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電網加快推進廣西抵邊村寨農網改造升級

金秋時節,廣西中越邊境風景如畫、碩果飄香。隨著廣西電力體制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8月27日南方電網廣西新電力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揭牌成立,廣西全境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攻堅全面推進。

今年,廣西農村電網改造重點解決8個邊境縣(市、區)、4個極度貧困縣和29個今明兩年計劃脫貧摘帽縣、98個極度貧困村等供電網架薄弱問題,其中對8個邊境縣(市、區)平均投資近3億元。隨著電網項目的不斷投產,源源不斷的強勁電力輸送到偏遠的邊境村寨,點亮祖國南疆大門,也照亮邊境百姓的致富路。

10月末,寒意漸濃,中越邊境、大青山腳,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水口鎮埂宜村隴箱屯,46歲的邊民呂興佰,用電火鍋熬上濃湯,和親朋好友圍坐在電視機前吃火鍋,一頓飯吃得熱熱鬧鬧。

南方電網加快推進廣西抵邊村寨農網改造升級

南方電網廣西崇左憑祥供電局組織對10千伏板透Ⅱ線進行導線更換、改造升級。 馬華斌 攝

1個月前,這個偏遠的小村屯,由於村民居住分散,供電半徑長,用電“卡脖子”“低電壓”現象時有發生。南方電網廣西新電力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新建配變臺區,更換了大的導線和大容量變壓器,在國慶節前就投入使用,埂宜村61戶225人用上“放心電”。“大功率電器不再像以前要錯開時間用,以後打邊爐吃火鍋再也不愁啦。”呂興佰高興地說。

10月24日,在憑祥市憑祥鎮柳班村,20多名電力工人在十幾米高壓桿塔上忙碌地拆舊、掛線、固線,對10千伏板透Ⅱ線進行導線更換、改造升級。“真是從早忙到晚,半夜12點還看到供電師傅在賣力幹活。”村民李豆寶感激地說。他去年貸款購置了高壓洗車機、打沫機、脫水機等設備,在家門口開起洗車場,年底成功脫貧摘帽,今年想要擴大規模,可靠的電力是保障。

“電穩了,外面的項目才好引進來。”柳班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主任韋德壯表示,可靠電力成為吸引外地加工企業落戶的一大基礎。今年,柳班村引進扶貧車間項目,通過送就業到戶、送技能到人、送政策到家,幫助邊民脫貧致富。9月份,一家專門生產耳機配件的流水線加工廠剛剛開工,20多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10月25日,防城港市防城區那良鎮峒中公路口岸(含裡火通道)綜合區基礎設施項目施工現場,工程車來回穿梭,挖土機揮舞著長臂作業,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峒中口岸(含裡火通道)升級為一類口岸後,相關配套基礎設施正在加緊建設。南方電網廣西防城那良供電所的工程技術人員也在現場踏勘,規劃最優供電方案。

早上9時,裡火邊民互市貿易的口岸通道,滿載貨物的電動運輸車不停穿梭,邊民們起貨、裝貨、驗貨,來回奔忙。今年以來,隨著口岸互市貿易轉型升級步伐加快,運輸工具也全面升級,由綠色環保的電動車取代人力板車,勞動強度大大降低。

“現在裡火通道每天的貨物進出口總量達到六七百噸。”那良邊境經濟貿易管理所副所長廖汝剛介紹,出口貿易以瓷磚、布匹、日用百貨、五金等為主,進口商品主要有海產品、藥材等。廖汝剛說:“下一步口岸經濟要轉型升級,變‘過路式’‘通道式’為落地加工式邊貿模式,更離不開電的支持。”

南方電網加快推進廣西抵邊村寨農網改造升級

南方電網廣西防城那良供電所員工對新投運的灘散4號公共變壓器進行檢查和維護。馬華斌 攝

興邊富民電先行。為滿足口岸經濟快速發展對安全穩定、不間斷供電要求,自2016年以來,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累計投入5.7億元開展防城區、東興市、憑祥市三個邊境縣(市、區)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建設,新建及改造110千伏變電站3座,35千伏變電站4座,建成400伏-110千伏線路1552.8千米,變電容量17萬千伏安,新增配電變壓器663臺。

中越1346(3)號界碑旁,南方電網廣西防城那良供電所員工正在對新投運的灘散4號公共變壓器進行檢查和維護。這是今年以來南方電網在灘散村建成投運的第6個變電臺區。那良供電所副所長鄭華昌介紹,政府規劃在灘散村建大型農產品物流園和果品冷藏庫,作為峒中口岸的基礎配套設施,“建冷藏庫必須要有放心電,南方電網提前佈局,在那良鎮新增變電容量11345千伏安,現在僅灘散村的變電容量就達到3705千伏安,比改造前擴大了2.3倍。”

友誼關下,鮮豔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走進全國“愛民固邊模範村”——憑祥市友誼鎮禮茶村,一幢幢樓房錯落有致,乾淨整潔的水泥路通村到戶。

坤隆屯的梁偉武從越南、泰國等東盟國家進口水果,成了憑祥市水果批發市場的業主,每天銷售水果數百件。在他300多平米的別墅裡,三開門大冰箱、微波爐、落地空調等家電一應俱全。“現在我正在嘗試往電商方面發展,線上線下一起做。”

同村的農貴能在現住的樓房旁邊,又建起一棟4層樓高的新房,不僅有車庫、雜物房,每層樓還配置景觀大陽臺。農貴能說:“建房離不開電,起吊磚塊、攪拌水泥,現在都靠電力帶動。”

“現在用電很放心。”禮茶村委黨總支部書記農貴東說,他現在唯一糾結的,是人均耕地僅0.53畝的禮茶村怎麼增加集體經濟收入。“聽說廣西有些山村在樓頂安裝光伏發電裝置,不用靠天吃飯,曬曬太陽就有錢賺,我們也想嘗試。”

依託繁榮的進出口貿易、優惠的邊貿政策和豐富的邊境旅遊資源,越來越多的邊民靠著勤勞的雙手,建起“運輸樓”“邊貿樓”“餐飲樓”等。白天,村民忙著從事運輸、邊貿、接待;夜幕降臨,村裡籃球場上喝彩聲不斷,或是隨著悠揚的音樂跳起廣場舞,安居樂業的和諧氛圍濃厚。抵邊偏遠的村寨,正隨著一條條三相動力電線的進村入戶,發生著可喜的變化,呈現出勃勃生機與活力。

“我們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電力需要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推進農村電網升級改造,讓廣大人民群眾從‘用上電’到‘用好電’。”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揣小勇介紹表示,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深入貫徹落實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與南方電網公司合作框架協議,全力解決電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提升老百姓的電力“獲得感”,助力廣西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可靠電力服務興邊富民。

(經濟日報社廣西記者站融媒工作室 通訊員 陳欽榮 馬華斌 曾遠 胡仁豔 廖獻球 鄭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