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小魚苗最早多久可以換水,換多少合適,如何操作為好?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我們飼養觀賞魚,其中有一個樂趣,那就是繁殖觀賞魚的樂趣,但是這個樂趣養魚老道現在看來,我們還是點到為止為好,否則的話我們以後的麻煩會很多。

剛出生的小魚苗最早多久可以換水,換多少合適,如何操作為好?

那麼,有的魚友問到了,我們飼養的小魚苗各不相同,有些時候投餵的也不一定都是活食,比如說投餵雞蛋黃,可能魚缸的水質很快就會玩完,我們的魚缸裡又不敢開過濾,這個繁殖缸的水質我們又該如何保持,想要換水是否可行,到底小魚苗多大換水為好,最早可以在什麼時候?

孔雀魚的魚苗,其實最早一兩天之後就可以換水

咱不管專業的魚場如何操作啊,養魚老道只講我自己的操作經驗,並且是絕對不會出現任何問題的操作經驗。

對於大多數的新魚友,繁殖最多的就是孔雀魚苗,但是孔雀魚苗有很多都有早產的跡象,我們比如說很多的小魚苗的肚子下還帶有一個大大的卵黃囊,這個時候我們是不可以換水的,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當孔雀魚苗把卵黃囊吸收了之後,我們才可以適當投餵,之前投餵它們也不會吃,因為它們是早產兒,能夠依靠卵黃囊中的營養存活,也不會攝食。

剛出生的小魚苗最早多久可以換水,換多少合適,如何操作為好?

當它們的卵黃囊徹底吸收完畢,並且開始正常的起水遊動,這一點很重要,是卵黃囊吸收完畢,並且起水遊動,而且已經正常攝食了,我們也能夠看到小魚苗正常的排便了,那麼這種情況持續一兩天或者三五天之後,我們就可以給它們少量的換水,假設水質已經不受控制的話。

如果水質還能夠有效控制,我們最好還是不要去輕易地更換

其他魚苗可以參考孔雀魚苗的大小和各個細節

這裡面其實牽扯到了無外乎上述的三個問題,第一個就是一定不是早產兒,觀賞魚身上帶有卵黃囊的,我們儘量不要去動它。

第二點就是必須是正常的起水遊動之後,第三天就是魚兒的消化系統已經開始運作,能夠正常的排便。

然後就是我們可以參考孔雀魚苗的大小

,來比較其他的觀賞魚魚苗個體,適當的進行換水操作。

剛出生的小魚苗最早多久可以換水,換多少合適,如何操作為好?

最起碼我們的魚網要能夠撈得起來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這也是很多魚友不能夠解決的問題,那就是最好我們能夠保證魚苗可以撈得起來。

我們比如說鬥魚苗的個體就很小,即使它們生長半個來月,假如我們沒有適合的魚食,它們也未必有剛出生的孔雀魚苗大,那麼這個時候,抽水其實是很容易的,但是我們想要把小魚苗再撈回到魚缸裡就比較的難了。

為什麼一定要等到所有的小魚苗徹底的起水之後,就是因為只有它們起水正常遊動之後,我們才不容易把它們輕易的抽取出來。

否則的話,小魚苗還在缸底趴著,那麼很容易就被水管給抽出來了。

剛出生的小魚苗最早多久可以換水,換多少合適,如何操作為好?

所以說,對於很多的小魚苗,何時去換水,長到多大換水為好,我們是可以參考孔雀魚的魚苗個體大小的。

如果沒有更合適的撈網,我們也只有使用到勺子了,這也是可以的,不過很費勁,最好還是到網上購買一個豐年蝦的撈網,比較的細密,一般的小魚苗都可以撈取出來。

不過這裡還有一點,就是針對於個體較小的魚苗來說,離水時間不要過長,如果我們不怕費勁,使用小勺反而比魚網要好,大一點的個體就無所謂了。

使用何種工具為好?

至於使用到何種水管抽水,養魚老道傾向於氧氣管,因為比較細,對於小魚苗的傷害不大,我們千萬不要在抽水的另一頭,就是放入在魚缸裡的那一頭,加上什麼隔離網,小魚苗太小,抵禦不住如此的水流,可能被水流吸附在隔離網上,時間一長就會完蛋了。

所以我們就不如找個小盆,直接把魚苗抽到盆裡,然後再使用小魚網或者小勺,慢慢撈取即可。

剛出生的小魚苗最早多久可以換水,換多少合適,如何操作為好?

七彩魚苗三五天就可以下身,可以撈取就可以換水

能夠比孔雀魚苗個體還大的,龍魚苗之類的我們就不必說了,七彩魚苗由於可以吃奶,長勢會很快,一般的五六天的時間就可以和孔雀魚苗差不多大小了,所以說,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把七彩魚苗和大魚隔離。

既然可以拿魚網直接撈取魚苗隔離,那麼就可以直接換水,或者說進行少量的抽底換水,不過剛開始幾天,我們儘量不要去那麼操作,畢竟小魚苗還很弱小,除非是萬不得已,其實這種情況一般不多見的。

再就是黑瑪麗之類的卵胎生觀賞魚,它們的魚苗出生時就很大,這個和孔雀魚苗就不一樣了,雖然說它們的個體較大,但是魚齡短啊,我們還是要等到小魚苗卵黃囊徹底吸收完畢,正常起水遊動攝食,三五天之後再去換水為好。

剛出生的小魚苗最早多久可以換水,換多少合適,如何操作為好?

燕魚苗也是一樣的道理,它們的生長速度也不會很慢,不過比起七彩神仙魚還是要差上很多,我們也是要等到比起孔雀魚苗略微大上一點再說。

小魚苗除了極端情況以外,出生一週內儘量不要去動水

以上所說的,只是我們在無法調理小魚苗的魚缸水質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的方法,也就是說各種魚苗最早的換水時間。

事實上,這些小魚苗的排洩量很少,根本不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會汙染到繁殖缸的水質。

之所以會出現上述的急於換水的問題,一般的只有兩種情況:

要麼就是我們無法正確的掌握小魚苗的魚食投餵量,要麼就是我們遭遇了高溫的天氣,並且投餵的不是活食。

當然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繁殖缸太小了。

剛出生的小魚苗最早多久可以換水,換多少合適,如何操作為好?

除了上述的這幾種情況之外,基本上小魚苗出生半個月以後,我們再去換水為佳。

因為小魚苗更需要水質的穩定和水溫的穩定,多去換水對於很小的魚苗來說,是沒有半點好處的,再者有些時候,我們在水溫問題上很難把握。

小魚苗不同於成年觀賞魚,晝夜溫差一旦超過了兩度以上,就很容易發生針尾或者死亡的現象,我們能不折騰就堅決不去折騰。

養魚老道早就說過,任何觀賞魚的魚苗,如果我們不能夠有效的保持住水溫、水質的問題,只要拿著放大鏡觀看,都可能發生針尾的現象,無論是七彩、燕魚還是鬥魚、孔雀、金魚,結局都是一樣的,只會最終導致魚苗的大批死亡,而且治無可治。

剛出生的小魚苗最早多久可以換水,換多少合適,如何操作為好?

這也是很多的新魚友,不斷遭遇孔雀魚苗針尾的原因,這個與水溫、水質、食物、飼養密度過大,都會有絕對性的關係。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