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十六年後魏嬰沒有再回蓮花塢

陳情令,已經結束有兩個月了,可是陷在坑裡的觀友們依然無法自拔,不管是抖音還是頭條,亦或百家號,只要有視頻的,裡面幾乎被藍忘機和魏無羨這兩位的扮演者,肖戰及王一博所霸屏。

那麼這部劇裡,到底是哪裡打動了這萬千觀眾的心呢?是那‘此生得此一知己,足矣!’還是真的因為神仙的顏值,吊打現在娛樂圈裡的一眾哥哥姐姐們?答案就是都不是!

陳情令之所以吸引了這麼多的粉絲們,是因為除了距離所有主角和配角的神仙顏值,以及龐大的原著粉絲在支持外,還有一嘴關鍵的因素,那就是對感情的詮釋及釋放的方式。

今天小編主要想說的是自小親如兄弟,最後卻只能大路朝天各走一邊的江澄和魏無羨。這兩個人的結局讓人唏噓喝遺憾,但是卻也讓人無法給他們一個更好的結局。

劇集播出後,網絡上出現了兩種聲音,一種是舅舅江澄很委屈,因為當初他也是為了引開溫氏追兵,為了救魏無羨才會被化丹。

還有一種聲音是,江澄一點都不委屈,他輸就輸在那一張驕傲的心上,輸在不能堅定的站在魏無羨的身邊,與他共同抵禦那些所謂正道人士的攻擊討伐。

不僅不站在魏無羨的身邊,而且還率先撇清了關係,甚至協同那些人兩次圍剿亂葬崗。對魏無羨從來都是嫉妒,嫉妒他的風光超越了自己,嫉妒只要有魏無羨的地方,自己救永遠被曬在角落裡無人問津,成為魏無羨的擺設。

尤其是當自己曾經喜歡過的,也曾經對他們姐弟二人在困難時施以援手救下他們的溫情,在金麟臺上被挫骨揚灰時的明哲保身之舉,更加讓人感到心寒的同時,再次證明他的自私自利。

在小編看來,比較支持後者,因為這樣的人,這樣的心胸,這樣的性格,這樣的格局,甚至在觀音廟裡,他聲聲控訴魏無羨為他換丹時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他壓抑了多年之後的感情爆發的誅心之語。

假設當年雲夢江氏沒有被滅門,父母雙親具在,而他也沒有從一個顯赫家族的繼承人淪落到到到處躲避追兵,還有一個氣息奄奄的阿姐等著他去承擔起一切責任的話,以他那麼驕傲的個性,他還會跑出去引開追兵嗎?

他如果知道引開追兵的後果是被化丹,他還會義無反顧的丟下照顧親姐的責任,跑出去嗎?小編看來未必!家族覆滅的打擊,身份的改變,讓他失去了一切。

有時候,活著其實比死更加需要勇氣,而當時江澄的跑出去恰恰可以看出是一種懦夫的表現,一蹶不振後的破罐子破摔的表現。

當然說的這裡,也許有人開始噴,說小編分析的根本不對,說江澄委屈,這個見仁見智,畢竟一千個人的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誰也無法把自己的思維強加到別人的身上。

可是正是因為這一部把情之一字的糾結,無奈,失而復得,和作惡後的情有可原,以及在每一件善的背後隱藏著惡,惡的裡面又摻雜了太多的無可奈何,才造就了這部劇讓人慾罷不能吧。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奇妙,有些人太過注重個人的感受和得失,比如江澄;而有些人又覺得人與人之間沒必要那麼複雜,只要問心無愧,即使世人誹我謗我,我都是非在己,譭譽由人的隨性灑脫,比如魏無羨。

這兩個人,一個在意別人的解釋和時刻把自己放在心上,一個是不需要解釋,懂我即可。所以他們只能是平行線,即使早期有過一段交叉,也必然在將來各自成熟後,天各一方。

而藍忘機,不言不語,卻懂魏無羨,這正是魏無羨在十六年後,寧可跟著藍湛在一起,寧可最後自己一人一酒一騎走天涯,也不願再回蓮花塢的原因。

最後小編以阿令中經典的對白,來結束今天的分享。“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