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企業又開始上量了

這裡所說的量是產量和銷量而不是企業的數量,從去年到現在相信飼料企業的數量不會上的,倒是聽說了很多關門休克的,這些企業等待行業的轉機到來,其實,轉機哪有那麼的明顯,如果不去努力開拓市場,等你發現轉機來了的時候,好比百米賽跑,人家早就跑過五十米了,你還在等著聽發令槍呢,等你反應過來,黃花菜都涼了。這幾天發現飼料廠的大貨車突然多了起來,這是怎麼回事呢?

飼料企業又開始上量了

車輛多的不但是送原料車,而且還有提貨車,這些日子看到車間工人每天加兩個小時左右的班,感覺訂單明顯的增多了,據說昨天走貨五百多噸,今天還要走五百多噸,好久沒有見過這樣的流量了,心中難免不感到小小的興奮。自從去年那個豬瘟之後,豬飼料的銷售受到的衝擊在這些年最明顯也最嚴重,最少的時候每月產量不足八千噸,和最高峰的月產量兩萬多噸形成明顯的反差。

飼料企業又開始上量了

這種反差造成最直接的後果是人員和設備的閒置,生產成本的提高和員工流失率居高不下,首先是原來的雙班生產變成現在的單班生產。其次是沒有訂單,設備的可利用率就上不去,品種多產量小。第三,很多飼料車間都是保底和計件相結合的工資結構,沒有產量等於拿保底工資,保底工資肯定不是一些人的收入底線,所以對於一些年輕體力好的車間工人來說,另謀出路也是可以理解的。

飼料企業又開始上量了

人員流失掉很容易,但是再去招就不那麼容易了,看當下情形現有的人員加加班還能勉強撐下去,當訂單多起來的時候,車間員工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了。回顧那些訂單稀疏的日子,車間管理人員都不敢喘大氣,領導看這些人整天不忙還一分錢錢也不少拿,心裡就不舒服,工人閒著沒事掙不到錢也是怨聲載道,車間管理人員這兩面誰都得罪不起,其鬱悶的心情可想而知。

飼料企業又開始上量了

從最近飼料的上量來看下一步的發展形勢應該還是不錯的,但臨近'“雙節”客戶是不是有壓貨的可能呢?不排除有這樣的原因,而且從豬飼料來看乳豬料的銷量相對來說增長還是不明顯,可見市場的母仔豬的增量還是緩慢,而禽料的增量說明銷售品類的轉型已經初見成效,現在雞蛋都六塊錢一斤了,這兩年的蛋雞和肉雞市場行情都還是不錯,據說養雞的大部分人都沒少掙。

飼料企業又開始上量了

自去年國內橫行的非洲豬瘟以來,飼料從業人員感覺壓抑很久了,現在由於豬肉的供需嚴重失衡,各地區鼓勵生豬復養,由此可能帶動飼料企業的業務開始復甦,雖然在非洲豬瘟存在的情形下搞養殖有很大的風險,但其間的利潤也很可觀,不發瘟就發財,富貴險中求不是沒有道理的。飼料行情不會一直低迷的,或許這次的抬頭就是一個很好的信號,那就做好上量的準備吧。

飼料企業又開始上量了

突然的上量給各項工作帶來了一定的不適應,因為在那段沒量的日子裡人員流失和調整帶來的惡果終要顯現,難免會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看看車間裡那些老弱病殘就知道了,已經好幾年沒來新員工了,只有走的沒有來的,留下的肯定有自知之明,出去了不如在這裡好混而已,這樣的隊伍戰鬥力毋庸置疑能否承擔起打硬仗的任務,不論如何,有了訂單和產量其他的對於有經驗的管理者來說那都不叫事,這次的上量希望不是曇花一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