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輛坦克從側翼殺出!志願軍邊打邊搶修工事,激戰10晝夜退敵

——李水清將軍回憶“金城川三日激戰”

2000年秋,在北京西四的一條衚衕,一個青磚碧瓦的小院裡,原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六十七軍副軍長李水清將軍興奮地打開了話匣:“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雖然已經過去了,但當時的許多戰鬥情景,我永遠不會忘記。”

李水清將軍回憶:抗美援朝戰爭五次戰役結束以後,雙方都轉入了戰略防禦,並於1951年7月10日開始停戰談判,戰線基本上對峙於三八線附近地區。美軍趁志願軍防禦尚未鞏固之際,於1951年夏、秋季發動有限目的攻勢,企圖改善態勢,配合其在停戰談判中妄圖把軍事分界線劃在實際控制線以北、以便多得12000餘平方公里土地的政治訛詐。

上百輛坦克從側翼殺出!志願軍邊打邊搶修工事,激戰10晝夜退敵

8月18日,美軍開始發動了所謂“有限度的夏季攻勢”,糾集了美軍和南朝鮮軍3個多師兵力向東線北漢江以東朝鮮人民軍第五軍團、第二軍團、第三軍團約80公里正面發起猛烈進攻,企圖奪取東線突出陣地,與其中部戰線取齊。朝鮮人民軍在極端困難情況下,經一個月激戰,至9月18日,終於粉碎了美軍和南朝鮮軍的進攻。

同時,美軍第七師、南朝鮮軍第二師和第六師各一部,於9月12日、21日兩次向金城西南的中國志願軍第六十七軍剛接防不久的陣地發起攻擊,南朝鮮軍均被我志願軍粉碎。

美軍、南朝鮮軍“夏季攻勢”被挫敗後,經過充分準備,於9月29日至10月22日在200餘公里的戰線上開始發動“秋季攻勢”。敵人發動“秋季攻勢”的目的在於威脅志願軍西線戰略要地開城側翼,為奪取開城創造條件。

上百輛坦克從側翼殺出!志願軍邊打邊搶修工事,激戰10晝夜退敵

敵人“秋季攻勢”的攻擊重點首先集中在西線我志願軍防禦陣地。志願軍第一線的6個軍(第六十四、第四十七、第四十二、第二十六、第六十七、第六十八軍)中,有四個軍的陣地遭到敵人9個師(其中美軍5個師、英聯邦1個師、南朝鮮軍3個師)的攻擊。

從10月8日起,敵攻勢轉向東線。新入朝的第二十兵團第六十七、第六十八軍,在9、10月份剛剛接替防務,當即遭到敵6個師的全線進攻。東線“聯合國軍”發起“秋季攻勢”時,鑑於志願軍反坦克火力弱,便以大規模坦克集團在前沿實施割裂陣地的進攻,稱之為“坦克劈入戰”。

其中10月13日至10月25日期間,在第六十七軍防禦的27公里寬的陣地前,美軍出動坦克達280餘輛,每天還發射炮彈5~10萬發,出動飛機100~130架次。

上百輛坦克從側翼殺出!志願軍邊打邊搶修工事,激戰10晝夜退敵

這場攻擊是朝鮮戰爭中美軍規模最大的一次使用坦克作戰。我第二十兵團在敵情、地形不熟的情況下,一面接防,一面抗擊敵人進攻。第六十七軍接防金城以南的新陣地後,自10月13日起即受到美七師、美二十四師、南朝鮮軍第二、第六師4個師的全面進攻。

第六十七軍陣地上只有少量土木構築的掩體和戰壕,全軍僅6個炮兵營,部隊主要依靠無後坐力炮、火箭筒和反坦克手雷、地雷進行反坦克作戰。在美軍坦克已經楔入陣地的情況下,第六十七軍採取邊打邊補充,邊搶修工事,陣地晝失夜反的方法,與敵人進行反覆爭奪。

各連隊都組成反坦克小組,師、團又組織反坦克隊,在道路上設置大量障礙,對反坦克火力進行隱蔽佈置。戰至22日,經10晝夜激戰,“聯合國軍”在金城以南地區的攻勢被阻止,敵軍僅僅推進了6~9公里。第六十七軍共擊毀坦克39輛,擊傷8輛,殲滅敵軍2.3萬餘人,碎了敵人的“秋季攻勢”。

原載《國防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