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最後的千年古鎮!完全原生態,名氣大全靠一樣小吃

寫下這個標題,應該有很多人猜到我要說哪裡了。沒錯,

就是西安鄠邑區的秦鎮,也叫“秦渡鎮”,是黃小黃所知的西安碩果僅存的一個千年古鎮了。它之所以能逃脫被遺忘、湮沒的命運,維持著自己在關中的“江湖地位”,完全是靠一樣小吃——秦鎮涼皮。

西安最後的千年古鎮!完全原生態,名氣大全靠一樣小吃

一碗正宗的秦鎮涼皮

就像河南的胡辣湯有北舞渡和逍遙鎮之分一樣,在陝西,小小一碗涼皮也劃分許多派別,最知名的有秦鎮涼皮、岐山擀麵皮、漢中熱麵皮、回坊麻醬涼皮,其中,秦鎮涼皮的名氣在西安絕對是排第一的。而它的發源地秦鎮,自然是吃秦鎮涼皮最正宗的地方,每天都吸引著許多吃貨去“朝聖”。

鮮為人知:秦鎮曾是“國都”

從西安出城往西,約25公里的地方,有一條灃河,灃河東岸是長安區,西岸便是秦鎮,灃河上一條秦鎮橋,連接起長安區和鄠邑區的秦鎮。

西安最後的千年古鎮!完全原生態,名氣大全靠一樣小吃

前面就是秦鎮橋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貌不驚人的秦鎮在歷史竟然是“都城”所在地。西周時,周文王姬昌伐崇侯虎之後,將都城從西岐遷往灃河西岸,在今天秦鎮一帶建立都城豐京。周武王即位後,遷都於灃河東岸的鎬京,豐京仍然仍為政治中心。豐鎬二京隔著灃河相望,是中國最早統籌規劃的城市。

時光流傳,西周末年,豐鎬二京被犬戎攻入,西周滅亡,豐鎬二京也被戰火焚燬。至今在灃河兩岸15平方公里的範圍內,還有多處宮殿、車馬坑等遺址。

西安最後的千年古鎮!完全原生態,名氣大全靠一樣小吃

108國道旁,馬王鎮上有個西周車馬坑陳列館

豐京是如何成為秦鎮的呢?史載,公元401年,後秦皇帝姚興為迎接天竺高僧鳩摩羅什來草堂寺譯經,特意在灃河設渡口,由此誕生了秦渡鎮,也就是後來的秦鎮。

由於地處長安通往戶縣、周至、眉縣一帶的交通要道上,秦鎮多年來便是山貨土特產、糧棉的集散地,曾與西安灞橋鎮、長安引鎮、周至終南鎮並稱為“關中四大古鎮”。如今,灞橋鎮有集無鎮,引鎮和終南鎮逐漸不為人知,只有秦鎮,因為出產“秦鎮涼皮”依然聞名遐邇。

奇了!一個種小麥的地方,卻出產米皮!

關於秦鎮涼皮的製作工藝和口味,黃小黃就不多說了,西安人,哪個沒吃過秦鎮涼皮啊!那獨特的柔糯口感、手捏一撮涼皮蘸辣椒油調製的手法早就成了秦鎮涼皮的標誌。

黃小黃好奇的是,秦鎮涼皮的原料居然是大米!而不是麵粉!

明明在小麥產區,為什麼最有名的地方特色小吃居然是用稻米制作的呢?

西安最後的千年古鎮!完全原生態,名氣大全靠一樣小吃

一碗西安街邊的“秦鎮米皮”

要知道,秦鎮涼皮並不是現代才開始做的,它的歷史可追溯至秦朝。

在秦鎮,關於涼皮的起源婦孺皆知,相傳秦始皇時期,有一年大旱,秦鎮稻穀收成不好,農民無法完成進貢任務,當地有一個叫李十二的農民,靈機一動,用稻米浸溼,碾成米粉,和成糊狀蒸熟,做成了最早的米皮進貢秦始皇。

秦始皇大喜,欽定涼皮為朝廷貢品。從此,秦鎮涼皮就世世代代流傳了下來。

這個傳說中,有一個重要的信息——在古代,秦鎮應該是種植稻穀的。

西安最後的千年古鎮!完全原生態,名氣大全靠一樣小吃

秦鎮涼皮都是“米皮”

黃小黃在網上搜索關於秦鎮產稻米的信息,幾乎都沒有,不過有一則信息可能跟秦鎮產稻米有些關聯,那就是西周時,

周天子曾在今長安、鄠邑區一帶修靈囿(御苑),挖靈沼,建靈臺,與民同樂。其中“靈沼”,就相當於大型人工湖泊或溼地吧。

長安區有個西周文化研究會,有位名叫楊軍輝的研究員曾提出這樣的觀點,靈沼提供了天然的沃野水系,人們以淺水為水田進行稻穀種植。

據說靈沼直到清末民國初,還有百多畝蘆葦和水面。但是,到底秦鎮附近有沒有種植稻穀的傳統,就不得而知了。

逛秦鎮,家家都是百年老店,個個都是正宗傳人

這些年代久遠的歷史,一般人其實不在意的,人們來秦鎮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吃地道的秦鎮涼皮。今天的秦鎮,也完全是一個涼皮小鎮

西安最後的千年古鎮!完全原生態,名氣大全靠一樣小吃
西安最後的千年古鎮!完全原生態,名氣大全靠一樣小吃

秦鎮由幾個村子組成,名字相當有意思——秦一村、秦二村、秦三村,直到秦六村。

西安最後的千年古鎮!完全原生態,名氣大全靠一樣小吃

秦三村

黃小黃上週去周至,返程時路過秦鎮,在秦鎮橋頭逛了逛。一下車就有一股熱火朝天的勢頭,涼皮店一家挨一家,店名一家比一家扎勢,招牌一家比一家醒目,口氣一家比一家大。

這家叫“正宗薛家涼皮真三代”,那家就叫“薛家老店薛二蛋米皮”。“孟記廣生堂”、“秦一味”都打出了百年老店招牌。

西安最後的千年古鎮!完全原生態,名氣大全靠一樣小吃

好多店都掛出大型噴繪,有的寫著“西安電視臺專訪”,有的寫著“陝西電視臺”專訪,孟記廣生堂厲害了,是“中央電視臺《遠方的家》專訪”……

西安最後的千年古鎮!完全原生態,名氣大全靠一樣小吃

廣生堂是央視採訪過的

西安最後的千年古鎮!完全原生態,名氣大全靠一樣小吃

左邊西安電視臺採訪過,右邊陝西電視臺採訪過

確實給人造成了巨大的視覺衝擊,只想立刻衝進去嘗一嘗,又不知道挑哪家“百年老店”好。最後選了馬路邊上的“真三代”,這家店開了三十多年了,店主人姓薛,他從八十年代開始做涼皮生意,手藝是從爺爺那一輩傳下來的,所以註冊了商標叫“真三代”。

西安最後的千年古鎮!完全原生態,名氣大全靠一樣小吃

真三代,陝西影視公司採訪過,哈哈

西安最後的千年古鎮!完全原生態,名氣大全靠一樣小吃

真三代的涼皮味道可以,不過建議不要在碗上套塑料袋了

整個秦鎮現在的米皮店不知道有多少家,“真三代”的老闆說不下百家,已經形成了秦鎮獨有的一道風景線,現在他們不僅把秦鎮米皮的製作工藝申請為陝西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成立了涼皮協會,各家還紛紛註冊商標,保護傳統老手藝。

西安最後的千年古鎮!完全原生態,名氣大全靠一樣小吃

秦鎮除了涼皮,還賣一種芝麻餡的小油糕

西安最後的千年古鎮!完全原生態,名氣大全靠一樣小吃

一口一個,皮脆餡香

西安最後的千年古鎮!完全原生態,名氣大全靠一樣小吃

捎兩袋涼皮回家

這次到秦鎮僅僅是走馬觀花,據說秦鎮還保留了一些老街道,下次一定要專程再去看看,走走古街,嚐嚐別家店的涼皮是什麼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