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梅湯日賣5000杯,對奶茶店有價值嗎?

今天,我們要舉的幾個個案,嚴格來講,並不發生在我們傳統認為的茶飲領域,但從“事理相通”的角度,對我們的從業者又有著很強的借鑑價值。

個案一:小店酸梅湯最高日銷5000杯

陝西西安,有一家網紅飲料店備受人們喜愛。節假日裡,一天可賣到4000至5000杯。

據店老闆晨晨介紹,酸梅湯傳承到自己這一輩已經是第三代了,她們現在依然堅持奶奶熬製的工藝和手法,工藝雖然不復雜,但暢銷秘訣只有九個字:真材實料,用心用時間。老闆說,她們想用簡單的酸梅湯來表達生活態度。

酸梅湯日賣5000杯,對奶茶店有價值嗎?


酸梅湯是藥食同源的產物,配方一般包括:烏梅、山楂、甘草、桂花和糖,其中的主料是烏梅。

其所有原料在《神農本草經》中都有記述。東漢的《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第一本主流本草學專著,裡面記錄了烏梅、核桃、蓮子等諸多藥食同源的物種。

酸梅湯真正風行,成為大眾飲料,大概是在清代,其中尤以北京城為正宗。1906年刊印的《燕京歲時記》記載:“酸梅湯以酸梅合冰糖煮之,調以玫瑰木樨冰水,其涼振齒。”

酸梅湯日賣5000杯,對奶茶店有價值嗎?


時代在變,酸梅湯的形式也在變。除了傳統手工製作的酸梅湯,酸梅糕、酸梅晶等產品面世,酸梅湯還出現了瓶裝飲料,更加方便飲用。

作家肖復興在文章中回憶,一種梅花狀的酸梅糕,顏色發黃,用水一衝,就是酸梅湯。北京的70後和80後,小時候常喝一種用“酸梅晶”衝成的酸梅湯,那種冰爽酸甜的口感貫穿了整個童年的記憶。

酸梅湯之所以經久不衰,是由於千百年的傳承,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按照現在時興的說法就是有“記憶感”。

能夠被不同時代的人所接受,關鍵在於不斷地創新。小店內的酸梅湯最高每天能賣到5000杯,又在於營銷上的會講故事:

第一講出了歷史感,“三代相傳”;第二講出了產品本位主義,“堅持奶奶熬製的工藝和手法”,還有“真材實料,用心用時間”。

這與上海的阿姨奶茶的爆紅,有異曲同工之妙。

酸梅湯日賣5000杯,對奶茶店有價值嗎?


個案二:哈士奇咖啡館一個暑假掙十幾萬

江蘇南京。

高中剛畢業的王鼎和同學合夥開了一家哈士奇咖啡館。顧客可以在店內享用哈士奇主題的甜點,並與哈士奇互動。王鼎說這個店已經開了1個多月,大概有4000多單,一個暑假就掙了十幾萬。

酸梅湯日賣5000杯,對奶茶店有價值嗎?


這個案例,本質上是如何與消費產生鏈接。與此同類的,還有貓咖等等。“寵物經濟”這幾年提得比較多。據統計,中國寵物產業鏈一年的交易額已超過100億元。

酸梅湯日賣5000杯,對奶茶店有價值嗎?


與此相關的新業態也在不斷產生。據攜程發佈的《2019國慶假期旅行出行趨勢預測報告》,十一長假期間,寵物酒店預訂同比增加100%。

酸梅湯日賣5000杯,對奶茶店有價值嗎?


讓寵物帶入到飲品店,在某種程度上,與各大連鎖的跨界、聯名一樣,都是增加消費場景,以此為媒介進行傳播,而後產生觸達和關聯。

個案三:全網差評最多的咖啡店

江蘇蘇州。

經營咖啡店6年的Max說,他家店有千套古董咖啡器具,不少是百年孤品,還有幾十個國家的咖啡豆。不愛貓狗、打牌和喧譁者,不接待甚至趕走,因此店裡獲得很多差評。Max不在乎,他認為咖啡在中國被搞複雜了。

酸梅湯日賣5000杯,對奶茶店有價值嗎?


如果按照字面來理解,店主肯定不是個什麼東西。但仔細梳理那些評論,大多帶有惡意的成分,其實真理表現在少數評論中:

杉樹醬醬

他用心做自己愛的東西 沒錯啊 值得尊重

zzs捕夢網

同意,這種人在國內真的少之又少,全心投入自己喜歡的東西,會拒絕讓自己放棄原則的客戶 不像現在的店家都是隨波逐流 只要給錢就行

上好佳魚果

我們去咖啡店無非就是,去喝做的很棒的咖啡,或者舒舒服服安靜的做自己的事情或者打發時間的地方。這個店我個人認為是超級棒的店了,老闆本身就對咖啡精通和喜愛,然後店裡整體還很舒服。想知道是哪,想去試試~

半糖半辣

還真是的,難得有塊清淨的地方,日本有些咖啡館就不讓年齡小於多少歲的孩子進來的

裴珞嘉

還是不差錢 只是一種情懷 在這種肉慾橫流的社會 堅持本心 堅持自己的想法 挺好的 態度可以稍微改變改變 生意會更好

酸梅湯日賣5000杯,對奶茶店有價值嗎?


這是平臺時代,大多數飲品店在外賣時會遇到的一個問題:碰到惡意差評怎麼辦?

Max堅持原則很重要,但善於溝通和公關也少不了。例如,1點點的外賣,都有一張差評消除卡;此外,回覆及時,安撫情緒,提出解決方案,並承諾改進等等,這些也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