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吳興區----取吳國興盛之意得名,為湖州市的古稱

浙江湖州吳興區----取吳國興盛之意得名,為湖州市的古稱

吳興區是浙江省湖州市轄區,為湖州市的古稱, 總面積871.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60萬。吳興區歷史悠久,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文化之邦”的美譽。

一、歷史沿革

1、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334年),春申君黃歇徙封於吳,於今吳興區道場鄉境內築菰城,置菰城縣。秦改稱烏程縣。

2、三國吳甘露二年(公元266年),吳主孫皓改烏程為吳興,並設吳興郡,轄地相當於湖州市全境,錢塘(今杭州)、陽羨(今宜興)。

3、唐調露二年(公元680年),分烏程置吳興縣,這是縣以“吳興”冠名的第一次。後建置雖數有變更,但保留“吳興”之名。

4、民國元年2月(公元1912年),撤道廢府,設吳興縣。1981年1月,吳興撤縣併入湖州市。2003年起,湖州市區改名為吳興區。成為浙江省湖州市下轄的一個區。

二、地名來歷

公元266年,吳主孫皓取“吳國興盛”之意改烏程為吳興。

三、風景名勝

浙江湖州吳興區----取吳國興盛之意得名,為湖州市的古稱

1、湖州太湖旅遊度假區。 位於太湖南岸,國家AAAA級旅遊區,整個度假區面積為8平方公里。度假區依山傍水,氣候和水質條件良好,旅遊資源豐富,有百里大堤自然形成的濱湖景觀,有森林竹海、青山碧巖、溪泉瀑布、湖光山色的自然山水景觀。

浙江湖州吳興區----取吳國興盛之意得名,為湖州市的古稱

2、古梅花觀。又名純陽宮,坐落在湖州城南金蓋山桐鳳(雲巢)塢,始建於嘉慶元年(1796年),是道教中全真教龍門派在江南的活動中心,是江南地區最大的道教子孫叢林。

浙江湖州吳興區----取吳國興盛之意得名,為湖州市的古稱

3、古木博物館。坐落在風景優美的湖州太湖旅遊度假區內,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是一家集科普知識宣傳、森林文化展示、古木藝術鑑賞於一體的多功能展館。

浙江湖州吳興區----取吳國興盛之意得名,為湖州市的古稱

4、仁皇山。位於湖州市區北面的太湖度假區,山似巨鳳,羽翰青翠,龍飛鳳舞,原名“鳳凰山”。唐肅宗時,文喜禪師在鳳凰山建“仁王寺”,山以寺名,鳳凰山就有了一個具宗教文化印記的名號:“仁王山”。

浙江湖州吳興區----取吳國興盛之意得名,為湖州市的古稱

5、萬壽寺。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城南五公里之道場山中,唐僧如訥禪師來此開山,相傳如訥禪師曾與虎同居巖穴,因尊為“伏虎祖師”。寺始建於唐僖宗中和年間(881—884年),初名無可考。五代吳越時(895—978年)曾名“吳興正真禪院”,北宋改名“妙覺寺”。明末修葺,寺宇增益,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洪楊一炬,僅觀音殿倖存,餘皆成焦土。光緒三年(1877年)僧人法磬來山,苦心經營三十餘載,規模畢具,古剎重光,士庶瞻依,極一時之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