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誅仙》,那些讓書迷無法接受的設定,碧瑤形象崩塌

《誅仙》這部電影上映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當時小編沒有在上映第一時間去觀看,但是據說風評不是很好。昨天在愛奇藝上,無意間看到這部電影,就下意識的點進去觀看了這部電影。下面就針對這部電影,說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電影《誅仙》,那些讓書迷無法接受的設定,碧瑤形象崩塌

一、電影篇幅上

電影名字叫《誅仙1》,根據電影名字應該還有後續《誅仙2》或者《誅仙3》之類,為什麼這麼說呢?在《誅仙1》整個電影篇幅,全劇一共100分鐘的劇情中,主角張小凡上山日常佔據20多分鐘,在劇情30分鐘後張小凡才獲得他的本命法寶,噬魂棍。

然後在接下來的四十分鐘幾乎就是七脈會武,而看過原著的我們都知道,七脈會武只佔了原著很小的而一部分章節。電影中七脈會武結束後,緊接著就是魔教來襲,只有最後將近20分鐘的劇情。

用這樣的篇幅設定劇情,可能官方有著自己的考量,但是作為一個原書迷,我還是有些理解不了。讓人感覺是僅僅用了原著的幾個片段組裝起來的劇情,而且也沒有講明白電影最後表達什麼內容。

二、人物形象上

電影《誅仙》,那些讓書迷無法接受的設定,碧瑤形象崩塌

首先是碧瑤形象設定上,作為原書粉的我們,對碧瑤形象上有著很大的共同認識,那就是靈動,空靈之美。而原著中也對碧瑤這樣描述:年紀不大,看去只有十六、七歲,一身水綠衣衫,相貌秀美,細眉雪膚,一雙明亮的大眼睛極是靈動,令人眼前一亮,便是比之陸雪琪也不輸幾分。

電影《誅仙》,那些讓書迷無法接受的設定,碧瑤形象崩塌

反觀電影中的碧瑤形象,除了缺少空靈之美,還帶著一絲匪氣,讓人感覺像是個有著暴力傾向的少女。原著中的碧瑤雖然也不是很溫柔,但是頑皮,內心柔弱,空靈時好動,靜謐時憂鬱,這一點上感覺電視劇中趙麗穎扮演的碧瑤很是到位。

電影《誅仙》,那些讓書迷無法接受的設定,碧瑤形象崩塌

其次就是陸雪琪,電影中的陸雪琪雖然沒有將小說的形象演繹到極致,但是對陸雪琪冷豔冰霜的性格刻畫的有幾分味道,這也卻成為這部電影中唯一一處出彩的地方。

電影《誅仙》,那些讓書迷無法接受的設定,碧瑤形象崩塌

李沁飾演陸雪琪雖然少了幾分仙靈之氣,但卻也是將人物形象刻畫的入木三分,比較接近原著中冷豔孤傲的性格,這也是這部電影中讓書粉們唯一能勉強接受的地方。

電影《誅仙》,那些讓書迷無法接受的設定,碧瑤形象崩塌

最後就是由肖戰飾演的男主張小凡,雖然在原著中,張小凡卻是看起來呆頭呆腦的,但是卻一點也不傻不笨,有一種大智若愚之感。而電影中的張小凡,卻讓人感覺不出一絲“智”的味道,跟原著中的形象讓人感覺是天差地別。

三、劇情改動

在電影中七脈會武種,陸雪琪練功走火入魔,靠藥物救命。可能時間久了,小編記得不是很清楚,原著中是不是有這樣一段。但陸雪琪作為青雲門的天才弟子,因為練功急於求成而走火入魔,這一般都是小說中的天才弟子的大忌吧,一般很少會有作者這樣去設定。

電影《誅仙》,那些讓書迷無法接受的設定,碧瑤形象崩塌

而影片的結局處,張小凡入魔打傷還是打死了自己的師姐,小編就不敢說了,因為畢竟還有第二部。看過原著的書迷們都知道,碧瑤應該才是女主,但是電影中的感情線卻在田靈兒身上,這一點也是很多人不能接受的。

電影《誅仙》,那些讓書迷無法接受的設定,碧瑤形象崩塌

再就是貫穿整個誅仙故事線的天書,在電影中也絲毫沒有提到。而張小凡集魔佛道三家的功法本應該是參悟天書後融合,在電影中卻被鬼王一掌代替了。

四、特效

縱觀整個誅仙電影,本應該有著仙俠的特效,但是在七脈會武中卻變成了武俠風的華山論劍。整部電影所有的特效都集中在一根棍子上和在最後十幾分鍾決戰中,看的我個人確實覺得有些尷尬。

五、最尷尬的臺詞

電影《誅仙》,那些讓書迷無法接受的設定,碧瑤形象崩塌

在電影41分鐘處有這麼一句臺詞,碧瑤為了尋找張小凡身上的噬魂棍,但是張小凡的噬魂棍卻不見了,碧瑤對張小凡喝道:你一個大男人家,出門不帶棍。說完瞬間給了張小凡一巴掌,這一刻感覺碧瑤在心中的形象盡毀,這樣的話真是我們心中那個空靈的少女說出來的嗎?

電影《誅仙》,那些讓書迷無法接受的設定,碧瑤形象崩塌

電影作為原著和影視劇的昇華,應該做到用最細膩的製作方式將原著中精彩感動呈現出來,而不是一味去蹭原著的熱度。

好了小夥伴們,關於這部電影,你們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