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絲剝繭解屍語 無懼堅守17年——“鬼手”法醫廖明劍

廖明劍,男,中共黨員,現年55歲,眉山市公安局東坡區分局刑警大隊主檢法醫師。他自部隊轉業到公安機關以來,堅守崗位17年,他讓屍體“說話”伸張正義,他讓死者瞑目、為親屬釋疑、讓一個個犯罪分子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他用堅實高超的技能、法醫特有的睿智、對黨忠誠的信念,為刑案偵破指明方向。廖明劍先後在部隊、公安各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被評為十佳破案能手一次,五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三次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受到各類嘉獎十餘次。

正如其名,廖明劍,他就是一把明亮錚光、力斬惡魔的利劍。17年來,他利用自己嫻熟的技術為東坡區公安刑偵檢驗屍體2500餘具,沒有發生絲毫差錯。

抽絲剝繭解屍語 無懼堅守17年——“鬼手”法醫廖明劍

抽絲剝繭解屍語 無懼堅守17年——“鬼手”法醫廖明劍

從部隊尖兵華麗轉身 到地方默默奮進

1983年,18歲的廖明劍參軍後考入軍校,1985年到1988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軍醫專科學校就讀,從1988年至2002年,他憑藉自己的過硬本領逐步成長為蘭州軍區坦克十二師的一名營衛生所所長、外科主治醫師、正營級團衛生隊隊長,還在1989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部隊,他廣納博學,積累了豐富的醫學常識,帶領的團衛生隊被中央軍委授予“先進衛生隊”稱號。

2002年,廖明劍轉業到眉山市公安局東坡區分局擔任法醫。

從部隊的全軍先進衛生隊“領班”、主治醫師到地方公安法醫,這個華麗轉身使他倍感責任的重大和對法醫專業知識的渴求。他同妻子商量好,自費16000元到華西醫科大學深造,從此他在眉山成都之間兩頭跑,既幹好本職工作,又孜孜以求專業知識,用兩年的時間,硬是掌握了法醫專業技能,並在工作中不斷進取,從而成為敢於為案件偵破方向立下“軍令狀”的專業高手。

縱有屍腐惡臭 17年無懼堅守

“萬劫不復有鬼手,太平人間存佛心;抽絲剝繭解屍語,明察秋毫洗冤情”是對法醫最為準確的描述。眾所周知,法醫是傷、病、死的鑑定者,他們有著專業的醫學知識,一般人不能勝任。再深一層,就是還要膽大心細,但是僅僅擁有專業的醫學知識和過人的膽魄並不能擔當法醫。法醫經常接觸的環境是瘮人的停屍房、噁心的小山溝、黑暗的洞、橋、井……這些越是常人躲避不及的地方,他們越是要在這裡搜索每一絲痕跡,無論他們面對的是怎樣的觸目驚心,聞到的是怎樣的嗆鼻腐臭,他們做到的始終是沉穩、冷靜,眼中始終閃爍著犀利、明察秋毫,社會如此的絢麗多彩,而他們卻能永遠守著那份沉寂,他們用自已的冷峻換來了他人心靈的慰籍和歡欣的笑容。17年來,廖明劍就在這樣的環境中默默工作著。

每當接到警令時,廖明劍都是義無反顧、從容工作。這是因為,他把軍人一切服從命令的傳統植入了骨子,他把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把懲治犯罪分子作為了為人民服務的畢生追求。

他從事法醫工作17年間,共檢驗屍體2550具,其中腐爛屍體就達780具,疑似艾滋病、梅毒等傳染病屍體192具;死亡性質不明確、疑難屍體1100具左右。出具屍體檢驗報告800餘份、輕重傷鑑定意見書2000餘份,並做到了客觀公正、精準無差錯。

17年間,他和他帶領的法醫技術團隊負責了東坡區所有重特大殺人案的屍體檢驗工作,認真研究找出案件的發生特點與規律,攻堅克難,為案件偵破提供了正確的偵查方向和重要依據,使東坡區近年來發生的十數起特大命案均勝利告破。

獨具慧眼勇擔當 直面疑難明真相

2006年4月2日晚上7點左右,居民袁某在鬧市區被槍殺。廖明劍連夜對屍體進行檢驗,他斷定死者系來福槍射殺。案偵民警以此為線索,順藤摸瓜破獲連環殺人案9件。

此係列案件的告破,不但充分體現了東坡公安的實戰能力,同時也飽含了東坡公安的艱辛。他們難以忘記,正因為廖明劍對袁某死因的準確判斷對案偵方起到重要引導,並深挖到兇手在雅安市天全縣犯下的殺人兇案。

案偵民警們至今也難以忘記,當時天全那個被害人的屍體已經高度腐敗,蛆蟲成團,以至於有位民警在歸途至100裡之遠的成雅高速蒲江段時還從身上掉下一條蛆蟲來——這也是廖明劍和戰友們零距離接觸、檢驗屍體中揮之不去的記憶。

2009年3月,東坡區悅興鎮火車道口、高速路立交橋下面,發現一男一女兩具老年人屍體。當時,幾乎所有見過屍體的人們都直覺,這是一起殺人案。但廖明劍冷靜、仔細的對屍體檢驗後作出判斷,這是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他的判斷頓時使案件偵破陷入尷尬。當省市各級相關人員到達現場觀察、分析後,大部分人仍然對廖明劍的判斷不予支持。廖明劍對兩位死者進行屍檢的結論再度反推反證,堅信自己的判斷是準確的。他當即向局黨委立下“軍令狀”,此案就是交通肇事逃逸案,如果有任何差錯,一切後果由他承擔。後來,此案告破,事實證明廖明劍對屍檢結果的判斷是準確無誤的。

耕耘奉獻葆本色 傳道解惑育新人

長期以來,在法醫人手不足的情況下,他一直堅守在法醫工作第一線。無論白天黑夜還是節假日,只要有命案發生,廖明劍忙碌的身影就一定會出現:現場勘查,屍體解剖,食無定時,行無定蹤。由於長期的勞累工作和較大的工作壓力,廖明劍患上了高血糖和痛風,病情逐漸加重,令他疼痛難忍。然而,由於工作繁忙,他沒有時間去醫院做規範治療,依然加班加點工作。每當命案發生,廖明劍都忍著病痛在第一時間趕赴案發地,大家看到他像往常一樣隨叫隨到、風風火火,但沒人知道他是在注射了止痛針之後才去出現場,甚至有一次為到一個山高路遠的現勘現場,同事劉雲硬是用人力把他背到現場,從現場忙完之後又是靠止痛針暫時緩解疼痛。

按照組織實施青藍工程的安排,他還先後帶了五名徒弟,他總是言傳身教,無私的將自己所學所悟手把手教給年輕的同志,帶領大家刻苦鑽研法醫業務,目前,大家都能獨當一面,有一名同志已成長為法醫師。2014年以來,他多次受指派參加我省發生的數十起疑難案件的分析會診,他帶領徒弟們提出的一系列科學建議為偵查工作提供了重要線索,收到良好效果,受到省廳刑偵局領導和兄弟市縣刑偵部門領導和同志們的好評。

廖明劍平常在工作中經常說:“對得起國家給的一份工資,對得起30年的黨齡,我喜歡公安法醫工作”。通過自己辛苦的工作,給偵查提供了方向,讓一些大案要案得以偵破,讓窮兇極惡的犯罪分子繩之以法,自己是愉快、自豪的,同時當看到死者家屬悲傷凝惑時作為一名法醫能科學客觀的解釋,讓死者安息,讓死者家屬得到安慰,所以我喜歡法醫工作。他和他帶領的法醫團隊因工作業績和表現突出,連續4次受到四川省公安廳刑偵局和市局刑偵部門主要領導高度肯定,其中兩名同志提拔到基層領導崗位,多名同志榮獲“優秀公務員”“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