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美國為何把放棄的部分庚子賠款投入到中國的教育上?

李飛





答:所謂“庚子賠款”,是指1900年“庚子年”,義和團運動達到高潮,慈禧老太婆一時頭腦發熱,宣佈大清帝國和國際列強開戰,最終鬧得差點收不了場,北京紫禁城皇宮被八國聯軍佔領。

為了大清國能苟延殘喘下去,慈禧老太婆咬碎牙齒和血吞,於1901年(辛丑年)9月和11個國家達成了屈辱的《解決1900年動亂最後議定書》,即《辛丑條約》。條約規定,中國從海關銀等關稅中拿出4億5千萬兩白銀賠償各國,並以各國貨幣匯率結算,按4%的年息,分39年還清。

其中,吃得最兇的是俄國,其分配比率為28.97%;其次是德國,為20.02%;再次為法國,為15.75%。之後依次是英為11.25%,日為7.73%,美為7.32%,意為5.91%,比為1.89%,其餘都不足1%。

則按照《辛丑條約》規定,美國所得賠款32,939,055兩官銀,本息合計71,897,769.55兩,約合2444.8萬美元。

到了1905年,中國已支付了1244.8萬美元給美國,尚餘1200萬美元。

但就在這一年,美國政府經過調查,發現本國原索賠額度虛高,認為“除確實費用及一切損失賠償1165萬美元,所餘1200餘萬元其實是多餘的賠款”。

這一調查報告被擔任晚清駐美利堅合眾國公使——廣東番禺縣(今廣州海珠區黃埔村)人梁誠敏銳偵知,他立即抓住機會向美方提出了降低賠款數額的要求,並多次向時任美國國務卿的海約翰進行交涉。雙方扯皮到了1908年,美國人終於同意將尚餘1078.5萬美元未付款,自1909年起每年“退款”70萬美元,一部分用於辦清華學堂,一部分用於留學生費用,沒用完的存起來作為清華基金。

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但必須聲明,我們沒有必要為美國人感恩戴德。

打個比方:強盜將你家的財產劫掠精光了,看你可憐,又給你留下了一點生活費,你用不用對他感恩戴德?

另外,強盜給你留一點生活費,是看你可憐,動了隱惻之心。

美國卻未必是這樣。

美國是怕你餓死了,以後不能再從你身上榨取更多的財富,所以才給你留的生活費——這才是深謀遠慮,這才是真正可怕。

要知道,早在1882年,美國就通過了臭名昭著的排華法案;1904年,美國國會通過將所有排華法案無限期延長的法案。

為什麼在1905年這個節骨眼上開始有了“退”庚子賠款之議呢?

原因是這年中國爆發了抵制美貨運動,美國對華貿易量減少了百分之四十,其中紡織品出口下降1/2,石油下降1/3。

為了避免竭澤而漁、焚藪而田,美國才同意議“退”還庚子賠款。

必須明確,這個“退”並不是退還現金,或者剩餘的錢不用再還,而是錢要繼續交,由美國支配使用,拿來培養中國赴美留學生,實際就是培養自己未來的代言人。

章太炎一眼看穿,美國此舉實際上是“鼓鑄漢奸之長策”。

不過,中國有五千年文明傳承的深厚功底,美國人的洗腦成效並不大而已。


覃仕勇說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很簡答。

第一,美國佬不缺錢。

美國在20世紀初期超越了英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

2000萬美元在我們看來還是鉅款,對美國政府來說算不了什麼。

稍後一戰中的1917年,美軍軍費開支就有700億美元。

第二,美國人本來沒準備搞中國。

連慈禧太后也承認,美國人和其他列強不同“素不多事”。

美國同英國、俄國、法國、日本都有很大不同,他在中國只是做做生意,賺錢而已。

此次庚子事變之前,美國同滿清根本沒有激烈矛盾。

英法日俄在之前都和滿清開過戰,唯獨美國從沒打過。

這次是慈禧太后頭腦秀逗,包圍美國大使館猛攻,又向全世界宣戰,逼著美國人非出兵不可。

第三,美國人將這筆錢用於中國教育,也是為了自己。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

薩沙所在的南京,曾經出現過一起滅門慘案。

蘇北沭陽縣的4個失業小夥(18至21歲),去住在南京的一個德國商人普方的別墅裡搶劫摩托車。

由於語言不通,德國商人只拿出錢包,沒有推出摩托車。

4個小夥緊張之下,持刀恐嚇,雙方發生搏鬥,普方和妻子都被殺死。

這4個人沒多久就被抓住,以搶劫殺人罪判處死刑。

然而,從德國趕來聽審判的普方母親,一個德國老太太,被這4個兇手驚呆了。

他認為,這4個人不但年輕,而且毫不強悍,連不良少年都算不上。

搶劫的原因僅僅是他們已經沒錢吃飯,只是想盜竊摩托車賣掉,誰知道最終演變為殺人。

普方母親後來才知道,這四名年輕人均為貧困家庭出身,沒有受過良好教育,其中3個人連小學都沒有畢業,也沒有正式工作。其中一個人做了一個短的廚師,還有一個擺過小攤配過鑰匙。

所以,普方母親曾請求不要判處這4個人死刑,但法庭沒有接受。

在離開中國之前,普方母親用兒子的遺產,聯合在南京的德國人,搞了一個普方基金。

這個基金的目的只有一個:蘇北貧困地區兒童的生活條件。該協會利用募集的捐款為蘇北貧困家庭的子女支付學費。他們希望能夠完成中國法律規定的九年制義務教育,為他們走上“自主,充實”的道路創造機會。

這就是:你殺我全家,我卻出錢讓你讀書。

雖然這個例子不見得符合庚子事變,至少體現了歐美人的一種思維。

至於章太炎這種贊成軍閥割據中國的無知老朽,沒有資格評價這種事件:民國八年(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工人革命運動日漸發展,章太炎卻由反對軍閥割據逐漸演變為贊成軍閥割據。

民國九年(1920年)11月,湖南通電湘省自治,章太炎隨即在北京《益世報》發表《聯省自治虛置政府議》,認為宜虛置中央政府,軍政則分於各省督軍。 接著,又主張使地方權重而中央權輕,各省自治為第一步,聯省自治為第二步,聯省政府為第三步,還必以本省人充軍民長官。這種聯省自治說,和孫中山的統一主張背道而馳。

民國十年(1921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職,章太炎以為非法,並以“聯合自治不可反對為獻”。


薩沙


美國退還“庚子賠款”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擴大美國的影響力。美國之所以退還庚款,要看他退還庚款的方式和結果。我們先來看看以下分析:

我在頭條文章《各國所退還的“庚子賠款”主要用途揭秘》中,第二章全部介紹美國退還“庚子賠款”的過程。“八國聯軍侵華”時,美國就不太支持戰爭,慈禧太后本人也認為美國不喜歡干預;簽訂《辛丑條約》時,各國勒索10億白銀,美國則認為就算4.5億都太多,按中國國情應該賠款2億左右,但是彼時美國還插不上話;1904年,白銀價格下跌,各國要求補償下跌的價格,而此時美國國務卿約翰·海伊卻再次表示“庚子賠案實屬過多”。後來的情況是,駐美大使梁誠先生得知美國的態度後,立即展開行動,提出美國“退還庚款”。

▲ 首批“庚子賠款”公費留學生

1908年7月,美國正式聲明退還,規定只能用於教育。隨後清華學堂、赴美留學等事項都陸續開展。1924年美國再次批准,將既得部分“庚款”,再次退還中國。兩次退還,意味著美國將所有“庚子賠款”退還中國(而其他國家實際只退還了剩餘部分),退還方式是建立“中國文教促進基金會”,由10名中國人、5名美國人進行託管。退款由基金會掌管,使得清華大學每年都有固定費用;由於中國戰亂,北大等高校沒有政府撥款,因為清華很快就超過北大。當時俄國十月革命,放棄剩餘庚子賠款,規定全部用於教育——但是款項由中國政府自己管理,結果是用到教育的只有4%,大部分用於購買軍火,最後成了炮灰。這就是區別。

▲ “庚子賠款”留美學生:葉企孫、梅貽琦、胡適、潘光旦;錢學森、鄧稼先、楊振寧、趙九章

赴美留學生代表人物,胡適、梅貽琦、姜立夫、胡剛復、葉企孫、潘光旦、侯德榜、金嶽霖、吳宓、湯用彤、周培源、王賡、趙九章、茅以升、錢學森、楊振寧、鄧稼先、吳大猷,非常之多;他們回國後奠定了我國近現代科教文化事業的基礎。

美國雖然在20世紀初期,經濟總量、工業總產值超過英國,但是美國的世界影響力微乎其微;因為英國當時還管轄著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在中國,美國影響力不如日本、俄國——1908年以前,中國留學日本學生非常之多,包括梁啟超、魯迅兄弟、蔡元培、秋瑾、孫中山、周恩來等人,全都留學日本。而在“庚子賠款”退還之後,留學美國的人數迅速後來居上。

▲ 赴日留學時的魯迅

在20/30年代的北京,文教界大致分3個派系,以胡適為首的留美派,以魯迅為首的留日派,還有燕京派。而其中留美派、燕京派都是留美的,留美人數超過了留日人數。因此這是美國“庚子賠款”退還的成果之一。二戰中,美國協助中國,幫持蔣介石政府,在中國的影響力完全超越其他各國。

▲ 飛虎隊

擴大影響力。這在美國曆史上,是一直就有的,包括今天的美國在中東等地方不斷挑起戰爭,都是“擴大影響力”的原因。因為影響力的擴大,能夠贏得很多權利,包括貿易、軍事、政治等方面;而不是幾億美元能夠相提並論的。


安若凡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中國賠償各國損失共計為9.8以兩白銀,其中美國得到了32939055兩白銀。隨著國際局勢的改變美國把其中的一半賠款退還給中國以用來支持中國人到美國留學,並在北京成立了留學生預備學校,這所學校就是清華大學的前身。美國退還庚子賠款的初衷並不是出於好心或是對中國人民的同情,國家之間的交往都是以本國利益的最大化為前提,美國退還庚子賠款的主要目的還是為國家利益服務的,但是有一點不得不承認美國用賠款來支持中國的教育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促使其他國家放棄賠款,這一點是毫無爭議的。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經過了跨越式的高速發展,國家領土面積超過900萬平方公里,人口也已經有9800萬,工業生產總值已經超過傳統工業強國英國,躍居世界第一,軍隊數量超過10萬人,儼然成為了美洲的老大,但是美國並不想只在美洲扮演老大的角色,美國更想積極的介入到國際事務之中並充當重要角色,雖然美國是一個世界大國但是相對於英國和法國傳統強國只有相對優勢,並沒有絕對的碾壓實力,這時的美國並不想通過武力吞併別國的領土,而是想以門戶開放實現對別國的經濟滲透。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校長詹姆士在1906年給羅斯福總統的信中說到:“哪一個國家能過做到教育這一代中國青年人,哪一個國家就能因為這方面付出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業上取得最大的回報。”美國正是基於這樣的目的才不想看到中國的崩潰,因為中國一旦崩潰美國將失去世界最大的市場,美國經濟未來的發展將會受到嚴重衝擊,而美國在恰當的時機選擇向中國退還庚子賠款不但贏得了中國人民的好感,也為美國未來在中國的商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而事實也證明美國的這一行動也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用美國這筆退回來的庚子賠款培養出來的赴美留學生在後來的幾十年中成為中國最閃亮的明星,到了20世紀30年代美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中國留學生最多的國家,因此在當時的中國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軍事領域在中國的精英中出現了普遍的親美傾向,而美國也得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巨大中國市場,為美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總之美國退回賠款幫助中國留學生只是出於國家利益的需要,但是卻也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歷史貢獻。


微風書房


關於這一問題,我們就要談到一個人就是賽金花。

賽金花是一個花船上的藝妓,碰到了回家省親的狀元郎。兩人結婚,後隨作為大清國駐歐洲4國的公使的丈夫來到德國,學會了德語,並與當時的德國皇帝成了朋友。

回國後丈夫病逝。由於藝妓出身,不被家族所容被趕了出來。

後到北京開妓院。

八國聯軍在北京火燒圓明園,進行大規模的燒殺擄掠。

賽金花憑藉自己會說德語的優勢,見到了八國聯軍的德國司令官,並勸說他要約束手下的士兵,不要濫殺無辜。還真起到了奇效。八國聯軍停止了殺戮。賽金花也被大家尊稱為護國娘娘。

老佛爺慈禧一生只召見過兩個女人,一個就是小白菜,一個就是賽金花。

由於計算出錯,庚子賠款美國得到了3200萬兩白銀。

當時的賽金花給美國總統羅斯福(不是二戰中)寫了一封信,痛斥了美國的強盜行為。

後在當時的美國的國務卿與中國駐美國的大使梁成的見面中,提到了退回部分庚子賠款用於發展中國的教育,包括每年大清國派出100名赴美留學生,在中國組建8所大學。

當時的美國奉行孤立主義,軍事實力還不強,他們更多想的是與中國進行通商,來擴大在華的利益。


茶煙裡


回答這個問題,總是有些憤青的嫌疑,但是不吐不快

身邊有些有錢的朋友,每次吃飯時,他們爭著買單,不覺得有什麼,有錢人,花點正常

慢慢地就心安理得了,直到有一天,心安理得地讓人買單時,人家沒有動,只是問一句,憑什麼

是啊,憑什麼,憑什麼我們心安理得,就是因為人家有錢嗎?有錢憑啥給你花

美國人拿著我們的賠款,給我們搞教育,教育我們去打他們,這是東方人不理解的觀念

是我們習慣了做奴隸了嗎?我們從來都不承認,我們有悠久的歷史,我們有盛世王朝,我們世代英雄輩出,我們有一天會天下無敵

美國太遙遠了,總有一些醜聞,讓我們有些優越感,讓我們覺得,他們有點錢就得瑟,有些欠揍,有些囂張

其實,小民的心理都會有些忿忿不平,都會覺得,中國是不可戰勝的,有底氣,別人對我們好,一定會有什麼企圖

大鼻子藍眼睛,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整得太假了,不大靠譜

其實,如果能取而代之,中國人也是一樣的,我們始終都在同情弱勢群體,罵了一輩子陳世美,誰也不願做秦香蓮。我們有傳統文化,我們勤勞善良

真情也好,假意也好,我們都願意有個公正的包公,有菩薩,我們都願意相信,善有善報

我們是善良的,從來不肯去欺負別人。我們還是寬容的,別人欺負我們,我們也以恩報怨,不去計較過去,不以牙還牙

我們都忘了為什麼活著,吹過的牛逼都不算數了,因為那時我們年輕,我們不知道,那個就是理想

我們像豬仔一樣自生自滅,我們不願像豬仔一樣自生自滅,所以,我們奮鬥

我們窮其一生,就想活得像個人,像個真正的中國人,不能驕傲



看瓜老王


常提這個問題,我不再問你企圖如何,只想告訴你,歷史就是這樣,恩怨交替,美國打了中國,也幫那時的中國做了教育的事,雖然錢是中國的,雖然羊毛出在羊身上,雖然……當是中國同樣幫過美國,而且是多次,甚至可以說是無私的,可是,美國有過類似這樣的問自已嗎?它也問過的,它問的是:“誰丟掉了中國”,原來它是想要隨時可以捏住中國的卵蛋啊?卵蛋不給捏,雙贏共贏它不要,它要獨贏,這世界是人類的世界,人類不只有美國富人,人類在當今有幾十億,地球只有一個,要共同生存,所以要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所以要和偕,要共贏,能力越大責任大,而不是能力越大,獨亨世界的慾望越大。共同的世界,共同努力活理,這需要真正的誠意,而不是表面叫嚷“民主,自由,人權”,實際卻侵奪它人的利益,骨子裡堅持“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愚昧別人,讓世界侵淫在財閥們的威風裡。不要說什麼庚子賠款用於教育的事,那本就不是該賠的款,更是中國民眾的血汗錢,美國有象中國這樣幫助美國嗎?上個年代的兩房危機,中國可是從自已口袋裡拿出錢去做美國經濟的支撐,還有……,要說忘恩負義,美國不做第一,沒人做得了第二。所以應當深刻反省的是 美 國 人 。


宏字號


要搞清楚什麼叫做庚子賠款。

要搞清楚八國聯軍進北京都幹了什麼?

要搞清楚八國聯軍在北京燒殺姦淫了多少中國人。

要搞清楚八國聯軍在略搶偷竊了多少國寶。

要搞清楚庚子賠款是根據什麼來算的數字。

要搞清楚美國多要了多少賠款數字?

要搞清楚他們的陰謀怎麼被中國人發現的。

要搞清楚多要的部分,中國怎麼努力追回。

要搞清楚美國怎麼賴著不減少賠款數字。

一夥強盜在你們家燒殺姦淫後。要求你們家賠償他們的出工出力費用。並且在他們花費的基礎上。加大了幾十倍上百倍。

最後拿出一點錢來。培養你們家的兒孫。到他們那兒學習西方文化,以達到奴役控制之目的。

讚美西方強盜吧。

”文明”的西方,與”野蠻”的東方相遇。”野蠻”人是不知道報恩的。所以留下了一個百年滑稽的命題。


健康生活1960


我們這一代的人都挺愛看好萊塢大片的,美帝這麼玩不光是為了賺錢,還是一種文化輸出,當然叫過“文化入侵”也可以。在當時美國退還庚子賠款是一種對華政策的需要,他們在中國辦學校和吸收留美學生都是一種資本主義思想的灌輸,為了控制中國的知識界,培養親美勢力。


根據1901年的《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要從1901年開始向各帝國主義國家賠償4.5億兩白銀,其中美帝分到了3293.9055萬兩。但是到了1909年,美帝決定退還部分庚子賠款,用來幫助中國“興學”。

這其實最重要的就是為了文化滲透,早在1093年一些耶魯畢業生就提出,要在中國興辦耶魯式的學校,爭取中國各界領導人,從而使他們“贏得整個帝國”。

其次還是因為從1905年開始出現的抵制美貨運動,抵制外國貨嘛,不僅現代這樣,當年也這樣。起因呢是美帝排華法案導致的,結果這一抵制美貨,人們對於美帝的印象就變得很差,美帝的對華貿易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所以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就向羅斯福建議用退還庚子賠款的方式緩和矛盾。

另外也有我們中國人的努力,當時也在積極的要求退還賠款,理由是清朝已經沒了,民國沒必要繼續賠款。而且巴黎和會你們要是主張不賠款主義的,怎麼樣小老弟就把錢退給我們吧,不直接給錢也行,不如就用來興學育才吧。

所以後來這筆錢就被要回來的,這其中的影響要是相對的,有好的方面也有壞的方面,壞的方面我們也提到了,就是文化滲透嘛,導致很多學生親美。但是也有好的方面,比如很多留學生回國後都成為了建設我國的骨幹人才,這是必須值得肯定的,並且也建立並促進了我國的留學教育。


邯鄲醉


1906年美國伊利諾大學校長詹姆士呈送給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備忘錄裡說:“哪一個國家能夠做到教育新一代中國青年人,哪一個國家就能由於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業上的影響取回最大的收穫”。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毛主席天安門城樓上宣佈:“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於是美國政界一片驚呼:是誰丟了中國? 美國何以有這樣的思想?中華民國當時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雖不是強國,可也是大國。美國何以如此囂張?



其實美國從1901年庚子賠款甚至更早洋務運動時唐紹儀、詹天佑等第一批留美學生就開始佈局中國了,清華大學這個最早叫留美預備學校的機構,實際上最先不過是美國企圖培養自己代言人的地方,而協和醫院則是以先進醫療技術為吸引配合傳教(宗教或者邪教傳教都是這個套路)。 如此,我們就該知道為何美國會退回庚子賠款,並將之用於創建清華大學前身留美預備學校了,美國🇺🇸狼子野心至今未變,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進而顛覆其他國家,是美國百年來一直未變的思想。看看美國搞的橙色革命、茉莉花革命,如今的烏克蘭、伊拉克、肯尼亞、敘利亞就知道了。只是美國低估了有深厚文化基因的華夏民族,事態的發展並不都如其所願,70年前他們敗了,70年後的今天特朗普歇斯底里,結局還是一樣。



總的看: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本質上是利益,一切的其他因素都必須以此為根。很多人以為美國是好人,似乎是在無償幫助中國🇨🇳,實際上美國表面幫助中國🇨🇳,中國雖有小利,但更大的利益卻是被美國佔了,這就是新型帝國主義。不過這也正常,一個不為自己國家民族謀福利的領導人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在此只是希望大家能夠明白,看清實質與大局,100年前如此,100年後的今天依然未變。千萬別形勢不明、思路不清,真以為美國是上帝,最後白替別人數錢尚且不知,成為一個可憐的買辦就悲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