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超級需求被低估,不解決這6大困擾,中醫很難獲得真正發展

中醫的超級需求被低估,不解決這6大困擾,中醫很難獲得真正發展



1、中醫的超級需求被低估

放眼全球,中醫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學習中醫的外國人越來越多,且越是發達的國家越是如此。近200個國家的傳播,“一帶一路”的惠利共享,中醫藥服務全人類是大勢所趨,是使命所然。

有外國患者表示,“在國外,只要會說一兩句中文的,都相信中醫。”

有海外中醫師提出,“目前最棘手的問題是當地中醫人才緊缺。民眾對中醫的需求逐年走高,而當地的中醫師培訓教育卻跟不上。

國醫大師石學敏院士指出,“國際上,對針灸的期盼、需求越來越高,可以說是急需了。希望我們中國有更多的教育機構給他們培養更多的人才,來中國進修。另一方面國際上更需要我們輸出更多臨床有效的治療手段,就是中國針灸學。

同時,在解決他們西醫解決不了的問題,中醫針灸是最好的選擇。

可是中醫仍然遭受著許多人的質疑排斥,尤其是在國內,中醫的功效遠未真正發揮。許多時候,中醫只是配合,只是最後無奈的選擇。許多人仍然不會想著有病就去看中醫,而是治不好了才看中醫,更不用說在他們自以為的沒病時去看中醫了。

在許多國人眼裡,中醫可不可信他們不知道,只知道中醫騙子太多,與其費盡心力去分辨真假中醫,不如索性看西醫,畢竟生命事大。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王旭東曾指出,由於知識結構的改變,西方文化的快速擴張,人們越來越聽不懂中醫在說什麼。這也導致了對中醫價值的嚴重低估。

總之,中醫越被質疑,中醫越被需要,不管是養生保健,還是平常治病救人,還是最後的力挽狂瀾,救患者於危難,中醫有著不可低估的超級需求。且時代越發展,這種需求越是急迫,面積越廣泛。

當下,國家高度重視,中醫藥發展喜訊連連,“中醫藥振興發展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光時刻!”我們應該如國醫大師王琦所說,國家將發展中醫藥的意義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這讓我們對搶抓機遇,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充滿信心!

中醫的超級需求被低估,不解決這6大困擾,中醫很難獲得真正發展

現代社會存在著許多慢性病、惡性病、難治病,西醫或許束手無策,但中醫可能恰恰有著很好的優勢。可是中醫西化的風險卻在不斷擴大,以中醫之名,行西醫之實的醫療機構,數量之多使得中醫的臨床不斷萎縮,乃至消失。

比如,一些中醫醫院盲目擴張,他們不斷引進西醫的設備和治療辦法,不利於中醫醫院內部中醫特色的發揮。

此外,就是頗受詬病的中醫教育方面。中國中醫藥報曾報道:

中醫藥大學採用的中醫教材,表面上用的是中醫的詞彙和術語,但內在的思維方式,以及對這些術語的理解,都是西醫系統,培養過程中的教學方式和培養內容對建立中醫生的中醫思維非常不利。忽視中醫思想教育,在教學上中、西醫學時幾乎對半開,臨床時間太少。中醫院校學生畢業分到醫院,整天和抗生素、大輸液打交道,不但中醫水平得不到提高,從事中醫的自豪感、自尊心也被慢慢磨掉了。

這不利於建立完善的中醫思維。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順天德中醫醫院院長王承德曾指出,當前中醫西化、中藥西管十分嚴重。出現了以西醫學的觀點、標準來衡量和檢驗中醫,來要求和改造中醫的不正常狀態。他建議,認真貫徹落實“中西醫並重”的政策,對現有束縛、限制中醫藥的法規、政策文件進行認真研究,並加以修改,創造中醫藥發展的政策環境,給中醫藥鬆綁。

王旭東也指出,中醫“平和生命狀態”的價值標準和西醫“消除致病因素”的價值標準,決定了中西醫是兩個不同的知識體系。應該改革現有體制,將其作為與現代科學平行的獨立知識體系,從現代科學知識體系中完全剝離,給中醫完全獨立發展的空間。

中醫的超級需求被低估,不解決這6大困擾,中醫很難獲得真正發展

3、創新卻無法守正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已成為新時代中醫發展的方向,不僅顯現了國家對中醫的高度重視與發展,也反襯了當下中醫對“根本”,對“正道”的繼承失卻。

如相關人士所說,過去一段時間中醫藥“遇冷”,歸根結底,還是忘記了“守正”,為了迎合市場,創新上盲目西化、推廣上誇大神化,結果適得其反。我們要對自己負責,對百姓健康負責,把“安全、有效、質量穩定”作為創新不離宗的“宗”,從根本上為中醫藥正名。

中醫的超級需求被低估,不解決這6大困擾,中醫很難獲得真正發展

冬令進補忙

4、中醫隊伍人心浮躁

浮躁的時代,浮躁的人心,哪怕是中醫,也概莫能外。

如相關人士所說,在這個急功近利的年代裡,鮮有人能夠潛心研究中醫藥,這項研究既需要吃苦,又需要時日,更要忍受極大的孤獨。屠呦呦稱,閱讀了2000多本中醫古籍才找到青蒿素的提取辦法。人們只是看到了屠呦呦今日的榮耀,卻難以想象她以往承受的孤獨。

現在真正做中醫的人少了,年輕中醫越發容易動搖,醫術高超的老中醫越發後繼無人。

一位中醫人士曾呼籲“興我中醫,強我中華!”他表示,越是接近中醫,越對她著迷,越是難捨難分,內心也越是久久不能平靜。

在西醫的強大威視下,中醫在小小的角落,盡己所能,懸壺濟世。但讓人傷心的是,有很多國人隨波逐流,不分青紅皂白地將其批判。

更讓人傷心的是,看似龐大的中醫學生隊伍,很多人不讀經典,不修其身,不悟精髓,只管照抄照搬,故常不信服自己所學,怕被別人視為偽科學,畏畏縮縮,不敢在國際上發出自己的聲音。許多人物質慾望太強,人心浮躁,缺少真正靜下心來研究中醫的人。正如他的老師所言,中醫本身並不難,難的是中華文化衰落了。泱泱中醫,後繼無人,實為中華民族之大殤!

中醫的超級需求被低估,不解決這6大困擾,中醫很難獲得真正發展

5、純中醫越來越少,社會難覓

許多外國人都羨慕中國人,因為中國人有中醫和西醫兩種醫學為百姓健康服務,中國人真幸福。

可是這種幸福在現實中,卻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彰顯。中醫和西醫本是兩條腿走路,代表著患者有更多的選擇,現在卻演繹了許多磕磕絆絆,兩條腿始終想要變成一條腿。

著名中醫專家吳濱江曾表示,若干年後,如想找“純中醫”看病,也許要到海外去找……,立法形成了海外“純中醫”的發展道路,華僑久居之地如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也形成了純中醫的局面……在國內就不易找到這樣的地方了。而且國內推行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醫院校畢業的中醫師,可以同時享有中西醫診斷、治療的權利。這一點是值得注意的。

中醫的超級需求被低估,不解決這6大困擾,中醫很難獲得真正發展

6,偽中醫、偽專家太多

中醫,一直是中醫騙子的重災區,為什麼?其中原因想必大家都知道,就不再贅述了。

許多業內痛呼,近年來,振興中醫,復興傳統文化的口號喊得震天響,可我們振興的,是“中醫”,還是偽中醫?

現在人們,把刮痧的、拔罐的、甚至是按摩腳底的都叫中醫。似乎中醫已經振興到了無處不在的地步,可一旦出了問題,然後就統統加罪給中醫,中醫也只能百口莫辯。

市場上堆成堆的各種“中藥祛斑、中藥祛痘、中草藥面膜”,也都打著“中醫”的旗號,把愛美人士痛切關注的“祛痘”“美白”“祛斑”等功效喊得震天響,且毫無副作用,甚至有的宣稱是可以吃的美容產品。

還有那些巧舌如簧,要錢不要良心的偽專家,撒謊面不改色,哄死人不償命,通過各種身份包裝,升級各種中醫專家頭銜,騙取老百姓的信任,套取他們的血汗錢。

以及那些打著“老中醫”招牌的90後鍵盤手,用微信“釣魚”,按“劇本”術語實施詐騙。“三無產品一年詐騙1.3億”,“16倍暴利推銷假藥”,“9個月時間騙取2500萬元”……這些都是他們的傑作。

有相關人士感慨,那些號稱自己是“老中醫”的騙子把藥店害苦了,當藥店人辛辛苦苦學習怎麼經營好一家藥診店時,他們通過虛假診療,暴利營銷,所得有的已經超過了很多藥診店一年的收入!

中醫熱,因為熱,中醫人才越加急需,因為熱,中醫騙子越加橫生。中醫界成了中醫人和中醫騙子競爭的舞臺。

相關人士表示,未來真正能救中醫的不是別人,正是中醫自己。中醫發展,除了國家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中醫人的努力,許多人不應該“各人自掃門前雪”,而是互相團結,共同抵禦破壞中醫發展的群體。

中醫這片森林的生機勃勃,離不開每一箇中醫人,每一棵樹的健康成長,每一棵樹都有責任,都有擔當,如此才能有不同的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