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棄的農具:犁、耙、鋤頭、鐮刀、鏟、茅刀……

遺棄的農具:犁、耙、鋤頭、鐮刀、鏟、茅刀……

農具(散文)

已經有好些年了,那些農具棄置在老家的角落,或者廢棄的豬圈裡,任隨風吹雨淋,光陰侵蝕,好些已生鏽了,有些已經殘缺了,破損了。但我依然清晰地認得它們:犁、耙、鋤頭、鐮刀、鏟、茅刀……每每此時,我心裡感到難過,覺得自己愧對了它們,愧對了祖宗。

這些農具,祖輩留下來的,有些我也用過。對它們總有一種割捨不了的情結。我知道它們都是祖輩的寶貝,因為新買時都價格不菲,一件新農具抵得祖輩辛苦好些日子。祖輩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它們,在幹活的時候,小心翼翼,儘量避免損壞。農忙過後,祖輩會把它們洗涮乾淨,掛在牆壁上,讓陽光照曬,不讓其生鏽。有一年春天,父親在山上犁地,意外碰著一塊石頭,犁嘴就報廢了,為此深深自責。有一次我把一張新鐮刀弄丟了,遭來父親一頓責罵。那時我還小,不能理解父親對農具的愛惜,直到今天,我很久時間沒有使用過農具、撫摸過它金屬而細膩的質地,但我對農具的感情卻與日俱增。我知道,在鄉村耕作的漫長歲月裡,在祖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涯裡,農具親密地陪伴著他們,在故鄉的土地上,辛勤地勞動,為豐衣足食生生不息立下了汗馬功勞。我凝視著這些曾經風光的農具,它們見證了祖輩辛勤耕作的一生,浸染著祖輩的汗水、思想和氣息,吸納了祖輩的喜怒哀樂,它們的內涵是飽滿的、光芒的、芬芳的。每每見到它們,我不由地想起我的祖輩,想起他們的音容笑貌,內心是複雜的,又是溫馨的。

遺棄的農具:犁、耙、鋤頭、鐮刀、鏟、茅刀……

我小時候跟著父親在鄉下耕作,長大後進了城,徹底告別了耕作的生涯。祖輩那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我身上裂斷了,我過著與他們完全不一樣的朝九晚五的生活,我的生活裡沒有田地,沒有莊稼,沒有陽光下的汗水,沒有田野裡的蟲唱,當然沒有越來越遠越來越陌生的農具。進城伊始,我曾想把它們帶到城裡,可城裡哪有它們的用武之地呢?於是,那些曾經熟悉親密相伴的農具就留在鄉下,像被主人遺棄的丫鬟,像帶不走的一件件破衣裳,丟棄在老家的角落,或者破舊的豬圈裡。日長月久,上面積滿了灰塵,鏽跡斑斑,早已褪失了光芒的、芬芳的質地。對於一個農人的後裔來說,這無疑是一種無言的感傷,一種撕心裂肺的痛楚。

我的心裡承受一種沉重的罪過。不知是救贖還是憐憫,不知是感恩還是同情,我在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把它們從角落裡端出來,放在陽光下晾曬,用水清洗,用紗布撫摸,頓時,它們放出了消失已久的光芒。一陣風吹過來,它們輕輕歌唱。我彷彿見到了收穫的季節,那粉頸低垂芬芳四溢的莊稼,那鑼鼓喧天慶祝豐收的場景,心裡是喜悅的、舒暢的。農具是博大的,寬容的,對於主人的自私,它們從不計較從不怨恨,一旦派上用場,毫不猶豫地奉獻一切。

遺棄的農具:犁、耙、鋤頭、鐮刀、鏟、茅刀……

再回城的時候,我鐵下決心,一定要把它們帶到城裡。雖然城裡沒有我的田,但我的心裡還有一塊鄉愁的地,那麼的寬廣,那麼的肥沃,我要讓它們在那裡辛勤耕作,地裡一定會長出美麗的莊稼和花朵。

審閱:高傑

簡評:深情、真摯又溫暖的文字,總能引起心靈的共鳴。農具陪伴父輩一生,一直為鄉村默默奉獻著。如今它們沒有了用武之地,但它們曾經的奉獻與付出,成了一段段刻骨銘心的回憶與絲絲縷縷的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