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1億扶持來襲,國產半導體迎來二次助攻,有望打破外企壟斷

眾所周知,我國近些年來在科技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包括工業、航空航天、量子計算等,這些成就離不開大量的投入研發和科研人員的辛勤工作,不僅如此,在新一代的通信技術5G方面,我國現在也是領軍人物,這一切都非常令我們感到驕傲。

2041億扶持來襲,國產半導體迎來二次助攻,有望打破外企壟斷

而說起半導體領域,我國卻出現了不小的問題。在半導體行業中,雖然國內有像紫光、華為、中芯這樣的企業,但畢竟還是佔少數,而且技術積累方面也不如美國的高通、英特爾等企業,所以半導體領域一直都是我們國內消費者心中的痛。根據相關的數據表明,我國在2018年的芯片進口率高達82%,這也就代表著我國能夠保證自給自足的芯片僅僅只有18%左右。

2041億扶持來襲,國產半導體迎來二次助攻,有望打破外企壟斷

這一數據表明了我國在芯片行業當中所面臨的處境。而我國進口這些芯片所需要費用更是高達了3120億美元,甚至都超過了原油進口額的費用,也再一次證明了半導體在國內的匱乏和重要性。而當初我國為了國內的半導體行業,加大自研芯片的效率和產能,特意定下了一個目標,那就是在2020年的時候,國內的芯片自給率要達到40%,而到2025年則要達到70%。

2041億扶持來襲,國產半導體迎來二次助攻,有望打破外企壟斷

從現在發展的趨勢來看,這一目標顯然還差得很遠,畢竟18%和40%之前差了一多半的數量,這可不是短短一兩年能夠追得上來的。當然,指定這些計劃也不是僅僅只是說說而已,同樣也做出了實際行動,專門投入一筆資金來幫助國內半導體行業的發展。

2041億扶持來襲,國產半導體迎來二次助攻,有望打破外企壟斷

當時在2014年所補給的資金達到了1390億元,並且將這些資金分配給了國內的一些芯片廠商。而距今為止,第一批資金也已經到了尾聲。在加上在這個期間,我國企業華為和中興兩大廠商分別遭受到了來自美國的打壓,這也就導致了我國更加看重國內半導體行業的情況,畢竟只有自己研究的才真正是自己的,否則一旦出現問題,後果將十分的嚴重。

2041億扶持來襲,國產半導體迎來二次助攻,有望打破外企壟斷

而第二批的補給金再一次來臨,這一次要比之前的1390億元更多,足足達到了2041億元,這不僅僅是代表著我國渴望在半導體行業當中取得進展,更是希望我國企業能夠突破瓶頸,打破外企對於我們的壟斷行為,畢竟“卡脖子”是誰都不想看到的。

2041億扶持來襲,國產半導體迎來二次助攻,有望打破外企壟斷

現如今中芯、華為海思等企業的崛起,讓國產看到了希望,龍芯的改變也讓我們見識到了國產芯片的發展前景,其實很多情況下我國並不是沒有技術,只不過是因為研發資金不充足,再加上人才的大量流失才導致如今國內半導體的現狀。

2041億扶持來襲,國產半導體迎來二次助攻,有望打破外企壟斷

不過相信通過越來越多的補給,能夠幫助國內企業平穩度過半導體行業艱難的初始發展時期,迎來發展的高潮,雖然第一階段的目標暫時還沒有現實,但是國內眾多企業的進步我們也是有目共睹,所以我們還是期待未來在2025年的時候我國能夠實現芯片自給率達到70%這一目標。

你認為能夠成功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