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泉翻红背后:一个人真正的不可替代价值是初心

最近有很多人说,袁泉是翻红的女演员。

因为沉寂已久的袁泉的名字,循环往复般的活跃在了热搜榜上。

《中国机长》热映;袁泉出演徐峥囧妈;袁泉气质;袁泉演技;袁泉职业态度;袁泉谈中年女演员危机;夏雨为袁泉庆生。

可若是说她翻红,我并不苟同。

袁泉翻红背后:一个人真正的不可替代价值是初心

袁泉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老朋友,可能会因各自的忙碌而久久不曾联络过,可是乍见一面依旧温暖如初,还是那般熟悉,未曾变迁。

袁泉于1999年参演首部电影《春天的狂想》,处女作就一举斩获第1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至今已整整20年了。

袁泉翻红背后:一个人真正的不可替代价值是初心

这20年间,她发行过专辑《孤独的花朵》,还获得了第十四届东方风云榜颁奖礼"最佳音乐录影带奖"。还参与了近百场话剧演出。

无论是演技、音乐,还是话剧,袁泉都是如此优秀的一个存在。虽然她在荧幕的占比并不高,却从未因此而被大众遗忘,也并没有为此而掩盖优秀的光芒。

岁月交替之际,关于"女演员中年危机"的话题也上榜热搜。可是袁泉却说:"我不知道它为什么会成为这么大的一个话题。"

相较于其她女演员,袁泉就活得通透的很。她面对危机,却没有危机感。她的人生哲学返璞归真:"我不想要任何人设,人设是一件太累的事情。"

01、无论在何时,选择都比努力更有意义

袁泉在电影《中国机长》中炸裂的演技,又在网络上掀起一股热潮。印象中她上一次引起关注,还是因为两年前的那部《我的前半生》。

袁泉翻红背后:一个人真正的不可替代价值是初心

有评论说袁泉红了。其实她每一次都是红着出现的。在人们的心中,她一直都是红的。不是翻红。

袁泉优秀的影视作品有很多,说到红,她在还没毕业时凭借《春天的狂想》就已红过一遍了。那时的她,完全可以选择在影视圈大红大紫下去,可是她却放弃了能够在娱乐圈爆红的一条路,选择了一条让所有人都感到讶异的道路——话剧。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大多数演员都是选择高曝光率的影视、综艺。而话剧是一个小众的存在,这条路无论是受众还是收入都是不可观的。

很多人问她,这样做是否值得。她也只是淡淡的说"我很早就知道,舞台是我的毕生所爱"。其实她早在演出话剧《活着》时接受采访便表达过自己的态度:"演话剧让我有机会重新做人。"

袁泉翻红背后:一个人真正的不可替代价值是初心

袁泉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低调到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她的老公是夏雨。可这并不妨碍她的优秀。

因为一个优秀的人,从来不会因为选择了一条鲜有人走的道路而变得暗淡无光。

2007年,袁泉入选"中国话剧百年名人堂",那年她30岁,成为最年轻的话剧名人堂成员。2009年凭借《简·爱》荣获中国戏剧表演奖最高奖——梅花奖。2010年拿到中国话剧最高奖项金狮奖。

袁泉翻红背后:一个人真正的不可替代价值是初心

对于袁泉而言,演员只是一个职业标签而已。她说"演戏是双向选择,作为一个演员,可能最重要的不是以某一种形式表演,而是在一种形式中碰到让自己心动的角色","在话剧这一块,我遇到的每一个角色都是我喜欢并想去演的,这也是我选择话剧的原因"。

人生在很多时候,都如海明威所言:

我们必须习惯,站在人生的交叉路口,却没有红绿灯的事实。

选择和努力之间并不是并列关系,它们不该相提并论,因为不需要努力的选择是不存在的。在真实的人生中,无论你作何选择都是需要努力的。

袁泉很极致的为我们诠释了选择的意义。她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所以她选择自己热爱的。

选择的意义本身,并不是名利这一项单一指标,那么粗俗浅薄。放下功利心,才能做最真实的自己。

02、伪核心价值才是造成危机的罪魁

知乎上曾有过一个热门讨论,就是关于袁泉的长相。

"哪个女明星刚出道很美,但很快就长老长残了的?"当时就有人在评论区提名了袁泉。

袁泉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和年华不可抗拒的逝去而感到惶恐不安。反而很心满意足的说道,"契诃夫的一些话剧,必须是要40岁以后才能演的"。

前不久,殷桃还因批判女演员少女感的一番言论上了热搜,还使得唐嫣等众多女明星躺枪在了热搜榜上。很多女演员感慨现在已经在给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演员演母亲了。

袁泉翻红背后:一个人真正的不可替代价值是初心

一时间,关于女演员中年危机的话题频频闪现于公众视野。少女感这类字眼,在为流量女明星们带来红利的背后,也在残酷的宣示着一个现实:女演员的春天太短了。

袁泉最令人艳羡的地方就在于她能够不受年龄的桎梏,人到中年还依然活得精彩洒脱。这一切都是来源于她对于人设这个概念的态度。

她说不想要任何人设,人设是一件太累的事情。没有了人设,自然就摆脱掉了中年危机的牢笼。

袁泉翻红背后:一个人真正的不可替代价值是初心

人生当中摧毁一个人信念的,正是被人设所打造出来的不可替代价值。

无论哪行哪业无疑都需要核心竞争力,只有持有了不可替代价值,才能四季常青,这是人人都明白的大道理。绝大多数的女演员们为了一时的流量爆点,都是在吃青春饭,靠颜值吸睛走红,多少人红极一时无人能及。

可如今,少女感的红利期一过,女演员的中年危机立马就找上门来了,究其根本还是少女感这种人设所留下的后遗症。

《甄嬛传》中甄嬛常常会兀自感慨一句诗: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袁泉翻红背后:一个人真正的不可替代价值是初心

宫斗剧中往往会将女人们的中年危机展现的更加残酷,更加淋漓尽致的真实。"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这应该也是很多中年女演员的内心写照吧。

而说起中年危机的话题,袁泉感到不解,这怎么会成为一个这么大的话题呢。正值中年的她,淡泊的评价了自己一句:"我喜欢自己这张有阅历的脸。"

她从来都不曾陷入人设这个牢笼,又何来的危机感呢。她一直都在专心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仅此而已。

人设是一个精致伪装的核心价值,而危机感最初是从人设蔓延出来的。伪核心价值才是造成危机的真正罪魁。

03、守住初心,才能逃脱危机的牢笼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如今的朋友圈文化里已是无孔不入。而初心究竟是何物,似乎从未有人进行过深思。

在这个信息爆炸、泛娱乐化、流量至上的时代,如袁泉一般有颜有实力,各种光环加冕还能初心不改淡泊名利的演员,真的是罕见了。

袁泉翻红背后:一个人真正的不可替代价值是初心

今天的袁泉,在话剧界被封为"话剧公主"。她的初心并没有枯萎,也没有因为道路贫瘠而消沉,如今也是硕果丰盛。

很多人在最初踏上征途时,都会像毛不易那首《消愁》中所唱:"当你走进这欢乐场,背上所有的梦与想。各色的脸上各色的妆,没人记得你的模样。"

于是乎,他们走着走着,就都走成了迷途的羔羊。忘记了来路,彷徨着前方。

袁泉没有受此困扰,她一直在熙攘的娱乐圈边缘安静的潜心修炼。

王晓鹰导演曾感叹,袁泉的表演会让人几乎忘记了她是在演戏。

黄渤曾评价袁泉:"她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女演员之一。"

她的大学同学刘烨说:"袁泉是我们班最厉害的,我和她直接不在一个层次上。"

若问她是怎么做到的,我想大概就是源于"初心"二字吧。

不置可否的说,越来越多的女明星为了能够冻龄,保住自己这点残存的核心价值,选择医美、整容之路。可生老病死本是人之常情,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们却在无奈的抗拒着。越抗拒内心就越丧,越抗拒就越感到无望,初心早已消亡。

这些都是当初背叛初心所选择的人设结出来的果实。年龄从来都不应该成为一个人的不可替代价值。

人设就是画地为牢,它不仅黯淡了人们最初对于人生的规划,还禁锢了本心。

关于这一点,俞飞鸿堪称是教科书的段位级。她最受争议也是最被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她的单身话题。

面对世俗的非议,俞飞鸿并没有给自己一个不婚主义的人设,而是自然而然的表达了自己的一种态度,单身或者婚姻并不是一个特别困难的选择题,只是看哪个状态更舒适而已。

她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要精神世界足够丰富的话,是不需要通过找个人聊天来排遣孤独感的。反观很多夫妻,虽然是两个人,却无话可说,这比一个人的孤单更加可悲。

袁泉翻红背后:一个人真正的不可替代价值是初心

无论是袁泉,还是俞飞鸿,她们都是云淡风轻超然物外,从不被世俗所困扰。因为她们的不可替代价值不是颜值,不是年龄,是初心。而初心,则是一个人最初的精神向往,可以为之付诸毕生的心血并且乐此不疲的享受着这种追求过程中的苦与乐。

正如契诃夫所言:

人在智慧上、精神上的发达程度越高,人就越自由,人生就越能获得莫大的满足。

守住初心,不给自己贴标签打造人设,起初的路或许会走的孤独迷茫,却不会被人设这个牢笼掣肘,终有一天会抵达梦想真正的彼岸。


文|一溪莎

图|网络

作者简介:一溪莎,一个专心写字的女子。喜欢用批判的文字,来温暖易碎的灵魂。


以上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请多多留言交流!

创作不易,请多多关注转发点赞留言支持,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