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逛世界" 拍賣會——榮寶齋(上海)2019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進博會

榮寶齋(上海)"2019秋季藝術品拍賣會"將於2019年11月3日-11月5日在上海富豪環球東亞酒店舉辦。適逢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調休期間,藉此機會邀藏家共賞藝術之美,也感謝大家對榮寶齋(上海)的關注和支持。

進博會

進博會

此次拍賣共設四個專題,分別為"百年蔣蓉——蔣氏一脈紫砂藝術"專題、"古董珍玩"專題、"中國書畫"專題、"陳年老茶"專題,共計339件作品。

進博會

進博會

一、"百年蔣蓉——蔣氏一脈紫砂藝術"專題

蔣蓉,1995年被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作為"紫砂七老"之一,蔣蓉作品曾在全國工業會議上評為"特等獎",併為周恩來總理出訪東南亞等國家制作禮品。

此次上拍的蔣蓉作品均由其家屬友情提供,來源可靠,並於2019年10月10-14日在朵雲軒藝術中心舉辦的《砂花蓉心—百年蔣蓉、蔣氏一脈紫砂展》全部展出。蔣蓉《白藕酒具》這套作品曾經在東京舉辦的"中國江蘇省工藝美術展示會"上展出,引起一時轟動。《牡丹壺》被許多藏家尊稱為紫砂花器之王。《長壽碧桃壺》是蔣蓉大師為"陶藝節"獻禮而特意創作作品。《束柴三友茶具五頭》則透露出了蔣蓉在紫砂壺藝上的精神氣質。《圓夢壺》則為蔣蓉特意為申奧與申博成功所制,意義非凡。而蔣興宜作品《大柏壽樁壺》則為作者借壺抒情,表達了作者對於紫砂藝術的無限憧憬。

進博會

2

蔣蓉(1919-2008) 

白藕酒具十一頭

壺把手款:蔣、蓉、蔣蓉 

杯底款:蔣、蓉

著錄:1、《蔣蓉大師百年誕紀禮讚——砂花蓉心》,p45-47。

2、《上海工藝美術》總第141期,p18。

展覽:《砂花蓉心—百年蔣蓉、蔣氏一脈紫砂展》

2019.10.10—10.14,朵雲軒藝術中心。

說明:此作品由蔣蓉家屬特邀友情提供。

《白藕酒具》這套作品曾經在東京舉辦的"中國江蘇省工藝美術展示會"上展出,引起一時轟動。11件套酒具屬於紫砂創作中的鴻篇鉅製,蔣蓉大師精心設計,精心製作。白藕長於池塘,喻意雅潔,且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連而不妖』的美稱。此酒具以白藕為基本造型,對藕節間皮層加以細微處理,近藕節處作幾處斑點狀。以藕梢為蓋,姿態優美、色澤光潤;荷葉新枝做壺嘴,附以花苞綴於正面,半浮雕折枝在風中飄動;荷葉作把,枝梗上的荷刺,規整的花紋、葉脈,刻畫得精細入微,妙不可言。

酒具容量:650CC

RMB:3,000,000 ~ 5,000,000

進博會

3

蔣蓉(1919-2008) 

牡丹壺

蓋款:蔣蓉

把手款:蓉

底款:蔣蓉

著錄:1、《蔣蓉大師百年誕紀禮讚——砂花蓉心》,p9。

2、《上海工藝美術》總第141期,p18。

展覽:《砂花蓉心—百年蔣蓉、蔣氏一脈紫砂展》 2019.10.10—10.14,朵雲軒藝術中心。

說明:此作品由蔣蓉家屬特邀友情提供。

容量:700CC

RMB:1,200,000 ~ 1,800,000

進博會

6

蔣蓉(1919-2008) 

長壽碧桃壺

把手款:蔣、蓉

底款:蔣蓉

蓋款:蔣蓉

著錄:《蔣蓉大師百年誕紀禮讚——砂花蓉心》,p35。

展覽:《砂花蓉心—百年蔣蓉、蔣氏一脈紫砂展》 2019.10.10—10.14,朵雲軒藝術中心。

說明:此作品由蔣蓉家屬特邀友情提供。

容量:500CC

RMB:1,200,000 ~ 1,800,000

進博會

10

蔣蓉(1919-2008) 

束柴三友茶具五頭

壺底款:蔣蓉

壺蓋款:蔣蓉

杯底款:蔣蓉

杯託底款:蔣蓉

著錄:1、《蔣蓉大師百年誕紀禮讚——砂花蓉心》,p27。

2、《上海工藝美術》總第141期,p18。

展覽:《砂花蓉心—百年蔣蓉、蔣氏一脈紫砂展》 2019.10.10—10.14,朵雲軒藝術中心。

說明:此作品由蔣蓉家屬特邀友情提供。

茶壺容量:260CC

RMB:2,800,000 ~ 3,800,000

進博會

12

蔣蓉(1919-2008) 

圓夢壺

底款:蔣蓉

蓋款:蔣蓉

把手刻款:北京奧運福緣永駐、蔣蓉

把手印章款:蔣

著錄:1、《蔣蓉大師百年誕紀禮讚——砂花蓉心》,p41。

2、《上海工藝美術》總第141期,p18。

展覽:《砂花蓉心—百年蔣蓉、蔣氏一脈紫砂展》 2019.10.10—10.14,朵雲軒藝術中心。

說明:此作品由蔣蓉家屬特邀友情提供。

容量:550CC

RMB:800,000 ~ 1,200,000

進博會

13

蔣興宜(b,1958) 

大柏壽樁壺

底款:蔣興宜制

蓋款:蔣興宜

著錄:1、《蔣蓉大師百年誕紀禮讚——砂花蓉心》,p61。

2、《上海工藝美術》總第141期,p19。

展覽:《砂花蓉心—百年蔣蓉、蔣氏一脈紫砂展》 2019.10.10—10.14,朵雲軒藝術中心。

說明:此作品由作者家屬特邀友情提供。

容量:4500CC

RMB:300,000 ~ 500,000

蔣興宜(b. 1958),高級工藝美術師,縣政協委員,蔣蓉大侄兒,蔣氏紫砂第四代掌門,2012年獲得"浙江傳統塑藝中青年十大名師"榮譽稱號,"非遺薪傳——浙江傳統塑藝陶藝精品展"金獎。《石榴提樑》壺獲非遺薪傳—浙江傳統塑藝陶藝精品展暨中青年十大名師評選活動金獎。

二、"古董珍玩"專題

此專題經過精心遴選,為大家呈現了兩件佛像,12件玉器。每一件作品都十分精美,非常值得期待。

進博會

*18

清乾隆 

銀燒藍白度母像

說明:"大清乾隆年敬造"款

白度母,藏音譯卓瑪嘎爾姆,又稱為增壽救度佛母,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觀世音有32種應化身,僅其中的度母化身就可以變化為21位救度母,白度母即為聖救度佛母的二十一尊化身之一。在藏傳密教中,綠度母與白度母是二十一尊度母之中流傳最廣的。而藏密又常以長壽佛、白度母及尊勝佛母等三尊合稱為:"長壽三尊"。白度母具有救度八難的威德。白度母是能夠為一切眾生賜予長壽的一尊度母,許多信仰眾所知道的白度母是一位賜予眾生長壽的本尊,其實不止這些,如果虔誠地修持她的法門,也可以使智慧迅速增長。

她的形象為一面二臂,面目端莊慈和,溫靜微笑,法相寂靜;頭戴花蔓冠,烏法挽髻,秀髮後束,頂髻飄逸;雙耳墜著大環,膚色潔白,玲瓏剔透,身放五光;穿麗質天衣,上身袒露,頸掛珠寶瓔珞,斜披珞腋,身著五色天衣綢裙,以白珍珠為主的各種寶貝分別作為頭飾、耳飾、項飾、胸飾、腰飾、手鐲、腳釧,佩戴鈴串、天物之花,第一串繞頸,第二串繞胸,第三串繞臍,寶珠瓔珞遍體,細腰豐乳,如妙齡少女;上穿白絲,下著錦裙,全身花鬘莊嚴。七隻慧眼個個如菊花花瓣大小,這些眼象徵她能觀照一切眾生。月亮靠背,雙足金剛咖趺坐安住於蓮花月輪上,右手膝前手掌向外結施願印以示救助,左手當胸以三寶印撫烏巴拉花,左手拇指與無名指牽住白蓮花枝對著心間,花沿腕臂至耳共有三朵,一朵含苞,一朵半開,一朵全開,代表佛、法、僧三寶具足;花莖曲蔓至耳際,形象典雅優美。

尺寸:高27cm 

RMB:1,200,000 ~ 1,800,000

進博會

*31

白玉雕雙龍耳童子方爐

說明:附原配紅木底座。

尺寸:高16cm 寬16.5cm 

RMB:800,000 ~ 1,200,000

三、"中國書畫"專題

本專場彙集了二百餘件古今名家的佳構傑作,囊括多個精彩專題,如本專題開篇17件沈培舊藏作品,由畫家或者書家直接贈送給著名畫家沈培。另有"楊升英舊藏"、"吳昌碩家屬收藏"等等,以上專題中不乏名家精心之作,且來源有據,多為未曾曝光的"生貨"。

進博會

*34

葉淺予(1907-1995) 

摺扇舞

設色紙本 鏡心

鈐印:葉、淺予筆墨

款識:淺予一九七七年為培金寫。

說明:上款人"培金"為著名畫家沈培。

尺寸:78.5×48cm 約3.4平尺

RMB:無底價

葉淺予(1907-1995),浙江桐廬人,從事畫教學和以舞蹈、戲劇人物為主的國畫創作,中國漫畫和生活速寫的奠基人。曾任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文聯委員,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央美院教授。擅人物、花鳥、插圖、速寫等。曾為矛盾小說《子夜》、老舍劇本《茶館》等書插圖,出版個人畫集多種。 創作長篇漫畫《王先生》、《小陳留京外史》、組畫《天堂記》等,著有《畫餘記畫》和《十年惡夢錄》 。

進博會

*35

關良(1900-1986) 

魯智深

設色紙本 鏡心

鈐印:關、七十七後作

款識:培金同學留念,關良。

說明:上款人"培金"為著名畫家沈培。

尺寸:46×34.5cm 約1.4平尺

RMB:無底價

關良(1900-1986),筆名良公,廣東番禺人。現代海上著名國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他一生致力於藝術教育事業,是最早將西方繪畫藝術介紹到我國的先行者之一。最初專學西洋畫,後轉向水墨戲曲人物畫。關良愛好戲曲,京劇崑曲、粵劇彈詞,無所不觀。建國後關良的彩墨戲劇人物畫獨樹一幟,最見風格,影響極大。

進博會

36

黃永玉(b.1924) 

飲酒圖

設色紙本 鏡心

鈐印:黃氏、求其神

款識:把酒論當世,先生小酒人。丙辰(1976年)深秋黃大。

說明:此作品為沈培舊藏。

尺寸:50×51.5cm 約2.3平尺

RMB:無底價

黃永玉(b.1924),筆名黃杏檳、黃牛、牛夫子,湖南鳳凰縣土家族人。擅長版畫、彩墨畫。曾在香港從事木刻創作活動,任長城電影公司劇本特邀撰寫人。1953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副主席。1986年榮獲意大利總統授予的意大利共和國騎士勳章。出版有《黃永玉木刻集》、《黃永玉畫集》等。

進博會

*40

沈從文(1902-1988) 

草書

水墨紙本 鏡心

釋文:巍巍含鄱口,列岫一線青。山鳥歌木末,山泉鳴玉箏。五老背可躡,長嶺勢若崩。一徑緣幽谷,松竹各爭榮。遠浥鄱陽湖,煙波十萬頃。朱明爭原鹿,友諒此成禽。鐵戟沉沙久,鼙鼓彷彿聞。謠傳王母鞋,一擲在湖心。至今泊漁舟,千帆躍錦鱗。《廬山含鄱口》。詩人喜幽獨,拄筇樂攀登,不辭跋涉苦,還驚老眼明。山泉鳴玉磬,夭桃迎早春。眷眷如有懷,嫵媚自成妍。清琴鳴一曲,濁酒再酌斟。緬懷廬山會,難覓慄里人,時遇共寂寞,生涯同苦辛。兩賢不併世,各保千秋名。佳詩親人民,人民懷念深!《廬山花徑公園傳唐白居易吟詩處》贛州古名郡,萬屋櫛比連。八境擴遊目,思古慕前賢。遙接鬱孤臺,緬懷辛幼安。節麾擁萬騎,橫江多樓船。旌旗耀雲日,精甲足壯觀。方期復中原,血戰龍蛇翻。王命停徵伐,輕裘赴市廛。舉觴樂父老,同歌大有年。玉虹來天外,筆立大江邊。藉之抒壯懷,佳句至今傳。歷時八百載,城陴尚完堅。登高多古意,風鐸鳴悠然。巍巍崆峒在,江水碧接天。雙流匯合處,千帆自往還。《贛州八鏡臺》

款識:贈沈培家兄,沈從文於北京,時年七十有四。

說明:上款人沈培。

尺寸:67.5×22.5cm 約1.4平尺

RMB:無底價

進博會

*44

陸儼少(1909-1993) 

行書

水墨紙本 鏡心

鈐印:陸儼少

釋文:《宿峨橋化城寺》一溪秋水一橫橋,近路人家卻作遙。柳遶溪橋荷遶屋,何須更著酒旗招。忽從平地上高城,乃是圩塘堤上行。厚賽柳神銷底物,長腰雲子闊腰菱。《道旁店》路旁店子兩三家,清曉無湯況有茶。道是渠儂不好事,青瓷瓶插紫薇花。《早炊高店》過雨溪山十信明,乍晴風日一番清。白鷗池沼菰蒲影,紅棗村虛雞犬聲。肉食坐曹良媿死,囊衣行部亦勞生。不堪有七今成九,傖父年來老更傖。《披僊閣上酴醾》仰架遙看時見些,登樓下瞰脫然佳。酴醾蝴蝶渾無辨,飛去方知不是花。

款識:書楊誠齋詩,儼少。

周昌谷題跋:培金吾兄清賞,弟周昌谷奉贈。鈐印:周。昌谷

說明:上款人"培金"為著名畫家沈培。

尺寸:34.5×139.5cm 約4.3平尺

RMB:無底價

陸儼少(1909-1993),又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人。1927年考入無錫美專學習,同年從王同愈學習詩文、書法;次年師從馮超然學畫,並結識吳湖帆,遍遊南北勝地。1956年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1962年起兼課於浙江美術學院,1980年在該院正式執教,並任浙江畫院院長。擅畫山水,尤善於發揮用筆效能,以筆尖、筆肚、筆根等的不同運用來表現自然山川的不同變化。書法亦獨創一格。

與此同時,此專題也彙集了眾多近現代名家巨擘之銘心佳作,品質精良,價格合理,引人矚目。我們注重拍品的品質和服務,優中選優、精心甄選,如吳昌碩《梅竹雙清對屏》、《山水 行書二屏》;王震《無量壽佛、行書十二言對聯》、《洞天一品》;任伯年《麻姑獻壽》;徐悲鴻1943年中秋之際所作《竹報平安》、齊白石《遊蝦圖》、《群雛》、劉少旅舊藏《秋菊》;溥儒題跋的張大千、馬千里合作《觀雲圖》、陳玉堂、黃胄舊藏張大千《春深礀水流花出》;溥儒《水月觀音》、《舟人望雲雨》、《看山圖》以及出版過的手卷《青山依舊》和《秋江帆影》、手卷《千里積雪勝景圖》、高冠華舊藏潘天壽《花卉》、何適齋舊藏黃賓虹《溪山訪友》;林風眠早年精品《暮色江亭》等等,精品力作齊聚,將更便利於藏家品鑑、競買。

進博會

*110

王震(1867-1938) 

無量壽佛、行書十二言對聯

設色、水墨紙本 立軸

釋文:佛說如是雲,雲化度可歸淨土;世味不過爾,爾來生莫入紅塵。

款識:1、無量壽佛。迴光圍繞身,三匝從頂入。一切天人眾,踴躍皆歡喜。濟生先生屬畫,辛未(1931年)仲秋,白龍山人王震敬艁。鈐印:王震、一亭、佛

2、是聯半山老人夢中撰句錄示,餘知山人參透世情深入佛理乃夙世姻緣,喜而書之懸諸座右箴言。庚午(1930年)立夏前一日,白龍山人。鈐印:王震長壽、一亭六十以後作、心本無生因境有

尺寸:畫:136.5×61cm 約7.5平尺

對聯:178.5×33.5cm×2 約10.8平尺

RMB:800,000 ~ 1,200,000

王震(1867-1938),名震,號白龍山人、覺器,浙江吳興人,畫家。早年曾任商務買辦,入同盟會,資助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為上海商界名人。一生虔信佛教,為近代上海著名居士,曾任中國佛教會執行委員兼常委,連任上海居士林副林長、林長,上海佛學書局董事長、並積極致力於各種慈善事業。詩畫方面的著作傳世者甚多。早年學畫得徐小倉指點,後與任頤、吳昌碩友善。能畫人物、花鳥、走 獸、山水、尤擅佛像。

王震自幼愛畫,"年甫弱冠已卓然儕輩"。初學王素、倪田,後拜到山陰任伯年門下,蒙任親炙。"益自淬勵,而於傅色用筆,研討尤深",題材風格頗似任氏,這為他以後在繪畫藝術上的發展作了較好的鋪墊。特別是任伯年繪畫藝術的雅俗共賞及大眾化的筆墨表現,對王一亭的繪畫語言影響較大。46歲以後師安吉吳昌碩,"觀摩既博,領略稍宏",心摹手追,畫風為之一變,日臻化境。運筆帶有金石氣,線條勁挺有質感,筆墨渾厚而不失凝練。構圖奇崛,落墨蒼渾,放恣不羈中透溢著一股濃郁的以行楷入畫的獨異風格,被滬上藝壇贊為"天驚地怪"而"鮮有其匹"。

王震曾參與滬上藝壇、慈善、佛教等團體活動以及與日本文化交往。他虔誠地信仰佛教,把佛的精神融入到畫面中,所繪花卉秀茂,飛禽生動,佛像超脫。人物寫照得任頤精微,寫意筆墨則近吳昌碩風貌,揮灑奔放而又勁利,雄渾中寓有虛靈。吳昌碩描述王一亭:"天驚地怪生一亭,筆鑄生鐵墨寒雨。活潑潑地饒精神,古人為賓我為主"。他的繪畫題材廣,其一生創作了大量的作品,以佛像居多,晚年每天要畫一幅佛像。

此幅《無量壽佛》,造型生動自然,頗具生活氣息。最獨特之處在於對佛像表情的精湛刻畫。在他的筆下,佛像的喜怒哀樂刻畫的十分細膩,賦予了人物個性。與傳統的佛像繪畫中那種面容淡然、煙雲供養比,王一亭的佛像繪畫具有近代人文意識。

其對聯側鋒融入其間,所謂"中鋒取質,側鋒取妍",所以即使這幾個字之間並沒有牽絲連線的關係,但卻各自呼應,構成了一個彼此照應的整體。愈向後筆畫愈加剛勁。而內容則與畫面相輔相成,實為難得。

進博會

*116

吳昌碩(1844-1927) 

梅竹雙清 對屏

水墨綾本 立軸

鈐印:吳俊大利、昌碩、廖天一(2次)、吳俊之印、吳昌石

款識:1、一枝清氣滿乾坤,玉骨冰肌絕點塵。俯視人間閒草木,空山高臥不知春。庚申(1920年)春吳昌碩年七十七。

2、猶堪勁節作魚竿,數個蕭竦近水灘。安得重逢任公子,六鰲一釣靖波瀾。庚申(1920年)仲春客海上去駐隨緣室中,吳昌碩年七十七。

尺寸:135×42.5cm×2 約5.2平尺(每幅)

RMB:1,200,000 ~ 1,800,000

吳昌碩(1844-1927),原名俊,字昌碩,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缶道人、石尊者等。等,浙江安吉人。"詩、書、畫、印"四絕的一代宗師,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與任伯年、趙之謙、虛谷齊名為"清末海派四大家"。吳昌碩的藝術別闢蹊徑、貴於創造,最擅長寫意花卉,他以書法入畫,把書法、篆刻的行筆、運刀、章法融入繪畫,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他以篆筆寫梅蘭,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筆力敦厚老辣、縱橫恣肆、氣勢雄強,構圖也近書印的章法布白,虛實相生、主體突出,畫面用色對比強烈。

進博會

*117

吳昌碩(1844-1927) 

山水、行書 二屏

水墨綾本 立軸

釋文:不愁畫稿先荊關,石壁靈派倒可攀。裡飯十年尋不到,鶴廬中有一房山。

款識:1、危亭勢揖人,寒影落溪澗。古璧青刺天,奇賞坐一面。記得前度遊,尚誇腰腳健。甲寅(1914年)初冬為江上先生作畫,安吉吳昌碩。鈐印:吳俊之印、吳昌石、歸仁里民

2、書鶴廬江上先生屬,甲寅(1914年)十月吳昌碩。鈐印:吳俊卿印

說明:此作品附木盒。

尺寸:139×41cm×2 約5.1平尺(每幅)

RMB:800,000 ~ 1,200,000

吳昌碩甲寅年初冬為江上先生所作。甲寅即1914年,時年吳昌碩七十一歲。是年,王一亭為吳昌碩在六三園舉辦生平第一次個展,使吳派藝術開始為日本藝界所瞭解和推崇。同年上海書畫協會成立,吳昌碩任首任會長,常居上海。吳昌碩書法四體兼工,以石鼓文成就最高,後以書入印,融匯秦漢古印及揉合金文碑版等金石文字修養,創造出蒼渾古樸、獨樹一幟的篆刻新風。

吳昌碩第一次是以書法家的身份去拜見任伯年的,但是任伯年看了他的作品後大驚,預言吳昌碩的畫定能超過自己。後來吳昌碩即以蒼老渾厚的書法和金石造詣入畫,避生就熟,以傳統的梅、蘭、竹、菊、藤等題材入手,改變了文人畫的內涵與形式。吳昌碩常自謂是四十學詩,五十學畫,並且自謙說"我畫非所長,而頗知畫理",正因深曉中國畫理,吳昌碩承繼徐渭和八大山人,把書法、篆刻的行筆、運刀及章法、體勢融入繪畫,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所作花卉木石,筆力老辣,力透紙背,縱橫恣肆,氣勢雄強,佈局新穎,構圖也近書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的格局,或作對角斜勢,虛實相生,主體突出。後人常謂:"苦鐵畫氣不畫形",講的是吳昌碩作品任筆揮灑,不求形似,以氣勢奪人。

進博會

*122

任伯年(1840-1896) 

麻姑獻壽

設色紙本 立軸

鈐印:任頤印

鑑藏印:張氏珍藏

款識:張老伯母林老孺人八十上壽,壬辰(1892年)冬月撫吳道學本,小侄任頤寫祝。

著錄:1.《名家翰墨-任伯年人物畫集》P79,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

2.《海上名家繪畫選集》P63,封面,長城出版社,2004年。

尺寸:125.2×63.5cm 約7.2平尺

RMB:3,000,000 ~ 4,000,000

任頤(1840-1896),初名潤,字伯年,一字次遠,號小樓,亦作曉樓,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仰承家學,工書擅畫。尤以花鳥、人物見長。花鳥宗陳淳、徐渭之寫意,兼取惲壽平沒骨法,筆墨簡逸放縱,設色明鏡淡雅。人物初法宋人筆,後師陳洪綬,白描傳神,頗近神韻。間作山水,初師石濤,後取沈周、藍瑛,淋漓揮灑,氣象萬千。欝畫海上,聲譽赫然。為海上畫派之大家。並與虛谷、蒲華、吳昌碩齊名為"清末海派四傑"。

"麻姑獻壽",傳統之名典也。於民間為祈福祝壽之意,亦為文人吉祥畫傳統之常見題材。是圖讀題識,可知此為任頤恭祝張老伯母林老孺人八十大壽之作。伯年所繪麻姑之態,身披暗紋朱袍,揹負群芳仙桃,手持酒葫竹杖,靈鶴伴行其旁,超然清脫出塵,閒雅怡然大方。觀其筆法精湛,面部注重明暗,塑造工整細膩,衣紋鐵線勾勒,轉折之處或以幹筆皴擦,或以淡墨烘染,更顯穩健沉著,賦色濃厚淨落,頗具老蓮神韻。

讀其任頤此作,一觀其人物,神怡;二閱其花卉,清逸;三領其仙禽,超逸;縱顯伯年先生技之所長,實乃為其祝壽精心之作也。

進博會

*127

溥儒(1896-1963) 

水月觀音

水墨紙本 鏡心

鈐印:溥儒

款識:溥儒敬寫。

尺寸:65.5×25cm 約1.5平尺

RMB:80,000 ~ 120,000

進博會

*128

溥儒(1896-1963) 

山蔭對弈圖

設色絹本 立軸

款識:1、魚戲多深藻,蟬鳴但故林。西山舊句,心畬。鈐印:舊王孫

2、乙亥(1935年)孟陬,題贈懋忱賢弟,溥儒。鈐印:溥儒之印

說明:上款人"懋忱"應為黃均。

尺寸:70×36.5cm 約2.3平尺

RMB:100,000 ~ 200,000

黃均(1914-2011),號懋忱,祖籍臺灣淡水,福州候官縣臺江聖王廟金墩街人,1914年7月6日生於北京。著名工筆人物畫家、美術教育家。黃均自幼酷愛繪畫。新中國成立後,黃均先後擔任中央美術學院講師、副教授、教授。1987年2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古都書畫研究院院長、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副會長、中山書畫社顧問、東方書畫社顧問及中國口岸協會書畫研究會顧問。1985年加入北京市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為盟員。

進博會

*129

溥儒(1896-1963) 

青山依舊

設色紙本 手卷

鈐印:溥儒

款識:此十年前畫於西山者見之慚汗。心畬。

啟功題跋:心畬先生少年弄筆,效黃大痴,董光香一派,此小卷自題十年前作,而未著重題之歲月,遂莫知果為何時之筆殆,以自悔少作,掩藏唯恐不深耳。壬申(1992年)冬日啟功識於北京。鈐印:啟功、元白

程十發引首:青山依舊。癸酉(1993年)首夏程十發題於三釜書屋。鈐印:十發

著錄:《溥心畬書畫集》捲上P114-115,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1997年。

尺寸:引首:10×85.5cm 約0.8平尺

題跋:10×32cm 約0.3平尺

畫心:4.5×85cm 約0.3平尺

RMB:500,000 ~ 800,000

如若你要稱我為畫家,不如稱我為書家,如若稱我為書家,不如稱我為詩人,如稱我為詩人,更不如稱我為學者。"末代王孫溥心畬,秉承家學,自幼飽覽文史書畫,文章彌雅,著作尤豐。腹有詩書氣自華,蓋其山水持志以養氣,博文以明理,襟懷高尚,氣韻自生,無愧於詩書畫三絕也。此卷《青山依舊》純以筆墨為之。望山石皴擦林木點染,則虛筆藏鋒,以渴墨勾勒山體結構又以枯筆皴擦,氣韻相近,文質相通,有蒼鬱之氣,均系出自婁東一脈。此卷所見六法精微,方正一體,筆力純熟老練,畫面經營意蘊悠長,飽含古意,貴有士氣。然多墨而少筆,不似後期取馬夏之景以北宗放筆為之,故推測為先生早中期所作。

進博會

*130

溥儒(1896-1963) 

秋江帆影

水墨紙本 手卷

鈐印:心畬

款識:秋江帆影圖。將別申江,畫贈白衣先生。溥儒。

謝稚柳題引首:秋江帆影。壯暮翁,稚柳。鈐印:稚柳、壯暮

著錄:《溥心畬書畫集》捲上P120-121,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1997年4月。

尺寸:題跋:7.5×36.5cm 約0.25平尺

畫心:8.3×76.5cm 約0.6平尺

RMB:300,000 ~ 500,000

謝稚柳(1910-1997),原名稚,字稚柳,後以字行,晚號壯暮生,齋名魚飲溪堂、杜齋、煙江樓、苦篁齋。江蘇常州人。擅長書法、繪畫及古書畫鑑定。歷任上海市文物保護委員會編纂、副主任,上海市博物館顧問,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上海分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上海分會副主席,國家文物局全國古代書畫鑑定小組組長,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等。著有《敦煌石室記》、《敦煌藝術敘錄》、《水墨畫》等,編有《唐五代宋元名跡》等。

溥儒繪事上溯宋元,打通南北,其山水畫論亦眼界開拓,有所發展。《秋江帆影》,自悔少作,掩藏唯恐不深,可見先生謙遜,又從來只追求藝術向前精進發展而不貪戀往昔之名,而絕非因此作筆墨不精品格不佳。實乃畫壇逸事。畫山水,不難於險峻而難於博大,不難於明秀而難於渾厚,險峻明秀者,筆墨也,博大渾厚者,氣勢也。先生自謂,筆墨出於積學,氣勢由於天縱。此兩卷神質相通,筆墨與晚年有別,然純樸而至歸真,最可見溥儒獨此一份之家學天縱與藝術氣質,所謂氣韻者畫外之事,同理也。

進博會

*132

溥儒(1896-1963) 

舟人望雲雨

設色紙本 鏡心

鈐印:溥儒

款識:盤峽亂流中,牽舟百丈空。舟人望雲雨,愁過楚王宮。心畬。

尺寸:95×29.5cm 約2.5平尺

RMB:120,000 ~ 180,000

進博會

*138

張大千、馬萬里 合寫

觀雲圖

設色紙本 手卷

鈐印:大風堂、青城客、張爰、大千、上清借居、萬里

款識:萬里道兄亂後相逢,桂林同遊月尋七星諸勝,予還蜀中之明年,君亦避地西來成都小聚。握手相看時,雜悲笑頃,復訪予山中登眺之餘,出行篋中劫餘之書畫相與賞,藻萍聚無常,亂離昌極不可不有以留念者。君因振筆作五株松命予補成作時,攜歸江南,每一披閱,如在此山中風雨對床也,君明日即將入成都,南登峨眉尚有吟詠幸寄戲快讀,庚辰(1940年)五月十九日,青城上清借居弟張爰。

溥儒題跋:亂雲。亂雲天易霽,水色漱餘霞。一院春將去,雙揪病賞花。癯僧猶住鍋,孤客已無家。惟有萬蕭柳,吟風送暮鴉。讀詩。鴇羽違澤治,集栩朝勞止。毀室怨鴉鴞,顛沛將誰使。瞻依父母邦,況無桑與梓。百川已沸騰,周道曾如砥。衡門可棲遲,君子慎所履。玉山桑人鑑此種蓮。賦詩題贈。汲水贈雲集,疏塘劇亂沙。何時秋浦月,來照鏡中花。碧樹園陰合,朱樓倒影斜。心想陵谷變,猶見梵王家。壬午(1942年)三月,僕養痾廣化寺中,春晚花殘,賦詩永懷,蓋同於蘭成作賦之時,異於靈均哀郢之日也。西山逸士溥儒。鈐印:心畬、溥儒之印

說明:1940年,抗戰正處在艱難階段,張大千避難來蜀,借居在青城山,可謂喪亂已極,不料遇到了他的老友,江蘇武進的書畫篆刻家馬萬里。他和馬萬里亂後相逢,倍感珍重。共同創作了這幅《觀雲圖》。

尺寸:30×82.5cm 約2.2平尺

RMB:1,500,000 ~ 2,500,000

馬萬里(1904-1979),原名瑞圖,字允甫,別署曼廬,晚號大年。齋名曼福堂、天地廬、墨君堂、九百石印精舍等,江蘇常州武進人。傑出的書畫篆刻藝術家、美術教育家。徐悲鴻曾譽馬萬里"卓爾不群",更在馬萬里舉辦個展時發出"他日與於文藝復興之業者,微斯人其誰與歸乎?"的感嘆。張大千謂之"不猶人",以稱頌馬萬里的藝術成就卓然高妙,非同凡響。他在詩詞、繪畫、書法、篆刻方面皆具有十分突出的藝術造詣,其中以花鳥畫作品聞名於世,是一位深受愛戴的人民藝術家。歷任國立暨南大學中國畫系教授兼中國畫研究會導師 、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國畫系及藝術教育系教授、廣西美術會理事兼審查委員、桂林美術專科學校校長兼國畫系主任、廣西文史研究館副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廣西分會理事、政協廣西委員會委員等。

張大千(1899-1983),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番禺。原名張正權,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下里巴人,齋名大風堂。二十一歲時改名猨,又名爰、季爰。曾出家為僧,法號大千,所以世人也稱其為"大千居士"。張大千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早期專心研習古人書畫,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

進博會

*139

徐悲鴻(1895-1953) 

竹報平安

水墨紙本 立軸

鈐印:東海王孫

款識:卅二(1943年)中秋,悲鴻。

說明:此作品附木盒。

尺寸:115×33.5cm 約3.5平尺

RMB:500,000 ~ 800,000

徐悲鴻(1895-1953),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江蘇宜興人。少時刻苦學畫,後留學法國。曾攜中國近代繪畫作品赴法、德、比、意及蘇聯展覽。抗日戰爭期間,屢以己作在國外展售,得款救濟祖國難民;並參加民主運動。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工作,建國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在繪畫創作上,提倡盡精微,致廣大;對中國畫,主張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西方繪畫可採入者融之。擅長油畫、中國畫,尤精素描。曾創作《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寓有進步思想的歷史畫。所畫花鳥、風景、走獸,簡練明快,富有生氣,尤以畫馬馳譽中外。畫能融合中西技法,而自成面貌。

畫面見墨竹粗幹茁壯矗立,幼枝嫩葉高低有序地散伸而出,呈節節攀升向上,有衝破畫中天地侷限之勢,既具"竹報平安"之吉兆,又寓君子節操之守正不阿。竹直貫畫幅,具有頂天立地之氣勢。每段竹節間留有小隙,填以重墨線補白,以區分上下節,表現出竹之強度與力度。竹葉或仰或俯,施墨或深或淺,似於清風吹佛下重疊交錯,相互映襯,形態變化多端。

畫法上,竹竿採取了西方素描的手法來表現,以扁筆刷出,兩邊濃,中間淡,表現出渾圓的立體感,如同規則的圓柱體,節與節連接處僅用一條濃墨線畫出,墨線周圍有留白,使體積感更加明顯。竹葉則以傳統法為之,以寫意筆法粗率寫出,墨色濃淡相宜,層次豐富,繽紛的竹葉具有剪影般的效果,與竹竿的粗壯形成對比。

徐悲鴻的作品始終蘊以中國文化的深厚內涵,以中國特有的情趣動人心絃。此作作於1943年中秋之際,抗日戰爭仍在進行,戰火繼續瀰漫,徐悲鴻畫竹,一方面是表達對於國家危亡時內心的不屈信念,一方面也是對於世事平安的渴望。

進博會

*140

張大千(1899-1983) 

春深磵水流花出

設色絹本 立軸

鈐印:大千、張爰印、東西南北之人、大風堂

鑑藏印:玉堂珍藏、百盂齋、黃胄

款識:春深磵水流花出。紹卿仁兄法正。丁卯(1927年)之六月,大千張爰書於雅方。

說明:1、"玉堂珍藏、百盂齋"為陳玉堂收藏印。

2、此作品為黃胄舊藏。

尺寸:125×31cm 約3.5平尺

RMB:200,000 ~ 300,000

陳玉堂(1924-2005),九三學社社員、著名的中國近現代筆名史料專家。從事近現代人物名號之收集及研究,人稱"筆名大王";也因收藏文房第五寶之水盂,又被譽為"民間藏盂第一家"。室名百盂齋,他如此解釋:亦可曰百愚之齋。

黃胄(1925-1997),字映齋,長安畫派代表人物,中國畫藝術大師,社會活動家,收藏家。曾任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常務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等。

張大千(1899-1983),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番禺。原名張正權,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下里巴人,齋名大風堂。二十一歲時改名猨,又名爰、季爰。曾出家為僧,法號大千,所以世人也稱其為"大千居士"。張大千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早期專心研習古人書畫,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

進博會

*143

張大千(1899-1983) 

登高山以遠眺

設色紙本 立軸

鈐印:蜀客、張爰長壽

款識:丁亥(1947年)嘉平月,蜀郡張爰。

尺寸:95×48cm 約4.1平尺

RMB:350,000 ~ 500,000

張大千(1899-1983),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番禺。原名張正權,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下里巴人,齋名大風堂。二十一歲時改名猨,又名爰、季爰。曾出家為僧,法號大千,所以世人也稱其為"大千居士"。張大千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早期專心研習古人書畫,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

進博會

*144

齊白石(1864-1957) 

遊蝦圖

水墨紙本 立軸

鈐印:齊大、老年肯如人意

款識:八硯樓頭久別人齊白石居京華時作。

尺寸:136.5×33.5cm 約4.1平尺

RMB:800,000 ~ 1,200,000

齊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原名純芝,字渭清,後更名璜,字萍生,號白石,別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老人、老萍、杏子塢老民、木人、木居士等等。是我國20世紀著名畫家和書法篆刻家。曾任北京國立藝專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北京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曾被授予"中國人民藝術家"的稱號。榮獲世界和平理事會1955年度國際和平金獎、1963年誕辰100週年之際被公推為"世界文化名人"等等。有《白石詩草》、《白石印草》、《齊白石作品選集》、《齊白石作品集》等傳世。

進博會

*145

齊白石(1864-1957) 

群雛

水墨紙本 立軸

鈐印:齊大

款識:寄萍堂上老人齊白石制。

尺寸:68×33.5cm 約2.1平尺

RMB:350,000 ~ 500,000

進博會

*148

齊白石(1864-1957) 

秋菊

設色紙本 立軸

鈐印:木人、老農夫

鑑藏印:劉少旅珍藏書畫印

款識:海天先生正,齊璜。

說明:本作品為香港著名收藏家劉少旅(1900-1996)舊藏。

尺寸:36.5×40cm 約1.3平尺

RMB:200,000 ~ 300,000

劉少旅(1900-1996),為民國時期著名的九華堂堂主,香港著名收藏家,一生孜孜於傳統文化的推廣,精鑑賞,其太乙樓所藏書畫、古董晚年大多捐贈香港藝術博物館等文化機構。

"四君子"之一的菊花作為中國畫的傳統題材,向來為文人畫家所喜愛。相較之下,齊白石筆下的菊花更富有意趣。特別是此幀出之籬笆的菊花,充滿了恬淡溫馨的鄉土情懷,絲毫沒有傳統文人畫那種孤傲冷逸的落拓感,使人不禁聯想起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膾炙人口的詩句,堪稱中國畫借物言情、寄寓人生理想的樣例。

進博會

*150

黃賓虹(1865-1955) 

溪山訪友

設色紙本 立軸

鈐印:賓弘

款識:山寺拾級登,仰窺雲在牖。行近轉迷漫,微雨溼襟袖。流水奏鳴琴,翛然坐小亭。開窗面虛敞,數笏遠峰青。黃山道中作,適齋二兄先生博笑。黃賓虹。

說明:上款人"適齋"應為何適齋。

尺寸:113×46.5cm 約4.7平尺

RMB:1,200,000 ~ 1,800,000

何適齋(1893-1985),名世偉,字實齋,以號行,別號樂天散人,原籍安徽望江,出生於北京。畢業於神州法政專門學校。潛心於詩文書畫研究。書法早年在魏碑的基礎上求變,繼而脫窠於黃石齋、沈寐叟,沉浸六朝,清勁拔俗,自成一格。

黃賓虹(1865-1955),原籍安徽歙縣,生於浙江金華。初名懋質,後改名質,字樸存,號賓虹,別署予向、虹叟、黃山山中人。擅畫山水,為山水畫一代宗師。精研傳統與關注寫生齊頭並進,早年受"新安畫派"影響,以幹筆淡墨、疏淡清逸為特色,為"白賓虹"。八十歲後以黑密厚重、黑裡透亮為特色,為"黑賓虹"。其畫風蒼渾華滋,意境深邃。偶作花鳥草蟲亦奇崛有致。除繪畫之外,並從事繪畫史論、篆刻的研究和教學。曾任杭州國立藝專教授等職。

進博會

*151

林風眠(1900-1991) 

暮色江亭

設色絹本 立軸

鈐印:林風眠印

款識:林風眠。

尺寸:112×23cm 約2.3平尺

RMB:300,000 ~ 500,000

林風眠(1900-1991),原名林鳳鳴,生於廣東梅縣。19歲入法國蒂戎美術學校進修西洋畫,後轉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深造。是"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導者和最為主要的代表人,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開闢者和先驅。1925年回國後出任北平藝術專科學校。1926年受蔡元培之邀出任中華民國大學院藝術教育委員會主任,1927年林風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創辦國立藝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任校長,師育李可染、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王朝聞、艾青等著名藝術家。解放後,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常務理事。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舉辦個人畫展,取得極大成功。著有《中國繪畫新論》,出版有《林風眠畫集》等。

進博會

*152

潘天壽(1897-1971) 

花卉

設色紙本 立軸

鈐印:天、潘天壽、不雕

鑑藏印:國華珍賞

款識:冠華同志鑑可,丙申(1956年)春暮,禿壽。

說明:上款人"冠華"應為高冠華。

尺寸:68.5×44cm 約2.7平尺

RMB:300,000 ~ 500,000

高冠華(1915-1999),江蘇南通人,著名書畫藝術家、美術教育家。1940年畢業於國立藝專並留校任教,潘天壽先生入室弟子。

潘天壽(1897-1971),浙江省寧海縣人,早年名天授、字大頤、阿壽,號雷婆頭峰壽者等;中國現代著名中國畫藝術家,美術教育家;畢業於浙江第一師範,後師從吳昌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中國文聯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浙江分會主席,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教授、院長等職;"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潘天壽精於寫意花鳥和山水,佈局善於造險、破險,筆墨有金石味,樸厚勁挺,氣勢雄闊,賦色沉著斑斕;偶作人物,兼工書法、詩詞、篆刻等,都有很高的造詣。

古畫方面亦多有傑作。如多次出版著錄的王鐸《節錄《歲盡帖》》;秦仲文舊藏並出版的張宗蒼《蓬萊仙居圖》;錢鏡塘舊藏並多次出版的王原祁《仿黃鶴山樵筆意》;徐偉達舊藏王原祁《仿大痴筆意》;袁愚泉舊藏王翬《秋山草堂》等等,十分值得期待。

進博會

*154

王鐸(11592-1652) 

節錄《歲盡帖》

水墨綾本 立軸

鈐印:王鐸之印、海鶴天風(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王鐸》P123,第40、41印)

鑑藏印:王季遷審定真跡

釋文:十二月廿七日具疏,操之、獻之再拜。歲盡復日,感思兼懷,不自勝。奈何!奉十二日告,承安和,慰馳情。故爾。葵老田先生詞宗。

款識:王鐸。

著錄:1、《藝苑掇英》第五十期《海外藏畫專輯》P30,圖22,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5年。

2、《王鐸書畫編年圖目》P281,文物出版社出版發行,2004年。

3、《王鐸書法集》(上卷)P81,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5年。

4、《王鐸書畫全集》第一冊P295圖97,河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

5、《中國書法藝術大師》(王鐸)P75,河北美術出版社,2009年。

尺寸:200×53cm 約9.5平尺

RMB:5,000,000 ~ 8,000,000

王季遷(1906-2003),又名季銓,字選青,別署王遷,己千,王千,紀千。蘇州人,東吳大學畢業,善山水,從顧西津,吳湖帆遊,以"四王"為宗,尤精鑑賞,海內大家。其收藏之富,為華人魁首,在海內外皆有極大的影響。王季遷是旅居紐約的知名收藏家,集畫家、收藏家、鑑賞家及學者於一身,在中國書畫的研究、鑑賞及收藏上,備受海內外書畫界肯定與推崇。

王鐸(1592-1652),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嵩樵、十樵、痴庵、東皋長、煙潭漁叟等,河南孟津人。明天啟二年進士,授翰林編修,累官經筵講官,禮部尚書。清兵入關,至南明福王朱由崧任東閣大學士。順治三年仕清,官至禮部尚書。博學好古,工詩文、書畫。其書法名重當時,與董其昌並稱。

王鐸工正、行、草書,得力於鍾繇、王獻之、顏真卿、米芾,筆力雄健,長於佈局。有北宋大家之風。當時書壇流行董其昌書風,王鐸與黃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於時風中另樹一幟。在明代書壇上與董其昌齊名,在明末便有"南董北王"之稱。尤工真、行、草書,得力於鍾繇、王獻之、顏真卿、米芾,筆力雄健,長於佈局。用筆出規入矩,張弛有度,卻充滿流轉自如,力道千鈞的力量。筆法大氣,勁健灑脫,粗獷豪放,淋漓痛快,不失法度,既發揚了明代草書氣勢奔放、直抒性靈的特點,又矯正了線條粗率的弊病。在結構方面,以奇險取勝,節奏對比強烈。筆畫結構十分敏感,創造出不少新的構成方式。

《歲盡帖》,王獻之書,拓本。行書。入刻《淳化閣帖》。王鐸以巨幅臨王獻之帖,然並不取王字的雋美遒逸之態,而以禿筆疾書,粗豪狂勃,一氣貫之,有飛流直下,山震谷響之概。他一生好作大幅,但如此巨軸卻少見,對之可以想見他脫巾散發,解衣磅礴中鋒勁挺,故用墨雖極溼潤,而無臃腫肥軟之態。可能是臨仿多了,對王書的結字用筆已爛熟於胸,故迅筆書來,若疾風急雨,而姿容盡出,然咄咄逼人的氣勢已在王獻之之外,顯然是自己的風格了。

進博會

*155

張宗蒼(1686-1756) 

蓬萊仙居圖

設色絹本 立軸

鈐印:張宗蒼印、墨岑、館娃宮畔人 (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P944,第38印)

款識:聞道蓬萊別有春,五雲深處隔凡塵。松迷鶴徑渾無路,花暗簫聲不見人。滄海日華翻貝闕,三山霞氣逐飆輪。劉郎自是神仙侶,何用天台更問津。乾隆十三(1748)年夏六月上澣,橅松雪翁意,吳郡張宗蒼。

題簽:張墨岑仿松雪翁蓬萊仙境圖,古槐書屋藏絹本精品。

發表:1、《北晨電刊》1934年十月六日。

2、此作品原為古槐書屋秦仲文舊藏。

尺寸:162.5×95cm 約13.9平尺

RMB:2,500,000 ~ 3,500,000

秦仲文(1896-1974),名裕,河北省遵化縣人,近現代中國畫家、美術史論家、美術教育家,是著名山水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他的山水畫宗法清初"四王",上溯元代四家,兼擅墨竹,亦精書法。解放前曾在北平大學藝術學院、京華美術學院、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任教,編寫了中國繪畫學史一書。解放後任北京畫院畫師及院委。出版有秦仲文作品選集。

張宗蒼(1686-1756),字默存,今江蘇蘇州人,清代畫家。師承清代婁東畫派的傳人黃鼎。擅畫山水,代表作有《吳中十六景》等。公元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張宗蒼進獻了畫冊《吳中十六景》,深得乾隆皇帝的欣賞,後來進入清宮廷畫院供奉,為宮廷作畫,是乾隆時期一位重要的宮廷畫家。清代宮廷繪畫在清代繪畫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特別是乾隆時期,設立了如意館廣收人才,創作了很多紀實、歷史故事、宗教及裝飾題材的作品,具有特殊的歷史與藝術價值,在乾隆一朝的宮廷畫家中,張宗蒼是很重要的一位。

進博會

*156

王原祁(1642-1715) 

仿黃鶴山樵筆意

水墨紙本 立軸

鈐印:王原祁印、麓臺、御書畫圖留與人看、西廬後人

鑑藏印:海昌錢鏡塘藏、晨暉堂圖書

款識:上元節例得入禁園陪宴。餘與同直諸公奉命候於邸寓。心閒身逸,此小三昧時也,興會甚合,放筆寫山樵筆並記其事。己丑(1709年)春王作。王原祁。

吳湖帆題簽:王麓臺己丑(1709年)上元仿黃鶴山樵山水真跡。丁酉(1957年)春吳倩題簽。

著錄:1、《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第12冊P152,滬11-213,文物出版社。

2、《中國繪畫全集》,第27冊P67,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3、《中國古代書畫鑑定實錄》,第四冊 P1914,東方出版中心,2011年。

說明:1、"海昌錢鏡塘藏"、"晨暉堂圖書"為錢鏡塘鑑藏印。

2、本作品為吳湖帆題簽。

尺寸:93.5×41cm 約3.5平尺

RMB:6,000,000 ~ 10,000,000

吳湖帆(1894-1968),江蘇蘇州人,初名翼燕,字遹駿,後更名萬,字東莊,又名倩,別署醜簃,號倩庵,書畫署名湖帆。吳大澄嗣孫。與吳待秋、吳子深、馮超然並稱為"三吳一馮"。建國後任上海中國畫院籌備委員、畫師,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館館員、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委員。收藏宏富,善鑑別、填詞。山水從"四王"、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衝破南北宗壁障,以雅腴靈秀、縝麗清逸的複合畫風獨樹一幟,尤以熔水墨烘染與青綠設色於一爐並多煙雲者最具代表性。並工寫竹、蘭、荷花。二十世紀中國畫壇一位重要的畫家,他在中國繪畫史上的意義其實已遠超出他作為一名山水畫家的意義。著有《聯珠集》、《梅景畫笈》、《梅景書屋全集》、《吳氏書畫集》、《吳湖帆山水集錦》等行世。

錢鏡塘(1907-1983),原名錢德鑫,少時名錦棠,字鏡塘,以字行,晚號菊隱老人,浙江海寧硤石人。在錢鏡塘半個世紀的書畫鑑藏生涯,金石書畫過眼5萬餘件,上迄唐宋,下至近世。宋代"蘇黃米蔡",明代"沈文唐仇",清代"四王"、"揚州八怪"、任伯年,當代張大千、吳湖帆、陸儼少等應有盡有。從1956年起,錢鏡塘陸續整理並捐贈給上海博物館、浙江博物館、廣東博物館等文物單位書畫作品3900餘件。其生前好友張宗祥先生曾題詞"收拾故鄉舊文物,半生辛苦重錢郎"。他與工商鉅子劉靖基各有千秋,難分伯仲,被譽為"收藏之富甲於上海",可謂"鑑之有方,藏之有道"。又與滬上另一位大畫家、大收藏家吳湖帆(1894-1968)並譽為"鑑定雙璧"。

王原祁(1642-1715) ,字茂京,號麓臺,又號石師道人、西廬後人,江蘇太倉人,清代畫家,畫壇名家王時敏之孫。幼時能作山水小幅,得到祖父王時敏的指點,故能繼承家法。康熙九年(1670) 中進士,後供奉內廷,擢翰林院侍講學士,尋轉侍讀學士,值南書房。曾奉詔主持編纂《佩文齋書畫譜》和繪製《萬壽盛典圖》,總裁編纂《分韻近體唐詩》。官至戶部左侍郎,故亦稱"王司農"。

進博會

*157

王原祁(1642-1715) 

仿大痴筆意

水墨紙本 立軸

鈐印:王原祁印、麓臺、御書畫圖留與人看、西廬後人(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P46-47,第61、84、85印)

鑑藏印:清淵堂珍藏印

款識:辛巳(1701年)秋日,仿大痴筆於金臺寓齋,麓臺祁。

說明:"清淵堂珍藏印"為徐偉達收藏印。

尺寸:93.5×48.5cm 約4.1平尺

RMB:1,200,000 ~ 1,800,000

徐偉達(b.1945),齋號清淵堂,上海人。1962年進上海古玩市場(上海文物商店前身),師從書畫鑑定家朱念慈先生和謝稚柳先生,學習書畫鑑定。1990年獲聘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後為上海文物商店經理、上海中國畫院畫師。

進博會

*158

王翬(1632-1717) 

秋山草堂

設色絹本 立軸

鈐印:王翬之印、 石穀子(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P72,第52印)

鑑藏印:愚泉鑑賞

款識:秋山草堂。甲子(1684年)春孟,擬黃鶴山人筆意。石谷王翬。

說明:"愚泉鑑賞"為袁愚泉鑑藏印。

尺寸:134.5×59cm 約7.1平尺

RMB:800,000 ~ 1,200,000

袁愚泉,號知亭,為貴州大族。富收藏,與吳湖帆、陳巨來等友善。

王翬(1632-1717),字石谷,號瞿樵﹑耕煙散人﹑清暉主人﹑劍門樵客,江蘇常熟人。虞山派創始人。初為王鑑弟子,後轉師王時敏,王時敏推崇其畫,以為最能得古人精髓者。與王時敏、王鑑﹑王原祁合稱"四王"。又加吳歷﹑惲壽平合稱"四王吳惲"。

此次扇面成扇專題也十分值得關注。如流傳有序,名家收藏的王原祁、惲壽平、錢榖、周之冕等《清名賢扇片八幀》;由清代名臣書寫、繪畫的《十錦扇》等等;唐鴻、馮璧池舊藏啟功、溥儒等合作《山水 書法》成扇;吳昌碩《花卉 草書》成扇;張大千《蘭石圖》;吳湖帆、劉春霖《山水 行書》等等。

進博會

*177

清名賢扇片八幀

設色水墨紙本 扇片

款識:1、款識:乙亥(1695年)夏日仿子久筆似孚老宗兄正,原祁。鈐印:茂京、麓臺、蒼潤(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P45-46,第7、12、48印)

鑑藏印:"沈梧審定"為沈梧收藏印。"師竹齋主人收藏書畫印"為李鼎元收藏印。

2、摹趙承旨坡石叢花兼管夫人綠竹。甲子(1684年)初夏,南田壽平。鈐印:正叔、壽平(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P1187,第23、16印)

鑑藏印:"旭庭、沈梧審定"為沈梧收藏印。

3、款識:壬辰(1592年)春暮周之冕寫。鈐印:之冕、服卿氏

4、戊辰(1568年)冬十二月作,錢榖。鈐印:錢氏叔寶 (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P1502,第23印)

鑑藏印:"何瑗玉印"為何瑗玉收藏印。"蓉峰鑑賞"為劉恕收藏印。"季彤審定"為潘正煒收藏印。

5、款識:草閣平春水,柴門掩夕陽。丁酉(1657年)冬日為士彝道翁,袁尚統。鈐印:尚統(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P724,第7印)

6、款識:癸丑(1613年)小春作似守郊丈,張彥。鈐印:張伯美

7、鈐印:曹有光印、子夜

8、款識:庚子(1600年)秋七月既望,劉原起。鈐印:原、起(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P1434,第3印)

尺寸:17.5×52cm×8

RMB:2,800,000 ~ 3,800,000

何瑗玉(約1815-1889),字叔子,號蘧庵,別號蓮身居士,室名有元四家畫樓,廣東高要人。諸生。以薦官翰林院待招。家富收藏古籍、金石、碑帖、書畫。精鑑別。

劉恕,清著名書畫家、藏書家。一名惺常,一作惺棠,字行之,號蓉峰,又號寒碧主人、花步散人。吳縣(今江蘇蘇州)洞庭東山人。舉人,官至廣西右江道。家世殷實,善鑑賞書、畫。是今日蘇州留園前身的主人,當時留園被稱作劉園,又稱寒碧山莊。

潘正煒(1791-1850),字榆庭,號季彤,又號聽颿樓主人,廣東番禺人。洋行商人。廣東著名鑑藏家。精鑑別,富收藏書、畫;著有《聽帆樓詩鈔》《聽帆樓書畫記》。

沈梧(清),字旭庭,吳江人。道光舉人。善書畫,喜收藏曆代名人尺牘,收藏甚富後為吳中潘,博山昆仲所得,現藏故宮。他主要生活在同治光緒年間,為收藏尺牘之巨擘。其書畫學惲南田,書法亦似之。《清史稿》有傳沈梧撰有《石鼓文定十卷》、《漢武梁祠畫象考證二卷》。

李鼎元(清),四川綿州人,字味堂,一字和叔,號墨莊。乾隆四十三年進士,官兵部主事。曾奉使赴琉球。工詩文,與兄及弟稱"綿州三李"。有《師竹齋集》。

惲南田(1633-1690),即惲壽平,原名格,字壽平,後以字行,改字正叔,號南田,別號云溪外史,晚居城東,號東園草衣,後遷居白雲渡,號白雲外史,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常州畫派的開山祖師,後來成為清六家之一。

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號麓臺、石師道人,江蘇泰倉人,王時敏之孫。康熙九年進士,官至戶部侍郎,人稱王司農。以畫供奉內廷。二十歲開始跟祖父王時敏學畫,上溯董其昌,遠接元四家和趙孟俯諸家,以黃公望為宗,並博通宋人之畫理,其用筆沉著,自稱筆端有:"金剛杵"。其畫"熟不甜,生不澀,淡而厚,實而清。"山水畫風格引領整個清代繪畫體系的發展,弟子眾多,最終形成"婁東畫派"。與祖父王時敏、王翬、王鑑合稱"四王",加上惲壽平、吳歷又稱"清六家"。

周之冕(1521-?)明代畫家。字服卿,號少谷,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卒年不詳,活躍於萬曆年間。擅花鳥,注重觀察體會花鳥形貌神情,及禽鳥的飲啄、飛止等種種動態。善用勾勒法畫花,以水墨點染葉子,畫法兼工帶寫,人稱勾花點葉法。所作花鳥,形象真實,意態生動,頗有影響。寫意花鳥,最有神韻。設色亦鮮雅,家畜各種禽鳥,詳其飲啄飛止,故動筆具有生意 。特以嗜酒落魄,不甚為世重耳。又善古隸。萬曆三十年(1602)作《竹石雄雞圖》軸和《百花圖》卷,現藏故宮博物院。

錢榖(1508-1579),字叔寶,自號罄室,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家無典籍,遊文徵明門下,日取架上書讀之,以其餘功點染水墨,便覺心通。山水爽朗可愛,蘭竹兼妙,翩翩不名其師學,而自騰踔於藝苑名公間。手錄古文金石書幾萬卷。善書,行法蘇,篆法二李,小楷法虞、歐,每得其妙於法外,識者以為真有渴驥奔猊、漏痕折釵之勢。然為畫掩,世罕知者。

袁尚統(1570-1661),明代畫家。字叔明,江蘇蘇州人。善畫山水、人物、花鳥,山水蒼潤渾厚,意境宏遠;喜繪風俗題材,重情節描寫,富生活氣息人物多為普通百姓,筆墨超逸奔放,頗得宋人筆意,獨具自家風格。山水渾厚,人物野放,多畫民間風俗,作品有濃厚生活氣息。

張彥,明代畫家,晚學無證道人,嘉定(今屬上海市)人,代表作《明練音續集》、《嘉定縣誌》、《退庵題跋》。工畫山水及花鳥、人物,與吳門張宏齊名。平日不以詩名,而自瀟灑脫俗。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嘗作山水圖,崇禎十二年(1639年)作《寒林鐘馗圖》,著錄於《愛日吟廬書畫錄》。

曹有光 (生卒年不詳),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工書,善畫山水、花卉。

劉原起,初名祚,以字行,更字子正。工詩,畫山水,師錢穀,頗肖其神。亦善花卉。泰昌元年(一六二〇)與陳古白在華陽洞天合作蘭石圖,崇禎四年(一六三一)作蕉石讀書圖、溪樓觀瀑圖,均藏故宮博物院。五年(一六三二)作歲朝豐樂圖。

進博會

*175

十錦扇

設色、水墨泥金紙本 成扇

款識:1、枝頭報行音,一月見一喜。只在此林間,月月喜不已。植林。鈐印:李植林印、春坡、翰墨緣

2、師青藤老人。春坡。鈐印:植林印

3、春坡李植林。鈐印:植林之印

4、記得芙蓉江上過,夕陽疏柳一蟬鳴。鈐印:植林之印

5、作對銜花歸遠洞,成群槍草過山林。春坡。鈐印:林

6、仿甌香館《藕花香雨圖》於雲松別墅,李九如作。鈐印:春坡之印

7、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春坡。鈐印:李、林

8、大富貴亦壽考。丁酉五月長至節前二日畫請灌書樓主人誨正。大興李植林繪呈。鈐印:李植林印、春坡

9、灌書樓主人命書。竹樓吳筠孫。鈐印:臣、吳筠孫印

10、灌書樓主人雅正。季直張謇臨石庵相國書。鈐印:張、謇

11、灌書樓主人教正。子礪陳伯陶。鈐印:臣、伯陶

12、灌書樓主人雅屬。絅齋吳士鑑。鈐印:臣、士鑑

13、灌書樓主人鈞誨。季端張建勳。鈐印:臣、建勳

14、灌書樓主人正。叔進鄭沅。鈐印:臣、鄭沅

15、丁酉仲夏,書應灌書樓主人鈞鑒。佩之尹銘緩。鈐印:臣、尹銘綬

16、灌書樓主人鈞正。韻樓楊家璧。鈐印:印不辨

說明:1、此成扇大小扇骨均刻有書法。

2、竹骨9檔。

尺寸:17×52cm

RMB:200,000 ~ 300,000

吳筠孫(1861-1917),字竹樓。江蘇揚州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光緒十四年中舉,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恩科二甲第一名進士(傳臚),授翰林院庶吉士。在山東先後任登州府知府、泰安府知府;光緒三十二年三月由泰安調濟南府知府,為政以清慎務實著稱。光緒三十三年(1907)十月,升直隸永定河道。光緒三十四年,因治理永定河有功,調任天津兵備道,兼督理鈔關。同年,因母喪丁憂辭官。辛亥革命爆發,放棄抵抗,隱居上海。民國二年(1913)復出,任贛北觀察使,改潯陽道尹等職。

張謇(1853-1926),字季直,號嗇庵,漢族,祖籍江蘇常熟,清末狀元,中國近代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張"實業救國"。中國棉紡織領域早期的開拓者,南通大學、上海海洋大學、河海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復旦大學、東華大學、南京大學等學校的創始人。

陳伯陶(1855-1930),字象華,一字子礪,廣東東莞鳳湧鄉人。光緒十五年(1889)考取內閣中書,充鹹安教習。光緒十八年(1892)考取進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文淵閣校理、武英殿協修,歷官國史館協修、總纂。光緒十九年(1893)五月任雲南鄉試副考官。

吳士鑑(1868-1934),近代金石學家、藏書家。字絅齋,號公詧,一號含嘉,別署式溪居士。錢唐(今浙江杭州)人。吳士鑑為吳振棫曾孫。光緒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中進士,殿試高居第一甲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編修,官至侍讀。後曾任江西學政、資政院議員、清史館纂修。民國間以評騭金石、考訂碑板、精研史籍而名重一時。與父吳慶坻篤志藏書。民國初因得商鍾9件,遂以"九鍾精舍"名其書室。早歲有書屋名"含嘉室",遂著有《含嘉室日記》40冊,續記2冊。日記中對金石,碑帖,古籍,悉加考證,旁及讀書札記、官庭軼事、戊戌變法、義和團起義,記載詳細。目錄學有《補晉書經籍志》4卷。著有《清宮詞》、《商周彝器例》、《九鍾精舍金石跋尾》、《含嘉室詩文集》等。

張建勳(1848-1913),字季端,號愉谷,一號愉廬,廣西臨桂(今桂林)人。工詩文,尤善書。光緒十五年(1889)狀元,授翰林院修撰。任雲南鄉試主考官、雲南學政。

鄭沅(1866-?),字叔進,號習叟,湖南長沙人。光緒二十年甲午恩科探花,同科狀元張謇,榜眼尹銘綬,以翰林侍講入值南齋,1903年出任四川學政,辛亥後曾為總統府秘書。善書法。

尹銘綬(清),字佩芝,湖南茶陵縣人。兩廣總督譚鍾麟(譚延闓之父)的孫女婿,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殿試取為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山東學政、禮部侍郎、內閣大學士。1912年,袁世凱竊取"大總統"後,慕名邀請尹銘綬入"總統府"任機要秘書,有"智囊"之稱。工行、楷書體。

進博會

*176

十錦扇

款識:1、楊秉震子為荊豫徐兗四州剌史,所至以清白稱,忠貞寡慾,有大臣節,嘗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財也。贊雲:震畏知秉去惑。清暉園主人清鑑,烱齋吳士鑑。鈐印:臣士鑑

2、奏置謁者,漢因之,天子出,掌奉引,又掌唱贊,魏置通事舍人官,隋煬帝置謁者臺與司隸臺。清暉園主人鈞命,叔進鄭沅。鈐印:臣、 鄭沅

3、青上帝君,厥諱雲拘,錦帔青裙,游回虛無,上晏常陽,洛景九隅,下降我室,授我玉符。丁酉(1897年)臨。清暉園主人正謬,慎之黃思永。鈐印:思永、 慎之

4、秦漢以來,或號奉常,或號太常,北齊曰太常寺,明置正卿、少卿、寺丞,其屬有博士。清暉園主人清賞,升樓吳筠孫。鈐印:臣、 吳筠孫印

5、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積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奉清暉園主人命書,季直張謇。鈐印:張謇

6、丁丑,除江州路搃管屬邑,有剽掠者有司以叛告,官軍既動,被俘者眾,公邀諸津詰無辜千餘人。清暉園主人雅鑑,季端張建勳。鈐印:臣、 建勳

7、若夫屈賈之忠貞,鄒枚之機覺,黃香之純考,徐幹之沉默,豈曰文士必其玷歟?蓋人稟五材修短殊用。清暉園主人正是,子礪陳伯陶。鈐印:臣、 伯陶

8、遺卻珊瑚鞭,白馬驕不行。章臺折楊柳,春日路旁情。遙知郡齋夜,凍雪封松竹。時有山僧來,懸燈獨自宿。清暉園主人正字,佩之尹銘綬。鈐印:臣、 尹銘綬

9、自紫氣西浮瑤源已浚仙舟東泛玉葉含章克劭菑堂載揚弓治。唐李文碑。清暉園主人正王垿。

10、周宣王石鼓文,清暉園主人屬盛昱。鈐印:盛昱

11、得示知足下向吾故不差殊劣劣力不具王恬白。臨晉王恬書,清暉園主人正陳伯陶。鈐印:伯陶

12、漢將軍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合於八蒙立馬勒銘。蜀漢張將軍題名。清暉園主人鑑,王懿榮。鈐印:王一榮

13、唯黃孫子系君叔單自作鼎,其萬年無疆,子孫永寶享。周叔單鼎銘廿一字,清暉園主人鈞正徐郙。鈐印:徐郙

14、二儀有象,顯覆載以含生;四時無形,潛寒暑以化物。節臨褚中令聖教序,清暉園主人釣鑑,丁酉(1897年)蒲月,栩孫濮彭年。鈐印:彭年之印、 栩孫

說明:1、上款為廣東歷史名園清暉園之主人龍氏。清暉園為廣東四大名園之一,其故址為明大學士黃士俊所修庭院,清乾隆時當地進士龍應時將其購進,改建為清暉園。清暉園龍氏歷代人才輩出,興盛不衰,一直延續至民國。

2、此成扇大小扇骨均有刻書法。

3、竹骨9檔。

尺寸:17×52cm

RMB:150,000 ~ 250,000

王懿榮(1845-1900),字正儒,一字廉生,蓮生、濂生,號養潛居士,山東福山人。光緒六年(1880)進士,官至國子監祭酒。工書法、善訓詁金石之學,收藏古璽印、古錢幣頗豐。於1899年首先發現甲骨刻辭,並斷為古代文字,是我國第一代甲骨學家。

張謇(1853-1926),字季直,號嗇翁,別署嗇庵、處默、煙波釣叟,江蘇南通人。光緒二十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擅書法,學顏、歐。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曾劾李鴻章妥協。後返里興辦實業。辛亥革命時期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實業總長、北京政府農商總長。

黃思永(1850-1914),字慎之,號友生,江蘇江寧人。光緒六年狀元,授修撰,官至侍讀學士。因子次請求變法,被捕入獄,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時方獲釋。後因創建善工廠而恢復原職。光緒十二年、十六年兩任會試同考官。善詩文,工書法。

張建勳(1848-1913),字季端,號愉谷,一號愉盧,廣西臨桂(今桂林)人。光緒十五年狀元,授修撰,晉侍講。光緒二十年雲南鄉試主考,光緒二十三年雲南學政使,光緒三十二年至宣統三年黑龍江提學使。工詩文,善書法,著《愉谷詩稿》。

吳筠孫(1861-1917),字竹樓,江蘇揚州人。光緒二十年(1894年)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後授翰林院編修。為政以清慎務實著稱,歷官山東登州府、泰安府、濟南府知府等職。辛亥革命爆發後隱居上海。民國二年復出,任贛北觀察使,改潯陽道尹等職。

尹銘綬(清),字佩芝,湖南省茶陵縣人。兩廣總督譚鍾麟(譚延闓之父)的孫女婿,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殿試取為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山東學政、禮部侍郎、內閣大學士。

徐郙(1836-1907),字壽蘅,號頌閣,上海嘉定人。徐經子。同治元年狀元。官至協辦大學士、禮部尚書。工書,畫花卉工秀,直入蔣廷錫室。間作山水亦清絕。

王垿(1857-1933),字爵生、覺生,號杏村、杏坊,晚號昌陽寄叟,山東萊陽人。翰林王蘭升次子,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科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歷任充國史館協修、文淵閣校理、春坊中允、翰林院侍講學士、日講起居注官、國子監祭酒,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曾為光緒寫《實錄》。

盛昱(1850-1899),愛新覺羅氏,字伯熙,一作伯羲、伯兮、伯熙,號韻蒔、意園。隸滿洲鑲白旗,肅武親王豪格七世孫。藏書甚豐,光緒二年(1876)進士,授編修、文淵閣校理、國子監祭酒,累遷右庶子,充日講起居注官。著《八旗文經》、《雪屐尋碑錄》、《鬱華閣文集》等。

陳伯陶(1855~1930),晚年更名永燾,字象華、車子礪、萬年青、九龍青逸等,廣東東莞人。光緒十八年探花,授編修。官至江寧提學使。

吳士鑑(1868~1933),字炯齋、絅齋,號含英,室名含嘉室,浙江錢塘(杭州人)。光緒十八年榜眼,歷任編修、江西學政、侍讀、資政院議員。著述頗豐。

鄭沅(?~1943),字叔進,號習叟,湖南長沙人。光緒二十年探花,授編修。光緒二十四年會試同考官、二十七年甘肅鄉試副主考、二十九年山西鄉試主考、四川學政。精鑑賞,工書法,善章草及籒篆,著有《獨笑齋金石題跋記》。

進博會

*118

吳昌碩(1844-1927) 

花卉、草書

設色紙本 成扇

鑑藏印:錫恩珍藏

款識:1、蘆蓼作秋意,汀洲生晚涼。擬蒙泉外史用筆,昌碩。鈐印:老缶

2、雲孤依碧落,菭老結春冰。面此石壁者,不知何代僧。梵音沈遠壑,初地絡枯藤。好夢如仙鶴,梅邊喚不應。到此難為別,前觀盡古吳。草頭春雁沒,風色太湖孤。冷趣聽泉得,高談見佛無。茲遊有仙骨,何必問方壺。石壁題句。昌碩。鈐印:缶

說明:竹骨16檔

尺寸:18.5×50cm

RMB:200,000 ~ 300,000

進博會

*141

張大千(1899-1983)

蘭石圖

設色絹本 成扇

款識:1、楚澤之遺。丁酉(1957年)正月,仿趙彝齋畫法。蜀人張大千爰寫此於摩詰寓舍。鈐印:張季、大千、大千豪發

2、春日山作,丁酉(1957年)五月,湘南達。鈐印:湘南、行天下

尺寸:18×51.5cm×2

RMB:120,000 ~ 180,000

張大千(1899-1983),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番禺。原名張正權,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下里巴人,齋名大風堂。二十一歲時改名猨,又名爰、季爰。曾出家為僧,法號大千,所以世人也稱其為"大千居士"。張大千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早期專心研習古人書畫,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

進博會

*142

啟功、溥儒、劉春霖、張海若、沈澤生、強增閎、劉春霖、祁崑

山水、書法

設色紙本 成扇

鑑藏印:陳氏珍藏

款識:1、其言先生之屬,溥儒。鈐印:舊王孫

2、獨醒酒,楚醸也。米以澧蘭湘芷,曲以丹砂雲母,水以嶽麓靈泉。百日味成,清真澹遠。其言先生雅鑑,辛巳(1941年)文月,海若。鈐印:張海若

3、其言先生雅正,辛巳(1941年)七月,啟功。鈐印:啟功

4、秋風匹馬試登臨,此日能無感慨心。趙氏只應完白璧,燕臺今已重黃金。錄吳梅村句。其言先生雅令,辛巳(1941年)初秋,蘧廬。鈐印:作、賓

(另面)1、高尚書雲山圖。辛巳(1941年)新秋作於松厓精舍,其言先生法家正,井西居士祁崑。鈐印:祁崑、井西、荒寒

2、秋來簾幙卷輕風,一夜陰濃蔽遠空。燕館乍涼人不寐,更聽疏雨滴梧桐。辛巳(1941年)仲夏,其言仁兄屬,劉春霖。鈐印:劉春霖印

3、其言先生雅屬,辛巳(1941年)初秋,雲門強增閎。鈐印:增閎、雲門

4、農事未興思一笑,春薺可採魚可釣。霏霏小雨忽已晴,堤上相攜踏殘照。節陸放翁句其言仁兄正,辛巳(1941年)夏沈澤生。鈐印:澤生璽

說明:1、此作品原為紐約蘇富比"唐鴻馮璧池伉儷珍藏中國書畫專場"釋出作品。

2、竹骨9檔。

尺寸:54×18.5cm

RMB:250,000 ~ 350,000

唐鴻(1926-2018),字淳之,生於北京一個繪事世家,年幼即承家學習畫,1937年拜於非闇門下學瘦金體書法及宋院體花鳥,後師從張大千。1960年代初移居香港後於曾舉辦多次個展,同時他還創立了「三川畫會」廣育英才。

馮璧池(1916-2009),原名棣,生於廣東順德。1946年定居香港後即正式拜張大千為師。1960年代中期,馮璧池與唐鴻喜結連理,後一同移居美國加州。

董作賓(1895-1963),原名作仁,字彥堂,又作雁堂,號平廬。祖籍河南溫縣董楊門,出生於河南南陽。甲骨學家、古史學家、"甲骨四堂"之一。

啟功(1912-2005),自稱"姓啟名功", 字元白,也作元伯,號苑北居士,北京市滿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孫。 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教育家、古典文獻學家、鑑定家、紅學家、詩人,國學大師。曾任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教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博士研究生導師、九三學社顧問、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世界華人書畫家聯合會創會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顧問,西泠印社社長。

張海若(1877-1943),一說是(1879-1949) 。原名國溶、國蓉,號修丞、侑丞。湖北蒲圻人(湖北江陵人)。光緒三年(1877年)生,光緒三十年甲辰(1904)進士,書畫篆刻精絕。書法,以善書漢隸聞名於時。 1941年為宛平查氏支譜題的書名。

溥心畬(1896-1963),滿族,原名愛新覺羅·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畬,自號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著名書畫家、收藏家。為清恭親王奕訢之孫。曾留學德國,篤嗜詩文、書畫,皆有成就。畫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書法,與張大千有"南張北溥"之譽,又與吳湖帆並稱"南吳北溥"。

沈澤生(1873-1943),天門人。清末進士,曾任吏部主事,1920年任湖北政務廳長。強增閎[清末民國],字雲門,江蘇溧陽人,強運開之子。工書、畫,山水近婁東。

劉春霖(1872-1944),字潤琴,號石雲。中國晚清直隸省河間府肅寧縣人,晚清德宗光緒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狀元,亦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所謂"第一人中最後人"。劉春霖善書法,尤以小楷為著。小楷筆力清秀剛勁,深得世人推崇。時有"大楷學顏(顏真卿),小楷學劉(劉春霖)"之譽。

祁崑(1894-1940),字景西,號井西居士,北京人。工細山水得明人遺意,又精篆刻.性喜犬,室內訂上下所蓄犬無慮十餘頭,可謂奇癖。弟子有郭傳璋、梁樹年等。

進博會

*187

吳湖帆(1894-1968) 山水

劉春霖(1872-1944) 行書

設色、水墨紙本 成扇

釋文:戰國以前,君臣同書;秦漢立儀,始有表奏。王公國內,亦稱奏書,張敞奏書於膠後,其義美矣。迄至後漢,稍有名品,公府奏記,而郡將奏箋。記之言志,進己志也。

款識:1、對宿煙收,春禽靜,飛雨時鳴高屋。寫片玉詞句,辛未(1931年)八月為文萼先生雅正,吳湖帆。鈐印:吳湖帆學董、魔樂

2、文萼仁兄正之,劉春霖。鈐印:潤琴

尺寸:20.5×54cm 

RMB:150,000 ~ 250,000

吳湖帆(1894-1968),江蘇蘇州人,初名翼燕,字遹駿,後更名萬,字東莊,又名倩,別署醜簃,號倩庵,書畫署名湖帆。吳大澄嗣孫。與吳待秋、吳子深、馮超然並稱為"三吳一馮"。建國後任上海中國畫院籌備委員、畫師,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館館員、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委員。收藏宏富,善鑑別、填詞。山水從"四王"、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衝破南北宗壁障,以雅腴靈秀、縝麗清逸的複合畫風獨樹一幟,尤以熔水墨烘染與青綠設色於一爐並多煙雲者最具代表性。並工寫竹、蘭、荷花。二十世紀中國畫壇一位重要的畫家,他在中國繪畫史上的意義其實已遠超出他作為一名山水畫家的意義。著有《聯珠集》、《梅景畫笈》、《梅景書屋全集》、《吳氏書畫集》、《吳湖帆山水集錦》等行世。

劉春霖(1872-1944),字潤琴,河北省肅寧縣人,後曾遷居天津。清光緒三十年狀元,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歷任翰林院修撰、福建提學使、直隸法政學堂提調。辛亥革命後,歷任大總統秘書、甘肅省長等職。後賦閒北平,以鬻字自給。工書法,尤以小楷為著,為世所重。

進博會

*209

賀天健(1891-1977) 

秋聲在樹間

設色紙本 扇面

鈐印:我將鼓鑄造化我師誰與

鑑藏印:須磨

款識:秋聲何處,聲在樹間。乙亥(1935年)春,天健。

說明:"須磨"為須磨彌吉郎。

尺寸:17.6×51cm

RMB:8,000 ~ 12,000

須磨彌吉郎(1892-1970),日本秋田縣人,日本昭和時代的外交官。1919年在中央大學法科畢業,入日本外務省。1927年任日本駐華公使館二等參贊。1930年任日本駐廣州總領館總領事。1932年任公使館一等秘書,駐上海。1933年至1936年任南京領事館總領事兼使館一等秘書。1937年調回日本,轉任駐美大使館參事。1939年7月駐偽滿洲國,同年10月任外務省情報部長。1940年任西班牙公使。1953年當選為眾議院議員。

賀天健(1891-1977),江蘇無錫人,中國現代著名中國畫家、書法家。原名賀駿,又名賀炳南,字健叟,別署健父、阿難等;幼年喜歡繪畫,在業師指導下,養成對客觀景物凝神謗視的習慣;早年通過實地寫生,領悟畫理,視野日見開闊,畫技日益提高,善用水墨,層層盡染,沉厚匈滿,設色講究層次,多用複色;尤長於青綠山水,並演變而自成一格,風格豪放跌宕,富有時代氣息;其書法成就很大,筆勢勁力方峻;作品《東風吹到好江山》曾獲世界美術博覽會一等獎;出版有《賀天健畫集》、《賀天健山水冊》等,著《學山水畫過程自述》。

此次書法專題方面,也精彩頗多。如民國總統徐世昌《行書"雲壁煙蘿"》;鄭孝胥《行書"憑乘風雲"》;于右任《草書五言對聯》;康有為《行書"普度眾生"》以及由同一藏家提供的啟功作品,其中包括啟功寫給著名愛國實業家霍英東先生的作品等等。

進博會

*218

徐世昌(1855-1939) 

行書"雲壁煙蘿"

水墨箋本 鏡心

鈐印:徐世昌印、弢齋

款識:水竹邨人。

尺寸:33×132.5cm 約3.9平尺

RMB:120,000 ~ 180,000

徐世昌(1855-1939),字卜五,號菊人,又號弢齋、東海、濤齋,晚號水竹村人、石門山人、東海居士。直隸(今河北)天津人。民國七年(1918年)10月,徐世昌被國會選為民國大總統。他下令對南方停戰,次年召開議和會議。民國十一年(1922年)6月通電辭職,退隱天津租界以書畫自娛。徐世昌國學功底深厚,不但著書立言,而且研習書法,安陽袁林的墓碑"大總統袁公世凱之墓"九個大字系徐世昌的手筆。工於山水松竹,如《石門山臨圖帖》等。一生編書、刻書30餘種,如《清儒學案》、《退耕堂集》、《水竹村人集》等。被後人稱為"文治總統"。

進博會

*220

鄭孝胥(1860-1938) 

行書"憑乘風雲"

水墨紙本 鏡心

鈐印:鄭孝胥、蘇戡

款識:藤原教授屬,孝胥。

尺寸:38×144cm 約4.9平尺

RMB:200,000 ~ 300,000

鄭孝胥(1860-1938),字蘇戡,一字太夷,號海藏。福建福州人,著名政治家,詩人、書法家,清光緒八年(1882年)舉人。善楷書,取徑歐陽詢及蘇軾,得力於北魏碑。所作蒼勁朴茂。為詩壇"同光體"倡導者之一。

進博會

*227

袁世凱(1859-1916) 

行書

水墨絹本 立軸

鈐印:直隸總督

釋文: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世賢。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款識:錄飲中八仙歌,光緒癸卯(1903年)秋,大清國袁世凱書。

尺寸:113×43.5cm 約4.4平尺

RMB:120,000 ~ 180,000

進博會

*231

康有為(1858-1927) 

行書"普度眾生"

水墨紙本 鏡心

鈐印:康有為印、維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週大地遊徧四洲經三十一國行六十萬裡

款識:康有為。

尺寸:32.5×129cm 約3.8平尺

RMB:200,000 ~ 300,000

康有為(1858-1927),又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遊存叟,晚年別署天遊化人,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清光緒年間進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於士宦家庭,乃廣東望族,世代為儒,以理學傳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會改革家、書法家和學者,信奉孔子儒家學說,並致力於將儒家學說改造為可以適應現代社會的國教,曾擔任孔教會會長。著有《康子篇》、《新學偽經考》等。

進博會

*233

于右任(1879-1964) 

草書五言對聯

水墨紙本 立軸

鈐印:右任

款識:民叔先生。于右任。

說明:上款人"民叔"為劉民叔。

尺寸:131×32cm×2 約7.5平尺

RMB:120,000 ~ 180,000

劉民叔(1897-1960),名復。四川成都人。中醫名家。少時就讀於成都府中學堂、四川存古堂。課餘從祖父、外祖習醫,並從學於國學大師廖季平,對古(中)醫學鑽研頗深。民國15年移居上海行醫。民國二十六年創立中國古醫學會,發展、交流古醫學術經驗。民國二十九年任教於上海中醫專門學校。著有《魯樓醫案》、《伊尹湯液經》、《時疫解惑論》、《腫脹編》、《華陽醫說》、《傷寒論霍亂訓解》、《素問痿論釋難》,撰有《神農本草經逸文考》等。

于右任(1879-1964),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騷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近現代著名政治家、書法家,也是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奠基人之一。于右任早年系同盟會成員,早年追隨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投身於推翻清王朝封建統治的辛亥革命。于右任同時也是中國近代書法家,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中國近現代著名高校的創辦人。于右任早年書從趙孟頫入,後改攻北碑,精研六朝碑版,在此基礎上將篆、隸、草法入行楷,獨闢蹊徑,中年變法,專攻草書,參以魏碑筆意,自成一家,尤擅魏碑與行書、章草結合的行草書,所創"標準草書",深受海內外學人歡迎,被譽為"當代草聖,著有《于右任詩詞集》、《標準草書千字書》等。

進博會

*271

啟功(1912-2005) 

行書

水墨紙本 鏡心

鈐印:啟功之印、元白、浮光掠影樓

釋文:嘉樹長垂百畝蔭,育材從古勝贏金。杜陵廣廈崢嶸際,最見懷鄉愛國心。

款識:一九八六年暮春之初,英東先生惠臨我校參觀訪問因賦小詩一首,以代鼓瑟吹笙之敬,即希指正。啟功書於北京師範大學。

說明:上款人"英東"應為霍英東。

尺寸:133×59cm 約7.1平尺

RMB:200,000 ~ 300,000

霍英東(1923-2006),原名官泰,祖籍廣東番禺,生於香港,傑出的社會活動家,著名的愛國人士,香港知名實業家,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九、十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香港中華總商會永遠名譽會長。1992年11月至1996年11月任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1985年任香港特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1993年3月當選為第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98年3月當選為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2003年3月在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上當選為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1986年4月2日,霍英東先生對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國家教委主任李鵬表示,為了振興中華,培育人才,決定提供1億港元,成立霍英東教育基金會,支持國家的教育事業。在基金會成立時,他說,設立的基金會是長期的。要世世代代把這件事堅持下去,為國家的教育和四化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實行,英東先生捐出10億港元,成立了"霍英東基金會",用以支持國家的建設。其中,他資助北京師範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等高校改善教學條件,並從內地多所大學選派留學生到國外深造,期望他們學有所成,為國家作出貢獻。霍英東先生關心師範大學,霍英東慷慨資助了500萬美元,建立了北京師範大學英東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