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皇后,一個在明朝,一個在東漢,兩人有的一比

說到馬皇后,你會一下子想到朱重八朱元璋的那位結髮妻子,馬大腳馬皇后馬秀英。是的,馬皇后馬大腳“賢內助”“廉內助”,《明史》曰:“後仁慈有智鑑,好書史。後勤於內治,暇則講求古訓。母儀天下,慈德昭彰。”歷史上還有一位馬皇后,東漢明帝劉莊(公元6年一75年)的皇后,伏波將軍馬援小女。《續列女傳》稱讚她“在家則可為眾女師範,在國則可為母后表儀”。她與馬大腳馬皇后宛如並蒂蓮,綻放在歷史長河之中。

馬皇后,一個在明朝,一個在東漢,兩人有的一比

馬秀英

這位馬皇后,少喪父母。但她不愧是大將軍女兒,10歲時便能把府上裡裡外外打理得井井有條。父親在軍中病死,由於他功勞太大,難免遭人妒忌,小人便如狗一樣的出來亂咬。劉秀剝奪了馬家爵位,馬家一落千丈。13歲時的小馬氏,劉秀為皇子們選老婆,由好人出面說馬援有功於朝廷,方才加入應選隊伍,最終被選中。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立為皇后。章帝即位尊為皇太后。她受其父馬援和漢高祖劉邦等影響,重視帝王家訓家教,尤重對“外戚”的訓誡,要求非常嚴格。

身處東漢的馬皇后,看透了西漢外戚亂政和驕奢之風的危害,當她修煉成正果,說話管用的時候,總想以榜樣的力量來實現自己的目標。她注意從自身做起,倡導簡樸的生活。她“常衣大練,裙不加緣”,諸王親家來朝拜,遠遠看到馬皇后粗疏的衣袍,以為很華麗,但走近一看,不禁都笑起來。她解釋說:這種絲織品染色很好,“故用之耳”。其實,她這樣做的真正用意在於帶頭節約:“吾為天下母,而身服大練,食不求甘,左右但著帛布,無香薰之飾者,欲身率下也。”馬皇后也被稱為“布衣皇后”。

馬皇后,一個在明朝,一個在東漢,兩人有的一比

馬太后

崇尚儉樸,反對奢侈和腐敗,是需要教育和制度雙重建設,單憑教育一項有時是不頂用的。馬皇后本以為這樣一來,“外親見之,當傷心自敕”,自克、自律、自制,改奢從儉,不料他們反“笑言太后素好儉”。那些外親來拜叩時,依舊是“車如流水,馬如游龍,蒼頭衣綠褠,領神正白”。豪華陣容,貴族氣派。於是,她採取對策,“絕其歲用而已,賞以默愧其心”,停發一年俸祿,讓他們明白自己的錯,不再鋪張浪費。其兄馬廖等辦理母親的喪葬,修建墳墓的高度超過標準。馬皇后知道後立即責令整改,馬廖等“即時削減”。反之,“其外親有謙素義行者,輒假借溫言,賞以財位”。

對皇子和公主們管理要求,馬皇后也是如此,處罰奢侈,獎勵儉約。比如新平公主穿的衣服是用天青色的細絹做的,外衣是直領,馬皇后見了就訓斥她,並下令不得給予厚賜。漢明帝兒子廣平王劉羨、世鹿王劉恭、樂成王劉黨入宮問起居,“車騎鞍勒昆黑色,無金銀採飾,馬不逾六尺”,樸素無華,馬皇后反而“賜錢各五百萬”。在馬皇后的影響和帶動下,朝廷內外形成了從儉之風。古人評價說:“教化不嚴而從,以躬親率先之故也”。

馬皇后,一個在明朝,一個在東漢,兩人有的一比

馬太后

馬皇后最難能可貴的是克己輔佐漢室。在明帝永平年間,她從不因自己孃家的利益干涉朝政。當時,其兄馬廖和其弟馬防、馬光在朝為官,她從不為其請求升遷,故其兄弟於明帝在位期間沒有晉升。章帝即位後,欲封爵諸舅,馬太后依然不同意。後公卿等又上書,依漢舊典,外戚以恩澤封侯,她還是不同意,認為這是請封者們“皆欲媚朕以要福耳”。

馬皇后借鑑的是當年“田蚡、竇嬰,寵貴橫恣,傾覆之禍,為世所傳。故先帝防慎舅氏,不令在樞機之位”。田蚡是漢景帝的王皇后同母弟,竇嬰是漢文帝的竇太后侄,都被封侯拜相,最終均被誅棄於市。病根都是因寵驕橫,而遭敗亡之禍。兄弟提拔的事,一直到三位兄弟都是年高體弱有病時,並且等到天下豐收、四邊無事的建初四年(公元79年),馬太后方才應允。章帝“遂封三舅廖、防、光為列侯”。

馬皇后,一個在明朝,一個在東漢,兩人有的一比

馬太后

事後,馬太后還說了這樣一段話:“吾少壯時,但慕竹帛,志不顧命。今雖已老,而復‘戒之在得’。”意思是說:自己青壯年時懷慕古人,書名竹帛,而不顧生命之長短;現在老了,更要戒貪嗇吝。言下之意就是要更加吝惜封爵,不想濫封親戚,從而不辜負先帝所託。她“所以化導兄弟,共同斯志,欲令瞑目之日,無所復恨”。馬太后就是這樣諄諄教導章帝,節制其舅父們的權勢、財利的,因為權力這玩藝不在籠子裡面關著是不行的,馬太后實在是辛苦了。(文/蔡駟讀歷史 圖/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