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高尖精”!“漢川籍”新材料成行業“領頭羊”

一卷長達900米的黑色基片,隨著傳輸線,被運送到地底的輻照車間。15分鐘後,母片收卷。還是這卷黑色基片,卻已經發生了肉眼所不能察覺的改變。

“輻照結束後,原本無規則鏈狀變成了有規律、閉孔的分子結構。不僅耐熱高達300℃,還同時具備了防水、抗震、抗壓等屬性。”近日,在湖北祥源新材輻照車間內,參觀者們看到了帶領公司成為“隱形冠軍”的產品——輻照交聯聚烯烴發泡材料。

從2003年成立之初,到如今的湖北省“隱形冠軍”科技小巨人企業,產品佔有率達全國的30%,祥源新材跑出了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加速度”。

向死而生的行業奇蹟

2003年,剛剛成立的湖北祥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做著簡單重複的工作:加工麵粉和服裝,生產無紡棉。企業雖沒“死”,但“活”得很勉強——員工收入低、流動大,企業無盈利,稅收無貢獻。

創始人魏小樂出身工業管理,對企業發展經驗豐富,頗有自己的想法。他深刻吸取了傳統產業無法長遠發展的教訓,於2008年作出重大決定:進軍“輻照交聯聚烯烴發泡材料”領域。

彼時,國內只有1個科研單位處於中試研發階段,另有3家企業從事小規模生產,市場幾乎是一片空白。而相對成熟的技術都掌握在日本、美國、韓國等國家手中。魏小樂何以如此大膽?

“源於自信!”多次的轉型發展,讓魏小樂明白,只有高科技才能讓企業走得更遠,要做就做“精尖特”。

此後,經過全面的市場考察,他最終看準了新材料——輻照交聯聚烯烴發泡行業的需求走勢。

也是為了這句“自信”,魏小樂幾經艱辛。他帶領公司高層,跑遍華南、華東的大眾城市,遍訪全國涉業的所有科研單位,最終一一解決了技術支撐、生產設備、廠房員工等難題。湖北祥源新材的牌子,被魏小樂掛起來了。

然而,擺在這個新生公司面前的第一道難題,就是如何打開市場,實現盈利。在毫無優勢的情況下,魏小樂堅守“質量”這一根本生命線,從生產人員到品管團隊,再到品檢制度,保證了層層工序的品質控制。“一旦出現生產異常,能馬上反應出是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

正是堅持“品質就是生命”的策略,讓公司迅速打開了國內市場。

不斷創新的企業動能

新材料行業市場競爭激烈,一旦跟不上客戶發展的腳步和趨勢,就會被市場淘汰。

公司雖已成功“轉型”,但直到2013年前後,祥源新材還處於模仿階段,技術的“瓶頸”制約了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壯大。

電子加速器作為核心設備,直接關係到最終的產品質量,祥源新材不惜重金也要購買最好的設備。發泡爐沒有現成產品,公司利用專利技術自制。在國內,在線監測輻射均勻度也是祥源新材率先採用。

2016年,厚度僅為0.07mm(相當於頭髮絲的直徑)的“高性能超薄型聚烯烴”泡棉問世,祥源新材一舉填補國內空白。這種用於手機中的電片,能起到密封、防水、減震的作用,這也讓祥源新材同國內外“手機圈”成功牽手,VIVO、OPPO、小米、華為,乃至蘋果、三星等世界頂級公司,都成為了祥源新材的客戶。

公司還與華中科技大學等武漢多家知名院校建立了校企合作關係。2017年,在漢川科協的牽頭下,公司與樊明武院士合作,成立院士工作站。此後,在輻照交聯領域,祥源新材既有國際先進理論支撐,更有厚實的技術支撐。公司還高薪打造了以博士為首的研發團隊,不斷攻克行業難題,為客戶提供了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2017年,祥源新材突破聚丙烯的技術壁壘,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可以生產聚丙烯的企業,市場佔有率達100%。由於技術難度大,之前我國的聚丙烯都是從日本、美國等地進口。同年,祥源新材銷售額達1.5億元,超過國內競爭對手——浙江交聯輻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7000萬。2018年,中國同位數輻照行業協會認定祥源新材為全國銷量冠軍。

精益求精的領導領頭羊

“目前,祥源新材立足技術優勢,參與制定的‘複合鋁箔聚乙烯絕熱製品’行業標準已在工信部立項,參與制定的‘輻照交聯聚烯烴發泡材料’國家標準已提交到全國塑料製品行業標委會。”漢川市經信局介紹。

祥源新材,可謂是當之無愧的行業領頭羊。

在公司的產品展覽間內,紅色、藍色、綠色……顏色各異的產品有著不同的用途。

“這種黑色的超薄型,正是用在手機電片上的。而這種銀色的,常常用於牆體保溫。”行政部項目專員趙進介紹,公司的產品被廣泛應用於體育、醫療、建築、汽車等多個領域,且產品除了科技含量高以外,還具有綠色環保無異味的特點,深受市場歡迎。

深耕新材料領域多年,祥源新材也逐漸打造出了自己的“朋友圈”。在電子領域,公司是華為、三星、小米、中興的供應商;在汽車行業,成為神龍等公司的內飾供應商;在室內裝潢領域,與聖象地板等企業合作多年......

2018年,祥源新材銷售收入達2.4億元。作為高新技術產業,漢川市當年為企業減稅200多萬元。祥源新材獲得“隱性冠軍”稱號、掛牌新三板,也分獲30萬元和100萬元的獎勵。

“除了減免稅收、獎勵等,漢川市委、市政府還出臺了很多促進企業科技創新的政策,給我們科技型企業釋放了非常好的信號。”公司副總黃永紅介紹。

目前,公司擁有授權發明專利15項、使用新型專利4項;受理發明專利15項,並申請美國專利1項;國內領先科技鑑定成果6項;湖北省重大科學技術成果9項。

“聚丙烯產品還處於持續開發中,憑藉其耐溫高、高壓縮強度、高緩衝性能、低導熱係數的特點,今年我們將力爭在汽車、建築領域進一步鋪建市場佈局。”公司副總黃永紅介紹。(特約記者楊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