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姓氏大爆發那些事情?

為了更好的讓大家瞭解姓氏文化,今天姓氏君給大家分享中國歷史上姓氏大爆發時期的那些事。

回顧歷史,我們都知道母系氏族是以氏為主要身份象徵的,而姓只是氏下面的分支代表稱呼。後來隨著不斷的人口增長及土地的擴大,我們從最早的上古八大姓氏姬、姚、媯、姒、姜、嬴、姞、妘。一直髮展到現在的2萬多個姓氏。


中國姓氏大爆發那些事情?


我們知道,實際早期的姓氏是很少的,基本以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為主,其作用主要便是為了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

後來,姓氏隨著封建社會環境的改變,逐漸成為了一種地位的象徵。在當時只有諸侯國的國君及其家族才有姓,而賜封了土地以後的貴族才擁有氏,普通的部落子民則只有姓而無氏,奴隸、賤民則無姓無氏只有名。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隨之發生變化。此後,普通百姓也有了姓,“百姓”這個詞也漸漸成為了民眾的統稱。而這個時期也正是姓氏大爆發的主要時間段,那為何姓氏會在春秋時期迎來大爆發,通過分析,姓氏君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01 宗族制度的發展


中國姓氏大爆發那些事情?


周朝建立之後,周天子姬發大封諸侯,其中姬姓諸侯國便有53個,統一的姓氏代表了這些諸侯國同源,但各諸侯國同時開始以封地為氏,例如周、魯、齊等。而進入春秋戰國時期後,諸侯國之間攻伐不斷,同宗同源的部落制度開始被打破,而以“氏”也就是國名為主的宗族制度開始發展,這導致“姓”的作用開始變淡,而“氏”的作用開始加強,例如趙國,雖為嬴姓,但以趙氏為主。

02 禮崩樂壞,宗法制度瓦解


中國姓氏大爆發那些事情?


周以前,姓氏作為貴族的特有標誌,隨著許多貴族的沒落和更多貴族的崛起,宗法制度開始逐步瓦解,普通百姓也開始取姓氏,當然這種姓氏的來源也開始變得五花八門,有用地名的、有用官職的等等。


中國姓氏大爆發那些事情?


03 百姓流離失所

同樣由於春秋戰國時期戰亂頻發,百姓流離失所,使得很多百姓已經無法準確追溯自己的起源,於是很多百姓又開始以定居之地為“姓氏”,或以官職為“姓氏”,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造成了更多“姓氏”的出現。

而在秦漢以後,姓與氏合一,開始被統稱為“姓氏”,這也是造成今天姓氏較多的主要原因。


中國姓氏大爆發那些事情?


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姓氏文化發展委員會

北京姓氏圖騰文化交流中心(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