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區“出實招”解決困難群眾視覺貧困問題

今年以來,麥積區民政局緊緊圍繞脫貧摘帽,將特困供養、一二類低保等兜底保障對象作為脫貧攻堅的重點對象,堅持在工作部署上重點安排,在政策上傾斜支持,在資金上全力保障,在制度上規範約束,確保了兜底保障對象如期實現政策上的“脫貧”。


一是精心安排部署。區上年內已召開13次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堅持對兜底保障對象逢會必調度,從區級層面樹立對兜底保障對象重視的鮮明導向。各鎮、村也將兜底保障對象作為重中之重,全面開展清零篩查,將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保障範圍,為困難群眾享受政策支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根據省、市對困難群眾視覺貧困問題的具體要求,區上及時出臺了《麥積區城鄉居民臨時救助實施細則》、《關於切實做好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監護照料服務有關工作的通知》,為基層實際操作提供了政策依據。積極探索困難群眾特別是特困人員供養的有效辦法,著力用足用好救助政策,對百花和鳳凰敬老院通過成立社會組織進行了法人登記,購買服務人員4名。鼓勵醫養機構參與特困供養,將喪失勞動能力的特困人員納入康養機構集中供養,解決了這部分人無人願意照料的問題。全區已實現集中供養54人。從鄉鎮層面將臨時救助備用金審批由500元提高到1000元,為鎮村解決視覺貧困為民辦實事拓展了空間。
三是強化資金保障。對特困供養人員,通過政府集中採購發放實物方式,共投入資金373.6萬元,為全區近千名特困人員按照人員發放了被子、床單、被套、枕巾、棉衣、單衣、鞋、爐子、煙囪、燃煤等生活必需品,解決了特困人員精神面貌差等突出問題。對一二類低保戶,由鎮級根據視覺貧困程度,靈活運用臨時救助備用金解決生活困難問題。對困難戶院廓、大門、巷道等由鎮村統一組織整治,區上為每個行政村支持25萬元,以加快推進村容整治進程。全區已累計發放臨時救助資金3000多萬元。

四是健全制度保障。組織第三方對分散特困供養人員自理能力開展評估,按制度將護理費調整給監護人,進一步落實監護責任。對分散供養人員逐人核實簽定監護協議,落實鎮級包片人員隨訪責任,區脫貧攻堅常態化督查組定期組織督查,保證了困難群眾得到及時照料和救助。在發放生活用品時,由供貨商將衣服、燃煤、爐子等“一站式”配送到戶到人,減少中間環節,提高了工作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