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支话筒,挥斥方遒


用一支话筒,挥斥方遒

​文 | 光希 薄荷

有一群大家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人,最近凭借“神仙打架”频繁登上微博热搜,被网友们瑞思拜。

为什么说是神仙?

不妨先回忆一下那些年大家都经历过的高考,满分作文是会被编纂入书,供千亿学子拜读个好些年的。

而现在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盲选题目临场发挥,几秒的时间就能出口成章,“章与章”拼在一起,就是一篇满分作文。

当然这么说夸张了,不过短短几句话,离800字可差得远,但其中的即兴、文采,足够网友膜拜。

这些人,出自一档最近播出的央视综艺——《主持人大赛》。

用一支话筒,挥斥方遒

里面有大家熟悉的董卿和康辉担任点评嘉宾,一整个“央视巨团”后方坐镇担任专业评审,再加上公证处的参与,一个阵仗整下来,不亏是央视的排面。

这种大排面下出场的选手自然差不到哪儿去,节目第一期过后,就有几个凭借在节目中精彩的表现上了微博热搜。

选手们如此,评委们也一样,轻描淡写间一语中的。

让人不禁感叹,这都是什么神仙?

01

邹韵,谐音,“走运”。

节目第一期,她以新闻类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进入下一轮。

这可不仅仅是靠走运。

节目第一期结束她就以亮眼的表现上了热搜,站着落落大方,开口不卑不亢,被网友称神似外交部的“神仙发言人”华春莹。

用一支话筒,挥斥方遒

就像邹韵在节目中说的,CCTV杯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之后,她歪打正着地进入了CGTV工作,开始以一名媒体人的身份,出现在各个国际报道的现场。

她曾经英语对话袁隆平,也在美国“7.20丹佛枪击案”发生不到2个小时,就用最快的速度,把最新的消息传达给了国内的观众。

多少个现场历练出来的人,短时间内进行资料整合、快速组织语言的技能自然不会差,这在节目里果然就呈现出来了。

用一支话筒,挥斥方遒

一开口就是正宗的央视范儿。

先是在3分钟的自我介绍里,将个人经历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变化相结合,从学中国话到喝中国茶,用自己的见闻做引子,扩展到中国对世界的融入,环环相扣又不落俗套。

最后卡点介绍完自己,还提升了整个介绍的格局。

用一支话筒,挥斥方遒

就连90秒即兴发挥,都能在几秒钟的时间里,出口一篇从审题到立意再到升华的好文章。

用一支话筒,挥斥方遒

这个底蕴,让她圈粉无数。

就连刘欣也夸,“在国际上,我们真的太需要像你这样,能够为中国发声的国际主持人和记者。”

顺便一提,今年的5月份,刘欣刚因为约辩美国FOX商业频道主持人崔西·里根,就中美贸易等相关话题展开公开辩论,一战成名。

用一支话筒,挥斥方遒

如果说节目里的选手是还在成长期的小神仙,那围坐在舞台边缘的一众团体,就是实实在在够格让人顶礼膜拜的“大神”。

“道高一丈”的他们,才是这个节目最吸睛的星。

02

一个神仙聚集的节目。

没有刻意的荣誉表彰与经历回顾,点评不超一分钟,画面就完了,紧接着打分、出分、下一位。

堪比体育竞技的快节奏里,董卿、康辉这两位点评嘉宾也能凭自己的三句话杀出一方天地来,让观众连连称赞。

这靠的,就是多年深厚的功底。

先说说康辉,一名从毕业开始就耕耘在新闻领域的大前辈。

香港回归、美国空袭伊拉克、澳门回归、美国袭击南联盟……在每一次国家乃至国际上的大型事件现场中,都能看见他的身影。

节目里的选手面对90秒的即兴发挥,其出口成章就已经令观众佩服,但康辉当年可是曾在APEC直播报道时面对突发情况,即兴滔滔不绝了20多分钟的人。

用一支话筒,挥斥方遒

前辈确实是前辈。

节目里,言简意赅的几句话,就把选手的问题全给点了出来。态度、角度、个性,都有了。

用一支话筒,挥斥方遒

听得小撒也连连点头。

这也还只是康辉的冰山一角。在节目里被成“当代怼言大师”的他,可是曾经因为在央视联播中巧怼美国政客,连上了三天热搜的人。

还记得那句“荒唐得令人喷饭”吗?

用一支话筒,挥斥方遒

后来,#今天追新闻联播了吗#、#粉联播您有眼光#等话题,轮番在热搜榜上打滚。这还带动了一连串的央视主持人,在节目中对美国政客及言论发表犀利且文明的评论。

用一支话筒,挥斥方遒

“怼得你灰头土脸,怼得你哑口无言。而且怼得时候,我们始终气定神闲。”

康辉就是“字字珠玑”的最佳代言人。

再说说董卿。

以“腹有诗书气自华”著称的董卿,大概是节目播出前观众最大的期待了。

一个词形容:“全程高能”。

选手们的即兴发挥被网友统称“神仙打架”,既然是神仙打架,那自然看什么都是两个字,完美!

这就是点评嘉宾需要上场的时候了。

针对文艺类选手的自我介绍与即兴演讲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董卿几乎是直切要害,对症下药。

提示抽到《家乡的歌声》的付琰,做即兴务必切题;一场在观众看来没毛病的即兴中,指出选手尹颂对主题“思念”做的文章不够多。

在节目中晋级而备受争议的李莎旻子,董卿一句话便指出多少具备些“湖南卫视特色”的她,身上所带有的亮点:有对象感,情感表达几乎完美。

用一支话筒,挥斥方遒

全程话不多,但句句干货。

这就很像《演员请就位》当中的陈凯歌,看内行门道,还能给完整简单的表达出来,让外行人听得明明白白。

简直是整个点评环节的灵魂所在。

而这每一句一语中的的背后,同样是一场又一场主持下来的积淀。

03

这档节目好看的地方在于,从选手到评委、从主持人撒贝宁到由一众大佬们组成的专业评审团,每个人身上都有非常值得推敲的点。

用一支话筒,挥斥方遒

首先,选手们不是刚进职场的小白,大家都是有丰富经验的卫视主持人,就注定了这档节目的调性不是简单的“职场竞技综艺”,没有那么多迷茫困惑需要解答,也没有冗杂的情感需要抒发。

清清爽爽,高手过招。紫禁之巅,天外飞仙。

从立意和格局上说,这档节目捡起了现在很多综艺已经失去的初心。

包括选手在90秒即兴发挥中体现的那一套功底,真的不是技法纯熟就可以达到的效果,他们能真实情感地将一个事件升华到社会层面意义和家国情怀中。

甚至在一套行云流水的讲述后,本来以为要结束了,然后又出现了更高一层的反转式的升华,跟自己继续battle。

不露痕迹地让人感到泪目,是最高境界了吧?

用一支话筒,挥斥方遒

董卿和康辉作为评委,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什么叫做“腹有诗书气自华”。有网友说,两个人说话的语速,刚开始会让人以为不小心开启了0.75倍速,但是越看越入戏,越看越静心。

再说到专业评审团,虽然在节目里的镜头不多,但是也保持着和整个节目高度一致的风格。

“无论做多么难的话题,她总是驾轻就熟,永远带着特别大的激情去做。在国际上,我们真的特别需要像你这样,能够为中国发声的主持人和记者。”

温柔地、从容不迫的徐徐道来。云淡风轻,但是就是能感觉到蕴藏在里面的那种大格局。

要知道,刘欣可是今年5月份舌战美国女主播的“最佳辩手”啊!

这档节目之所以好看,可以说是满足了不同人的不同诉求:增长学识、感受一档竞技节目的纯粹、为了某个主持人的人格魅力而来……

而且看这档节目根本不需要看字幕,每个人都字正腔圆。富有涵养、智慧和文化底蕴,不疾不徐地蔓延出来的声音,带给人的魅力,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

用一支话筒,挥斥方遒

用一支话筒,挥斥方遒

用一支话筒,挥斥方遒

但前提是,这个舞台上的所有人,能扎扎实实地立住、站稳了,不仅是在这档节目中,他们很多时候代表的形象更大,也更深远。

这群人经过严格选拔、有着过硬的文化涵养,这是基础。不同人有着难以替代的魅力,才是他们能够“封神”的意义。

用一支话筒,挥斥方遒

节目中,董卿负责“气自华”

用一支话筒,挥斥方遒

康辉负责“气小撒”

比如曾经《今日说法》里的小撒,可以无缝衔接到“芳心纵火犯”,国民度和美誉度一直维持在A+水平;

朱广权的口才好到可以直接在说唱节目里用freestyle跟选手battle,他也使得许多严肃节目更温情和热闹;

董卿一度被称为是“央视一姐”,现在的她做主持也做制片,不放过任何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因缘际会,撒贝宁多年前正好是通过央视的主持人大赛走红,开启了自己的名嘴主持人职业生涯。

用一支话筒,挥斥方遒

他是第三届CCTV主持人大赛金奖得主,2019年,他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主持人。

他说,“你们是我的过去,希望我是你们的未来。”

用一支话筒,挥斥方遒

还记得第一次跟着父母看这个节目,里面的人还在被爸妈指着满口称赞,今天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已经成了这档节目的主持人,临场应变更灵活了,没变的恐怕就剩那点幽默,和被机器人做成诗的身高。

用一支话筒,挥斥方遒

来自微博网友的共识

而那些年的主持人大赛,诞生的不止一个“撒贝宁”。

每个主持人身上,都有他曾经走过的路,这些路上的经历化为他的特质,融汇进他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

评审员之一的鲁健曾在采访中透露过9年之后这一届《主持人大赛》的选人要诀:“现在的主持人选拔更看重选手的个性化特质,这个个性化特质依赖于知识、情感、才艺都可以,能充分展现出和其他人不同的特征。”

而提供给这些小神仙们展现自己的这个舞台,与其说是一档竞赛综艺,不如称它是跨越时空的一场自我审视。

加之高效率的赛制、不拖沓的节奏,和一群“老神仙”简单几句就让人恍然大悟的业务实力展现。

只能说,官方出品,必属精品,央视还是你撼动不了的爸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