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武」“拉達”級潛艇徹底被俄海軍放棄?中國當年做出明智選擇

最近,俄羅斯海軍又開建兩艘“大洋黑洞”——“基洛”級柴電攻擊潛艇升級版。“基洛”級潛艇應該是俄羅斯出口最多的常規動力潛艇之一,僅在亞洲,中國、印度和越南海軍都部署著這種噪音非常低、非常隱蔽的“水下殺手”。

「兵武」“拉達”級潛艇徹底被俄海軍放棄?中國當年做出明智選擇

那麼,這次俄羅斯海軍開建的新“基洛”級改進型潛艇,在能力方面有哪些提升呢?

一、少見,同時開建兩艘

據俄羅斯海軍總司令耶夫梅諾夫上將透露,位於聖彼得堡的海軍造船廠於11月1日開啟儀式,正式宣佈再建造兩艘改進版636.3型“基洛”級(即vashavyanka級)柴電攻擊潛艇(SSKs)。負責建造的船廠工人、工程師和海軍技術人員、設計師和海軍高官參加了龍骨鋪設儀式。

“基洛”級潛艇的艇長為73米,艇體寬度為10米,水面排水量達到2350噸。該潛艇通常的作業深度為240米(極限深度300米)。水下航速20海里,可連續航行45天,作業航程7500海里。

「兵武」“拉達”級潛艇徹底被俄海軍放棄?中國當年做出明智選擇

新的“基洛”級潛艇搭載的武器裝備包括:6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深水炸彈和“口徑”攻擊巡航導彈系統。

俄羅斯塔斯社的消息說,這兩艘改進版636.3型柴電潛艇分別定名為“烏法”(編號01617)和“馬加丹”(編號01616),在11月1日同一天開工,生產地點都是在聖彼得堡的海軍部造船廠。一口氣同時建造兩艘柴電動力潛艇,這在經濟仍不景氣的俄羅斯來說比較少見。

根據造船廠負責人的說法,“馬加丹”號潛艇計劃在2020年12月出海。他補充說,“烏法”潛艇計劃於2021年下水。

「兵武」“拉達”級潛艇徹底被俄海軍放棄?中國當年做出明智選擇

位於聖彼得堡的海軍部造船廠原計劃在2025年底之前,向俄羅斯海軍太平洋艦隊交付6艘新的改進版636.3級“基洛”級柴電攻擊潛艇。2017年7月,該造船廠先後開工建造了6艘改進版636.3級“基洛”級潛艇的頭兩艘,未來將在遠東地區部署。

這兩艘潛艇——“Petropavlovsk-Kamchatsky”號和“Volkhov”號——最初計劃分別在2019年和2020年加入俄羅斯海軍太平洋艦隊。但由於資金問題和建造工作受阻,服役日期後來被推遲為2020年和2021年。

事實上,在2010年8月至2016年11月期間,聖彼得堡海軍部造船廠為俄羅斯海軍黑海艦隊建造了6艘改進版636.3型“基洛”級柴電攻擊型潛艇。其中,有5艘潛艇部署在地中海東部。

「兵武」“拉達”級潛艇徹底被俄海軍放棄?中國當年做出明智選擇

據報道,這5艘新型“基洛”級潛艇,至少有兩艘在2015年和2017年分別使用M-54 “口徑”型(北約代號為SS-N-27A“炙熱”)潛射巡航導彈,打擊了位於敘利亞境內的恐怖主義武裝的陸地目標。

俄羅斯國防部決定建造改進版636.3型“基洛”級柴電攻擊潛艇,部分原因是受到了包括677型“拉達”級項目在內的其他潛艇建造項目成本超支和施工問題的影響。

二、曾推薦“拉達”級給中國

俄羅斯海軍原本計劃打造一支由6艘更先進的“拉達”級攻擊潛艇組成的水下艦隊。然而,到目前為止,只有一艘該型潛艇,即1997年建造的“聖彼得堡”號目前已經進入俄羅斯海軍服役。

「兵武」“拉達”級潛艇徹底被俄海軍放棄?中國當年做出明智選擇

“拉達”級的另一艘攻擊潛艇“大盧基”號的資金已經到位,但第四艘和第五艘“拉達”級攻擊型潛艇的建造合同只被告知預計將在2019年年內簽署。因此有理由相信,在“大盧基”號“拉達”級潛艇完工交付之後,“拉達”級常規動力攻擊潛艇的建造很有可能將會停止。

作為“基洛”級的後續型號,677型“拉達”級第四代常規潛艇的研製工作始於1987年。基於該型潛艇的戰術技術性能要全部超過第三代常規潛艇,蘇聯設計師當時面臨極為複雜和艱鉅的任務。

「兵武」“拉達”級潛艇徹底被俄海軍放棄?中國當年做出明智選擇

設計師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要降低677型潛艇的噪聲。對此,677型放棄了傳統的雙殼體結構,而採用儲備浮力較小的單殼體結構。據統計,677型共有180項創新技術。無疑,如果這些創新技術迅速得以實現,蘇聯海軍就可以裝備與美國海軍第四代核潛艇抗衡的常規潛艇。

“拉達”級潛艇艇長66.8米、寬7.1米、最大潛水深度為300米,水下航速為21節、自持力45天、採用燃料電池AIP系統。武器方面拉達級潛艇能夠搭載10個導彈垂直髮射筒,發射口徑巡航導彈,攻擊力非常強悍。

但是,“拉達”級潛艇的命運並不順利。由於“拉達”級潛艇在AIP系統、數據鏈以及新型魚雷的工作上面一直無法取得實質性的進展,所以埋下了隱患。

「兵武」“拉達”級潛艇徹底被俄海軍放棄?中國當年做出明智選擇

1991年蘇聯解體後,由於研製經費的短缺以及各相關研究單位難以協作,致使677型潛艇陷入極為糟糕的境地。這種混亂的局面,迫使俄設計師重新考慮潛艇方案的設計和尋找新的合作商。1997年,“拉達”級首艇“聖彼得堡”號完成了龍骨鋪設。2005年和2006年,後續兩艘“喀琅施塔得”號和“塞瓦斯托波爾”號完成了龍骨鋪設。

由於經濟上捉襟見肘,首艇“聖彼得堡”號直到2004年才完成下水。2010年交付俄海軍進行試驗。但是,在海試中暴露許多問題,無法達到俄羅斯海軍的要求,其中包括動力不足等問題。

後2艘鋪設龍骨的潛艇也於2009年被迫終止,直至2013—2015年按照改進型方案重新啟動。同時,“塞瓦斯托波爾”號在2015年重新鋪設龍骨時,改名為“大盧基”號。俄羅斯方面也許這時候已經決定,在3艘“拉達級”潛艇完工後就徹底停止該項目,轉發開發“基洛”改進型。

「兵武」“拉達”級潛艇徹底被俄海軍放棄?中國當年做出明智選擇

直到2018年9月20日拉達級潛艇2號艇“喀琅施塔得”號在聖彼得堡造船廠下水,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將於2020年左右服役。

“拉達”級潛艇的出口型為“阿穆爾”級潛艇。俄羅斯媒體曾在2012年傳出,中國與俄羅斯簽署了引進4艘“阿穆爾”級潛艇的意向協議。但由於俄羅斯在該潛艇的建造方面進展緩慢,因此就沒了下文。

如今,在該潛艇問題重重的背景下,中國國產新型常規動力潛艇的性能表現優異,因此中國對“拉達”級潛艇早就沒有了興趣。

三、新“基洛”級肩負兩大任務

改進後的636.3型“基洛”級柴電攻擊潛艇,被美國海軍稱為“水下黑洞”,凸顯該型潛艇以其水下噪音極低著稱。

「兵武」“拉達”級潛艇徹底被俄海軍放棄?中國當年做出明智選擇

636.3型“基洛”級潛艇是原877型“基洛”級設計的改進型。更新的版本在潛艇的長度上稍微加長了一些,潛艇的水下排水量大約是4000噸。同時,新潛艇還改進了動力系統,在戰鬥系統方面也有一些調整。新的降噪技術也是該潛艇的一大特色。

據報道,新的636.3型“基洛”級潛艇採用了一種特殊的消聲塗層,應用於艇體外表面,以減少來自潛艇內部的噪音向外傳遞。值得注意的是,新的636.3型“基洛”級潛艇沒有配備獨立於空氣的推進系統(AIP)。

耶夫梅諾夫上將強調,636.3型“基洛”級柴油攻擊潛艇已經被證明是可靠的,並在戰鬥條件下確認了它們的特性。儘管636.3型的所有潛艇都有相同的主體設計,但它們使用的設備和裝備是不同的。每艘潛艇的結構配置,取決於部署區域的特定性質。

「兵武」“拉達”級潛艇徹底被俄海軍放棄?中國當年做出明智選擇

636.3型“基洛”級柴油攻擊潛艇由魯賓中央設計局發展,這種潛艇擔負的任務有兩大類:第一,對抗敵人的潛艇和水面艦艇。第二,保衛海軍基地、海上和沿海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