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這十條,不是聖人也是賢人

記住這十條,不是聖人也是賢人

01.流水不爭先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水無常形,順勢而為,為而不爭,方達所願。“不爭先”不是不求上進,而是尊重自然規律,不破壞均衡,不因小失大、迷失自我。

02.嗜慾深者天機淺

一個人的慾望過多,就會相應地缺少智慧與靈性。
生活中貪財、貪權、貪色的人,沒有不迷失心智的,而迷失心智,正是禍害生命的開始。

一個人如果不以修養為重,不懂得節制慾望、就會迷失自己的本性。

03.君子知命不算命

萬事萬物有時、有運、有勢。
“時”是時機,有天時而運氣未至,也難免落空;“運”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和合,三者沒和合時,運自然不動,運不啟動,人也受困;“勢”是勢差,勢差越大,能量越大,猶如瀑布。

這三者合在一起,就統稱為“命”。

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知命,首先是知“己命”,就是要知道作為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該如何立身、處世;其次是知“天命”,有了人生閱歷之後,感悟到天地自然之道,從而能夠順天應命。

一個人知命以後,心中沒有疑惑,能夠坦然接受一切,自然不需要算命。

記住這十條,不是聖人也是賢人

04.人算不如天算

也許,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小算盤,算計著自己的收益,進而算計著別人。
千算萬算,人算不如天算;算來算去,算自己!

天就一算,算什麼呢?算每個人的“德”。

天地無親,唯與善人。積一點德,就修一點福。

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惡,人怕,天不怕。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人若忠厚,福必隨之!

05.人情世態,不宜太真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世俗的人情根據人的處境窮通而變冷變暖,人的臉也隨著對方地位的高低,而變得熱情或者冷淡。

趨炎附勢,是世人之常態。認識到這一點,就應當看淡人情的變化,失意時受到冷落,也不必罵一句“狗眼看人低”;得意時受到追捧,也不必飄飄然,還是要保留一點清醒!

俗話說:“凡事不能不認真,凡事不能太認真。”

真誠待人,以真面目見人,這個要認真;至於對方是否真誠,是否真面目,卻不必太認真。

06.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修直挺拔的樹木先遭到砍伐,水質甘甜的井先枯竭。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常立於人前,必遭人忌恨!

一個人有才華是好事,但是不要四處張揚,鋒芒畢露。恃才傲物,會給自己帶來災禍。

記住這十條,不是聖人也是賢人

07.中和為福,偏激為災

心態平和,做事中庸,這樣的人是有福的,而性格偏激執拗的人往往生活不順利,甚至惹來禍患。


08.少事為福,多心招禍

福莫過於少事,禍莫過於多心。
一個人最大的幸福莫過於沒有煩心的事,一個人的災禍沒有比疑神疑鬼更可怕的了。

只有那些整天奔波勞碌、瑣事纏身的人,才知道無事一身輕是最大的幸福;只有那些經常心如止水、寧靜安祥的人,才知道猜疑是最大的災禍。

09.真不離幻,雅不離俗

真實與虛幻,高雅與低俗,這都是相對的。
人生如夢,夢如人生,做夢也是人生。儘管“黃粱美夢”“痴人說夢”“白日做夢”等常被人笑話,然而上天把一日分為晝夜,就是讓我們一半在現實中,一半在夢鄉里!

記住這十條,不是聖人也是賢人

10.兩年學說話,一輩子學閉嘴

古人說:“多言為處世第一病。動不如靜,語不如默。”
“風流不在談鋒盛,袖手無言味最長”,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有時候並不是光彩照人,反倒是沉默不語、若有所思更顯得高深莫測!

注:來源網絡,僅作分享,如有侵權,告知即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