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眼,別讓善心餵了白眼狼

1

這是一條讓人痛心的消息。

英國布里斯托有一位叫奧利弗·庫克的老人,從16歲開啟善業,一生樂善好施、助人無數。彼時,那個豆蔻年華的少女,目睹退役傷殘軍人及社會底層人群之悽慘狀,心中生出施助的善念。無奈父母不允,不是心狠,而是愛女之心使然,只因行善之路漫漫。雖然未及成年,這顆善心卻如一顆勢不可當的種子,在純潔的心靈中生根、發芽。她找到朋友和玩伴,通過賣花籌集善款,捐給英國皇家退伍軍人協會及各種婦女和兒童慈善機構。收到她幫助的人,紛紛給她寫信,盛讚她的善舉。她捋了捋有些散亂的頭髮,擦了擦額頭殘留的汗珠,笑了。她沒有其他雜念,只想幫助更多的人。

擦亮眼,別讓善心餵了白眼狼

父母決心用婚姻,拴住她繼續做慈善的想法。不承想,丈夫從未乾涉她在外奔勞,甚至還在書信中鼓勵她。18歲結婚,他們享受過兩年的甜蜜生活。可是,21歲那年,丈夫不幸在戰爭中犧牲。她哭成淚人,終日以淚洗面。無意間看到那些往來的信箋,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她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找回丟失的人生意義。

就這樣,她的善行堅持了80多年。事情發展的態勢,卻朝著意料之外的方向發展。沒想到其他人,居然將她的善行視作理所當然。因為一輩子都在捐助,她幾乎沒有留下什麼財產,再加上微薄的退休金,讓她在面對洪水般湧來的需求時舉步維艱。更讓她心寒的,各種慈善機構和求助者完全不理會她自身的困境,他們不停打來電話,不停寄來求助信,信件堆滿老人的房間,謾罵和不敬之詞,會從這些人的口中冒出。

奧利弗想著如何應對這些蠻橫無理的要求,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開始整夜睡不著覺。丟失郵寄給兒子的250英鎊後,她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最終,她在一個碧空如洗的早晨,在眾人冷漠的注視下,選擇跳橋自殺。“我已經付出太多了,然而我再也拿不出更多了。”她最後的遺言,留給人們太多的嘆息。

善心逼死一位慈祥的老人,難道做善事本身錯了?

2

類似的橋段,同樣在這位湛江老闆身上重演。

一棟棟紅色屋頂、米黃色牆面別墅,整齊劃一地矗立在池塘邊上。兩層半的別墅含5間房、2個客廳,門前留有車位,並配有親水平臺、籃球場、羽毛球場、戲臺等配套設施。這129棟共258套別墅,是天地一號的創始人陳生準備無償贈送給村民使用的。

擦亮眼,別讓善心餵了白眼狼

多面陳生:天地壹號品牌創始人

而讓捐贈者始料未及的是,投資2億多元的一期項目即將竣工交付之時,當初按照常住人口規劃了別墅數量,現在有村民卻提出子女已經結婚或即將結婚,希望再分多一兩套;有戶口早已外遷的原村民聯名寫信,也希望回村分房;甚至有村民表示如果要拆舊房建二期工程,除了按計劃給他們分配別墅,還得支付賠償……

早在6年前,陳生看到村民的住所因為年代久遠,出現破舊不堪的狀況。為此,他自掏腰包為鄉親們建了這一大片鄉村別墅。別墅終於建好,可是在分配過程中遭遇重重阻礙。有村民提出按原有登記戶數不能滿足需求,兒子們結婚成家後希望分多一兩套。還有一些戶口早已遷出、在外面生活多年的原村民,也紛紛趕回村裡討要房子。由於不符合當初和村委會達成的方案,超出規劃要求,陳生對此嚴詞拒絕。結果各種非議就來了,有人咒罵陳生是假慈善,藉機炒作自己。還有人直接用行動表達憤怒,別墅遭到人為的惡意破壞。十多扇玻璃窗被石頭砸壞,不得不另行維修。

陳生徹底蒙了,怎麼自己的好心會帶來這個結局呢?其實,不是陳生的善心錯了。善心,應當給予懂得感恩的人。對於那些好逸惡勞、將他人幫助視作理所當然之輩,最好還是“捂緊錢袋子”。

3

其實,奧利弗不必陷入失眠抑鬱的泥淖中,更不必以死解脫。行善,不是一種義務,更不應是一種負擔,它只是人性光輝的閃耀,只是一份錦上添花。如果受助方是一個混蛋,完全可以不理會他不講道理的嚷嚷。那些所謂的“慈善組織”,那些所謂的求助者,以一種領導式、命令式的口吻催促奧利弗行善。本來應該他們低眉順眼,卻不懂得感恩奧利弗的善心,步步緊逼,造成這場令人唏噓的悲劇。他們不配得到幫助,一點都不配!

擦亮眼,別讓善心餵了白眼狼

據說有善心,人品好的可能會有機遇.

如果遇到這種讓你“善心沒好報”的人,為什麼還要付出?不懂得感恩的人,你的一萬次行善都不會在他的記憶中留下深刻印象。而只要有一次無法滿足他,哪怕只是主觀或客觀原因上的稍稍怠慢,都會在他的心裡結下樑子。這些不懂得感恩的白眼狼,能輕而易舉地將你之前的恩惠全部抹殺掉,只記住你不幫他的這次。

行善,說到底是一種自我實現,得到的是精神上的滿足,既然是精神滿足,那就不能委屈自己的真實感受。而要不讓自己添堵,請遠離那些不懂感恩的人。因為在這些人的眼裡,你的善良只會一文不值。

4

我清楚地記得有一位大學同學,奔赴非洲某個小國做志願者,期間遇到一件事。那天,他們將一些援助物資運到當地,很快被一群黑人孩子圍上。那些孩子,骨瘦如柴,大腿還沒有同學的胳膊粗。這是長期營養不良所致,她不忍心拒絕他們,拆開箱子準備把食物給他們。但是同行的負責人一把抓住她,對那些孩子耳語一番。孩子們開始幫忙卸下貨物,完成任務後拿到“獎勵”。“你剛才直接把食物給他們,是不負責任的善心,只會害了他們。”負責人的那句話,直到現在還在我同學耳畔響起。

擦亮眼,別讓善心餵了白眼狼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這樣不負責任的善心。善心不是甘當全職保姆,適當時候要懂得拒絕。別讓你的善心,成為某些懶漢的溫床。更不要將自己當作任何人的救世主,你終究只是一個渺小的個體,自身能力有限,你可以幫他一時,卻幫不了他一世。可能沒有你的幫助,某些人還想著勵精圖治。而你的出現,讓這份努力變得無足輕重。養成了習慣,受助者就會對施助者產生依賴心理。這種依賴心理,會讓原本美好的善行腐化、變質。

擦亮眼,別讓善心餵了白眼狼

陀思妥耶夫斯基從他的好友雅諾夫斯基那裡得到一個驚人的消息

陀思妥耶夫基說:“大凡善良的人總喜歡把人往好處想,總是把人想得比實際上更好,總愛誇大他們的好處。對於這樣的人來說,以後的幻滅是很難過的。”不把人想得太壞,也不把人想得太好,以一種理性的目光看待受助對象,不讓善心滋生好逸惡勞,這樣的善行,才是真正的大善。

醒醒吧,別讓你的善心,去餵了白眼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