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考上計算機的研究生?

1為什麼要考研,有什麼不一樣嗎

2專業詳解,瞭解各方向幫助選擇

3考試科目詳解

4學碩和專碩的區別

5院校推薦

6複習策略

7就業的各職業選擇

01為什麼要考研?

考研要先了動機,沒有動機很難在枯燥且艱辛漫長的考研之路堅持到最後。有的人可能說,計算機薪資高,是錢讓我充滿了鬥志!

對此雲澤只能說,真是庸俗且真實。可是你知道那掉頭髮的速度和你賺錢的速度是成正比的嗎

怎麼才能考上計算機的研究生?

考研要先了動機,沒有動機很難在枯燥且艱辛漫長的考研之路堅持到最後。有的人可能說,計算機薪資高,是錢讓我充滿了鬥志!

大家都知道,計算機本科就很好就業,所以我們面臨的就是讀研深造自己和就業的誘惑之間搖擺。我們目前主要就是數理,讀研和就業的問題。讀研能帶給你什麼東西?

怎麼才能考上計算機的研究生?

讀研特有收穫:

一、基礎知識更加的紮實

這個主要體現在兩個過程:

① 考研複習準備是一個很好提升專業基礎知識的過程。

② 研究生的項目大多數是自主性的,我們要自己查文獻,資料,同時進行實驗操作,所以這又是一個自主學習和實踐的過程。

三年的專業知識積累,概率上要比外出工作的人要沉澱的多。同時,可能有人會說,你研究生不就是隻針對一個項目,一個方向進行研究嗎,那你瞭解的比較多的也只是那個方向而已啦。我想說的是,研究進入到一個程度後,相當一部分的專業知識是相通的。

二、項目的管理

研究生,不僅僅要完成自己的畢業論文,同時也有可能參與到導師橫向課題的管理,整一個流程都要走下來,項目申報(申報書的撰寫),項目進程管理(這裡面很有文章)以及最後的項目結題,論文寫作,這個在外面公司企業做項目也是相同的,但在這會更加系統的學習。

三、查閱文獻,檢閱文獻的能力。

這三項能力是我個人覺得對比起外出工作更加有針對性能鍛鍊到的能力。

怎麼才能考上計算機的研究生?

工作三年你的收穫又是什麼呢?

一、收入

讀研期間基本沒有收入,而且還要交學費,但工作之後比較可觀的就是收入了,假如按食品學院第一年平均工資3500元來算,三年之後應該有個5000元左右吧,中間那一年姑且算做4000元吧,那三年下來的收入是3500*12+4000*12+5000*12=150000,15萬元,相當可觀的一筆收入了。

二、選擇的機會

出去外面工作,你可以任意的做出自己的選擇,這是一把雙刃劍,利用的好可以迅速找到自己的方向並有著不錯的發展,利用的不好那就會深陷泥潭。

怎麼才能考上計算機的研究生?

現在的情形綜合對比

那我們就來算一筆賬吧~

本科生薪資幹了幾年頂多意思一下給你稍微加點錢,小公司不可能給你開高薪,大公司諸如華為、中興一般不招本科生,除非是211 985的大學還得幹兩三年有經驗後才能進(那還不如用這兩三年去考研究生),也就是說,本科生如果你不升職的話,三年後你的薪資就增長量就很少了,像南京市區內房子基本都找不到2W以下一平米,將來如果買房娶妻生子,小孩一個月就要3000的消費,100W的房貸30年80W的利息平均每個月要5000~,6000讓你養老婆養小孩供房貸,會糾結到死的(當然也不完全是這樣算,工資是根據GDP被動漲的,還有老婆的工資),北上廣可能會開到一萬的月薪吧,但那邊房價貴比南京,算下來一樣的道理。

211、985大學的計算機研究生起薪一般是在10W+這樣,普通大學研究生比本科生也多不了多少,但是有進入大公司的機會,不像華為中興那樣直接拒絕本科生,而且研究生學歷升職的機會也遠大於本科生,現在的本科生太多了,人上司為啥不提拔別人要要提拔你呢。

主要看自身對這個職業的規劃,如果你缺少規劃,可以找我聊聊。有一說一,還是建議你考研究生的,有更多的人脈創造更多的機遇。

02各方向特性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一門應用廣泛的學科,本專業就業從事計算機技術研究和應用,硬件、軟件和網絡技術的開發,計算機管理和維護。

隨著時代的進步,很多工作也必須要接入計算機的運用來尋求新的發展,故而也同樣能勝任其他很多工作,互聯網+也是這個時代的產物。比如說購物+互聯網=網購,教育+互聯網=在線教育,坐車+互聯網=網約車等。還有一些產業也需要運用軟件達到一定的精確度,以毫米為單位,幾千幾萬件,那是一個人能做好的嗎。所以這個專業就是一個萬精油專業。簡單地說,我什麼都可以做!

怎麼才能考上計算機的研究生?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在考研當中是屬於理學和工學的一個交叉學科。主要有三個二級學科。

二級學科

081201

計算機系統結構

081202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081203

計算機應用技術

來說一下他們的區別吧:

計算機系統結構

機器語言程序員或編譯程序編寫者所看到的外特性,外特性就是計算機的概念性結構和功能特性。說人話就是研究計算機的基本工作原理,即為啥一大坨鐵塊能運行起來。以及在硬軟件之間的權衡。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涉及軟件設計、開發、維護和使用。研究的東西非常之多。再說人話就是,你編寫一個程序,從一開始的需求報告等設計好一個大概的框架,開發它並且你還要售後維護它保證它在使用的過程中不崩,等等等等。

計算機應用技術

這個專業“厚基礎,重方向”。本方向著重研究神經網絡、模糊邏輯等在視頻圖像處理與編碼中的應用。還將醫學成像技術、人工生命、非線性非確定系統辯識相結合,為醫學功能實時成像提供定量的理論依據、有效的分析方法和實用的計算手段。

就業的區別

這三個二級學科就業差別是非常小的,稍微學得好一點的自學能力很強。這三個方向之間都可以相互學習。所以說就業都是沒問題的差別比較小,更多學校也是按照一級學科來招生,複試才分方向。還有需要注意的是計算機考研複試很多學校是要上機的,也有不上機的但是相對少一點而且有的需要一些其他的要求。所以如果你想跨專業考計算機的話,一定要儘早的開始複習,系統的瞭解這個專業。

03考試各科目的特性

關於計算機的考研專業課有的學校是自主命題,有的學校是全國統考。也就是408統考,號稱理工科最難的專業課沒有之一,一共考4門,包含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

由於篇幅問題,只簡單說一下計算機網絡是做什麼的。計算機網絡比較偏硬件。學的是一些實際的操作!比如:創建小型局域網!什麼是對等網,局域網!還有就是網絡建組一些!我這裡有一些資料!有關學習計算機網絡基礎的!可以拿去看!這些是學習計算機網絡的基礎!初步學習的計算機網絡就是這些題的精髓! 需要題目可以找我。

都聽人說408有多難,這麼跟你說吧。我們專業當時有兩個個學霸,四年間績點一直在前面,不相上下,有一個是一直參加國家級競賽的。後來拿獎的那個保研了,沒拿獎的考唄。最後結果是數學英語還不錯,408掛了。

如果是統考,那擇校擇專業可以晚一點;如果是自主命題,那一定要先把學校專業給確定好。同時要注意一點就是,今後將會有大趨勢,即很多自主命題都往408統考這個方向靠攏,所以你選的自主命題可能會在你不注意的時候突然變成408。今年看那些非統考院校,一定炸了,因為那些沒有準備408的同學的學校又突然考408的,無處可去只能去那些學校了。

今年我整理了一些考408的院校和不考408的院校,可以找我來拿。

04考研裡學碩和專碩的區別

計算機的學碩呢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他在考研裡所對應的一個專碩呢叫計算機技術。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講兩者在考研中的一些區別。

1. 學碩專碩之分的由來

1.1 就業形勢決定碩士必須擴招

由於本科擴招嚴重,課程設置不合理,導致每年產生數以萬計的毫無實踐經歷和工作技能的待業畢業生。

對政府而言,待業人數的逐年增大,社會不安定係數逐年遞增,怎樣把莘莘學子入崗就業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對企業而言,找到優秀人才也相當不易,而中國人有高學歷情節,高學歷是人才的重要指標。所以,碩士在就業大軍中優勢明顯。

於是政府明白了,解決就業問題最直接的方法是把學生送入學校攻讀碩士(考研),既減少待業青年,又能培養企業認可的人才,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碩士擴招勢不可擋。

1.2 科研形勢決定碩士必須縮招

何謂碩士?碩士是有獨立思考能力和一定科研創新能力之人,甘於放棄功利而坐冷板凳苦心鑽研之人。

但是,隨著碩士的擴招,研究生成為就業的跳板,功利主義四處開花,風氣敗壞,沒有人願意攀登科學高峰了。同時,導師也不把研究生看成高等人才、中國科學的未來,而是斂財工具。這導致碩士質量嚴重下降,逐漸連碩士就業也成困難。

為繼先人之絕技,維持科學和就業的可持續發展,碩士縮招成為必然。

1.3 政府解決方案——學碩專碩之分

就業形勢決定碩士必須擴招,科研形勢決定碩士必須縮招,貌似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政府作為老練的和稀泥者,果斷使出殺手鐧——分碩士為學碩和專碩!政府希望,從一開始,考研者就主動舉手示意,究竟是為就業考研還是為科研考研。前者是為專碩,後者是為學碩。

傳統的碩士都是按照培養科學家的方案來培養學生。事實上,社會不需要這麼多科學家,大批量培養科學家也是天方夜譚。按照原有方案培養學生無疑是耗費科研經費,浪費學生青春。所以學碩專碩之分是政府一箭雙鵰的高招。而且學碩比例必然越來越低,專碩比例必然越來越高。

2.專碩之地位

專碩早已有之。專碩是以培養應用型和工程研究型人才為目的。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定位,專業學位為具有職業背景的學位,培養特定職業高層次專門人才。之前規定的是應屆畢業生不能考,只有工作兩年之後的人才可以考。這是由於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專業基礎較紮實,知道自己哪些知識薄弱,哪些知識工作中常用,無論學習規劃還是學習目標都更有針對性。導師對專碩的培養自由性較強,只需在關鍵時候給予必要指導即可。不過09年的時候應屆畢業生可以從學術碩士調劑到專業碩士。

應屆生可以直升專碩是形勢所迫的產物,名為碩士,卻已經失去碩士培養的初衷。這些專碩應屆生既不像學碩那樣接受循序漸進的科研能力和思維的培養,也不能像有工作經驗者那樣自主性針對性較強的汲取知識。導師究竟怎麼培養他們呢?既要區分於學碩,又要區分於之前的專碩,不倫不類。何況導師真的有時間仔細推敲專碩培養方案嗎,更可能是放養式的給幾個項目做做,最後些篇論文畢業罷了。

專碩目前處於非常尷尬的局面。

3.學碩專碩之前途

學碩專碩本身並無高低貴賤之分,兩者是平行的,前者向著學術,後者向著應用,前者是小部分人,後者是大部分人。

但是改革後的專碩畢竟是新生事物,就總體而言,在一段時間內其認可度要低於學碩。這段時間是多久呢?我想短則三五年,長則十年二十年。時間長短完全在於培養方案。如果方案得體,即確實能培養出極具應用能力的人才,很快專碩的認可度就會超過學碩。畢竟企業需要的是應用型人才。可是從目前浮躁的氣氛來看,應用型人才更像是一種口號,筆者很難搜索到專碩系統的培養方案。還有一種說法,兩者的教學一樣,差別僅在於畢業論文和直博。專碩畢業論文對理論要求低一些,容易過;專碩不能直博。不過從政府的態度看,政府絕對不會偏向學碩,反倒是會偏向專碩。近幾年學碩的培養的確差強人意,而解決就業問題是當務之急。所以政策上絕對會大張旗鼓的宣傳專碩,並且專碩的待遇也不會比學碩差。只要有政府支持,從長遠看,專碩總有一天會超過學碩。

而學碩呢?當然保持原來的教學風格,培養著理論和實踐有點脫節但認可度較高的所謂學術型人才。值得慶幸的是,由於專碩的存在,學碩的比例會越來越小。或許不久的將來,學碩又會變成精英教育,學碩會越來越成為科學發展的中堅力量。

究竟報考學碩還是專碩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的觀點是,如果你的考研目標是搞科研、考博士,那麼學碩幾乎是你的唯一出路,你要義無反顧的報考學碩;如果你的目標是就業,同時對自己的實力較有把握,安全起見最好報考學碩,實在不行也能調成專碩,萬一將來想混個博士學位,直博是條捷徑,既省時又省力;如果你就是想混個文憑就業,同時對自己的實力沒有把握,直接報專碩,專碩也是雙證,完全滿足企業對學歷的虛榮心,不要怕有歧視,即使有也是短暫的。

4.學校們的招生人數

怎麼才能考上計算機的研究生?

以華南理工為例,19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碩擬招生63人,華南理工大概的推免比例為60%,也就是說華南理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統招大概在30人左右,而他的計算機專碩擬招生113人,推免比例在30%,也就是說統招人數在80人。相比起來專碩的招生人數是非常佔優勢的。

5.考試內容

不贅述。

05院校選擇推薦

►本一級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77所,本次參評75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238所。

第一檔次(適合本專業的學霸報考)

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

以上院校呢,他的考試難度主要就體現在專業課上,他們的專業課是比較壓分的考試內容的考的非常的難,而且招生相對來說比較少,推免的比例比較大。

雲澤良心推薦: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首先他的學科實力在中原地區是非常強的,雖然他專業課的考試內容難度也很大,但是西電的招生人數是非常多的,相對於第一檔次的其他院校來說,他的招生多提高了學生的上岸的幾率,而且學科實力排名也非常靠前。

怎麼才能考上計算機的研究生?

第二檔次(適合基礎一般及以上學生報考)

復旦大學、北京郵電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南京郵電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天津大學、中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

雲澤推薦:大連理工,南京郵電大學在上述學校中性價比相對而言還是較高的,同樣的這兩所院校的招生在第二類檔次中也是非常多的,並且學科實力也是在同等檔次的院校中也是特別好的。在就業方面,在當地或者外省都是很好的

大連理工:

怎麼才能考上計算機的研究生?

怎麼才能考上計算機的研究生?

第三檔次(適合基礎比較一般的同學報考)

中國礦業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河海大學、重慶郵電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江南大學、蘭州理工大學、長沙理工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這類院校相對前兩檔來說他們的學科實力不是特別強,所導致他的專業課不是特別的難

雲澤推薦:河海大學,招的多,專業實力也不差。

具體院校信息,我這邊蒐集了所有學校的信息如果需要,加我微信就ok

06複習規劃

關於計算機專業基礎綜合考試、時間上安排、各階段選用什麼樣的複習資料是廣大考生希望瞭解的問題,這裡這幾個問題進行詳細解答:

第一階段是全面複習、打好基礎的階段。

時間一般從3月份開始到7月份左右。這一階段選用的複習資料主要是和大綱比較吻合的教材以及配套的習題。目前來說,教材已經基本統一。

數據結構選用嚴蔚敏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C語言版的《數據結構》,習題建議選用李春葆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數據結構習題與解析》;

計算機組成原理有兩個版本的教材,可以任選其一:一個版本是白中英主編、科學出版社出版的《計算機組織與結構》及配套習題,另外一個版本是唐朔飛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計算機組成原理》及配套習題;

操作系統一般選用湯子瀛主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計算機操作系統》,配套習題可以選用李春葆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操作系統習題與解析》;

計算機網絡選用的教材是謝希仁主編、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計算機網絡》(最新版是第5版)及配套習題。

第二階段是強化複習、重點深入的階段。時間一般是7、8月份到10月份。 這一階段可以選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的《計算機專業基礎綜合考試大綱解析》,或者選用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計算機專業基礎綜合考試複習指南》。這兩本書都是根據考研大綱編寫的,並且都配有相當數量的習題。

第三階段是系統總結、模擬訓練的階段。時間一般從11月份到考前。

這一階段必須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總結,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查漏補缺,同時要精選一定量的模擬試題或歷年真題演練,去年這方面的模擬試題很少,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鞏微主編、原子能出版社出版的《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考試全真模擬試題集》。

通過模擬訓練,一方面可以幫助自己發現自己的薄弱環節;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培養臨考狀態,是適應真實考場必不可少的一步。以上三個階段,對於基礎比較好的同學,也可以直接從第二個階段開始。

對跨專業的考生來說,如果以前沒有任何基礎,考計算機專業基礎綜合還是有相當難度的。所以首要的一點,跨專業考生必須及早入手,早點開始複習專業課。或者說盡量考一些自主命題的學校。

當然我也可以帶著你學一個月。

07職業選擇

不要以為計算機出來就是搬磚的,大錯特錯。最低檔次的是程序員。

計算機的就業非常之廣泛。

程序員和系統分析員、硬件工程師、硬件測試工程師、軟件工程師、軟件測試工程師、技術支持工程師、網絡工程師、系統工程師、數據庫工程師、信息安全工程師、軟件架構師。

簡單挑兩個職業說一聲。

程序員和系統分析員:

不存在哪個高級、哪個低級的區別,他們是兩種職業,對職業技能的要求完全不同。程序員,顧名思義,主要是編寫程序,是計算機專業入行需要練好的基本功。系統分析員的技能要求他必須要懂得如何寫程序,但是他的重心在於如何把一個很大的項目切割成適合個人的小塊,然後將這些小塊組織起來。程序員的職責就是如何更好更快的實現這些小塊。

軟件架構師:

在很多公司中,架構師不是一個專門的和正式的職務。通常在一個開發小組中,最有經驗的程序員會負責一些架構方面的工作。在一個部門中,最有經驗的項目經理會負責一些架構方面的工作。實際上就是軟件的總體設計師,架構師是在工程實踐中培養出來的。軟件架構師是軟件行業中一種新興職業,工作職責是在一個軟件項目開發過程中,將客戶的需求轉換為規範的開發計劃及文本,並制定這個項目的總體架構,指導整個開發團隊完成這個計劃。主要任務不是從事具體的軟件程序的編寫,而是從事更高層次的開發構架工作。可以這樣說,一個架構師工作的好壞決定了整個軟件開發項目的成敗。

有想要考研的小夥伴,關注本公眾號,408計算機考研會 ,院校分析,知識點分析乾貨滿滿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