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殲8,後有殲10,神祕的殲9哪去了?

為啥為什麼中國第一種國產戰鬥機叫殲5,殲1到殲4去哪了?

還有啊,為啥我國空軍中有那麼多的“斷碼”裝備?

關於這件事呢,咱還得從頭說起。


前有殲8,後有殲10,神秘的殲9哪去了?


▲ 部署在朝鮮戰場的美國F-86“佩刀”戰鬥機

抗美援朝時期,解放軍深深感受到了美國噴氣式戰機的現實威脅,再加上與蘇聯商討出動空軍支援作戰的過程也不順利,我們意識到:必須能夠自主生產噴氣式戰鬥機,以滿足在嚴峻的周邊環境下的國防需求。

藉助蘇聯的幫助,瀋陽112廠經過數年攻關,終於在1956年完成了米格-17F戰鬥機的仿製工作,通過驗收後開始著手量產。


前有殲8,後有殲10,神秘的殲9哪去了?


▲ 第一架國產米格-17戰鬥機下線,當時還不叫殲-5

起初,國產的米格-17戰機被稱作“56式戰機”,後來才被空軍正式命名為“殲-5”。

而這款戰鬥機,也成為了新中國第一種能夠大批量自主生產的噴氣式戰鬥機。


前有殲8,後有殲10,神秘的殲9哪去了?


▲ 現存於北京航空博物館的首架殲-5戰鬥機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小夥伴都會有疑問,既然這種戰機是共和國第一種噴氣式戰鬥機,為什麼不命名為“殲-1”呢?這樣安排順序明顯更合理,而且象徵和紀念意義也更明顯。

Emmmmm……聽起來的確很有道理,難道是空軍給戰機命名時出BUG了?


前有殲8,後有殲10,神秘的殲9哪去了?


▲ 編號為“中0101”的第一架國產殲-5戰鬥機

小兵兵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這個“殲-5”絕不是一拍腦門想出來的,給戰機命名時也的確遵循了數字順序這一簡單的方式。

因為,在殲-5之前,殲-1到殲-4的名稱已經被“搶注”了。


前有殲8,後有殲10,神秘的殲9哪去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大傢伙從來沒有聽過這四種殲擊機的大名呢?

這是因為殲-1、殲-2、殲-3、殲-4作為空軍的內部稱謂,早早安排給了蘇聯援助的拉-9、拉-11、米格-9、米格-15四種戰鬥機。


前有殲8,後有殲10,神秘的殲9哪去了?


▲ 以上四種戰鬥機,我兔雖然沒有自主生產過,但都進入了正式服役

之所以它們的存在感很低,是因為戰機本身就是舶來品,早已有了自己的正式名稱。

而且在我軍中服役時間短、戰果有限,這種稱呼也只在軍內短暫流行了一段時間,所以沒有被大眾所熟知。

可能又有兄弟會問,那殲-9上哪去了?

話說兩頭,就在殲-5定型後,我國的戰鬥機研發工作走上正軌,陸續搞出了殲-6、殲-7、殲-8、殲-10,以及後——

打住!小兵兵你等會兒,殲-8後面直接奔殲-10去了,說好的遵循數字順序呢?

嘖嘖,請各位放心,殲-9沒給吃了,只不過許多人不認識它。


前有殲8,後有殲10,神秘的殲9哪去了?


神秘的殲-9沒有進入制式裝備序列,而這則被很多人視為中國航空發展史當中缺失的一環,甚至更多人根本就不知道它的存在。

但是要告訴大家,殲-9對我國的飛機制造業來說有很重要的意義,不僅是科研人員的一次大膽嘗試,還為後續機型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前有殲8,後有殲10,神秘的殲9哪去了?


▲ 殲-9VI-III方案三視圖

可以看到,殲9既有殲8的樣子,更有未來殲10的樣子。

上世紀六十年代,國際主流戰鬥機正從二代向三代邁進,美國開展了戰鬥機實驗計劃(Fighter-Experimental)。

而蘇聯針鋒相對的進行了“先進戰術戰鬥機”(перспективный фронтовой истребитель)的研究工作。


前有殲8,後有殲10,神秘的殲9哪去了?


▲ F-15A工程機首飛

這兩個計劃都非同小可,前者孵化了日後的F-15,後者則誕生了SU-27和Mig-29這對雙生子。

時至今日,這三種機型及後續改進/衍生型號仍是美俄兩國空軍的中流砥柱。


前有殲8,後有殲10,神秘的殲9哪去了?


▲ 攝於冷戰末期的蘇聯空軍蘇-27

另一方面,美國在超音速轟炸機、超高空偵察機等領域的技術越發純熟,動輒2-3馬赫的航速,或是2萬米的飛行高度,讓普通戰鬥機的飛行性能相形見絀,根本就談不上攔截與擊毀。

而這也是為什麼當時側重高空高速性能的截擊機,能夠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


前有殲8,後有殲10,神秘的殲9哪去了?


▲ 美國U-2高空偵察機,讓蘇聯人發現,它們的米格戰機束手無策

在戰鬥機性能升級與發展截擊機的雙重需要下,中國開始了殲-9的研製工作。

根據任務需要,殲-9被定位為截擊機,但也要兼顧戰鬥機性能。

最大速度2.6馬赫、實用升限2.6萬米的“雙26”設計指標,瞄準了能夠攔截美國正在研究中的B-1超音速遠程戰略轟炸機和U-2高空偵察機。

可這對於當時的中國航空工業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前有殲8,後有殲10,神秘的殲9哪去了?


▲ 《軍情解碼》曾揭秘過這架神秘戰機

為了達到設計目標,研發團隊反覆推敲方案,大膽採用了革新性的鴨翼設計。

雖然鴨翼這個東西在今天很常見,然而在當時卻是十分超前的理念。


前有殲8,後有殲10,神秘的殲9哪去了?


▲ 當年用於風洞試驗的殲-9(這個角度……怎麼那麼像20姬……)

世界上第一種採用鴨翼的實用型戰鬥機,是1971年服役的瑞典Saab-37“雷”式戰機,它的服役讓許多西方國家眼前一亮。

有意思的是,殲-9設計團隊也是得知Saab-37的存在後,才發現兩國的設計方案竟然如此相似。


前有殲8,後有殲10,神秘的殲9哪去了?


▲ 瑞典Saab-37戰鬥機

可以說,殲-9的設計團隊擁有十分超前的思路,在重重技術封鎖中站在了時代潮流的最前沿。

只是可惜,由於材料工藝和發動機性能始終無法達到要求,1964年開始立項的殲-9還是在1980年終止了研發。


前有殲8,後有殲10,神秘的殲9哪去了?


▲ 殲9(中)風洞試驗模型

雖然如此有潛力的項目不幸夭折,但還是給後面殲-10的誕生積累了大量設計經驗和實驗數據,僅關於風洞試驗的研究報告就寫了十幾本。

這不僅是中國航空人第一次向高空高速截擊機發起衝擊,還開創了鴨翼佈局的先河,對日後的戰機設計思路產生了深遠影響。


前有殲8,後有殲10,神秘的殲9哪去了?


▲ 殲-9:殲-10你好

和殲-9一樣,殲-12、殲-13、殲-14等斷掉的編號,也是真實存在的研究計劃,但都和殲-9一樣,因為某種原因沒能進行下去,或是正在進行研究(比如外界盛傳的殲-18垂直起降戰鬥機)。

但他們的編號卻保留了下來,這就成了現在空軍編號的“斷碼”現象。


前有殲8,後有殲10,神秘的殲9哪去了?


▲ 外界猜測的殲14CG模擬圖

其實,沒能通過驗收進入服役,但卻真實存在過、給軍工科技積累研究經驗的項目、裝備還有很多,既然有天上飛的,自然也有地下跑的、水裡遊的,還有戰士們手上拿的——82式步槍瞭解一下?

81槓我們都太熟悉了,但是要告訴大家,這個在軍營中如雷貫耳的名字差點就是“82槓”。


前有殲8,後有殲10,神秘的殲9哪去了?


▲ 這是一張十幾年前的照片,解放軍戰士使用81槓進行訓練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軍發現仿自蘇聯AK-47步槍的56式已經有些落伍,對陣越南軍隊裝備的AKM時略處下風,開發國產第二代自動步槍的計劃很快被提上日程。

當時參與競標的研製單位共有四家,分別是296廠、626廠、386廠和208所,296廠的方案也就是後來的81式,208所的方案則被稱作82式步槍。


前有殲8,後有殲10,神秘的殲9哪去了?


▲ 208所研發的82式步槍

相比於81式,82式的重量更輕、零件通用性更強,性能也基本相同。

只是可惜設計單位沒有考慮到環境實驗的一些細節,導致在浸水實驗中出現了不少問題,修復設計完成後總體進度已落後於81式,這才導致在競標中落敗。


前有殲8,後有殲10,神秘的殲9哪去了?


▲ 82式輕機槍

“遠看炮塔嚇死人,近看五對負重輪”,大家都知道這個關於老59的梗,什麼大改、魔改、爆改,花樣多了去。

但有些坦克,你可能連名字都不知道。

立項沒比59式晚幾年的WZ111,就是這樣一個充滿了雄心壯志的重型坦克計劃。

它的誕生源於當時被我兔視為精銳裝甲力量的IS-2重型坦克逐漸落伍淘汰,陸軍急需一種可以替代它的重型坦克。


前有殲8,後有殲10,神秘的殲9哪去了?


▲ 兔子早年裝備的IS-2重型坦克

WZ111高調對標了美國M103和蘇聯T-10坦克,但缺乏設計經驗與關鍵技術,導致WZ111幾乎是在IS-2的基礎上,柔和了IS-3、T-10兩種坦克設計理念的拼裝車輛。

大量關鍵技術的缺失,加之沒有足夠強勁的動力包來驅動這臺重型坦克,使得WZ111在60年代中期年草草下馬。


前有殲8,後有殲10,神秘的殲9哪去了?


▲ 連炮塔都沒有完成的WZ111底盤,負重輪具有濃厚的IS血統

而這個項目也成為共和國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進行重型坦克的研發。

在我國軍工科技的發展歷史上,類似文中所述因技術等因素夭折、斷碼的裝備還有很多,小兵兵只是舉一反三,拋磚引玉。

當然還有更多的方案、項目從誕生到下馬都未曾被外界知曉,但這些項目在進行過程中或多或少積累了寶貴經驗,也推動了理論基礎邁進,讓後續更成熟的方案少走彎路、少犯錯誤。


前有殲8,後有殲10,神秘的殲9哪去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些未成身而先成仁的裝備,和那些始終默默無聞地奮鬥在第一線的科研人員一樣,都是我國軍工的“幕後功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