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萍筆下的羊栩栩如生帶有喜悅之感

古人把羊與祥通用,大吉羊即為大吉祥。用羊作裝飾的圖案中就有吉利、祥瑞的意義。在中國民俗中“吉祥”多被寫作“吉羊”。羊,儒雅溫和,溫柔多情,自古便是與中國先民朝夕相處的夥伴,深受人們喜愛。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國畫羊中主要的幾種寓意:

“羊”可見“美”

羊天生麗質,象徵純潔珍貴。在甲骨文中,“美”字呈現頭頂大角之羊形,因而有“羊大為美”之說,是美好的象徵。在中國,美的本義和審美意識,都是從吃起源的。“美”字所包含的最初的美意識,即味覺審美意識,是人類其它審美的先河。對味覺審美的崇拜,是人類審美活動的源泉。“美”字起源另一說法是源於古人勞動或喜慶時,頭戴羊角載歌載舞之人。


張秀萍筆下的羊栩栩如生帶有喜悅之感


張秀萍筆下的羊栩栩如生帶有喜悅之感


張秀萍筆下的羊栩栩如生帶有喜悅之感


張秀萍筆下的羊栩栩如生帶有喜悅之感


張秀萍筆下的羊栩栩如生帶有喜悅之感


張秀萍筆下的羊栩栩如生帶有喜悅之感


張秀萍,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協會會員,山西省大同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高研班老師,大騫世界書畫院導師,中華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容珍堂書畫院副院長,凌滄書畫院副院長。


張秀萍筆下的羊栩栩如生帶有喜悅之感


張秀萍女士從小喜歡繪畫,從拿起畫筆的那天起,她對繪畫便表現出超乎尋常的悟性。

在她看來,繪畫是沒有汙染的“綠色風景”,是藝術殿堂上的一片綠地,她用手中的筆描畫自己喜歡的圖景,表達自己的喜好,也抒發自己的情感。

在以傳統農業為底色的社會中,“羊”作為莊戶人家最司空見慣的家畜,特別受人喜愛,羊承載藝術,代表美麗。楷書的“美”字,即由“羊”和“大”兩個字組合而成。“羊大為美”“魚羊是鮮”“君羊成群”,中華民族豐厚的羊文化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羊天生麗質,象徵純潔珍貴。

張秀萍技法嫻熟,巾幗不讓鬚眉。她以羊為主題的畫自成一家,受到收藏者特別青睞。


張秀萍筆下的羊栩栩如生帶有喜悅之感


張秀萍筆下的羊栩栩如生帶有喜悅之感


張秀萍筆下的羊栩栩如生帶有喜悅之感


張秀萍筆下的羊栩栩如生帶有喜悅之感


張秀萍筆下的羊栩栩如生帶有喜悅之感


張秀萍筆下的羊栩栩如生帶有喜悅之感


她的作品“溫婉清雅”:造形準確,形態逼真,透射著“溫順祥和”;筆墨生動,色彩雅麗,散發著“婉慧纖柔”;畫工精細,纖毫畢現,彰顯著“清潤俊美”;生動自然,雅俗共賞,蘊含著“典雅恬淡”。

張秀萍作品《五羊澗秋》榮獲中國美協舉辦的“2012吳冠中藝術館開館暨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作品 《慈瑞》榮獲2012中國美協舉辦的“錦繡中原——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作品 《秋情》 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2013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作品《金秋祥瑞》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2012年全國工筆畫展;作品《壟上踏歌行》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全國第八屆工筆畫大展;作品《暖日和風》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全國第七屆工筆畫大展;作品《秋日私語》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2008年全國中國畫大展;作品《雪野荒歌》(合作)榮獲走進鄂爾多斯國際美術大展優秀獎;作品《融雪》入選中國工筆畫協會舉辦的當代百名工筆畫提名展並獲優秀作品獎。多幅作品被國內外收藏家廣泛收藏。2015年7月在北京中國花鳥畫主題性創作研究會舉辦“乙未畫羊——張秀萍畫展”。


張秀萍筆下的羊栩栩如生帶有喜悅之感


張秀萍筆下的羊栩栩如生帶有喜悅之感


張秀萍筆下的羊栩栩如生帶有喜悅之感


張秀萍筆下的羊栩栩如生帶有喜悅之感


張秀萍筆下的羊栩栩如生帶有喜悅之感


張秀萍筆下的羊栩栩如生帶有喜悅之感


工筆畫,中國畫的一種,在經過膠礬加工過的絹或宣紙上以精謹細膩的筆法描繪景物表現形式。中國畫的一種,是在經過膠礬加工過的絹或宣紙上,以精謹細膩的筆法描繪景物的表現形式。可以細分為工筆白描和工筆重彩兩大類,前者不用色,單以墨勾勒圖畫,後者用重彩顏料。


張秀萍筆下的羊栩栩如生帶有喜悅之感


在表現內容方面,當代工筆畫也突破了山水、花鳥和人物界限分明的做法,將三者恰到好處地融合在一起,使傳統的工筆畫在表現內容上有了廣闊的空間。工筆畫最鮮明的特點是筆法細膩,表現生動逼真的物象,西方古典油畫也具備這一特徵,因此當代工筆畫也表現出了這一特徵,特別是通過細膩的渲染,表現出立體感油畫的效果。在當代工筆畫創新探索方面,實力派畫家郭金棟、吳玉陽做了多角度的探索和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