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教師是真正的教師嗎?

兼項背強


偶然之間,看到這個問題,覺得題主的問題有些奇怪。就像問到農民是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一樣奇怪。

民辦教師為什麼不能是真正的民辦教師呢?

他們的身份雖然是農民,但他們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卻從事著特殊的職業――教書育人。

雖然,他們沒有經過教育機構的培訓,但他們憑著一腔熱血,邊幹邊學,邊學邊幹。將人民的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畢生事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把自己的青春,把自己的精力,把自己僅有的一點學識,奉獻給了自己的學生。

經過努力,經過自學,也經過教育部門的考核。他們是取得了教育機構頒發的教師證書的。是經過教育部門任可的。

雖然不及轉正,他們由於種種原因離開了(大多是被迫的)教育這個行業。但他們確實在三尺講臺上,為祖國,為人民,培育出了很多很多的棟樑之材。現在國家的進步,人民的幸福,無疑也有他們當年無私的供獻。

他們在當年承受著比公辦教師多幾倍的工作任務,卻領著比公辦教師少幾倍的生活補貼。在當時卻毫無怨言。現在,他們年老體衰,在貧困線上掙扎。與轉正的公辦教師相比,當年同樣地努力,同樣地付出。如今卻不是同樣的待遇,難免他們會發些牢騷,會提出些要求,這不足為怪。真正奇怪的是都不承認他們是,或曾經是真正的教師。這就真有點匪夷所思了。

給他們補不補助,給他們補助多少?這是政府部門應該考慮的事情。但對他們身份的認定,或者說對他們身份的懷疑或否定,這是不容許的。是對他們存在的否定和侮辱。應該堅決反對而提出抗議。

最後,鄭重地旗幟鮮明地聲明:原民辦教師是,或者曾經是真正的人民教師。

這是不容置疑的。

謝謝閱讀!





草田張


′我是-個八六年轉正的民辦教師,現退休金六千多元。回顧我轉正後當了校長,跟我乾的教師中有五位民辦教師,她他們每月4o元工資很辛苦。後來學校合併,就把他們辭退了,有位民辦教師叫張昌憲,他先後幹了四十三年,因家祉出身不好沒有轉正,他是六二年下放的民辦教師,幾次上下共四十三年,他今年八十二歲3,沒有多少工資很是困難。張昌春老師幹3近二年因病去世。還幾位如張豔紅等他們在教育事業中做出ζ很大貢獻,然而他們沒有得到半點回極。真叫人傷心啊!現在政策好了,希望他們也應得到他們應得到的固報。


霍屎你媽買皮


明確回答:是真正的教師! 民辦教師從上個世紀50年代興起,到1986年停招。到上個世紀末基本上都轉成公辦教師。上個世紀中期,我國師支力量不足,從社會上招收一些初高中畢業的學生在農村中小學任教。文化程度,年齡參差不齊,後來經過培訓,函授到上個世紀末基本上都是合格的。我就是高考沒有考上大學乾的民辦教師,後來國家允許民師考師範學校,93年我考上了蕭縣師範。轉為公辦教師。在上個世紀中後期,一所學校,基本上都是民辦教師,有的學校全是民辦教師。有的學校有一個公辦教師。可見這一段時間國家的教學工作是民辦教師完成的!民辦教師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祖國也回報了民辦教師,到上個世紀末基本上轉正了。現在當年的民辦教師大都退休了。享受著國家發給的養老金待遇。生活挺好的!


李令林1


我是高中老三屆民辦教師,在深山當了九年民辦教師,也是一位全科教師,初中課程除英語未教過外,其餘各科均教過,教學水平文化程度不比公辦教師差。鄧公上臺後,我七七年考上了大學,畢業後在縣中工作,後調到寶雞市工作。一生工作近三十八年,其中小學三年初中五年,高中近三十年。民辦教師是當時教育界的主力軍,中堅力量,我希望國家對未轉正的原民辦教師給予一些補償,解決他們的養老問題。


園丁6488


六、七十年代各自然村(上了20戶的)幾乎都有小學一~二年級,老師由生產隊長指派,待遇是享受一個主要勞動力的工分,七十年代末期八十年代初才由各公社(相當於如今的鄉鎮)教辦統一安排,統一發工資。民辦老師可以報考大學,可以報考民師班,確實優秀的可以直接轉為公辦教師。九十年代初,通過像徵性考試,絕大多數都己經轉為了公辦教師。但早期從教過,但有些嫌待遇差自動退了,有些文化素質低自覺轉正無望退了,有一大部分因違反計劃生育開除了。農村稍上年紀的農民和村委會退下的老幹部都清楚。


田野15874


民辦教師當然是教師,在一定歷史時期一定環境條件下的老師,為當時農村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但就我小時候上學時的民辦教師來說,我並不全都看好。

一、當年民辦教師選拔不透明。當年農村教育非常落後,教師是非常缺乏的,於是就出現了大量的民辦教師。據我所知,當年我的小學老師很多都是當時大隊幹部的子女,至於學歷我也不知道,也許混過初中畢業吧。也有其他有一定關係的子女,反正來源並不規範。

二、民辦教師水平參差不齊。不敢說當時的所有民辦教師水平都不高,但教我的幾個任課老師實在不敢恭維。因為他們是大隊幹部子女,成績本來不好,純粹是靠照顧當上民辦教師的。所以我們是沒有普通話教學的,甚至會教錯。最有印象的是"小明學習不很努力"被語文老師說成是病句,應該改為"小學學習很不努力"。

三、民辦教師其實有很多機會轉為公辦教師的。隨著中師生的培養,對老師要求越來越高,國家將民辦教師進行考試,合格的民辦教師就可轉回公辦教師。記得當時還在初三的姐姐說,民辦教師轉正的考試太簡單了。但是還是大部分教師都沒考過。後來中師畢業生越來越多,我的那些個老師不得回家種田了,並且一直當著農民。

當然我所認識民辦教師有限,各個地區的情況千差萬別,不可否認民辦教師曾經做出的貢獻。

以上是我的看法,你們有什麼想法請留言評論、轉發。


良心老師


本人曾在七十年代在山東當過兩年民辦教師。其間教小學,那時民辦教師掙工分,額外每月有六元津貼,我因上學時一直學習好,恩師推薦當了老師。工作認真,成績考核不錯。那時村支書說了算,不知道為什麼他通知我不用去學校了,後來知道是那時的中心校長的弟媳需要這份工作,請書記吃點喝點就把我辭了。唉!我一睹氣闖了關東。現在想民辦教師就是個臨時工。後來到了東北,在知青反城時機又被安排到了農場的中學教學,七九到八八代課近十年,其間還取得了中師函授畢業證,國家政策是好的,大會都講了我們八五屆的免試轉正,到了宣佈時就沒有你的名字,而領導家親戚同樣的情況,他年齡大,還不在一線工作,他有關係就轉正了。沒辦法,雖然你工作幹得好,有能力,你沒人,就不行。至今我前後教了十多年學,也算桃李滿天下吧,可十年付出如東流水。這就是民辦教師。


蒲公英213845437


解決民辦教師問題要尊重歷史

這個問題,想問的可能是,民辦代課教師為何不能享有和其他教師一樣的待遇、報酬?現在一些地方仍舊存在的民辦代課教師(臨聘教師)屬不屬於教師?

民辦教師(代課教師)是歷史遺留問題。是由於教育經費不足,難以招聘到符合教師資格條件的教師,而採取的替代方法。進入新世紀後,國家從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出發,要求清理代課教師,對於符合條件的民辦教師(代課教師)進行“代轉公”,變為正式教師,對於不符合條件的民辦教師,則進行轉崗或清退。但轉崗和清退必須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利。要進行補償。

解決民辦教師問題要尊重歷史。我國有的省市代轉公做得不錯,基本上符合條件的民辦教師都轉為了正式教師,由此消除了民辦教師(代課教師),新進教師都必須有教師資格證,進入公辦學校的都有編制。但有的省市,還利用其他方式,故意製造代轉公的障礙(有編不補,或者雖缺教師,但無編可補),變相使用代課教師——把代課教師清退後,以臨聘教師、合同教師方式繼續聘任,主要目的是讓他們繼續以代課教師身份從教,但卻只拿正式教師一半或者三分一的待遇、福利,這實質是推卸教育投入責任。問題的關鍵並非教師的能力,而是投入問題,所有從教人員應該同工同酬,不能因“身份”不同而差別對待。既然代課教師的教育能力(有的已經擔任教師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已經得到認可,當地又缺教師,為何不把他們納入正式教師隊伍呢?


熊丙奇看教育


民辦教師文化水平低,一般小學初中水平,後來為提高教學質量,將一部分能繼續任教的轉為公辦,剩餘不符合繼續任教的逐步辭退,這是合情合理,致於善後待遇各地有不同辦法,民辦教師本身是農民,在分田到戶時,規定分給責任田,說明政府是早作安排,退休養老和農民一樣交費參保,理所當然。有些地方教齡適當給一些補貼以致慰籍。現在幾億產業工人還是要交費參保養老,當然除國家機關公務員。國家只能供少數公務員,各行各業都要國家供養,那是辦不到的,其實講貢獻,最苦最累的是農民,現在農民也有少量養老金和種田補貼,這就是黨和政府的關懷,民辦教師有一份責任田也同樣得享受。


田息867張仕玉


看了這個題目,真好像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民辦教師是一個歷史的產物。它的生成是國家為了應對農村缺少教師而聘用的,雖然他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但他們為了農村的教育事業,站在三尺講臺,拿著別人看不起16.5元工資,(有時這點工資還要分一部分沒有指標的老師。)默默無聞地貢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這是有目共睹的!

民師可以說是真正的教師,因為:他們同公立教師還要辛苦,公立老師可以走,而民師是走不了的,不僅如此,他們還要服務村幹部,宣傳報道都少不了他們,普九,夜校,……等等,可以說是一個大忙人。

有人說:民師有的人不會教書,這很好理解,人無完人,有多少人會教?君不見:堂堂的清華北大都鬧出了笑話,何況是農民出身的鄉巴佬?

其實,民師有很多人是會教書的,他們中有的人被評為教育戰線的勞動模範。模範共產黨員,教育先進工作者!雖然他們這樣努力,還是免不了被辭退的命運。這其中的酸甜苦辣鹹只有自知自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