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時期,中國部分地區民情生活,真實反映了那個年代的面貌


本組照片是清末民初時期的中國部分地區社會民情生活,真實反映了當時的人們生活情景,是一組珍貴的歷史資料。圖為湖北武漢漢口漢陽鐵廠,時間:1917-1919年。

1924-1927年,北京馬路上的遊行隊伍,參加遊行的人員大多是學生,還有一些百姓圍觀,從照片上看,當時中國人的衣著仍以長衫為主。

1917-1919年南京浦口,倉庫旁邊當地窮人的帳篷,他們以帳篷為家,做飯的廚房也是露天的。

1917-1919年北京一所濟良所的孩子們,他們低頭似乎在禱告。

917-1919年北京附近,正在建造的房屋,一名工人擔著泥漿用來砌牆,那時建造房屋大部分是土木結構,沒有混泥土鋼筋等現代的建築材料,條件好點的用石灰混合材料。

1924-1927年河北北戴河,當地的農夫正在高粱地裡勞作,他們戴著草帽在田間除草。

1924-1927年北京妙峰山,毛驢拉磨,當地農夫把收穫的糧食磨成粉狀,用來食用。通常這種大磨每個村只有一盤,村民共用,毛驢是自家的。拉磨時毛驢被蒙上眼睛,防止偷吃。

1924-1927年北京妙峰山,打旗的花會。

1917-1919年四川甘堡,山腳下的街道和民居,兩頭大肥豬悠閒地在路邊躺著和行走,

1917-1919年北京,養鳥人,用樹枝坐成鳥架,架子上固定個輪子,再把一根長線纏繞在輪子上,線的一斷拴住鳥,防止鳥飛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