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鄭宋魯三國明明不弱,為何會被稱為弱國?

guai66


我是千里馬地圖,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鄭宋魯三國明明不弱,為何會被稱為弱國?

鄭宋魯這三個國家曾經強大過,但由於自身不同的原因最終都走向衰弱,直至滅亡。不能說他們一直都弱,也不能說他們一直都不弱,得分不同時期,此一時,彼一時。下面我分別談一談:

鄭國

鄭國國君為姬姓,伯爵,和晉國、魯國、衛國、燕國等諸侯國一樣,都是周王室的後代。

公元前806年,鄭國的開國君主鄭桓公建都陝西棫林,第二任君主鄭武公跟隨周平王東遷到虢鄶之間(今滎陽市東京城遺址公園),第三任君主鄭莊公遷都到鄭韓故城遺址,直到滅亡。

鄭國立國共計432年,傳位24君(有爭議),鄭國在周平王東遷洛邑後,鄭國因為出力不少,所以獲得了周王室的重用。在此基礎上,鄭莊公充分利用王室大臣的身份,經常利用王室之名為自己謀私利。比如兼併了周邊的小國,侵奪許國,干涉宋、衛、魯等諸侯國。鄭莊公也因此獲得了“春秋小霸”的稱呼。鄭國迎來了自己的強盛階段。

不過,在鄭莊公之後,鄭國迅速衰落。在齊國、晉國、楚國、秦國等大國的爭霸戰爭中,鄭國只能選擇依附於其中的大國。及至戰國初期,鄭國被韓國消滅。那麼鄭國為什麼會突然衰落呢?對此,在筆者看來,原因主要包含在以下幾個方面:

(1)根據史料記載,鄭莊公多寵子,在其死後,鄭國即陷入內亂。經過幾次君位爭奪,鄭國國勢大不如前。由此,內亂問題是導致鄭國迅速衰落的重要原因。

(2)在鄭莊公之後,鄭國幾乎沒有什麼比較有作為的君主,這和齊桓公之後的齊國比較類似。

(3)鄭國之所以能在鄭莊公在位時稱霸中原,是因為獲得了一個有利的外部環境。彼時,晉國分成了翼(晉)和曲沃兩部分,內戰頻繁;楚國還沒有北進中原,齊國也不夠強大。在此基礎上,鄭國獲得了稱霸的短暫時機。不過,在此之後,晉國完成了內部的整合,並且兼併了眾多諸侯國,而楚國也開始北進中原。對此,地處今河南省中部的鄭國,因為地處四戰之地,特別是加在晉國和楚國這兩大強國之間,根本沒有什麼擴張的空間。再加上齊國、秦國等大國的崛起,導致鄭國的四面都存在較大的壓力。如同戰國七雄中的韓國,鄭國的地理位置導致其難以擴張,並日漸衰落。


宋國

宋國是周武王封商朝王族建立的諸侯國,地位比較靠前的,比齊國、晉國、還有魯國都高,再加上地處中原腹地,所以宋國經常參加諸侯會盟。在宋襄公的時候,他插手齊國內政,平定了內亂,而且之後的他都有了霸主的名頭。

北方晉國和南方楚國爭霸時,宋國夾在中間,戰事連年不斷。宋國逐漸變弱,分析宋國變弱的原因:

(1)地處中原,無險可守,強鄰環繞,弭兵周旋。

(2)不思改革,發展緩慢。

宋國的宗族與政權密切結合,政權始終為華、樂、向、皇、魯等大族所把持。華、樂、皇是宋戴公之後,向、魯是宋桓公之後,勢力都很煊赫,合稱“戴桓之族”。宋昭公曾對此不以為然,想採取措施革除強宗的力量,但不僅沒有實現,反被祖母襄夫人殺掉,由此可見宋國的舊勢力舊觀念是何等的強固。

(3)民風淳樸,消極無為。

在春秋時代,中原宋民善良仁義、愚笨守舊是出了名的。其流風遺俗,至西漢猶存。司馬遷在論及各地風俗時曾指出,梁宋“其俗猶有先王遺風,重厚多君子”。所謂“鄭昭宋聾”,就是說鄭人聰明機靈、宋人愚笨呆滯,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宋襄公仁義之師了。不少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免”、“拔苗助長”、“削足適履”等,也是諷刺宋人愚笨呆滯、不能變通。

春秋戰國,皆為以戰養兵、以戰養國,中原列國其危機大多來自外而非內,周人鎬京城破來自犬戎,衛國多次遷都也跟戎狄相關,春秋戰國最為強大的諸侯國,皆在邊緣,如秦、楚、齊等國,皆在中原之外,而非在內。宋人以和為貴的思想本沒有錯,但在戰亂的年代,就是大錯特錯了。


魯國

春秋初諸候分封時,魯國最強,更強於齊國。但其後逐步衰落。

究其原因:

(1)在經濟上,魯國重農,商業並不發達,在西周初期依仗政治優勢還可以躋身大國,到了春秋禮崩樂壞時,經濟短板便顯現出來,反觀齊國,西臨大海,坐擁鹽鐵之利,注重經商,因而以煮鹽富甲天下;故而在經濟上不如齊國;

(2)在政治上,魯國嚴格遵守西周傳承下來的禮樂制度,但未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做出相應的調整,以致墨守成規,早在第一代國君伯禽時期,治國因繁瑣而遜於姜太公一籌,周公也因此斷定魯國將來必在齊國之下,因而,魯國的治國方略長久存在著與現實脫節的情況。這也可視為農耕經濟與過時的禮樂制度雙重作用的結果。雖有改革,如初稅畝,較之於其他諸侯,成效不明顯。

(3)魯國內部混亂,歷任國君庸弱無能,鮮有雄才大略者。寒微才士不能被任用,加上三桓把持魯國國政,有“慶父不死,魯難未已”之說,孔子被排擠出國,權臣竊國,政局長期動盪。必然衰落。

(4)魯國內政不修,而外部壞境卻十分險惡。南有強楚,東有齊國,被齊國長期蠶食鯨吞,自齊桓公時起,外部戰爭接連失利,雖有曹劌會盟劫持桓公,退侵佔之地,卻只是逞匹夫之勇,於國無益。後受到楚國進攻,最終亡國。


千里馬地圖


首先這個問題要根據時間來分別討論,因為鄭國、宋國和魯國三國曾經都不是弱小的國家,而是在一段時間內是一個有重大影響力的國家。但是著三國之所以被稱為弱國,則是因為隨著歷史的前進,在經歷與列國之間頻繁的爭霸戰爭後,最終徹底的淪為了小國弱國以至於最後亡了國。

三國燦爛輝煌的開局

魯國和宋國在建國時就是重要的大諸侯國。

魯國是周公旦的封國,由於周公旦需要輔佐年幼的周成王,魯國就由其子伯禽代替成為了魯國實際的君主。魯國把國都定在了曲阜,在剛剛建國的時候實際的領土並不是很大,但是在姬姓重要諸侯國身份的加持下,魯國充分的發展壯大,成為了與齊國並列的東方大國。

宋國的根基在建國時,其管理的百姓多是殷商遺民,其開國之君是商紂王兄長微子啟,因此其統治是十分穩固的。宋國的版圖大概是今天河南省東部、江蘇省西北部和山東省西南部地區,面積約有十萬平方公里,當地的經濟十分發達,所以宋國憑藉土地和人口,在春秋時期是作為一個強國存在的。

鄭國的情況和上述兩國不同,首先鄭國建國比較晚,受封的地盤也不是很大,而且其最初的封地在西周滅亡是已經徹底的失去了。鄭國是在幾代國君的努力下發展起來的,巔峰時期的鄭國有能力與周天子相抗衡,也是春秋稱霸的第一國。

三國慘淡的結局

三國中的鄭國最早滅亡,由於鄭國地處中原腹地,有夾雜在楚國和晉國之間,能夠存在到戰國時期已經實屬不易。在春秋時期,每次晉國和楚國交戰,最倒黴的都是鄭國,因此鄭國在一次次戰爭過後越來越弱小,最終鄭國於前375年被韓國所滅。

魯國也和其他西周早期的主要諸侯國一樣,被歷史的潮流中所吞沒,內亂和君主權勢的衰微是魯國衰弱的重要原因。魯國著名的“三桓之亂”使得魯國國君被架空,君主沒有強大的統治力國家必定衰弱,魯國最終於公元前249年被楚國所滅。



宋國由於家底比較厚實,生存能力比以上兩國都要強一點。在其最後一個君王宋王偃在位時還曾一度有比較大的發展,並且也敢了個時代潮流稱了王。但是弱國畢竟弱國,宋國也沒有牛逼多久,就被鄰國齊國給盯上了,在前286年被齊國所滅。

鄭國、魯國和宋國的歷史詮釋了兩個道理:一、在大爭之世,要想在國與國之間更好的生存,努力發展才是是硬道理。二、“大魚吃小魚”是強國一定會對弱國做的一件事情。


浮沉的歷史


地理位置

這三個國家是宗室諸侯,所以西周在分封的時候格外照顧他們。這幾個國家的封地都是處於黃河中下游,不但面積大,而且人口眾多,他們的地理位置還非常的優越。正因如此,他們的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國力自然是水漲船高。

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周圍的國家不斷崛起,地處中央位置的幾個國家遭到了針對。他們已經不是腹背受敵那麼簡單了,而是處於四面受敵的狀態,敵人有可能從各個方向進攻他們。

最慘的是,很多國家會選在這幾個國家境內交戰,最後不論是哪方能夠勝利,地處中央的國家都是血虧的。這就是最典型的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至於那些處於角落的國家,他們佔據著地形的優勢,進可攻退可守,所以霸主換成了他們。

戰力不強

咱們前面說了,這三個國家到了後期的時候經常會被各種入侵。不過,他們沒有憂患意識,雖然作出了增兵的舉動,但是士兵的戰鬥力普遍不是很強。 這與他們和平的崛起之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他們崛起的過程沒有太多波瀾,所以士兵們的戰鬥經驗是非常匱乏的。而那些位於邊境的國家經常會被蠻夷入侵,所以士兵的戰鬥力是非常剽悍的。打仗的時候看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所以他們在對上那幾個國家的時候自然是單方面屠殺。

相互制約

這三個國家在亂世當中肯定是希望努力發展壯大自身,但當時幾個國家的君主大多目光短淺,一直把彼此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如果其中哪個國家有崛起的趨勢,那麼剩下兩個國家會拼命抑制它。

這樣造成的結果自然是三個國家一直衰落,而周邊的國家迅速崛起。

沒有順應時代

當時時代的潮流是變法。變法改革可以大幅增加國力。而上述的三個國家一直恪守舊禮,對變法非常的排斥,覺得變法是對傳統禮儀的一種顛覆。而守舊的他們最後的結局自然是被那些經過變法的國家各種吊打。 等那三個國家意識到自己處境的時候,他們已經沒有翻盤的機會了。

如果說上述三個國家是反面典型,那麼秦國則是榜樣。秦國順應了時代,變法改革最徹底,所以他們最後成功取得了統一。

平心而論,秦國的底蘊其實不如上述三個國家。如果鄭國、魯國和宋國沒有恪守舊禮,而是高舉變法的旗幟,他們肯定是最有機會實現稱霸的。 這三個國家的經歷似乎印證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勝者。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