引熱議 放她們進駕駛艙的人都咋樣了?

【俄羅斯龍報網】大概是因為一些人對飛機駕駛艙充滿好奇,尤其是飛機在高空飛行過程中,駕駛艙會給人不一樣的體驗,所以,無關旅客進入駕駛艙事件在海內外都上演過。近日,俄羅斯和中國都傳出無關人員進入駕駛艙的新聞,引發熱議。

俄羅斯女乘客疑似無證開飛機,飛行員一旁指導

綜合《北京青年報》、北京環球網報道,一名叫安娜的俄羅斯女子最近在社交媒體Instagram上傳了一段拍攝於今年8月31日的視頻。視頻中,一名女子正在操縱著一架正在飛行中的飛機。

英國《每日郵報》稱,這是俄羅斯InAero航空公司一架安託諾夫-24型飛機,當時正從雅庫茨克飛往巴塔蓋。視頻拍攝時,這架飛機正位於西伯利亞上空。當時,一名俄羅斯飛行員讓這名據稱沒有飛行資格證的女乘客坐在副駕駛位置操縱飛機,並在一旁指導她如何使用飛機控制檯上的裝置。但《每日郵報》同時提到,並不清楚當時機上是否有乘客。

俄羅斯《西伯利亞時報》還原了當時的場景:

飛行員說:“向右,現在向左,然後再轉回去。”

這名女乘客隨後指著機上導航顯示屏問飛行員說:“我為什麼不能到那兒呢?”

飛行員回答說:“好吧,我不知道為什麼你不能到那。”

《每日郵報》還援引俄羅斯媒體的報道稱,涉事飛行員名叫基里爾(KirillS),該女子據稱是他的“女朋友”,或是“非常親密的朋友”。

報道還提到,目前,這名女乘客已經刪除了相關視頻和圖片。俄羅斯雅庫特地區交通檢察官正對此展開調查。InAero航空公司也向媒體表示,已開始對此事進行“全面調查”。

中國女乘客違規進入駕駛艙被曝光,機長被罰終身停飛

11月4日,桂林航空在微博回應網民舉報“女乘客進駕駛艙”事件:經核實,該事件發生在今年1月4日桂林至揚州航班上,公司決定對當事機長處以終身停飛的處罰,對於涉事的其他機組成員處以無限期停飛並接受公司進一步調查。

去年7月,中國東海航空一機長擅自允許其妻子先後三次進入駕駛艙,曾引發輿論關注,涉事機長也被嚴厲處罰。

此次,桂林航空公司對當事機長的處罰,部分網民認為太重了,但與機長允許女乘客進入駕駛艙造成的惡劣影響相比,終身停飛等處罰並不算重。這種惡劣影響可以從三個角度來分析:其一,違反了國家民航局禁止無關旅客進入駕駛艙的規定,損害了制度公信力。其二,雖然沒有造成惡性事故,但對航班安全構成了威脅。其三,對機組其他人員是一種不良示範,被曝光後產生了惡劣的社會影響,損傷航企形象。

關乎航空安全,再嚴厲的處罰也不為過

有觀點認為,桂林航空無論是對當事機長處以終身停飛的處罰,還是對機組其他人員處以無限期停飛並進一步調查,都是應有之義。唯有嚴厲處罰違規者,才能防止類似現象再次重演,避免飛機駕駛艙變成某些乘客的“打卡艙”和機長的“私人艙”,才能給公眾一種安全感。

不過,嚴厲處罰違規者並不能為此次事件畫上句號,還有不少疑問有待回答。比如,為何沒有有效預防?按說,國家有相關規定,東海航空也是前車之鑑,桂林航空應該對所有機長和機組人員進行針對性培訓和監督,“女乘客進入駕駛艙”事發,培訓與監督是否到位?

再比如,為何沒有及時發現?該事件發生於今年1月,11月份才被網民“舉報”,可見桂林航空對機組人員幾乎沒有任何監督。如果不是網民“舉報”,該事件很可能不會浮出水面。那麼,該機組機長允許乘客進入駕駛艙究竟是第一次還是以前也有過但沒有被發現?

又如,當事機長為何允許女乘客進入駕駛艙?一般來說,如果沒有特殊關係,機長是不會隨便允許這位乘客進入駕駛艙的。那麼,機長與女乘客是什麼關係?難道說關係特殊,乘客就可以隨意進出駕駛艙嗎?飛機駕駛艙是受到嚴格限制的空間還是機長的“私人艙”?

東海航空與桂林航空都發生了無關旅客進入駕駛艙事件,這是否說明航班在日常飛行過程中,航空公司對機組人員是失控的,行為是否規範全靠機組人員自覺?機長權利是否不受制約?希望民航監管部門介入調查,倒逼航企徹底整改,也希望桂林航空回應輿論之問。

據報道,1994年發生的俄羅斯航空空難事故,就緣於涉事航班第一副機長把自己15歲和12歲的子女帶到駕駛艙參觀,更讓他們坐在機長座位“學習”飛行,因此釀成大禍。因此,禁止無關旅客進入駕駛艙十分必要,而機長允許女乘客進入駕駛艙是十分危險的。對於關乎航空安全的危險行為,再嚴厲的處罰也不為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