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號,可以攜號轉網,有多少移動老用戶已轉,怎麼樣?

時隱時現58046166


剛不慌不忙地投了關乎攜號轉網意向度的一張票。相信不少人會有同樣的意向,並沒考慮攜轉?

攜轉進度

本月內,三大電信運營商將在全國範圍內提供攜號轉網服務,用戶將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轉網。早前中國聯通就在手機營業廳新增了「攜號入網」的入口,而目前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並未有相應的攜轉入口。

早前國內5個省市率先開啟了攜轉試點。而攜轉試點結果數據中顯示:中國移動轉入了16.2萬用戶,轉出了25萬用戶;聯通轉入了14.7萬用戶,轉出的16.1萬用戶;而中國電信則轉入了16.8萬,轉出了6.6萬。

從試點的情況來看,中國移動的用戶轉出率是最高的。將近9萬用戶流失,而中國聯通一樣流失了2萬用戶。反觀中國電信的情況就較為樂觀了,轉出轉入的平衡下,還淨增了10w+用戶,成為了“攜轉大贏家”。

攜轉方案

為了挽留老用戶,運營商也推出了各種優惠政策。如中國電信就推出了老用戶優惠專區;中國移動用戶電話諮詢時優先排隊的權利,同時還擁有到移動主營業廳優先服務權,優先免排隊辦理(特殊窗口)等等…

我們說這是攜轉業務所給消費者帶來的一些利好消息,優惠變多了,服務質量也跟隨著提升了?關鍵還在於攜轉流程簡單,用戶將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轉網,亦是一方利好消息。

--攜號轉網三步走

不過,在目前看來似乎攜轉的意義也並不大?相信有有些用戶就是因攜轉落實一而再地“拖沓”而可能放棄了攜轉的念頭的?

回看前幾天各大運營商公佈的5G套餐,資費方面這般高度相似。也令不少人直言攜轉還是不考慮了。差異化在逐漸縮小,確實也少了一些攜轉的意向吧。

有人說三大運營商中中國聯通信號最差、基礎措施也較為薄弱,攜號轉網會對其極為不利。單從試點的數據中看反而中國移動才是用戶流失量最大。不過全面落實攜轉後,實際情況誰又能說得準呢?

既然現在我們消費者有了主動權,該轉網的還是可以轉網。只是在攜轉之時更多的也要看準合約,瞭解清楚再去選擇吧。避免因攜轉可能影響部分業務使用而帶來的苦惱問題。


IT小眾


個人觀點,你現在是移動用戶可能會覺得聯通或者電信好,聯通電信用戶會覺得移動好,其實不管你是什麼用戶,或者你轉為什麼用戶,永遠都只有被坑的命運。差不多二十年前,我用過聯通的號碼,那個信號實在是爛,所以說再也不用聯通的號碼。

2011年的某個月,那時候也真的是比現在還窮,買不起手機,電信搞了個什麼活動,交話費送手機。我看著手機好像還好,就開了個電信卡。一個月差不多近一百五十元話費,好像是十二個月吧。當時覺得交這麼多錢買那個手機值得,那就交吧,我打了半輩子工,也沒有什麼朋友和業務聯繫,最多就是跟父親打打電話問候問候,到2012年下半年,兩百元一個月的話費都不夠了。我算了算,這個手機錢應該交夠了,所以就自動停了不交。不交費電話業務肯定就停了,才發現手機是指定用電信卡的,手機沒用了就又特麼的被坑了狠狠地一次,也不知道現在電信是否黑名單。

移動呢,不知道用了多少個號,反正差不多用了二十年吧,去年用的是38元包月,五十分鐘通話,五百MB流量吧,流量肯定是不夠用的,好像有什麼和我信就天天來搖流量,N年前搖到的流量是存著的。最高存兩萬MB金幣。移動看見我們有些人太勤快,就開始限制你搖,一天只能搖100MB,到後面看見有些人每天搖下來,一個月可以搖到3000MB,號碼上隨時都有18000至20000MB。他們就再想辦法,出臺一個新規定“年底清零”,所以後面流量金幣就歸了零,和我信軟件就卸載了。一個月下來話費怎麼省也不止38元,能控制在50元一個月就不錯。

移動、聯通、電信等公司,這麼多年了,唯一做的好事就是不再有長途和漫遊。

不是我捨不得花錢,一個月工資三千元不到,要養活自己和老父親,還有一個剛上大學的兒子,這點錢怎麼省也不好用。

到今年三四月份,我老婆受別人忽悠後也回來忽悠我,說什麼買一個1700元的流量包,可以流量無限用,我也不知道怎麼個無限法,她其實也不知道怎麼個無限法。買了以後,她又說有一種什麼天王卡,39元包月200分鐘通話,10GB流量,10GB流量用完後,那個1700元流量包的流量自動轉過來,流量無限用。我當時其實也不知道到底是移動還是聯通,或者說是電信卡,只是想那1700元都花了,也不差這200元開個卡,就糊里糊塗的開了個132的。後面用了後才知道天王卡原來是聯通的,再接著用才知道信號還是那麼爛。網絡流量呢,講還是講無限用,就是特麼的超過10GB後,給他們爺爺限速,限到你連視頻都看不了。

所以是用那裡的就還是接著用那裡的,轉來轉去都是被坑的,沒有必要再去勞那個氣費那個神。


愛在今生2009


我老公移動128元套歺,電話沒打多少,每月話費200多,今年6月轉網到電信,和我合用199元套歺(我家老人和我倆共用199套歺),流量無限量,免費一條500兆寬帶,一條200元寬帶,從六月到現在每月電話費從不超過199元。


怡貞怡賈


    11月30日,全國將普及攜號轉網,而且簡化了攜號轉網的流程,發送幾條短信就可以,不用跑多次營業廳。從攜號轉網試點情況來看,移動流失的用戶最多,電信是淨流入用戶最多。

    攜號轉網情況

    2010年,天津、海南啟動攜號轉網試點,2014年,試點城市增加了江西、湖北、雲南,截止2018年年底,共有230萬用戶辦理了攜號轉網,其中電信淨入用戶50.6萬人,聯通流入3萬,移動流失了53.5萬用戶,如下圖所示▼。


    有網友曾經在網上對攜號轉網進行了調查,參與調查的人群中,80%的用戶有轉網的需求,其中選擇電信的用戶最多,佔比47%,選擇移動的用戶最少,佔比24%,這個結果與試點情況差不多。


    移動的“支持率”為什麼低?

    攜號轉網中,選擇中國移動的用戶為什麼很少呢?這可能與移動的資費高、套路多有很大的關係。

    1)資費高

    移動的資費普遍較高,移動有9.2億的用戶,聯通3.18億,電信3.07億,但是移動的通話費、流量費相對較高。由於手機號碼綁定了很多東西,換號比較麻煩,因此很多用戶選擇了一款低價套餐保號,比如8元飛享套餐。

    2)套路多

    我們可能會接到移動客服電話“您是XX星級客戶,我們最近推出了XX活動,您可以免費體驗”,一旦選擇了接受,那麼體驗期結束後,很可能會產生額外的費用。除此之外,我們還會經常接到客服電話,讓修改套餐等等。


    攜號轉網流程

    目前,攜號轉網的流程已經簡化,通過發送幾條短信,就可以查詢辦理,最後跑一次轉入營業廳就可以辦理。


    第一步:查詢攜號轉網資格。編輯短信“CXXZ#姓名#身份證號”,發送到10086/10010/10001。

    有些用戶可能會因為“權益類”協議,不能辦理攜號轉網,需要攜帶身份證到當地營業廳,取消該合約。

    第三步:辦理轉網。攜帶身份證和授權碼,到轉入營業廳辦理攜號轉網。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可以多多點贊哦,也可以隨手點個關注哦,謝謝。

Geek視界


作為一個同時是移動和聯通的老用戶,最近對攜號轉網的問題也十分關注。下面根據我知道的一些情況對這個問題作簡單回答。

首先糾正題主一個錯誤,11月1日可以攜號轉網,這個日期有些不準確。天津、海南、江西、湖北、雲南這五個試點省市,幾年前就可以攜號轉網了,並且已經從今年9月20日開始正式施行。其餘省市,按照工信部的安排,將從11月15日開始攜號轉網試運行,11月30日正式施行。也就是說,11月15日開始,全國各地都可以辦理攜號轉網了。

當然,想要辦理攜號轉網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而且也有一定的流程,不過這些細節你完全可以不關注,是否滿足轉網條件可以直接找現在的運營商查詢,轉入流程找你欲轉入的運營商諮詢就行了。

至於你問到有多少移動老用戶已轉,目前暫時沒有看到權威的統計數據。但工信部曾經公佈過5個試點地區累計成功攜號轉網大概有290萬,這個數據看起來大,但與這5個省市1.5億左右的手機用戶相比,實際不到2%,何況這還包括聯通和電信轉出的用戶。因此,實際上轉網的用戶並不多,很多網友聲稱要逃離中國移動,可能更多的是發洩對中國移動的不滿,真要轉網還是要考慮許多實際情況。

經過這幾年的服務質量提升和提速降費,中國移動在服務上與聯通和電信差距不大,以前喜歡的各種“套路”也越來越少了,在資費上也和聯通電信差不多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移動的網絡覆蓋和穩定性又比另外兩家運營商更好,用戶的轉網意願自然就降低了。而且從試點階段用戶轉網後的效果來看,收不到短信、號碼歸屬顯示錯誤、不能正常在網上繳費等情況時有發生,也讓許多有轉網想法的用戶開始猶豫和觀望。

總之,轉還是不轉,既要綜合評估各運營商在價格、服務和信號質量等方面的優劣,更不能意氣用事。在攜號轉網剛開始的時候,最好還是多觀望一段時間再做決定。


良侃


感謝您的閱讀!

移動權益類2036年12月31日,才能到期攜號轉網!看來移動等運營商為了禁止用戶攜號轉網,確實想出了太多的點子——而權益類,就是移動讓用戶難以攜號轉網的協約。

當然,對此運營商給出的解釋是:權益類是客戶享受優惠及服務的基礎,也就是說你可能在成為移動用戶的時候,你就可能享有權益類的權益!移動除了這個攜號轉網的限制之外,它還有其他方面的協約——比如我現在和移動簽訂了1年的網絡寬帶業務,在這一年裡,移動禁止我更改協議。

但是,運營商想阻止用戶攜號轉網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了,一方面工信部明確的規定,任何運營商都不可以阻止用戶攜號轉網,攜出方應當為不滿足條件的用戶提供更便捷的方式進行攜號轉網;另外一方面,移動等運營商應該在我們提出申請後提前給我們解約,解綁!


所以,你如果遇到有些營業廳阻止你進行攜號轉網,那麼,你可以立即向工信部進行投訴。移動最近在App的首頁,就不得不有這樣的問卷調查:用戶服務調查。


所以,你如果想攜號轉網的話,不管你滿不滿足條件,確實都可以攜號轉網。我們說說攜號轉網的步驟:

第一種方法:可以通過短信查詢資格。

第二種方法:可以直接去營業廳進行申請。

注意:移動用戶如果你是170,157,188號段的用戶,你可能暫時不能攜號轉網,因為170是虛擬號段,後兩者屬於TD-SCDMA的專屬號段,暫時不能攜號!


LeoGo科技


我是移動和聯通的老客戶了手機網絡狀態如圖顯示:別無選擇啊!一樣不給力啊




韋登造Weston


我是1390的號碼,全球通好多年了,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換的。當年2G時,移動網絡的覆蓋是很廣的,信號也好。後來有了3G, 有了移動互聯,感覺手機上網不如聯通的快了。到了4G網絡,更不用說,被聯通的WCDMA網絡信號速度全面超越,而且,聯通在北方合併網通後,固網寬帶的速度優勢更加明顯。移動那個家庭寬帶,速度慢還經常斷網,白送都沒人要!我家人全部用的聯通號碼,只有我這一個移動號。等轉網開始後,我會換到聯通來,把原來的聯通號註銷了!

移動唯一的優勢是2G網絡信號覆蓋太強了,我在地下車庫,聯通直接沒信號,移動卻能打電話!但是我坐高鐵,聯通視頻流暢,移動就不行!


屋內睡意濃


也曾經多次想有轉網的念頭,我是移動1380開頭的,差不多近乎第一代的號碼,換網雖然仍保持原號碼,但血統改變了,心裡多少有點說不出的滋味。我作為一個消費者尚有對自己使用的網絡有如此眷戀的情懷,那麼中國移動,你們對曾是或仍是你們家人的移動用戶的情感為什麼就不那麼上心,和無動於衷呢?國家為什麼要出臺攜號轉網這規定,源頭就是你們中國移動公司作的,曾多少次去你們營業廳見到你們那些愛理不理一副高高在上的營業員的樣子氣就不打一處來,他們對消費者所呈顯的姿態似乎就是高人一等。而那種種亂扣費,搞捆綁,反映問題扯皮推諉可真是三天說不完,可現在呢?搞攜號轉網了情況就不一樣了,不防現在找個問題向移動反映試試,那態度可真大轉變了,不對的,扣錯的,只要反映事實基本都能糾正過來,我想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現在你們的資費,套餐,網費也仍然比別人家貴,如果你們不審時度勢消費者是不會長期忍受你們的所作所為的,只有與時俱進,和進一步改進服務質量與態度,我相信絕大多數移動用戶會仍然留在移動大家庭的,希望中國移動用回頭是岸,立杆見影的實際行動召回那些已走的或正想走的移動用戶的人心吧!


搏擊晚年路


移動卡用了十幾年了,最近越來越抓狂了,顯示手機有4G網絡,就是登錄不上App,手機無服務,還以為是手機的問題呢!給發電話推銷,說是沒有低消,最後弄出低消,一個月就二十幾塊錢,推薦58套餐,出現莫名奇妙的消費,各種不承認是移動的問題,怎麼投訴都沒有用。對於聯通我還是比較滿意的,出現不合理的消費會給退費,我身邊好幾個朋友都成功退費了!套餐比較便宜,我是三張卡79,流量不限量,40G限速,通話1000分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