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儋州紅色之美”全媒體行探訪絢麗紅色儋州

“發現儋州紅色之美”全媒體行探訪絢麗紅色儋州

“發現儋州紅色之美”全媒體行探訪絢麗紅色儋州

近日,“發現儋州紅色之美”全媒體行活動在儋州市那大鎮石屋村開啟。本次全媒體行活動是儋州市為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貫徹落實黨中央有關精神以及海南省委、省政府有關部署,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海南省“傳承紅色基因 投身自貿區(港)建設——海南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大型紅色文化主題活動”的重要活動之一。

“發現儋州紅色之美”全媒體行探訪絢麗紅色儋州

儋州市南豐鎮中共瓊崖特委與瓊崖縱隊總部舊址內部

據瞭解,此次活動的採訪線路覆蓋儋州那大鎮、和慶鎮、南豐鎮、白馬井鎮、光村鎮五大重點紅色鎮域,圍繞中國村官精神館、木排村結盟園、南豐鎮瓊崖縱隊總部舊址、白馬井渡海先鋒登陸點、泊潮村農會舊址、黃金容革命烈士紀念碑等重點紅色資源,利用豐富多樣的融媒體報道手段,對儋州23年紅旗不倒的革命事蹟進行挖掘,並對近年來儋州革命老區鄉村振興事業發展取得的新成就、新進步、新經驗展開全方位的實地考察採訪報道。

“發現儋州紅色之美”全媒體行探訪絢麗紅色儋州

臨儋聯縣委、縣政府舊址

在距那大城區2公里的石屋村,採訪團成員一行實地瞭解了該村以打造基層黨員幹部“精神高地”為目標要求,以建設艱苦創業和中國村官精神體驗基地為特色,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石屋村延續“二十三年紅旗不倒”實事求是、開拓進取的精神內核,“老先進”煥發新魅力,讓紅色精神歷久彌新。

“發現儋州紅色之美”全媒體行探訪絢麗紅色儋州

探訪中國村官精神館

在南豐鎮,全媒體行的記者們探訪了中共瓊崖特委 、瓊崖縱隊總部舊址追尋紅色印記,感悟革命精神。同時,深入瞭解了當地正積極引導群眾發展蜜柚、種桑養蠶、黃皮等特色農業產業種植,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市場需求,深化“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建設;以打造農業知名品牌,建設農業觀光農莊,打造特色生態農業小鎮;以吸引優質農業企業進入南豐,形成基地帶農戶的規模化經營格局等工作為方向,努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有效全面推進了南豐鎮各項事業持續、快速、和諧發展。

“發現儋州紅色之美”全媒體行探訪絢麗紅色儋州

聽儋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副研究員唐卓昌講述瓊崖縱隊革命故事

在曾被譽為瓊崖西部“小延安”的和慶鎮木排村,採訪團一行行走在繁茂蔥蘢的橡膠林中,耳邊彷彿還能聽到瓊崖縱隊抗日戰爭戰歌,鼻尖還能聞到槍炮烽火硝煙的味道。這裡曾經是瓊西第一塊抗日根據地——木排抗日根據地遺址,黎苗族人民與共產黨員歃血為盟從此翻身得解放的發生地,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第四支隊駐地舊址,臨儋聯縣委、縣政府舊址。歲月無聲,這些紅色遺蹟默默見證著那段崢嶸歲月。

“發現儋州紅色之美”全媒體行探訪絢麗紅色儋州

位於白馬井鎮超頭海灘的渡海解放海南島首個登陸點

在儋州市白馬井鎮超頭海灘,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作戰解放海南島的第一個登陸點,採訪團記者們聽取了69年前那段充滿硝煙與戰火崢嶸歲月裡的燃情故事,以及革命先烈為海南解放的光榮事蹟……

歲月滄桑、歷久彌新。曾經硝煙瀰漫的海岸上已然一片和平寧靜,經常可以看到漁家婦女和小孩在沙灘上挖螺做菜吃,不遠處就是洋浦港,工業文明與鄉村生活交織其間。

近年來,洋浦大橋建成通車,西部高鐵開通運營,大型房地產項目拔地而起。70年奮鬥,儋州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多項指標實現十倍甚至百倍增長,今天的儋州已經成為一個現代化城市。

據悉,本次“發現儋州紅色之美”全媒體行由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指導,中共儋州市委和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旨在繼承紅色基因,傳揚紅色精神,還原整合儋州紅色事蹟,全面展現出儋州獨特紅色之美,進一步宣傳儋州豐厚的紅色文化資源,打造紅色儋州形象,塑造儋州紅色文化品牌,為全面開啟儋州建設成為海南西部中心城市,續寫千年古郡輝煌注入強大動力。(人民網海南頻道 枉源 儋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