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城融合:PPP模式是有效助推力量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記者 | 潘曉娟

伴隨著我國新型城鎮化和區域一體化蓬勃發展,產業、城市、人口的格局也正在被重構。在這種新格局下,如何協調推動城鎮化和產業化,實現高質量的產城融合是中國城市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

提升城市運營水平需開啟新思維

產城融合,是目前大多數城市發展值得借鑑的模式,它要求產業與城市功能融合,達到“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產城融合”。在業內專家看來,在產城融合進行時之際,引入社會各類資本尤其是重點推廣PPP模式,有利於整合各方優質資源,進一步提升產城融合的整體水平。

今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提出要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都市圈建設與運營。

“當下,在產城融合過程中,需要不斷總結國內實踐的經驗教訓,樹立樣板,開啟新思維,才能提升城市(鎮)開發運營總體水平。”中國網項目管理部主任劉宇明在日前舉辦的“第五屆中國城市(鎮)運營商大會”上如是說。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設計師姚景源近日表示,中國經濟增速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但比預期要好很多。接下來的經濟仍然會保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這個“進”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在就業上穩中求進,二是穩住了金融,三是穩住了外貿,四是穩住了外資,五是穩住投資。

佳兆業集團控股首席戰略官劉策分析認為,城市運營創新方面的“三駕馬車”體現在地產、城市更新、產業三方面。當下,對於企業來說,應該藉助城市更新來加快轉型升級。某投資公司投融資部負責人表示,各地在產城融合過程中尤其需要注意融資渠道的拓寬、社會資本的引入、政府政策的支持、金融機構的介入、施工質量的監管以及財政承受的風控等問題。

城鎮化發展離不開資本的助推力量

翰同資本創始人王倩表示,在大規模城市化的完成過程中,無論是城鎮化的發展還是運營商的開發,都離不開資本的助推力量。

產城融合已經成為未來趨勢。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研究所體制政策研究室主任吳亞平表示,產城融合項目屬於典型的城鎮綜合開發項目,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載體,運用PPP模式能有效解決地方政府在產城融合建設當中遇到的難題,提升項目落地速度和質量。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表示,在產城融合過程中,開發性PPP是一種以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提供以產業開發為核心的基礎設施和城市運營等綜合性服務,並由社會資本承擔主要管理責任和顯著風險,根據績效表現獲取收益的合作模式。開發性PPP模式提供了政府和社會資本的合作平臺,突破了傳統的“界域”思維;探索了商業和公益深度融合的機制安排,突破了過去的“對立”思維;推動形成了財政和經濟良性循環,突破了以往的“割裂”思維。

在劉尚希看來,當下需要進行理論創新和政策創新來進一步推動實踐創新,理論上應把開發性PPP與傳統單體PPP項目區分開來。從政策上應積極推廣,藉助社會資本進行高起點綜合片區開發,解決目前城鎮化動力不足的問題。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日前表示,城市開發PPP模式需要完善投融資機制。在賈康看來,“經營城市”是目前城鎮化推進中的重要概念,推動城市化建設應該規劃先行,多規合一,合理掌握切入點。而PPP是經營城市的升級版,加強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加強公共基礎設施中的項目運作模式,需要鼓勵民營企業與政府進行合作。

針對城鎮化推進過程中的PPP模式與其中的連片打包綜合開發,賈康分析認為,在法治和契約保障下,政府可以連同市場主體以PPP“夥伴關係”共同推進城鎮化快速發展。據相關方面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PPP項目累計有9249個,投資額14.1萬億元。賈康建議,當前亟待加快推出PPP條例。探索PPP與地方專項債結合,發揮連帶效應,推動PPP發展,繼續以城市開發運營模式支持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