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少陵塬畔長眠著一位愛國名將和多位英烈,最小的遇害時才8歲

在西安市長安區韋曲街道的少陵塬畔,有一座烈士陵園,這裡長眠著著名愛國將領楊虎城將軍和其他7位被國民黨殺害的革命英烈。這些英烈中,楊虎城將軍因發動著名的“西安事變”逼迫蔣介石抗日而被長期關押直至遇害,“小蘿蔔頭”宋振中被殺害時還不到9歲……

長安少陵塬畔長眠著一位愛國名將和多位英烈,最小的遇害時才8歲

楊虎城將軍陵園

長安少陵塬畔長眠著一位愛國名將和多位英烈,最小的遇害時才8歲

楊虎城將軍陵園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景點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韋曲街道東1公里處的雙竹村,與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紀念館杜公祠毗鄰。園內十分清靜,旅遊不是很多,偶爾有人進來在烈士墓前靜立,多數烈士的墓碑前都獻有鮮花,可見經常有人來緬懷英——為烈士掃墓。

長安少陵塬畔長眠著一位愛國名將和多位英烈,最小的遇害時才8歲

楊虎城將軍及其他幾位英烈大多都是的在1949年解放前夕在重慶被當時的國民黨殺害的,為什麼最後將他們的忠骸葬在西安,可能是為了紀念將軍作為陝西地方行政長官在抗戰初期的壯舉。

1936年楊虎城與張學良共同發動了著名的“西安事變”,逼蔣聯共抗日,促成了中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楊虎城也因此被長期關押,1949年9月6日,楊虎城將軍與次子楊拯中、幼女楊拯貴以及“小蘿蔔頭”宋振中一家在重慶松林坡被國民黨殘忍殺害。1950年,楊虎成將軍的忠骸和謝葆貞、楊拯中、宋綺雲、徐林俠、“小蘿蔔頭”宋振中、閻繼明、張醒民等烈士的靈柩由重慶運抵西安,安葬在這裡。

長安少陵塬畔長眠著一位愛國名將和多位英烈,最小的遇害時才8歲

陵園建於1950年,而大門建於1957年,但大門橫額有“1949”字樣,據說是取將軍遇難之年以示紀念,“楊虎城將軍陵園”的牌名由時任陝西省省長趙壽山提寫。

陵園沿塬坡而建,大門進去是一整面的斜坡,中間是46級石階,兩邊用白玉鑲嵌著“千古功臣”、“民族英雄”8個大字,抬級而上就到了碑亭,稱為正氣亭,石碑正面是葉劍英元帥所寫的“楊虎城將軍烈士陵園”9個大字、背面刻著著名書法家趙樸初書寫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致楊虎城將軍家屬的弔唁電。

長安少陵塬畔長眠著一位愛國名將和多位英烈,最小的遇害時才8歲

穿過正氣亭再往上蹬64級臺階,有兩層墓園,第一層是將軍的秘書宋綺雲夫婦的合葬墓和小蘿蔔頭宋振中的陵墓,另一邊有楊虎城將軍的副官閻繼明和警衛員張醒民烈士的陵墓,陵墓向南下8級石階就是楊虎城將軍紀念館,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紀念館沒有開門。

長安少陵塬畔長眠著一位愛國名將和多位英烈,最小的遇害時才8歲

由第一層墓園向北上16級臺階是楊虎城將軍及其夫人謝葆貞和次子拯中、幼女的寢陵,8歲的楊拯貴與其母親合葬。

楊虎城將軍的前妻、陝西省政協委員張蕙蘭和楊虎城將軍的長子楊拯民分別於1993、1998年病逝後也歸葬於此。

長安少陵塬畔長眠著一位愛國名將和多位英烈,最小的遇害時才8歲

楊虎城將軍其人其事

楊虎城將軍是陝西省蒲城縣人,早年就追隨孫中山先生投身辛亥革命,短暫的一生基本上都生活和戰鬥在陝西。1930年兼任陝西省政府主席,1935年任陝西綏靖公署主任。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全國民眾的抗日熱情逐漸高漲,而蔣介石卻執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大肆抓捕共產黨人,由於受愛國人士和中國共產黨抗日主張的影響,此時的楊虎城看不慣國民黨的這種做法,積極主張抗日。1933年他曾呼籲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並要求上抗日前線,但遭到冷遇。1933年6月,楊虎城所部與川北紅四方面軍達成互不侵犯的默契,對於國民黨的剿共政策消極應對。

長安少陵塬畔長眠著一位愛國名將和多位英烈,最小的遇害時才8歲

此後,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影響下,楊虎城與東北軍張學良消除隔閡,在西北形成紅軍、東北軍、第17路軍三方合作抗日救國的局面。1936年12月趁蔣介石親臨西安督逼東北軍和第17路軍“剿共”,楊虎城趁此機會多次向蔣進諫聯共抗日,但都沒有得到同意,於是於12日和張學良一起發動兵諫,在臨潼扣留了蔣介石,並提出八項抗日救國主張通電全國。這是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因此促成了國共兩黨達成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六項協議,從而拉開了全民抗戰的序幕。

長安少陵塬畔長眠著一位愛國名將和多位英烈,最小的遇害時才8歲

雖然促成了全民抗戰,但蔣介石對張、楊卻一直記恨在心,也為楊虎城後來被殺害埋下了禍根。1937年1月楊虎城被南京國民政府撤職留任,6月被迫出國“考察”,在此期間,楊虎城雖然遊歷美、英、法、德等國,卻一直心繫抗日,在國外依然宣傳抗日主張。在盧溝橋事件後多次致電蔣介石,要求回國抗日,均遭到拒絕。1937年11月底,楊虎城由法國回到香港,準備參加抗戰工作,但被監視的特務跟蹤,後被誘至南昌囚禁了起來,這一禁就是12年,先後被關押於湘、黔、川等地。隨著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國民黨兵敗如山倒,在潰逃時蔣介石下令於1949年9月將楊虎城殺害於四川重慶戴公祠。

“小蘿蔔頭”宋振中何許人也?

小蘿蔔頭是經典革命小說《紅巖》中的人物,其原型就是楊虎城的秘書宋綺雲徐林俠夫婦的兒子宋振中,這部小說由國民黨集中營的倖存者羅廣斌、楊益言所著,是根據他們1957年所寫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改編的,可見其真實性。小說再現了黎明前的1948年到1949年在國民黨的統治下,關押在重慶渣滓洞和白公館的共產黨員,承受了非人的折磨卻不動搖的革命意志。

長安少陵塬畔長眠著一位愛國名將和多位英烈,最小的遇害時才8歲

小蘿蔔頭1941年生於西安,1949年9月在重慶被楊欽典害死,遇害時年還不到9歲,重慶解放後,小蘿蔔頭宋振中被追認為革命烈士,他是解放戰爭時期的最小的戰士和共和國曆史上年齡最小的烈士。

在楊虎城任陝西省政府主席期間,宋振中的父親宋綺雲任《西北文化日報社》副社長兼總編,積極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1941年9月宋綺雲被國民黨逮捕,隨後關押在重慶。1941年11月,其母徐林俠和宋振中在西安被國民黨逮捕,後被囚禁於西安、貴州和重慶等秘密監獄。1949年9月6日,宋綺雲一家三口在重慶“中美合作所”慘遭殺害。

長安少陵塬畔長眠著一位愛國名將和多位英烈,最小的遇害時才8歲

宋振中和母親被捕時只有8個月大,直到遇害,他極其短暫的一生就是在監獄度過的。由於常年住在陰暗、潮溼的牢房裡,吃不飽,更談不上營養,對於一個處於成長期的孩子來說可見有多麼殘酷,因此七八歲的他還沒有四五歲孩子高,身材瘦小、面黃肌瘦,難友們都心疼地叫他“小蘿蔔頭”。在長達8年的監獄生活中,他目睹了地下黨人與特務的鬥爭,在地下黨員和愛國志士的教育下學習了不少知識,由於他齡小,特務們看管不是很嚴,他就經常在牢房之間傳遞東西和情報,在門口放哨,幫助地下黨瞭解獄中同志的情況等。國民黨潰逃前,特務們安排殺害“小蘿蔔頭”和他的父母,敵人當著他的面用刺刀殺死了他的父母,接著又逼向“小蘿蔔頭”,他衝著敵人高喊:我沒有罪,我要出去!最後滅絕人性的劊子手向他胸部猛刺幾刀,還不到8歲的小英雄就這樣被敵人殺害了。

後記

值此共和國成立70週年之際,讓我們走進少陵塬畔,走進楊虎城將軍陵園,去緬懷為抗日戰爭做出重大貢獻的楊虎城將軍,去緬懷為新中國建立而犧牲的英烈們。

小貼士

■遊園須知:烈士陵園是一個非常嚴肅而令人崇敬的地方,為了表示對烈士的尊敬,遊園時禁止大聲喧譁、禁止吸菸、禁止亂扔東西。如果要敬獻鮮花,需要提前準備。

■門票:景區免費參觀,不收門票。

■開放時間:9:00——17:00

■公交:4-19路到楊虎城陵園站下,324路、4-18路到西寨十字站下再步行1.4公里,地鐵2號線到韋曲南站下再步行1.2公里

■自駕

:導航搜索“楊虎城將軍陵園”即可

我是江湖旅行,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很樂意把好的路線、旅行資訊分享給您。更多資訊和攻略,請關注我。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