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背街小巷 提升城市形象

10月30日10點左右,記者在市區先鋒路看到,一輛隨意擺放在路邊的電動車在執勤交警指揮下被拖走。當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一大隊民警在先鋒路開展背街小巷亂停亂放整治行動,依法對亂停亂放的車輛進行處罰。

“亮剑”背街小巷 提升城市形象

交警依法對亂停亂放車輛進行清運

嚴格執法

車輛亂停亂放被拖離

從10月份開始,雨城區雙創辦組建了由交警部門、綜合行政執法部門、環衛處等多家部門組成的環境綜合整治隊伍,分成5個小組,對市區東城片區、西城片區、河北片區、青江片區、姚橋片區的城市環境進行綜合整治,進一步加大對城市環境中的“頑疾”,尤其是對背街小巷的治理。其中,我市交警部門主要承擔對亂停亂放交通亂象的治理工作。

“只要發現是亂停亂放,我們將立馬清運走。”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一大隊副大隊長李勇腱介紹,亂停亂放的電動車將被拖車運往停車場,車主接受交警部門的處罰後,才能領走電動車。此外,不僅是電動車,亂停亂放的非機動車也將受到處罰。

前期,針對亂停亂放現象,我市交警部門通過各種渠道,宣傳引導市民養成文明停車習慣。目前,交警部門正進一步加大對亂停亂放違法行為的執法力度。

李勇腱表示,懲罰不是目的,最終是希望市民養成文明停車習慣。據統計,在10月30日上午開展的整治工作中,交警部門共拖走20多輛亂停亂放的非機動車。

“有時候忙著辦事情,所以把電動車停在了路邊。現在即使再忙也要把車停放妥當。”在瞭解到我市交警部門正在開展亂停亂放交通亂象治理工作後,市民王賢嬌表示,這樣嚴格執法,對提升城市環境很有幫助。

為“雙創”助力

管理延伸到背街小巷

為進一步提升城市交通環境,今年以來,我市交警部門加大對市區桃花巷、張家巷、如意街、建新路、木城街、果園路、伏龍巷等背街小巷的整治力度。

不僅是對亂停亂放交通亂象的整治,在對背街小巷的治理中,我市交警部門一方面協調有拖車的修理廠,徵用拖車“全勤務”“全覆蓋”參與整治工作,清理長期佔用道路資源的“殭屍車”,亮出公共空間,還道於民。另一方面,結合正在開展的延時整治行動,加大巡邏警力的管控力度,加強對機動車佔道違停的處罰。

在加大處理的同時,為進一步解決老城區停車難問題,我市交警部門出臺便民措施,增加夜間錯時停車位,市民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停放車輛。

與此同時,聯合綜合行政執法部門實施“網格化”聯勤機制,開展聯合執法,對背街小巷非機動車亂停亂放、佔道經營等進行專項治理。

此外,在工作中,我市交警部門將管理由原來的主要交通幹道管理向強化背街小巷管理延伸,由原來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向農貿市場、小區、院落的督促指導延伸,由原來的機動車管理為主向非機動車、行人違法行為重點治理延伸,直面城市交通治理的難點問題,不斷提升城市環境。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李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