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成名幾十年,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


他成名幾十年,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



作為中國近現代書畫六大畫派之一,嶺南畫派是海上畫派之後崛起的最成體系、影響最大的一個畫派,它注重寫生,融匯中西繪畫之長,保持了傳統中國畫的筆墨特色,但又創制出有時代精神和地方特色的新格局。廣州美院老教授陳章績是嶺南畫派泰斗關山月的愛徒和東床快婿,嶺南畫派二代中的代表性人物。

他成名幾十年,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

《西沙麗日》(109×109cm 1979年)


上世紀80年代,人民大會堂廣東廳有一幅花鳥畫,名曰《西沙麗日》,這幅畫的作者,就是嶺南畫派傳人、廣州美院老教授陳章績,1979年他應廣東省政府邀請為人民大會堂廣東廳作此畫。


畫的是西沙群島熱帶海岸常見的鰹鳥和羊角樹。當時海南島還沒有建省,屬於廣東省的一部分。1970年代,中國與越南在西沙群島上出現島嶼爭端,中國政府希望通過此畫,表明維護領土完整的決心。



他成名幾十年,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



陳章績:1938年12月生於廣東陽江,1961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受業於關山月、黎雄才等嶺南畫派大師。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關山月研究會理事、“嶺南畫派”紀念館董事。作品有《春鬧葵鄉》 、《奔騰不息》、《西沙麗日》、《東方既白》、《悠悠歲月》等。出版有《陳章績山水畫選》、《 陳章績關怡工筆花鳥精品》等。有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歷史博物館、軍事博物館等收藏。

他成名幾十年,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

《悠悠歲月》

經歷過1970年代的人,恐怕都記得一副畫的場景:春耕時分,農民們駕著新買的插秧機,在村民歡快圍觀的情況下,正忙著插秧;沿著曲折有致的田埂種植起來的葵樹,已經密茂成林。這就是1973年陳章績創作的《春鬧葵鄉》。

他成名幾十年,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

《春鬧葵鄉》(68×116cm 1974年)

該畫當年就入選全國美展,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後來外交部要求陳章績重畫九張,1973至1974年送到各駐外使館,讓外國友人看到中國新農村特色,還要一張放大放到中國駐聯合國辦事處。

這張畫裡,寥寥幾筆的寫意人物,來自小鳥天堂的群飛白鷺,結合遠處的高壓線站,充分反映新中國的時代特色。1975年 《春鬧葵鄉》入選英國倫敦“國際博覽會”。陳章績至今記憶猶新:“就這一幅畫,關山月先生評價它說是有時代精神,有地方特色,有個人風格,是張好畫。關老對我的畫從不愛作評論,除了這一張。”

他成名幾十年,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 70×49cm 1976年)


師從關山月等大師卻不辦展覽

陳章績為人忠厚,溫和持重,筆墨不做作,不張揚。他師從關山月、黎雄才等嶺南畫派大師,《春鬧葵鄉》、《西沙麗日》等作品讓他少年成名。

他成名幾十年,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


但是,陳章績成名幾十年,但在藝術圈內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多年來,他彷彿迴避著曝光和成名的機會,自從上世紀80年代起,他就很少辦各種展覽,也幾乎沒有舉辦過個展。“辦展覽要整理作品、到處聯絡,很費時間,我情願把這個時間用來畫畫,自己開心自己舒服就好。”

他成名幾十年,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

《新線路》(178×97cm 1984年)


對於他來說,最開心舒服的事情就是畫畫。陳章績平靜地站在約定俗成的論資排輩之外,不以身份地位炒作自己,認為藝術自有歷史和睿智而眼光犀利的評論家作定論。

他成名幾十年,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

大師精神:人要往前看

陳章績特別善於畫瀑布、雲海等與水有關的東西,猶如束束白絹,充滿氣勢,非常大氣,給人感受到無窮無盡的生命力。例如他的瀑布,巨大的瀑布以排山倒海之勢從天上飛流之下,用筆用墨激昂豪放,又不失理智經營,形成跌拓起伏、氣勢宏大、內斂穩健的藝術風格。

他成名幾十年,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

在《奔騰不息》中,一幕巨大的瀑布以排山倒海之勢正從左上方飛瀉奔騰而落,擊起飛沫如雪,在瀑布前方與畫面右下角處巨石突兀,石上蒼松挺拔,一隻黑鷹搏擊於水氣之間,在畫外彷彿依稀聽到水聲奔流不息的咆哮。

他成名幾十年,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

“無論多麼艱難,人總要往前看,往前走。”這就是為什麼陳章績愛畫水,因為水反映了人的一生應該要不斷向前,他用奔騰的水自勉和明志,表示他的一生不停留在一個地方,要永遠向前。


他成名幾十年,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


從70年代後期開始,陳章績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國畫教學上,培養了很多學生,其中有許多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畫創作的中堅力量。而人物畫出身的陳章績,也於這一時期徹底放棄了人物畫,只是偶爾在山水畫中看到一些點景人物,反映出與人物畫的關係。



他成名幾十年,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


不打底稿作畫

先生早期的素描非常好,造型能力很強。下鄉寫生人物肖像不用炭筆起稿,而是筆墨直接寫生。據說這是老師關山月所要求的,“關老教導我,要用毛筆即刻寫生,不能修改,要按感覺走,要看準。大腦,眼睛與手,高度統一。熟能生巧。什麼事情要反覆練。廖廖幾筆,已經是多年的功力所在。”

他成名幾十年,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

陳章績白描

正是如此,早年陳章績練就了紮實的寫實造型功底,毛筆直接入畫寫生,不打底稿,無論人物或花鳥都惟妙惟肖。

他成名幾十年,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

他成名幾十年,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

他成名幾十年,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


幾十年來,陳章績筆耕不輟,一邊以飽滿的激情潛心創作,一邊擔任著繁重的教學任務。在教育生涯中,他誨人不倦,親自編寫講稿、範畫供教學所用。他從給附中學生上課開始,到本科,然後是收研究生——除專業課外還指導畢業論文。


他成名幾十年,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


即使到法定的退休年齡後,還毫無怨言地指導研究生學習。他藝術的激情永遠是充盈的,他在教學的同時,自己也創作不斷。


他成名幾十年,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


藝術源於生活。“不到生活中去,就畫不出畫來。”陳章績受關山月老師的啟發,深悟生活與創作的關係。多年來,他走遍“天涯海角”,北抵敦煌,遊歷太行山、黃山、長江三峽等,蒐集了豐富的創作素材。

他成名幾十年,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


沒有受到外界過多的影響與吹捧,陳章績踏踏實實地一步一步在藝路上邁進。1977年被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分會選為理事,其藝事得到行內外的肯定。在2002年,年逾花甲的先生竟然創作一批高質量高格調的花鳥作品,這種永不停息的刻苦精神不能不使我等後輩自嘆弗如!

他成名幾十年,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

他成名幾十年,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

他成名幾十年,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

他成名幾十年,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

他成名幾十年,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

他成名幾十年,卻以“低調得出奇”而聞名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